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急通信

应急通信


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联想s5pro参数)短波电台是指工作波长为100~10米(频率为3~30兆赫)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主要用于传送话音、等幅报和移频报。在传送电话信号时,采用振幅调制和单边带调制。由发信机、收信机、天线、电源和终端设备等组成。一般分为便携式、车载式和固定式电台。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通常采用鞭形天线,利用地波进行近距离通信,功率通常为数瓦至数十瓦。

工作波长为100~10米(频率为3~30兆赫)的无线电通信设备。通常由发信机、收信机、天线、电源和终端设备等组成。

条件



军用短波电台按用途和使用条件,分为便携式、车载(或舰载、机载)式和固定式电台。便携式电台主要用于保障战术分队的通信联络,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等特点,一般采用鞭形天线,利用地波进行近距离通信,功率通常为数瓦至数十瓦。车载式电台用于组成指挥所通信枢纽或作移动通信使用,其功率为数十瓦至数千瓦,一般使用鞭形天线和双极天线。固定式电台主要用于战略通信,通常组成发信集中台和收信集中台,其功率为数百瓦至数千瓦,甚至到数十千瓦,一般使用性能较好的大型天线。为使用地波通信,便携式和车载式电台的频率范围已扩展到中波波段,通常为1.6~30兆赫。

单边带电台与调幅电台相比,具有节省频谱、节约功率、便于多路复 短波电台等优点。因此,短波调幅电台将逐渐被单边带电台代替。

短波电台的设备较简单,能以较小的功率进行远距离通信,因此,在军事通信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短波通信容量小,传播信道不稳定,传输可靠性较低。为提高短波通信的可靠性,采取了实时选频、分集接收、电报终端采用时频编码和差错控制、电话终端采用压缩扩展设备等措施。为提高抗干扰能力,采用了跳频等技术。

短波传播途径



[1]短波的基本传播途径有两个:一个是地波,一个是天波。

如前所述,地波沿地球表面传播,其传播距离取决于地表介质特性。海面介质的电导特性对于电波传播最为有利,短波地波信号可以沿海面传播1000公里左右;陆地表面介质电导特性差,对电波衰耗大,而且不同的陆地表面介质对电波的衰耗程度不一样(潮湿土壤地面衰耗小,干燥沙石地面衰耗大)。短波信号沿地面最多只能传播几十公里。地波传播不需要经常改变工作频率,但要考虑障碍物的阻挡,这与天波传播是不同的。

短波的主要传播途径是天波。短波信号由天线发出后,经电离层反射回地面,又由地面反射回电离层,可以反射多次,因而传播距离很远(几百至上万公里),而且不受地面障碍物阻挡。但天波是很不

稳定的。在天波传播过程中,路径衰耗、时间延迟、大气噪声、多径效应、电离层衰落等因素,都会造成信号的弱化和畸变,影响短波通信的效果。

干扰收听短波的各种原因:

夏天的雷电干扰;

室内的电子日光灯、可控硅调光台灯、电脑、电视机,微波炉,电话线等

邻近工厂使用大马力电机并通过高压电力线传输的辐射干扰;

马路上有轨电车电力线和各种机动车辆的马达火花放电辐射干扰

收听地点附近有大功率的高频无线电波辐射干扰:如寻呼机发射台(BB机);出租车27MHZ无线电对讲机;专业短波通讯电台,无线手机电话,收听地点邻近有大发射功率的调频和广播电视发射台等……









工作波长为10~1米(频率为30~300兆赫)的无线电通信设备。严格地说,凡在此波段内工作的接力机、散射机和流星余迹通信设备等,也属于超短波电台。但通常指的是以地波或空间波视距传输的步谈机、便携式、车载(或机载、舰载)式电台。它主要由收发信机、天线和电源等部分组成。超短波电台可采用调幅、调频、单边带等调制制度,通常以调频制为主,其抗干扰性能优于调幅制和单边带制。

