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小米9系列)
乡镇公务员日记
乡镇公务员日记(一)
作为一名乡镇公务员,有着让农村大多数人羡慕的光环,有着让上级无数部门盯着的义
务,也是让很多记者报道一些负面新闻的靶子。可是,谁有能理解乡镇公务员的苦恼呢?我
想用日记的形式(可能是周记、月记),以自己的经历,还原大部分乡镇公务员的真实生活
和工作。
我是一名乡镇普通公务员,已有十几年工龄,也是实行公务员制度以后的第一批公务员。
刚上班在乡镇,后来在县直机关呆了几年,又到了乡镇。也可以说经历了近十五年来两届中
央政府的政治体制改革和基层政府改革,也见到了改革对乡镇的影响。我想,用我的自我介
绍作为开篇吧!今晚时间限制,明天还要早起上班,该休息了。
乡镇公务员日记(二)
昨天晚上在机关值班。
乡镇值班方式大致相同,有一名乡镇领导带班,五到十人不等,工作日是晚上接班,双
休日节假日早上八点接,第二天八点交班。负责联络畅通、机关安全及应急事件处理。值班
期间,一般不管饭,节日例外。补助,有的有,有的没有,有的一般也就在五至十元。
作为中部省份来说,大部分乡镇办公条件很差。因为乡镇财政体制改革,每月的办公经
费包干,一般在一万至五万之间,根据各县区财力情况而定。除去机关水电车油办公用品和
对上招待外,几乎没有剩余,大部分还不够。所以,机关工作人员办公室条件很差。夏天风
扇,冬天蜂窝煤,一般是两人一间办公室兼住室,而且住房状况不好。我也不例外。
由于天气较热,加上蚊子、苍蝇和各种小昆虫做伴,使我在凌晨才迷迷糊糊睡去。睡眠
质量可想而知。早起还要打扫机关卫生。在八点集合完后,又开始了一天新的工作。
所以,在乡镇冬夏值班是比较难熬的。尤其是夫妻双方均在乡镇上班的,对孩子教育也
是影响。正如一小学教师在家长会上说:“班上学习成绩差的,一般父母有一个在乡镇上班;
学习最差的,父母都在乡镇上班!”
乡镇公务员日记(三)
今天在县里开了一上午会。其实会议内容很简单,一个部门的单项工作,而且是业务性
的,平时有人做就行了。可是却耽误了整整一个上午,从八点到十一点多。(有人说,国民
党的税多,共产党的会多。其实召开会议研究传达部署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可是,现
在总有点变味的感觉。会上说的不少,也很精彩,可是落实起来却不是那么回事)。
原来和一个村的两委干部说好了的,上午商量他们的一个官司问题,也因为会议推迟了。
有人问了,不是还有下午吗?其实在乡镇时间长的都有这样一个认识:现在农民生活条件好
了,中午三五成群喝杯酒吃个饭的多了,村里下午总有那么几个喝高了的,加上天气炎热,
下午犯困,一般也说不成什么事。所以乡镇工作一般是上午下村,下午做室内工作。(有特
殊情况和有大的中心工作例外。那时就不论什么上下班和节假日了,晚上九点十点集合的情
况很正常。一般一年有这么几次:春季和秋季计划生育集中服务活动,夏季和秋季秸杆禁烧,
春季植树造林,三年一次的支部村委换届等。每次时间大概在半月左右。那时,机关人员很
少回家,大部分吃住在机关。特别是禁烧期间,一般机关干部要在田地里看守到十点多,甚
至更晚,女同志也一样。)
散了会,在家吃完饭,稍休息了一会儿就去了机关(我所在的乡镇离县城大概十几公里,
交通问题以后单独再写),向领导汇报传达了会议精神,而后处理了一些室内事务,和几个
同事闲聊了一会儿四川地震的事,又接到了一个通知,明天又有一个培训会,还得一上午,
事情又要推迟。
乡镇公务员工作日记(四)
一段时间不写些什么了。原因只有一个,三夏工作开始了。现在夏收夏种不用怎么管了,
只是秸秆禁烧工作很重。而且在县乡道路上,群众打场晒粮的特别多。尤其是大量的麦秸摊
在路上,既影响了交通,又容易诱发火灾。去年仅道路上的火灾就有好几起。大部分群众为
了碾麦方便,在道路两旁摆放砖头石块等,还给道路安全带来了隐患。这几天,白天清路,
反复向群众解释危害,嗓子都哑了,可是收效甚微。没办法,又没什么硬措施,上级交通路
政主管部门人员少,也无暇顾及,只好听之任之了。现在路上(除了国道)到处是打场晒粮
的,道路极其难走。只是苦了我们这些工作人员,整天在村里盯着,恐怕出现火情。乡镇都
是早晚集合,轮班巡逻,晚上没有特殊事情在机关住。什么节假日、星期天,全没有了。而
且全是尽义务,一分钱的补助也没有。每天集合时,一个个尽是灰头土脸,疲惫不堪。今天
因为已经近一周没回家了,加上端午节最后一天,小麦大部已收割,所以晚上回家了。一些
爱好,什么nba总决赛了,欧洲杯了,只好抛之脑后了。只想洗个澡,好好睡一觉!
