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1月24日发(作者:intel 酷睿i3 370m)
新旧工业模式的跌宕浪潮——对格力与小米的案例研究
郭振华
【期刊名称】《《商业会计》》
【年(卷),期】2019(000)015
【总页数】3页(P94-96)
【关键词】工业模式; 工业互联网; 技术研发
【作 者】郭振华
【作者单位】浙江工业大学工程设计集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40014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F275
在当今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企业和经济体都以此为契机,将自身的进一
步发展同互联网结合起来,跟上工业互联网的脚步,顺应国内外发展趋势的浪潮,
实现了经济效益的提升和生产力的飞跃。本文试通过对比在新旧工业模式转变过程
中格力和小米两家企业的发展模式,认为即使是结合时代的优势条件来发展企业,
也不能忽视关系到企业持续发展的研发能力,本文的研究可以给企业和经济体的未
来发展带来一些思考和理论参考。
一、文献综述
自从亚当·斯密发表了《国富论》以来,工业生产的经济增长成为学术研究领域不
可或缺的一部分。Farrell(1957)提出了技术效率的概念,由此对于工业经济技
术效率的测度也成为了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颜鹏飞(2004)从技术效率的角
度对我国企业的经济效率增长进行了研究。蔡昉(2005)通过实证研究发现,我
国经济增长模式较多地体现为全要素生产率增长,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式不仅是企业
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动力,也是工业模式增长的必要条件。郑京海(2005)借助数
据分析对增长率的研究做了分解。杨少杰(2018)以工业互联网为背景,探讨了
我国企业该如何构建更加有效的组织新模式,工业互联网的进程在加速,传统企业
必然要退出历史舞台,新商业时代的变革能力将为企业提供不竭的动力。与此同时,
王敏(2019)认为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必然会给工业发展模式带来新的革新,企业
能够在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同时创造更大的经济价值。
二、全球工业化模式
世界各国的经济基础和政治背景各不相同,发展水平也有不同程度的差异,自然形
成了迥异的发展特点,本文总结了几种比较有代表性的工业化模式。
(一)英美模式
世界上第一个完成工业化的国家就是英国,英国的工业化进程一直被“自由放任”
所引领,国家不断加大产品出口,以此来积累国家资本,然后通过企业技术革新、
经济结构方式的转变迅速实现工业化。而美国的工业化则是英国工业模式的一种更
领工业化进步。
(三)新兴工业化模式
韩国、新加坡等新兴国家和地区努力开发国内市场,以国内需求为主导,在不断完
善市场化机制的同时,提出了进口替代战略,拉开了工业化进程的帷幕,但随之内
需逐渐趋向饱和,之前以需求为主的发展战略无法适应发展现状,于是便转向以出
口带动经济增长,政策导向倾向出口型战略,工业企业得到了较好发展。
与此同时,世界上许多其他国家和地区也都顺应时代潮流,适应国际环境和国内需
要,完成了工业化。
三、构筑全球工业新模式
2012年,通用电气(GE)发布了《工业互联网:突破智慧与机器的界限
(Industrial internet:pushing the boundaries of minds and machines)》
白皮书,认为互联网能够将智能机器连接在一起,同时实现人与机器的连接,然后
利用软件操作与大数据的分析来改变局部乃至整个世界的运行方式,将新兴崛起的
互联网成果同原有的工业革新成果融合在一起,便称作“工业互联网”
(Industrial Internet)。新兴的工业互联网模式在升级传统制造业的同时,能够
将机器、人和数据三者完美结合,这种高效的结合必将提升各个行业的工作效率,
创新产品、服务及商业模式乃至整个产业链。
据GE 的白皮书显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将提升各行业1%的效率或降低1%的能
耗,带来的将是巨大的经济效益。到2025年,商业航运行业将节约1%的燃料支
出,相当于300 亿美元价值;世界整体综合网络运输效率如提高1%,就可以减
少270亿美元的费用;而在医疗保健领域,如果整体效率增长1%的话,能够节省
630 亿美元;电力厂节约1%的燃料支出,也就是节省了660亿美元。见表1。
表1 工业互联网:全球各行业效率增长1%之效益关键领域的潜力行业航空电力医
疗保健铁路油气环节商用航运燃气发电系统流程运输勘探与开发节省类型1%燃料
支出1%燃料支出系统效率增长1%系统效率增长1%1%资本支出未来15年预计
节省量(单位:十亿名义美元)$308$668$638$278$908
由此可以看出,工业互联网的发展是具有“蝴蝶效应”的,如果工业互联网的效率
提高1%,那么全球各行各业的经济增长将会是成倍式的。随着工业互联网渗透于
企业生产的多环节与多方面,其内在的增长潜力绝对不容小觑。
四、格力与小米的工业模式分析
