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ber Weekly #34

赛博·新闻 1、阿里云通义开源推理大模型 11 月 28 日,阿里云通义团队发布全新 AI 推理模型 QwQ-32B-Preview,并同步开源。评测数据显示,预览版本的

赛博·新闻

1、阿里云通义开源推理大模型

11 月 28 日,阿里云通义团队发布全新 AI 推理模型 QwQ-32B-Preview,并同步开源。评测数据显示,预览版本的 QwQ,已展现出研究生水平的科学推理能力,在数学和编程方面表现尤为出色,整体推理水平比肩 OpenAI o1。QwQ(Qwen with Questions)是通义千问 Qwen 大模型最新推出的实验性研究模型,也是阿里云首个开源的 AI 推理模型。阿里云通义千问团队研究发现,当模型有足够的时间思考、质疑和反思时,其对数学和编程的理解就会深化。基于此,QwQ 取得了解决复杂问题的突破性进展。



2、昆仑万维「天工大模型4.0」o1版(Skywork o1)正式发布

11月27日,昆仑万维正式推出具有复杂思考推理能力的系列模型——「天工大模型4.0」 o1版(Skywork o1)。Skywork o1包括三款模型,其中,Skywork o1 Open 是开源版本,Skywork o1 Lite 和 Skywork o1 Preview 分别对标 OpenAI o1-mini 和 o1-preview 版本。

3、360 AI搜索升级为纳米搜索

本周周鸿祎发布了纳米搜索(原360 AI搜索升级),纳米搜索支持文字、图片、视频和声音等多种输入方式,并通过 LLM(大型语言模型)理解并转化为新的创作。产品的核心功能包括答案引擎、学习引擎、写作引擎和创作引擎,能够提供高质量的答案、全面的内容分析工具、图文视频改写以及音频和视频模态的创作。纳米搜索的定位是 3.0 版本的搜索引擎,即多模态创作引擎,它整合了多模态技术和大模型,提供了便捷的输入方式和丰富的输出方式,AI搜索行业烽烟再起。

4、智谱举办Agent OpenDay

本周,智谱 AI 在 OpenDay 上发布了全新的 Agent 家族产品,包括升级版 AutoGLM、AutoGLM-Web 和 GLM-PC,分别对应手机、浏览器和电脑。这些产品能够通过简单的语音或文本指令控制智能设备,执行复杂的操作。升级版 AutoGLM 支持更多主流 APP 并实现跨 APP 操作,AutoGLM-Web 基于 AutoGLM 技术打造,支持多个网站,而 GLM-PC 则允许用户通过手机远程操控电脑。这些产品的发布预示着 AI 在智能设备控制方面的进步,展现了 AI 从聊天工具向生产力工具的转变,并可能引领我们进入 LLM OS 的全新时代。

  • 升级版AutoGLM:移动端(暂时向 Android 开放),可自主执行超 50 步的长步骤操作,适用于比价、导航、超话打卡等复杂操作
  • GLM-PC:PC 端(暂时向 Mac 系统开放),适用于解放打工人双手的生产力工具,手机也能远程操作电脑
  • AutoGLM-Web:网页端,支持百度搜索、知乎、Github 等数十个网站的无人驾驶

赛博·洞见

1、吴恩达最新演讲——AI 四大趋势

文章总结了吴恩达在 Snowflake Build 2024 的主题演讲内容,他提出了 AI 的四大趋势:智能体的兴起、非结构化数据的重要性、加速的生成式工作流视觉 AI 的崛起。吴恩达强调,非结构化数据如文本、图像、视频和音频变得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关键,为企业带来了巨大的机会。他分享了如何通过智能体和生成式 AI 的结合,以更快的速度构建和迭代新的 AI 应用。智能体 AI 的四大设计模式包括反思、工具调用、规划和多智能体协作,这些模式让我们能够构建比以往更加复杂和强大的系统。此外,视觉 AI 正在崛起,通过结合智能体工作流程,视觉 AI 能够高效处理和分析图像与视频数据,为企业带来新的价值。