乡镇公务员工作日记(五)
看了网上好几位网友的关于公务员工资待遇的帖子,有的还可以,有的不太真实。正好
今天我们也发了工资,我想把真实的收入支出写下来,让网友们看到一个较为真实的乡镇公
务员的待遇。
公务员工资大概有职务、级别、工作补贴、生活补贴、副补、养老金补贴、医疗补贴、
住房补贴等组成。因为地域有差别,所以待遇也不一样。比如东部南部经济较发达地区,一
般公务员年工资奖金等可能在五万到十万之间。因为按照公务员法规定,公务员年人均补贴
在一万六到三万不等,按照当地财力状况而定。我们这里是中部地区,相对差许多,而且县
乡比市直又差一块。以我为例,在县乡工作一样,基本工资在一千元左右,工作生活补贴在
三百元左右,其他补贴在二百元左右,合计月工资大概一千五左右。(而在我们市直,和我
级别、工龄等差不多的,月工资在三千元左右,因为他们生活工作补贴全额兑现,每月在一
千七左右)。这中间,扣除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住房公积金等,每月实发在一千三左右,
而且在我们这里,节假日补助一分没有。只有年底按照公务员法规定,加发一个月奖金(基
本工资)。一年只有中秋节、春节各发五十至一百元左右的福利,平时什么也没有。(我们是
财政补贴县,各乡镇每月办公费定额,也根本无力发福利)
再看支出,物价和全国差不多。还以我为例,每月支出包括:手机费100元左右,家里
电话费30左右,有线电视费12,水费30,电费60,网费30,燃气费30,儿子幼儿圆学费
150,生活费用大概每月600元左右(包括儿子零用);本人不抽烟,免一项,但每月和几个
朋友轮流小聚饭局牌局在150左右算个人零用开支;合计支出在1200左右。至于随份子、
买衣服等,只有靠爱人的那份工资了(她属于事业,现在还没有兑现补贴,月工资在700
左右)。这中间,因为我们双方老人都有份收入,还用不着我们的。一年下来,从牙缝里节
约的点,还要用于过年节。
这样算来,乡镇公务员收入只是养家糊口罢了,相对稳定一些。只有盼望补贴尽快全部
落实,才好想其他的,比如房子等。至于有人说的灰色收入,我想,象我这样的一般公务员
是想有而没有条件的,因为我们乡镇的,无权无势,不执法不管钱,谁会理你呢?至于高级
别的领导,我们就无从知晓了。
乡镇公务员工作日记(六)
现在正是麦收季节,在县乡道路上,尽是群众摊的小麦麦秸、麦子,厚厚的,金黄金黄
的,煞是好看。只是苦了我们这些天天上下班的普通公务员。
我们乡离县城大概二十公里左右,机关干部职工大致有以下几种情况:一是在本乡本土
居住,平时上下班回家;二是在县城居住,来回跑;三是在更远的地方居住,平时吃住在机
关。居住本地的和机关的交通上没什么。只是居住在县城的,数量不少,交通工具现在以电
动车和摩托车为主,前几年主要是自行车(记得我刚上班时就是,一辆旧自行车,那时没有
电话,到各村下个通知添个表就要每村转一晌甚至一天)。我也不例外。二十公里的路程,
要大概一个小时的时间。乡镇一般早上八点集合,所以我们每天至少六点半就要起床,晚上
六点多下班回到家一般天已黑了,所以我们算是天天披星戴月了。有一个乡机关干部曾开玩
笑说:“在我眼中,我老婆和孩子没有穿衣服的形象,见到他们一般光着身子或只有内衣”,
道出了许多无奈。
像这样的情况,平时还可以,只是下雨下雪时可苦了我们,尤其冬天,雪后路滑,摔几
个跟头很平常。而且早晚天气很冷,很是难熬。像我们这样的中部省份,乡镇公交很不规范,
时间不能保证,所以搭乘公交上下班不太现实。只有这样,受吧!
有人可能要问了,既然这样辛苦,干嘛不在机关住?这中间有很多无奈。我们大部分是
农村出身,父母多在农村。为了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稍微有点条件的就把孩子送到县城上
学。我们也一样。所以在县城一般是租房子或是买面积很小的房子,仅仅是为了孩子上学,
家里一般是老婆孩子在家。加上现在的治安,确实不放心让老婆孩子单独在家。没办法,再
苦再累也得认,谁让我们是本事不大的乡镇公务员呢?
