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1日发(作者:)
临床试验中的统计学要求
临床试验是以病人为研究对象,比较临床治疗干预措施和对照
措施的效果及其临床价值的前瞻性研究。临床试验以人为研究
对象,与动物实验不同。在临床试验中,研究者不能完全支配
病人的行为,只能要求病人避免采用某些干扰试验的治疗或行
为,因此必须考虑病人的依从性问题。临床试验还必须考虑医
学伦理学问题,当新药已被证实对病人弊大于利,尽管试验仍
未完成,也要中止。当已经存在经医学验证对试验疾病有效的
药物时,使用安慰剂对照是不适当的。当病人出现紧急情况需
要额外治疗措施时,也必须给予。因此临床试验要面对比动物
实验更多的问题,在设计上有着更严格的特殊要求。
新药的临床试验分为Ⅰ、Ⅱ、Ⅲ、Ⅳ期:Ⅰ期临床试验是初步
的临床药理学及人体安全性评价试验,观察人体对于新药的耐
受程度和药物代谢动力学,为制定给药方案提供依据;Ⅱ期临
床试验是随机盲法对照临床试验,对新药有效性及安全性作出
初步评价,推荐临床给药剂量;Ⅲ期临床试验是扩大的多中心
临床试验,遵循随机对照原则,进一步评价有效性和安全性;
Ⅳ期临床试验是新药上市后的监测,在广泛使用条件下考察疗
效和不良反应,尤其是罕见不良反应。主要讨论II期和III
期临床试验的统计学要求。
临床观察发现急性心肌梗塞后,梗塞区膨出和左心室重构常导
致左心室增大和心功能不全。为研究急性心肌梗塞后长期使用
卡托普利治疗对心脏的保护作用,需设计一个药物疗效评价的
临床试验,在设计中要考虑以下问题。
1. 观察变量的选择
(1)主要变量和次要变量 主要变量 (primary variable)又称
目标变量(targetvariable),即能够为临床试验目的提供可信
证据的变量。临床试验的主要变量一般只有一个,必要时可有
多个。主要变量应易于量化、客观性强、被相关研究领域所公
认。次要变量(secondaryvariable)是指与试验主要目的有关
的附加的变量,也可以是与试验次要目的有关的变量。两种变
量均应在临床试验的设计方案中明确定义,并说明其被选择的
理由。临床试验的样本含量估计、疗效或安全性评价应以主要
变量为依据。
(2)复合变量(pound variable)当与临床试验主要目的有关的
变量很多,难以确定单一的主要变量时,可预先确定一种综合
计算方法(如求和,加权求和等),或用多元分析的方法(如主
成分分析等)将多个变量综合成一个复合变量,如临床研究中
采用的各种量表就是一种复合变量。当组成复合变量的某些单
项变量具有临床意义时,也可以单独进行统计分析。
(3)全局评价变量(global assessment variable)将客观指标
和研究者对病人的病情及其改变总的印象综合起来所设定的变
量称为全局评价变量,它通常是有序分类变量。全局评价变量
往往带有一定的主观成份。因此,如果需选择全局评价变量,
应在方案中明确说明它与试验的主要目的有关,有选择的依据
和可靠的基础,同时具有明确判断等级的方法。客观性较好的
全局评价变量应该作为主要变量之一单独加以考虑。
研究目的是为评价卡托普利治疗对左心室容量、收缩功能和舒
张充盈的作用,因此主要指标是用多普勒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
室容量和射血分数。次要变量可选择左心室充盈速率。评价左
心室容量和充盈速率的变量有多个,各变量的结果不一致时,
难以对药物作总的结论。因此在统计分析时可以将多个变量综
合成一个变量进行分析,这综合变量就是复合变量。上例中研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499463a245828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