陆军超短波电台主要用于战术分队进行近距离通信。根据电台的发射功率、天线形式和地形的不同,通信距离一般为数公里至数十公里。便携式超短波电台主要采用鞭形天线,发信机功率一般为数十毫瓦至二十瓦。车(含坦克)载移动通信时,通常需配数十瓦至上百瓦的功率放大器,才能达到原来的通信距离。固定使用时,可采用定向天线来增大通信距离。海军超短波电台主要用于水面舰艇编队近距离通信和舰空通信,工作频率为数十兆赫,采用调频制,发射功率一般为数瓦至数十瓦,水面通信距离为数公里至数十公里。空军超短波电台主要用于地空指挥和空中编队通信,工作频率在100兆赫以上,采用调幅制,机载电台的发射功率一般为数瓦,地面电台为数瓦至数百瓦。地空通信距离随飞机的飞行高度而异,通常可达120~350公里。超短波电台与短波电台相比,具有通信频带宽、容量大、信号稳定等优点,是近距离无线电通信广泛使用的主要装备。

历史



超短波电台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使用较广泛。中国人民解放军在20世纪40年代中期开始使用超短波电台;从1952年起,陆续装备了国产的电子管超短波电台;1966年起开始使用晶体管调频制超短波电台系列。70年代生产了厚膜组件的超短波电台。从80年代起,研制生产了宽频段超短波调频电台。

编辑本段

发展趋势



军用超短波电台的发展趋势是:采用低功耗宽频段的频率合成

技术,进一步展宽频段,增加波道数;采用集成化、模块化器件,以达到体积小、重量轻、耗电省、便于维修和提高可靠性;采用微处理机技术,提高调谐、检测、遥控等功能的自动化程度;采用扩频技术,提高抗干扰能力。



全球覆盖的固定卫星通信业务静止地球轨道(GEO)卫星,轨道高度大约为36 000km,成圆形轨道,只要三颗相隔120°的均匀分布卫星,就可以覆盖全球。国际卫星通信组织的Intelsat I-IX代卫星。是全球覆盖的最好例子,目前已发展到第九代。

卫星在空中起中继站的作用,即把地球站发上来的电磁波放大后再反送回另一地球站。地球站则是卫星系统形成的链路。由于静止卫星在赤道上空36000千米,它绕地球一周时间恰好与地球自转一周(23小时56分4秒)一致,从地面看上去如同静止不动一样。三颗相距120度的卫星就能覆盖整个赤道圆周。故卫星通信易于实现越洋和洲际通信。最适合卫星通信的频率是1一10GHz频段,即微波频段、为了满足越来越多的需求,已开始研究应用新的频段,如12GHz,14GHz,20GHz及30GHz。

近年发展



近年来卫星通信新技术的发展层出不穷。例如甚小口径天线地球站(VSAT)系统,中低轨道的移动卫星通信系统等都受到了人们广泛的关注和应用。卫星通信也是未来全球信息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覆盖广、通信容量大。通信距离远、不受地理环境限制、质量优、经济效益高等优点,1972年在中国首次应用,并迅速发展,与光纤通信、数字微波通信一起,成为中国当代远距离通信的支柱。

卫星通信由于它不受地理条件的限制,具有灵活的可移动性,所以仍依它的优势创新发展。但亦受到迅速发展的光纤通信的挑战,它比卫星通信的容量大,传输速率高,有很多越洋通信被海底光缆所替代,陆地干线亦有类似情况。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卫星电视直播(DBs——Direct Broadcast Satellite或DTH——Direct To Home)、卫星声音广播、卫星移动通信以及卫星宽带多媒体通信成为新的四大发展潮流。

卫星通信的优点



(1)覆盖范围大,通信距离远

一颗地球静止通信卫星的微波束,可覆盖地球表面的40%,能供相距17000千米的两个地面站直接通信。

(2)通信容量大

一颗卫星的通信容量可达千路以至上万路电话,并可传输高分辨力的照片和其它信息。

(3)传输质量高

卫星通信不受地形、地物等自然条件影响,且不易受自然或人为干扰以及通信距离变化的影响,通信稳定可靠。

(4)机动性好

卫星通信不仅能作为大型地面站之间的远距离通信干线,而且可以为机载、舰载

和地面部队的小型机动终端站提供通信。能根据需要迅速建立同各个方向的通信联络,能在短时间内将通信网延伸至新的区域,或者使通信设施遭到破坏的地域迅速恢复通信。

(5)生存能力强

通信卫星不易受核爆炸破坏和其它手段的攻击。



卫星通信的缺点



同步卫星通信在南北极地区为盲区,在高纬度通信效果不好;卫星的发射与控制技术比较复杂;在春分和秋分前后数日内,因太阳干扰过强,每天有几分钟的中断;保密性差。



卫星通信的特点是:

