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历程视角下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研究

生命历程视角下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研究


2024年4月26日发(作者:)

第 33 卷第 3 期

2023 年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UNIVERSITY OF JINAN(Social Science Edition)

Vol.33 No.3

2023

· 社会学研究 ·

生命历程视角下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健康的

影响研究

张振宇

(济南大学 政法学院,山东 济南 250022)

[摘要] 早期经历是健康分化的起点和基础。留守经历作为大学生重要的生命历程事件,其对大学生健康的

影响较为明显。从生命历程理论视角切入,使用中国大学生追踪调查数据,采用序次Logistic模型分析了是否有留守

经历和不同留守起始阶段对大学生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心理疾患情况的影响。分析发现,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健康

具有显著的消极作用,留守开始的不同阶段对大学生健康影响存在“早—晚阶段效应”。该研究结论对大学生健康

工作具有一定启示,要聚焦“关键时期”和“特殊阶段”,构建并完善大学生发展过程中心理问题的预警及干预机制。

[关键词] 大学生;健康;生命历程;留守经历

[中图分类号] C91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3842(2023)03-0129-10

一、问题的提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青年是整个社会力量中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国家的希望在青年,民

族的未来在青年。”大学生是青年的主力军。教育部《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

全国各类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4430万人,总量居世界首位

。大学生群体作为较高学历群体,是国

家未来社会建设的主力军,其健康状况无疑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其健康问题受到社会各界普遍

重视。此外,大学生仍旧处于从学校到职场的转型阶段,其健康状况在这一转型时期的发展及可

能出现的潜在问题不容忽视。健康作为重要的先决性要素和前提性条件,直接或间接影响着人力

资本的投资效率和收益率。大学阶段是体质增强和素养提升的关键期,大学生健康状况不但影响

着未来人力资本的效用发挥,也是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实现人生理想和个人价值的前提性条件。

从学术角度分析影响大学生健康的主要因素和相关机制,进而为大学生健康教育引导工作提供科

学的决策依据,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基金项目] 本文系2021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青年项目“新时代我国家庭教育投入状况及对儿童发展的影响

研究”(项目编号:21CSH080);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新时代社会责任视阈

下高校‘四位一体、协同育人’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18JDSZ3047);山东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

划2020年度课题“‘大思政格局’视阈下山东省大学生社会心态现状特征、影响因素及培育路径追踪实证研究”(项

目编号:2020QYB008);2022年度中国青少年研究会研究课题立项“‘Z世代’青少年群体的价值观念与行为模式研

究”之阶段性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张振宇,济南大学政法学院讲师,社会学博士。

①2019年4月3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202203/t20220301_,2022年3月1日。

②教育部发展规划司:《2021年全国教育事业统计主要结果》,http:///jyb_xwfb/gzdt_gzdt/s5987/

129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以往健康社会学的研究多从社会经济地位和生活方式角度分析大学生健康的影响因素。社

会经济地位论的观点认为,社会经济地位与个体健康水平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即社会经

济地位较高群体的健康状况往往优于社会经济地位较低群体

①②

。基于这一研究结论,国内一些学

者对我国大学生家庭阶层地位与其健康发展之间的关系展开了讨论。曾迪洋和洪岩璧基于北京

市大学生的追踪调查研究指出,大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越好,身心健康水平越高

生活方式论的观点认为,个体生活方式是影响健康状况的重要因素和中介机制之一。国外诸

多研究已经探讨了生活方式对健康水平造成的影响,比如,合理的饮食结构、长期坚持锻炼对健康

的促进作用以及吸烟酗酒等对个体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已成为学界的共识

。国内以往一些针对

大学生群体的调查研究也表明,饮食习惯、作息习惯、锻炼习惯、吸烟、饮酒等生活方式是影响大学

生群体健康水平的重要因素

⑤⑥

在社会经济地位论和生活方式论之外,本文试图从生命历程视角出发,分析留守经历对大学生

健康的影响。生命历程是近年来健康研究的新视角,石智雷和吴志明的研究指出,对健康不平等形

成机制的研究应从当前的社会经济因素转移到生命历程的“上游”。从生命历程视角来看,个体早

期的生命事件和生命轨迹对其长远的发展状况具有重要影响,具体到健康领域,体现为个体早期经

历对其健康具有重要影响。留守经历无疑是一种相对重要的和比较特殊的个体早期经历。随着中

国现代化、工业化和城市化的不断推进发展,工作流动和地域流动加强,儿童留守逐渐成为一种重要

的社会现象。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发布的《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20-2022》

研究显示,2021年全国义务教育阶段农村留守儿童达到1199.2万人

。围绕留守儿童现象,以往研

究较多地探讨了留守经历对留守儿童自身短期健康的影响,但在更长的生命历程视角下分析留守经

历对个体健康长期影响的研究还相对较少。尤其是在大学生群体中,探讨留守经历对他们当下健康

状况影响的研究更是缺乏。虽然目前国内已有一些研究注意到该问题,比如温义媛和曾建国在针对

大学生人格与心理健康发展的研究中指出,留守经历显著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人格特征,曾经

