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研究——以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为例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研究——以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为例


2023年11月25日发(作者:索尼imx700)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研究——以成都

青龙湖湿地公园为例

摘要:在城市中建设湿地公园能有效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提升城市的环境

质量和生态性。本文以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为例,运用湿地公园植物配置相关理

论,分析城市湿地公园中植物配置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选择树种、优化配

置方法和种植方式等提升策略,为类似公园植物配置提供有益的参考。

关键词:城市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城市景观设计

1引言

湿地公园是重要的生态系统,为环境提供了各种好处,包括水过滤、洪水控

制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等。如今城市湿地公园在世界各地的城市中正变得越来越

受欢迎。这些公园提供了一个独特的机会,在其城市环境中创造一个绿色空间,

园林植物的配置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不同类型植物的搭配,植物种类的选择,

植物群的设计,合理的组成,色彩搭配,季节变化和园林意境;二是园林植物与

其他园林元素的结合,如水、石、建筑、道路等的搭配与融合。

3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原则

3.1生态性原则

湿地公园应按原有的生态系统,为公园的绿化进行植物配置,以本土植物造

景为主,外来植物为辅,把各种有特色的植物融合进当前的景观中去,与本土植

物相搭配,形成生态性强的植物组团,为湿地动物提供栖息地,恢复湿地公园的

区域生态性,提升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在湿地公园配置植物时,要考虑植物的生

长特性,立地条件要符合植物的生长所需,而植物本身又可以改善湿地公园的环

。保护原生性湿地非常重要,可增加新的植物种类,通过对公园内绿地的规

[2]

划和不同区域的功能的分析,选择适宜当地自然环境的植物,栽种于园内,起到

维持本地生态系统的稳定,使得生态系统向良性的方向发展。发掘植物的间接价

值,提高经济、文化、社会价值,建设完善的生态系统,增加群落内种群数量,

形成生态循环,实现植物生态的可持续发展。

4 实例分析

4.1公园概况

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位于四川省成都市。该公园旨在提供各种生态服务,如

水的净化、防洪和野生动物的栖息地。该公园的设计也是为了提供一种令人愉悦

的美感。该公园的植物配置旨在创造各种生境,如湿地、草地和森林。植物配置

还创造了各种小气候,这对野生动物和植物物种是有益的。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

以绿色生态为基调,湖泊森林为主要景观,集旅游、休闲娱乐、运动健身、商务

会议等为一体。通过对青龙湖湿地的规划设计,提高了青龙湖湿地的生态效益和

经济效益,合理利用了湿地公园的优势。青龙湖湿地公园主要为野生动物提供自

然栖息地,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并为人们提供休闲活动的空间。该公园有多种植

物品种,包括本地植物、观赏植物和为野生动物提供栖息地的植物。该公园还具

有各种设计元素,如小路、长椅和雕塑,为公园增添了许多的特色。

4.2植物配置现状及问题

4.2.1植物种类组成

通过对小范围内的植物进行调查,区域内共有园林植物35种,其中乔木21

种,灌木3种,草本9种,藤本1种,竹本1种。公园入口处的绿色植物是蝴蝶

花、黄金菊和海桐。以观叶为主的朴树、梧桐、小叶榕等,分布在环湖游览线两

侧。法国梧桐、元宝枫、红枫、银杏等各类彩叶树的组合,点缀着观光草坪;

园里还种植了桑树、枇杷、桃等植物

[3]

青龙湖湿地公园湖泊面积4000亩,但滨水景观风格不具特色,主要呈现出

的是自然野放式的植物景观,大多区域缺乏管理或无人管理,造成公园内一些区

域的功能丧失,无法对游人提供该有的景观效果,降低了公园的整体特色性,对

于湿地公园滨水区的植物配置,可以保留大部分的自然生境,但还是要有一部分

人造景观的存在。公园主要是大面积水资源利用不到位,观赏水生植物不足。经

过实地调查,发现公园水域内没有设计的水生植物景观。湖边的湿植物大多是芦

苇,一些杂草,如一些岸边的空心莲子草和葎草已经生长失控,给游客带来了不

便,部分角落植物杂乱,景观效果差。

2)陆生植物选择和配置单一

青龙湖湿地公园规划面积1万多亩,以一部分区域为参照,调查后发现,整

个公园的植物种类较为单一,常见的是一些野草,人为种植的乔木、灌木、花卉

和地被只占整个公园极少的一部分,主要的景观植物有:樱花、紫薇、红枫、西

府海棠等,根据调查区域植物种数统计,公园整体景观植物较少,植物种数较少,

主要表现为:常绿树木较少。有21种树木,其中只有3种是常绿的,冬季公园内

大部分植物树叶都会凋零,树木呈现出的状态差,公园内的植物景观效果降到最

低,满眼望去都是枯萎的植物,生机匮乏;此外,小乔木和灌木种类明显不足,

导致景观水平低。

5 湿地公园植物配置优化策略

5.1植物种类选择

5.1.1水生植物

对于滨水区植被的选择,首先应选择能够满足自然环境的种类,合理的选择既

要提供赏心悦目的植被景观,也要以完善的自然环境为宗旨,形成结构丰富的自然

植物群落,建立自然合理的栽培方式

[4]

