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8日发(作者:)
《指数函数及其性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课程标准对本节课的要求是:理解并掌握指数函数的概念;能借助计
算器或计算机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并理解指数函数的单调性与
特殊点.
从认知层次的三个维度对课标进行了分解,具体如下:
由此确定的学习目标为:
1.通过具体实例,经过合作交流活动得到指数函数的概念,由学生自主归纳
总结并对指数函数的概念进行分析;
2.借助图形计算器画出具体指数函数的图象,探索、归纳、猜想指数函数的
单调性与特殊点;
3.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感受数学思想之美、体会数学方法之重要,培养学生主
动学习、合作交流的集体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指数函数的概念的产生过程;
教学难点:用数形结合的方法,从具体到一般地探索概括指数函数性质.
三、教学过程
本节课我采取“目标、评价、教学一致性”的教学设计,同时采用“点
拨式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分成六人小组,每组由一名
组长负责,借助五个环节实现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创归探发深加随巩师总
设纳求现入深堂固生结
知识分类:指数函数概念、图象和性质
学科内涵:生活实例,建立模型
认知水平:理解、掌握
行为动词有探索、猜想、归纳、类比、体验、运用
情概
境念
新问
知题
探理
究解
练提
习高
交升
流华
1
具体内容如下:
学习环节 学习评价 学习目标
在小
组讨论交
流中发现
学生的优
一、创设点并予以
情境,归表扬.在
纳概念 学生总结
归纳概念
的过程中
对学生加
以肯定
通过具体
实例,经
过合作交
流活动由
学生自主
归纳总结
得到指数
函数的概
念,并对
指数函数
的概念进
行分析
学习活动
设计两个问题情境:
一个是利用细胞分裂的实际模型,另一个是名言警句
“一尺之棰,日取其半,万世不竭”.让学生对指数函数有
1
初步的感知认识,引入课题.进一步比较
y2
x
与
y
2
x
这两个解析式的共同特征,类比、归纳指数函数的概念.通
过小组合作,探究出指数函数中底数的限制条件,从而加
深对概念的理解.
这样设计通过小组间相互PK的教学活动,激发学生探求新知的主动性,并培养学生的
的意图是 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 .
我以下面三个问题为载体,让学生探求新知:
1.你能类比讨论函数的性质的产生过程来研究指数
在实际
操作中,
对学生作
出的不同
指数函数
二、发现图象进行
问题,探指导.通
求新知 过提问、
板演等活
动判断函
数图象、
性质的正
确与否
函数的性质吗?
2.画出下面四个函数图象?
xx
能借助
1
1
y
x
计算器画
y2
x
y
2
y3
、
3
、、
出具体指
数函数的
3.观察所作出的函数图象总结规律?
图象,探索
分组活动,合作学习
并理解指
①让每个小组分工明确,一方面用最基本的列表、描
数函数的
单调性与
点、连线画出图象研究指数函数,另一方面借助图形计算
特殊点
器的操作直接绘制出上例中的四个指数函数图象,并让学
生上台展示成果.
②通过组内交流归纳指数函数图象特点,由此得到指
数函数性质,从而解决提出的第三个问题.
2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253116a241088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