有过留守经历的大学生在心理症状检出率、人际敏感度、精神质得分等方面均高于无留守经历大学

。但截至目前,学界相关研究数量依旧太少,而且已有研究多基于特定地域或者个别学校样本,

样本代表性较差,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稳健性和可信度。此外,这些研究探讨的主题比较单一,对留守

异质性的讨论偏少,比如,留守开始的不同年龄时段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是否存在差异?存在何种

差异?基与此,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将借助生命历程理论,使用具有代表性的全国大学生调查数

据,深入讨探留守经历及其开始的不同阶段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

①Feinstein J.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ocioeconomic Status and Health: A Review of the Literature, The Mil⁃

②Mackenbach. Joban P.,Anton E. Kunst,Adrienne ars,et conomic Inequalities in Morbidity

③曾迪洋,洪岩璧:《家庭背景、校园生活与大学生健康》,《东岳论丛》,2020年第4期。

④Beydoun M. A.,Wang Y, How do socio-economic status,perceived economic barriers and nutritional benefits affect qual⁃

⑤Diane Von Ah,Sheryl Ebert,Anchalee,et al.,Predictor sofhealth behaviors in college students, Journal of

⑥彭玉林,杨军,闫建华:《国内外大学生生活方式与体质健康研究现状》,《中国学校卫生》,2020年第10期。

⑦石智雷,吴志明:《早年不幸对健康不平等的长远影响:生命历程与双重累积劣势》,《社会学研究》,2018年第3期。

12月26日。

⑧光明网:《中国农村教育发展报告2020—2022》,http:///baijia/2022-12/26/, 2022年

⑨温义媛,曾建国:《留守经历对大学生人格及心理健康影响》,《中国公共卫生》,2010年第2期。

bank Quarterly, Vol.71,No.2, 1993, pp.279-322.

and Mortality in Western Europe, The Lancet,Vol.350,No.9076,1997, pp.516-518.

ity of dietary intake among US adults?, European Journal of Clinical Nutrition,Nutrition,Vol.62,No.3,2008,pp.303-313.

Advanced Nursing,Vol.48,No.5,2004,pp.463-474.

130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生命历程视角下留守经历对大学生健康的影响研究

二、文献综述与研究假设

近几十年来,生命历程理论逐渐成为健康行为与健康不平等研究的重要分析框架。该理论关

注因为社会变迁发生的个体生命事件在个体生命轨迹中出现的顺序和发生过程,以及这一过程对

个体产生的影响

。Linda 进一步分析了基于生命历程理论的健康影响的时间效应,即个

体经历某一特定事件的时间长度、发生时间不同,对个体会造成不同的健康效应。具体说来:个体

经历某一特定事件时间越长,就越可能强化该事件对健康的影响效应;个体重要生命事件和特殊

经历发生的时间或者年龄阶段不同,给个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也会有所不同

在生命历程理论启发下,越来越多学者开始关注早期经历对个体健康的持续影响,将健康不

平等研究置于更长时段的生命周期之中,不仅关注当下影响个体健康水平的因素,还进一步追溯

到生命历程早期阶段开展健康分化的根源探寻。家庭是儿童成长过程中较为重要的微环境系统,

父母教养、亲子关系以及家庭氛围等均对儿童身心发展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长期与父

母分居异地,缺乏父母双方或一方的持续陪伴、关爱和教导,与父母间情感交流和互动相对减少或

缺失,留守儿童更有可能在学业表现、社会交往、社会行为以及身心健康等方面出现相关问题

④⑤⑥

首先,幼年期良性亲子互动的相对缺失会使儿童产生一定的分离焦虑感,这种早期不良情感体验

可能会影响儿童人格的形成和精神健康的长远发展,甚至会影响其成年后的人际交往能力。有学

者认为,由人际关系问题导致的社交焦虑与社交回避等行为模式在女大学生群体中普遍存在,而

不良的人际关系容易引发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严重的情况下可能导致出现抑郁症、社交恐惧症

。其次,儿童在父母外出后遇到困难时,难以得到及时帮助,在日常生活中缺乏足够陪伴和照

顾,与父母之间疏于情感交流,家庭亲密度相对较差,这些问题都可能会导致留守儿童缺乏心理安

全感和自我认同感,从而产生自卑、敏感、抑郁等消极心理

⑧⑨

早期经历是健康分化的起点和基础,生命历程早期阶段遭受的身体损伤、营养失衡、情感缺失

以及精神创伤等将严重影响个体的生理发育和心理发展,甚至造成不可弥补的身心伤害,对成年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135159a2388113.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