柳传志:联想的国际化之路

柳传志:联想的国际化之路


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惠普打印机驱动安装图解)

柳传志:联想的国际化之路

柳传志,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

近日,联想控股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裁、联想集团董事局主席柳

传志先生应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以及硅谷20家协会联合邀请,

在伯克利大学和硅谷进行了题为“联想集团成功并购IBM PC业务—

—中国企业国际化之路”的演讲。

三大成功经验帮助联想自身升级转型,成功并购IBM PC业务

1990年之前,中国的电脑行业实际上是一个闭关自守的行业。

当时的领军人物是长城,由国家投资。而之所以说是闭关自守,主要

是因为进口机器需要批文,并且要征收高额的关税,由于当时中国的

电脑又贵又不好用,严重了影响了各行各业对信息化的要求,所以,

国家在1991年、1992年前后开始大幅度降低关税,最后在1992

取消了批文,于是很多外国PC企业大举进入了中国,使得中国的电

脑厂商几乎溃不成军。

当时的联想还是一个很小的企业。面临这样的局势,联想进行了

研究和分析,讨论在无论资金、技术、人力管理等各方面,都跟国外

企业无法比较的情况下,联想到底还能不能坚持自己的品牌。在柳传

志的领导下,联想首先对自己进行了彻底改进,从组织架构到业务模

式进行了整体的调整。这果然让联想的业务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到

2001年,联想不仅成为了中国市场的第一,更是除日本以外亚洲市

场中的绝对第一位。

降低成本:联想对公司的成本问题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研究,

现元器件成本占了整体成本的86%,而其他的成本包括人工成本等都

相对较低。加之由于电脑的各个部件均在发展之中,CPU的价格变

换就非常迅速和突然。因此,如果库存时间长,将对成本造成巨大的

影响。于是,联想明确了主攻方向——如何压缩库存。此外,选择怎

样的订购方式,如何预测市场,每一个细节,联想都做了分析和研究,

大幅度地降低了成本。

按需研发:联想一度没有那么多资金能够大量招募研究人员,

开发方面有更大的投资,这就要求联想要更多地集中于市场的要求,

把成熟的技术用在产品上来提高毛利。比如,19981999Intel

开始普及时,个人买电脑后,除了发烧友以外,一般的老百姓上网很

困难。发现这个问题以后,联想就推出了一款电脑,主推一键上网。

仅仅这一个举动,联想的市场份额就得到了大幅增加。这之后联想又

推出了一键恢复技术,让系统按一个键就可以恢复。这些根据市场需

求所做的产品层面的创新,为企业积累了进一步发展所需的资金和人

才。

创新模式:与戴尔进行竞争时,由于戴尔模式是直销模式,从做

大客户一直做到中小客户,在这方面联想并不具备竞争优势。但在

2003年底,联想详细地把戴尔的做法进行了分析,决定开始对两种

不同的客户,使用两种不同的交易模式,对大客户和普通的中小客户,

有不同的销售方式及供应链,然后把中间部分进行有效结合起来,

终在中国市场取得了一定的优势地位。

也正是这三大成功经验,帮助联想自身不断发展壮大。可以说,

对行业规律的深透理解,是联想集团此后成功并购IBM全球PC业务

的重要基础。

收购IBM PC业务,冲破金融危机,加速企业发展之路

经过2004年一年的艰苦谈判,在同年128日,联想集团宣布

并购IBM PC谈判成功,并于200551日正式实施。并购受到了

中国及国际的广大关注,但并不被十分看好,被称为“蛇吞象”。然

而,在并购之后,我们可以看到,联想的确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实际

上,联想对于并购,曾进行过认真细致的分析:

想买的是什么?

品牌,Think Lenovo的品牌现在已经非常成功。技术,联想如

今的三个研发中心分布在中国、日本和美国。中国是很主要的一部分;

日本大和是IBM做笔记本架构的发源地,其对研发精益求精的态度和

工作方式,值得非常好地去学习;美国的研发基地带来了国际化的视

野。所以,联想买回来的不仅是产品,是专利,更是三方人员在一起

的合作。这种合作本身对中国技术人员、国际技术人员都有非常大的

提升。国际化的资源,如何去领导国际化的团队,使用国际渠道,打

开国际市场,包括各国的法律都是联想所需要学习的。

主要的风险有哪些?