2、李飞飞:理解世界运作方式是AI的下一步,我们需要从大语言模型转向大世界模型

文章中,李飞飞讨论了人工智能的未来发展,强调了从大语言模型转向大世界模型的必要性。她认为,基于视觉的智能,即空间智能,对于理解和与世界互动至关重要。李飞飞回顾了计算机视觉领域的发展历程,特别是卷积神经网络和大数据的结合如何推动了现代 AI 的发展。她提到了 ImageNet 项目对于训练神经网络模型的贡献,并展望了新一代模型在生成性 AI 工具方面的潜力。李飞飞强调,要实现人类级别的空间智能,计算机需要能够建模世界、推理事物和地点,并在时间和 3D 空间中进行互动。她预见了大世界模型在机器人控制、医疗辅助以及模拟、培训和教育等领域的广泛应用,并认为这是真正以人为中心的人工智能的下一个前沿。

3、没有链接的互联网

互联网内容生态正在逐步走向封闭,各大互联网公司都在建设自己的私域流量,试图把用户圈在里面,国内外均是如此。以微信和小红书为例,公众号文章之间可以相互跳转,但不能跳出到其他网站,小红书的图文内容也不允许有外链,这样做其实在告诉用户你有什么问题直接在本站点搜索好了,不需要再去其他地方再找内容了,大部分用户也确实如此,把微信和小红书当作搜索来用。本文针对这一现象,列举出了七大后果,并对互联网的未来表示担忧:

(1)独立网站会消失,因为没有流量来源了。所有人都依赖大平台,只能在平台上发布内容,否则没人能看到。

(2)数字出版行业终结,因为不需要单独的出版环节了,直接发布到大平台就可以了。

(3)域名不再具有价值,因为小网站不管采用什么域名,都没有访客。大多数域名注册商会关门。

(4)网络托管业务将会收缩,因为网站数量将减少,个人架设网站的需求越来越少。

(5)独立的互联网广告业也会消失。所有的互联网广告,都将由平台控制,独立的广告联盟一钱不值。小网站也不可能通过互联网广告赚到钱。

(6)SEO 无用了。小网站没有流量了,优化搜索引擎的排名有何意义呢?

(7)信息表面化。因为用户不太可能在平台上贡献深层次的详细内容,所以平台提供的大多是表面信息,能够帮助用户的深层次的内容将难找到。

4、ISUX「十一月」行业设计趋势速递

本文概述了 2024 年 11 月在设计和科技领域的最新趋势,包括 Midjourney 的外部图片编辑功能、Adobe 的 AI 视频模型 Firefly Video Model、面向 Z 世代的即时通讯 APP Daze、OPPO 的 ColorOS 15 和 Vivo 的 OriginOS 5 的原子岛功能、Telegram 的性能更新、Openvibe 的开放式社交平台整合以及 Mastodon 的消息通知分组功能。这些更新和新功能展示了 AI 技术在设计和社交领域的应用,以及如何提升用户体验和效率。

5、AI Agents 技术栈图谱与分析

文章由 Letta(原名 MemGPT)撰写,提供了一个关于 AI Agents 技术栈的详细图谱和分析。文章指出,AI Agents 技术栈分为三个关键层:Agent 托管 / 服务、Agent 框架以及大语言模型与记忆存储。文章分析了从大语言模型到 Agent 的转变,Agent 架构的独特之处,以及 Agent 技术栈的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模型服务、存储、工具与库、Agent 框架和 Agent 托管 / 服务。文章强调了 Agent 技术栈仍处于早期阶段,并期待看到其随着时间的扩展和演变。

文章全文发不出去,更多内容移步到:Cyber Weekly #34 - 知乎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55497252a5235415.html

相关推荐

  • Cyber

    2023-7-2
    130
  • Cyber Weekly #60

    赛博·新闻 1、OpenAI o3-pro 正式发布 6月10日,OpenAI 正式发布 o3-pro 推理模型,基于 o3 所打造,拥有更强的数学、科学、编程等领域的表

    1月前
    140
  • Cyber Weekly #34

    赛博·新闻 1、阿里云通义开源推理大模型 11 月 28 日,阿里云通义团队发布全新 AI 推理模型 QwQ-32B-Preview,并同步开源。评测数据显示,预览版本的

    29天前
    180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