蕉、鸢尾、梭鱼草、睡莲、再力花、水松等不同质地和颜色的滨水植物,打造公

园特色滨水景观。

5.1.2陆生植物

陆生植物配置,有大量的植物种类可以应用,在普通绿地的植物配置上,通

过对绿地所处地理位置、土壤、气候区等方面的分析,选择尽可能丰富的植物种

类,增加该地区的植物多样性。它能反映区域内生物种群与其生存环境之间的关

系,也能反映区域内生物资源的丰富度。

适当增加植物的种类,提高常绿树种的占比,如增加山茶、小叶榕、天竺桂、

生审美疲劳,所以在湿地公园中能够使用一些本土植物来进行配置,采用新旧结

合的方式,给人以新奇的感受,通过对不同植物的组合搭配,把乔木、灌木、草

花、地被等进行合理的种植,组成特色花境。

乔木还可以分为大乔木和小乔木,灌木分为大灌木和小灌木,通过对各种类

型的植物的高度和体积的选择,形成错落有致的景观,在不同的高度上都能有景

可观,使得这样的植物景观有丰富的层次感,如低矮的佛甲草、矾根、沿阶草、

玉簪、狐尾天门冬、金边吊兰等可处于第一层;稍高一点的银叶菊、金焰绣线菊、

矮栀子、西洋杜鹃等可处于第二层;更高的深蓝鼠尾草、花叶燕麦草、毛地黄、

高翠雀、黄金菊等处于第三层;小乔木或大灌木类型的植物,如银叶金合欢、凤

尾丝兰、白花山碧桃、木绣球、结香等,这些较高的植物可形成植物组团的背景,

起到遮挡和衬托的作用。所以不同类型的植物和不同的植物有不同的搭配方式,

好的植物搭配,更能彰显湿地公园的特色,也能产生更好的植物组团效果,为其

更添生机与活力。

该类植物的叶片在春季、夏季或者秋季变为金黄色,通常以列植或片植的方

式造景,形成金叶景观。主要植物有:银杏、梧桐、无患子、金枝槐、黄金榕、

合欢、金叶女贞、白蜡、北美枫香、金叶榆、五角枫、枫香、槲树、水杉、卫矛

等。

(3)蓝叶植物

该类植物在植物中属于特殊的一类,植物叶片颜色主要为蓝色,而自然界中

蓝色的植物非常稀少,通常作为点缀,以奇异的蓝色来吸引人的注意。主要植物

:蓝叶藤、蓝羊茅、蓝冰柏、蓝杉等。

(4)斑叶植物

斑叶植物叶片的色彩呈斑块状,该类植物主要为人工培育,通过人为选育的

植物变种,少部分为原种,独具特色,通常用于花境的设计或盆栽种植。主要植

物有:斑叶八角金盘、斑叶竹芋、花叶冷水花、花叶玉簪、花叶燕麦草、花叶假

连翘、斑叶垂榕、锦叶扶桑、网纹草、花叶绿萝、花叶万年青、吊竹梅、金心吊

6 结语

城市湿地公园作为一个重要的公园类型,在城市规划建设中起到了十分关键

的作用。城市湿地公园植被在维持环境健康和提高城市的生态环境质量方面都起

到了很大作用,适当的植被选择还可以改善城市的环境功能,为周围地区的环境改

善起到了促进作用,使城市生态保持在一定层次上。近几年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社

会的飞速发展,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关注度的增加,湿地公园得到了更多人的青睐。

大自然中人类不可缺少的植物,在适应人类不同的生活体验和旅游需要中发挥了

巨大功能。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的实践表明,植物配置对城市湿地公园的景观效

果和生态效果有着决定性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形成独特的湿地景观,而且具有重

要的生态功能,对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都有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温志亭. 城市湿地公园植物景观多样性营造策略[J]. 低碳世

,2022,12(07):94-96.

[2]袁野. 成都市城市湿地公园景观优化设计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20.

[3]刘力维. 成都:青龙湖湿地公园观赏植物资源调查[J]. 区域治

,2019,(44):17-19.

[4]郄亚微. 成都市湿地公园水生植物调查及配置分析[J]. 南方农

,2021,15(05):65-67.

[5]陈熹. 成都湿地公园色彩景观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7.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0852481a103141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