顺便说一句,我们这里没有一分钱的交通补助。
乡镇公务员工作日记(七)
乡镇公务员的工作对象在农村,所以我们每天的工作就是早上八点集合,各位领导按照
职责分工,各自安排自己分管的工作。然后我们到村,和干部结合进行。乡镇机构改革后,
乡机关事业人员一般在50——70人之间(关于机构改革,以后单独再写)。像我们这,50
多个人,除去领导、司机、办公室后勤等,下基层的大概在40人左右。我们三十多个行政
村,一般是一人包一个村,工作中有太多的无奈。
一是工作量大。作为一级政府,乡镇承担着大量工作。下对辖区内三十多个村几万群众,
上对市县几十个单位部门。都是领导,得罪不起啊!一年下来,计划生育、植树造林、支部
村委换届及班子建设、夏秋季禁烧秸秆、庄基规划、修路打井、信访稳定、平安建设、环境
保护、民政救济、涉农政策落实、各项统计普查调查、动物防疫、党风廉正建设、党务政务
公开、农村三级联创以及各项中心工作等等,再加上数不清的检查、督导、调研,整天疲于
应付,忙于应酬,谁来都得陪,谁来都得指导一番。试想,市县四五十个单位,一个月一个
单位安排一项工作,乡镇哪来得休息?
二是待遇低。工资待遇我已写过。在政治待遇上,比上面的提拔的要晚、慢。一旦有领
导空缺,从市县直单位下派的多,基层提得少。乡镇里从上班到退休在一个单位一个职务上
的很多。而且在日常工作中,市县直单位的有些同志很看不起乡镇,特别是大机关、执法执
纪部门,仗着自身权势,一个普通的工作人员就可以把乡镇的领导训一顿,而且一个通知,
一纸文件,就要领导去领、去拿,时间要求还紧。上午的通知,要下班前领。有的乡镇离县
城七八十公里,来回得多长时间?而且有时是这个单位刚拿过,还没回到机关,另一个单位
又要去。试想,他们对领导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我们一般公务员了。
三是工作难度加大。随着政府智能的转变,乡镇政府的权利被无限缩小,而束缚越来越
多,新闻媒体、小报记者盯住不放,上级部门明察暗访、时时揪错。关键是乡镇的工作量不
见减少。上面要任务,压担子,却不给想办法。方法硬了不行,容易引起上访告状(关于上
访问题,我们有说不完的苦,单独再写),上面要追究责任;方法软了不行,完不成任务,
也要追究责任;依法行政,有关执法部门工作忙,要一拖再拖,直到拖无可拖或不了了之。
反正,不管哪种情况,都是乡镇的不对。唉,都是丫鬟的不是,谁让我们官职小呢?谁让我
们在乡镇上班呢?
乡镇公务员工作日记(八)
又有一段时间顾不上动手写日记了,因为距离奥运会开幕越来越近,全国各项工作以奥
运为中心,乡镇也不例外。前些天,全国安排了县委书记大接访活动,要求把矛盾解决在基
层。其实,说到底,就是在乡村。最后,还得是乡镇和办事处具体承担。
作为乡镇一级,上级领导不敢得罪,市县里安排工作要干,而且不要讲条件。往大了说,
是不服从上级安排,没有大局观念。从小处说,是你看不起某个部门和领导。工作完不成,
是你没本事,没能力;工作中出了问题,还是你不注意,要否决和追究责任。拿信访问题来
讲,不管是不是乡镇的事情,你都要稳控好,一旦上访,拿你是问。可以说,我们对上很无
奈。
现在,乡镇机构改革后,财权没了,人权没了,财政、税务、工商、金融、土地、电力
等权势部门让上级垂直了。凡是牵涉到群众好处的,粮食补贴,财政直接发到群众专户上;
良种补贴,上级直接补到种子企业;农机具补贴,上级主管部门审批发放;农村低保,由群
众代表评,也是发放到存折上;修路、打井、建校等,都有上级部门来直管,有了问题,才
想到找乡镇协调解决。最无奈的,是用不着乡镇协调处理的,上级直接到底,有些事乡镇都
不知道,有些部门也不和乡镇说,不信任和看不起乡镇。而那些难办的事,没好处的事,却
要乡镇来管来问。如:信访稳定,计划生育,农村宅基地,修路建设占地等等。其实我们领
导和县局委领导是平级的,可是管的事却差别很大。这应该是对同级也很无奈。
对村干部,乡镇无法强行命令。现在的村干部都是党员和群众选出来的,而且三年一换
届。在我们这里,村干部待遇很低,一个月的补贴(村干部没有工资,叫误工补贴)在二三
百元左右,用他们自己的话说:抽烟都不够。而在外打工一月少说也得千把块。所以,村干
部没有积极性,工作热情不高可以理解。应该说,这个职位对他们的吸引力在下降。而且,