(一)格力公司的工业模式
格力公司(全称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主营空调、生活电器、热水器、高端
装备、冰箱等产品,旗下拥有三个品牌,五大子公司,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
服务于一体,覆盖了从上游部件生产到下游废弃品回收全产业链的多元化、科技型
全球工业集团。格力公司始终坚持创新驱动发展,将质量视为产品的生命,目前已
建立了14 个研究院、74个研究所,并且拥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国家工程技
术研究中心,同时成为国家通报咨询中心研究评议基地,共申请发明专利近7 000
项。格力公司自成立以来一直专注于主营产品空调的研发与生产,并没有过于多元
化,也没有将企业的生产模式做成联营,但是依然保持着较高的行业利润率,格力
公司非常注重对于产品的控制,控制产品的质量和工艺流程。
(二)小米公司的工业模式
小米公司(全称北京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则是一家专注于生产智能化产品的新
并积极与粉丝互动,征求用户建议,注重用户体验,最重要的是,小米公司的产品
销售绝大部分与互联网进行了深度结合,去除了不少不必要的中间环节,从而间接
地降低了产品成本。同时小米公司营造了一个内环境,在这个内环境中可以看到小
米公司生产的一系列产品实现了产品的互联互通。
(三)两种工业模式财务指标的对比分析
虽然格力与小米都属于制造业企业,但是分属于不同的行业,无法通过财务指标的
绝对值对两家企业进行简单比较,但是从财务指标上还是可以透视出新旧工业模式
的跌宕对企业产生的影响。
1.营业收入。从图1 可以看出,格力公司的营业收入一直高于小米公司。2013年
小米公司的营业收入为316亿元,格力公司的营业收入则达到1 200亿元,此时
小米公司的收入仅相当于格力公司的四分之一。然而一年后,格力公司的营业收入
为1 400亿元,小米公司的营业收入则增长了百分之两百,为743亿元,整体已
接近格力公司的一半还多。小米公司突飞猛进的成长带来了营业额的暴涨,按照这
个趋势发展,小米公司有可能成长为超过格力公司营业收入的企业。
图1 格力 & 小米营业收入(亿元)
2.研发费用。从下页图2 可以看出,小米公司近三年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平均在20
亿元,而格力公司对此的投入更为巨大,约为小米公司的两倍,其各自所占企业成
本支出的比重也相差甚大,格力公司所投入的研发费用占成本的比重明显高于小米
公司。由此看来,格力公司相比于小米公司更加注重技术研发,也就是产品的首要
环节。
图2 格力 & 小米研发费用及其所占成本的比重
3.销售毛利率。由图3 可知,近三年小米公司的产品销售毛利率虽然在不断接近格
力公司,但是两者的差距还是较为明显的,格力公司产品的销售毛利率高于小米公
司几倍之多,从利润角度来说,格力公司的产品更具有竞争优势,相比较而言格力
公司更能掌握经营的主动性。
图3 格力 & 小米销售毛利率
(四)产品生产的“6+1”
任何制造业产品的生产都不是简单的制造,而是一个“6+1”的完整产业链,制造
环节的利润是最低的,真正的巨大利润来源于前面六个环节,如图4所示。
图4 “6+1”产业链
如果制造业企业只掌握“6+1”产业链上的五个环节,缺少最核心的产品研发能力,
这可能是引发一切问题的开始。小米公司只开展硬件组装和技术引进容易引起产品
质量提升受限,对外依赖程度严重,降低产品利润率。而格力公司掌握了整个
“6+1”产业链,最注重的就是第一个环节,产品利润率自然较高。
五、研究启示
工业互联网的出现不是偶然的,新事物的出现一定是充满艰险和挑战的,如何在互
联网思维下真正实现企业革命性的改革是难题,传统制造业企业推行“新制造”的
阻力和压力有多大,是否能够承受住变革过程需要付出的代价,这将是传统制造业
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和即将面临的艰难选择。因此,迎接工业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相关文献】
[1]颜鹏飞,王兵.技术效率、技术进步与生产率增长:基于DEA 的实证分析[J].经济研究,
2004,(12).
[2]蔡昉.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与可持续性源泉[J].宏观经济研究,2005,(12).
[3]郑京海,胡鞍钢.中国改革时期省际生产率增长变化的实证分析(1979—2001年)[J].经
济学(季刊),2005,(01).
[4]许正.成为工业互联网企业——GE 的转型启示[J].清华管理评论,2015,(Z2).
[5]杨少杰.工业互联网与组织新模式[J].中国工业和信息化,2018,(11).
[6]桂玉娟.商业模式创新对财务会计影响的若干思考——基于对小米、拼多多上市财务数据的比
较[J].商业会计,2018,(21).
[7]王敏.大数据时代工业设计新模式研究[J].信息系统工程,2019,(01).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0774149a102483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