市场风险:Think被收购以后,品牌由中国人拥有,客户对于品

牌的信任度这个问题急需解决。当时联想研究采取了很多措施:首先,

建立了两个总部(分别位于中国和美国)同时保证CEO是国际人士,

并请IBM 2000个销售人员重新拜访了所有的大客户,说明了联想的

情况。这都保证了当时Think的销售量并没有受到更大的冲击。

员工流失:也是一个联想当时担心的主要风险,联想在这方面也

比较好地进行了解决。

文化冲突:所谓文化的冲突,具体讲是指从高层管理人到项目管

理人,特别是高层互相之间如何配合工作,这是决定一个公司能不能

好好发展的重要因素和最根本原因。在金融危机出现时,联想就出现

了大幅度亏损,原因表面是金融危机所带来的直接冲击。从根本上讲,

实际上是部门管理问题,在文化磨合上是有问题的。所以,20092

2日,董事会下定决心进行了改组,此后半年,业务成功扭亏,不

但在业务上取得了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强劲增长,同时在团队、文化

等方面实现了很好的融合。

联想化解危机,加速企业发展的成功之道有很多:

制定了一条正确的战略。2009年金融危机时,中国市场跟世

界市场增长率差不多,联想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因为它的业务重心全

放在了中国。而在刚过去的这个季度,又出现了相同的情况,中国的

市场相对比全球市场只高一点,但联想利润却比去年同期增长了

148%这都归功于联想现在做到了平衡——重心不仅仅放在中国市场

上,在成熟市场上也做得非常好。战略的成功制定和执行,扭转了当

时的局面。

联想形成了的优秀的中西合并领导班子。这个班子用一种主人翁

的心态在工作,不抱有临时观念,真正把企业利益放在了第一位;这

个班子的工作方式很好,他们变成了紧密结合、互相深刻了解的朋友,

他们现在的工作方式是每个月一起到某个地方比如印度或巴西等开

会,了解市场,研究未来的行业发展情况。而且,做任何一个决策,

都不是马上就做,而是这个班子的人连续反复进行讨论,然后做决定,

做决定之前,每个人还把自己的工作和这个决定什么关系,都反复进

行过研究。要学会更换,因为新的一个班子未必马上就合适企业的发

展,所以在更换主要人员时,如何保证平顺地让人有很好的落地,是

需要考虑的。

具备领先的管理理念。加强运作层面管理(包括采购、研发、生

产、销售、财务等)重视基础管理,包括机制体制和管理三要素(建

班子、定战略和带队伍)。

管理三要素之中的定战略,方法有7步:有愿景,领导人真相信

要按愿景去做,员工真相信领导人会领着这个班子,带大家奔向这个

愿景。有中期目标,三年、五年,要做到什么样子。有战略路线,这

个路线在联想发展过程中非常重要。比如,联想在19961997年时,

发展的不错,加之受到各方面的影响,决定向海外进军。但在1997

年时,联想发现,台湾企业在研发的能力和生产制造能力都比联想强

很多,但打不出品牌,主要是因为他们的本土市场太小。而在中国,

联想有一个非常大的保底市场且发展非常快,为什么要舍近求远呢?

于是,联想立刻重新专心专注做好本土市场,蓄势准备以后再向海外

进军。其他的几步还包括具备领导能力、具体步骤和组织架构等。此

外,带队伍,其实就是让员工热爱公司,善于工作,并高效率运作。

这里面激励和文化两个方面,非常重要。要建立好的企业文化,一个

中西方共同承认的核心价值观,一定要把一个企业变成说到做到的企

业,形成一个想清楚再承认,承认就要兑现的价值观。

一路高歌猛进,联想控股进入多元化发展领域。

2009年,联想控股宣布新战略,将以资本为平台,通过价值创

造,在多个行业内打造出一批领先企业,贡献于中国经济。目前,联

想控股主要包括三大核心业务:核心运营资产,主要关注IT(如联

想集团)房地产(如融科智地)现代服务业、化工业和现代农业;

资产管理,包括联想投资和弘毅投资,以及其他参股投资;联想之星

和孵化器投资,联想控股设立4亿元天使投资基金,通过“创业培训

+天使投资”方式,发现项目和领军人才,帮助他们成为科技创业的

明日之星。

其中,资产管理模块主要是公司的中短期财务贡献者。而联想控

股能否加速发展的关键,还在于如何构建核心运营资产,在其中找出

未来持续的利润来源。下阶段,联想控股要通过并购的方式,在现代

服务业、现代农业和煤化工产业做大做强。联想将会用做产业的心态,

与被投企业一起持续发展。

联想控股的中期目标是:通过投资构建多个核心运营资产实现跨

越性成长,于20142016年成为上市的投资控股公司。(本文整理

自:中国IT频道)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0925313a1037157.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