按照基层组织法,村委干部有村民直选,乡镇无权干涉和任免(犯罪的除外,获实刑的,职
务自动免除)。所以,在工作中,村里对乡里安排的工作,能推就推,能应付就应付,但给
群众办好事的除外(可是好事都让上级办完了,我们能找他们做的只有是不太好的事了,或
者是让他们得罪人的事)。而且,有些资历老的村干部,对于乡镇一般工作人员,根本瞧不
起。因此,我们对下也很无奈。
不过,说到底,这些无奈还要人来担。谁呢?只有是我们这些小公务员了。特别是这次
大接访活动开始后,更是在无奈的时候我们这些无奈的人来做无奈的事了——信访稳定的问
前面几次提到信访问题,其实是近几年才被人关注的。特别是在大型节假日和活动来临
之际,信访问题尤为突出。
说到信访,随着新闻媒体的发达,群众知道政策的渠道增加,而且随着本届政府的亲民
政策,老百姓维护自己的利益也越发注重。而由于一些部门的本位主义和工作中的人情利益,
本是弱势群体的老百姓就更是被动和弱势了。有些确实有冤情的,只有上访告状。可是,几
年来的发展,现在却有点不伦不类了。
奥运会快开始了,我们这里有几个上访对象,原因是因为对执法部门不满,几年来多次
进京上访,那些主管部门多次协调无果。而省里要求在奥运会期间,不得出现进京上访事件,
否则就要对有关领导处分。就这样,一级压一级,到我们乡(镇、办)就到头了。按照属地
管理的原则,任务就压在了我们身上,要我们做好稳控。其实就是看住他们,不让他们上访。
这样以来,问题凸现了,乡镇既无执法权,又不是他们反映问题的主管部门,也就是说,我
们既无权看他们,也无法解决他们的问题。而上级又明确表示:谁看不好,就要追究责任。
没办法,只好采取最无奈的办法:人盯人看着。我们一班3——5人,一天二十四小时跟着
他们,白天他们干什么我们就跟着,他们去县市找领导,我们跟着;走亲戚,我们跟着;去
地里干活,我们跟着;甚至吃饭、上厕所,都不能脱离我们的视线。晚上,同性的同志陪他
们睡,其余的,一辆破面包车,陪着蚊子、酷暑睡。然后,第二天再换一班。一个乡镇要有
几个这样的上访对象,就什麽事也别干了,天天看他们就行了。那些上访的有时也说:我们
又不是告的你们,你们天天看我们算怎麽回事啊。
有人可能要说了,给他们解决问题不久的了吗?可是,上级部门的事,乡镇又怎能左右
呢?而且有的上访对象提得要求实在过分,根本没法解决。那么,只有一个办法:我们继续
看吧!只是,过了奥运是残奥,然后是国庆、十七届三中全会、元旦、春节,然后是来年的
人代会、政协会,国家的,省里的,市县的,“五一”,“七一”等等,何时是个头啊?!
乡镇公务员工作日记(十)
听说我们这里又有乡镇的去北京上访了。对此,我们已经见怪不怪了。有些上访对象提
的问题真的让人无法答复,超出政策范围。可是,赶到现在的关键时刻,如果你不答复,我
就进京上访。去了,乡镇不但要花钱去协调“消访”(就是拿一定的钱把你的登记上访消化),
单位主要领导亲自去接,而且上级还要给你处分。试想,有哪个乡镇的领导经得起几次这样
的折腾?只好答应他们提得条件,“人民内部矛盾用人民币解决”嘛!反正钱是公家的,如
果处分了,那才是自己的呢。
其实,对于上访对象,只堵不疏是不解决根本问题的。我们的信访部门是不是应该区分
上访对象的性质,多方听一听有关部门的意见和解释,该立案的立,一定要督促有关主管部
门尽快解决;不该的,可以解释或让有关部门解释政策,不要为了突出自身部门的重要性,
大事小事都向下压,那种拿钱消访的事,不言而喻,该不该自有评说。对于那些已经查明情
况、妥善处理而又反复无理上访,是不是该提请有关部门依法打击?
不要再强压乡镇办了,稳控不解决问题,思想工作也不是万能的,有问题总归要解决,
有矛盾总归要凸显,让我们按照人民信访的原则,畅通信访渠道,坚决维护人民的正当权益,
打击无理缠访、闹访行为。同时,各个部门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依法行政,有权为民,
从根本上减少信访现象。(我这样说,可能不利信访部门,但希望你们能理解,因为这才是
我国民主法制的体现)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0897936a1035340.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