优点:(1)通信范围大;

(2)只要在卫星发射的电波所覆盖的范围内,从任何两点之间都可进行通信;

(3)不易受陆地灾害的影响(可靠性高);

(4)只要设置地球站电路即可开通(开通电路迅速);

(5)同时可在多处接收,能经济地实现广播、多址通信(多址特点);

(6)电路设置非常灵活,可随时分散过于集中的话务量;

(7)同一信道可用于不同方向或不同区间(多址联接)。

缺点:(1)通信资费标准高于常用的电缆通信、微波通信,是其资费标准的十倍乃至几十倍;

(2)在大型建筑内或山体等物体遮盖住设备本身时通信信号无或闪烁不定;

(3)在通话过程中有延时现象,导致接续不畅。赞同369| 评论(1)





中文名称:微波通信英文名称:microwave communication定义:使用波长为1~0.1m(频率为0.3~3GHz)的电磁波进行的通信。包括地面微波接力通信、对流层散射通信、卫星通信、空间通信及工作于微波频段的移动通信。

微波通信(Microwave Communication),是使用波长在0.1毫米至1米之间的电磁波——微波进行的通信。微波通信不需要固体介质,当两点间直线距离内无障碍时就可以使用微波传送。利用微波进行通信具有容量大、质量好并可传至很远的距离,因此是国家通信网的一种重要通信手段,也普遍适用于各种专用通信网。

中国微波通信广泛应用L、S、C、X诸频段,K频段的应用尚在开发之中。由于微波的频率极高,波长又很短,其在空中的传播特性与光波相近,也就是直线前进,遇到阻挡就被反射或被阻断,因此微波通信的主要方式是视距通信,超过视距以后需要中继转发。 一般说来,由于地球幽面的影响以及空间传输的损耗,每隔50公里左右,就需要设置中继站,将电波放大转发而延伸。这种通信方式,也称为微波中继通信或称微波接力通信。长距离微波通信干线可以经过几十次中继而传至数千公里仍可保持很高的通信质量。





微波通信具有良好的抗灾性能,对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微波通信一般都不受影响。但微波经空中传送,易受干扰,在同一微波电路上

不能使用相同频率于同一方向,因此微波电路必须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之下进行建设。此外由于微波直线传播的特性,在电波波束方向上,不能有高楼阻挡,因此城市规划部门要考虑城市空间微波通道的规划,使之不受高楼的阻隔而影响通信。

发展概况



中国开发成功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其中心站采用全向天线向四周发射,在周围50公里以内,可以有多个点放置用户站,从用户站再分出多路电话分别接至各用户使用。其总体容量有100线、500线和1000线等不同的容量的设备,每个用户站可以分配十几或数十个电话用户,在必要时还可通过中继站延伸至数百公里外的用户使用。这种点对多点微波通信系统对于城市郊区、县城至农村村镇或沿海岛屿的用户、对分散的居民点也十分合用,较为经济。

微波通信还有“对流层散射通信”、“流星余迹通信”等,是利用高层大气的不均匀性或流星的余迹对电波的散射作用而达到超过视距的通信,这些系统,在中国应用较少。

微波通信具有良好的抗灾性能,对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微波通信一般都不受影响。但微波经空中传送,易受干扰,在同一微波电路上不能使用相同频率于同一方向,因此微波电路必须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之下进行建设。此外由于微波直线传播的特性,在电波波束方向上,不能有高楼阻挡,因此城市规划部门要考虑城市空间微波通道的规划,使之不受高楼的阻隔而影响通信。





微波通信具有良好的抗灾性能,对水灾、风灾以及地震等自然灾害,微波通信一般都不受影响。但微波经空中传送,易受干扰,在同一微波电路上不能使用相同频率于同一方向,因此微波电路必须在无线电管理部门的严格管理之下进行建设。此外由于微波直线传播的特性,在电波波束方向上,不能有高楼阻挡,因此城市规划部门要考虑城市空间微波通道的规划,使之不受高楼的阻隔而影响通信。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0863817a1032341.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