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个性双面性的原因及对策

浅谈幼儿个性双面性的原因及对策


2024年4月25日发(作者:)

学前教育

JICHUJIAOYULUNTAN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刊)

2019年第10期

浅谈幼儿个性双面性的原因及对策

洁(江苏省海安市第一实验幼儿园)

要:文章针对当下幼儿在幼儿园和家庭中双面性格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解

决策略,以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关键词:幼儿个性;双面性;产生原因;解决对策

一、幼儿双面性格产生的原因

1.不同的幼儿园环境

段让幼儿学会讲文明、懂礼貌,这种方式、方法只能

让幼儿一时做出表面上有礼貌的样子,却不能长期保

持下去,更不能让幼儿懂得礼貌的实质意义,他们的

文明礼貌行为只是趋于表面形式,并不是真正发自内心。

例如,有的幼儿在幼儿园上学、放学时看见教师

都会主动打招呼,但是周末放假在路上偶遇教师就像

陌生人一样,家长和幼儿直接转身就走了。这种发生

在幼儿身上的一些不良行为,问题往往出在家长身

上。家长的教养方式、方法和态度,以及教育行为深

深地影响着幼儿的个性发展。

家庭和幼儿园是幼儿生活、学习玩耍、的重要聚集

地,家长和教师在其中扮演着朋友、师长、玩伴等重

要角色,对幼儿的个性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引导作用。

幼儿在幼儿园的生活活动中,都与其他幼儿生活

在一起,幼儿之间会产生榜样效应。每名幼儿的自尊

心都很强,他们与同伴在一起,共同生活、共同学

习,你追我赶,谁也不愿意落后。尤其是当教师表扬

某名幼儿时,就会激发其他幼儿的表现力,迫切地希

望得到表扬,这就导致幼儿的行为表现有了两面性。

例如,在折纸活动中,教师表扬折花朵折得漂亮

的幼儿,而没有被教师表扬的幼儿内心迫切想要得到

教师的表扬,虽然表面上无所谓,但是心里却特别着

急,越着急得到教师的表扬就越折不好,然后就开始

表现得不耐烦。当然,在教师的正确指引、鼓励与赞

美下,同时在同伴榜样效应的影响下,幼儿的表现都

非常出色。幼儿能够相互学习、相互赞美,能够表达

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使幼儿的双面性格在生活中逐

渐减少,让幼儿能够茁壮成长。

2.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

每个家庭中家长的教养、教育方式都不一样,导

致有的幼儿在家中任性、顽皮,家长无论说什么幼儿

都听不进去。相反,有的幼儿性格内向、不善言辞,

在集体面前不太爱讲话,也不喜欢表现自己,而在家

里却恰恰相反,与父母、爷爷奶奶在一起时,能够畅

所欲言,性格与在幼儿园时有着天壤之别,好似变成

了另一个人。其实,这与幼儿的生活环境和与父母的

沟通方式息息相关。

例如,有的幼儿从早晨进入幼儿园大门就开始不

开心,情绪非常低落,做什么事情都无精打采,下午

放学时,一出幼儿园大门就开始顽皮起来。

父母不能用威逼利诱的方式,或者强加要求的手

58

二、幼儿双面性格的解决对策

1.爱与严要适度

幼儿是家长的心头肉,同时也是家长的殷切希

望。家长对于幼儿往往容易产生过度的关怀和无原则

的迁就。作为家长,对幼儿的爱要主次分明、遵循原

则,不能过度纵容幼儿,放任其自由发展;也不能过

度迁就,听之任之;更不能对幼儿动粗,一言不合就

打骂。

2.保持教育的一致性

现在的年轻家长都比较理性,有时会用自己独特

的方式对幼儿进行适当的教育、批评,此时往往会有

相反的声音出现——祖辈训斥年轻的父辈:树大自然

直,他们长大后自然就会懂这些道理,因此年轻的家

长也只能无奈放弃对幼儿的适时教育,从而让幼儿产

生了做错事反正有人庇护的想法,从此天不怕地不

怕。家庭教育要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切不可出现你

总第318期

JICHUJIAOYULUNTAN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刊)

实践探索

以学生为主导的假期实践课程的开发与研究

艳(浙江省象山县实验小学)

要:寒、暑假是学生离开校园在家学习的一个盲区,传统上学生的假期作业一般只偏重教

材,显得单调、枯燥,也使学生错过了发展社会综合实践能力的一个驿站。每次假期来临,以重构学

生的假期学习生活为载体,以学生为主导精心设计作业,让学生在假期里主动体验生活,积极动脑、

动手、动口,促进了学生学科基本素养和综合能力的提升。

关键词:假期实践课程;学生主导;自主参与;共同进步

假期是促进学生自我发展、形成综合能力的一个

关键时期。因此,科学设计、安排学生的假期生活,

合理布置相应的作业尤为重要。但是长期以来,学生

的假期作业偏重教材,缺乏生活实践而难以调动学生

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笔

者希望能通过对此进行探索与尝试,改变以往传统以

书面为主的作业,选择有意义、切实对学生有帮助的

作业。作业的形式多种多样,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

说、他护的家庭教育方式,这样的教育方式对幼儿的

成长只有弊没有利。

3.家园共育,达成一致

假期实践活动要高度关注学生的实际需要,摒弃

好大喜功的浮躁心态,通过召开学生会议,共同筹

乖宝宝,让幼儿懂得家庭和幼儿园是一样的,教师和

爸爸妈妈都喜欢听话、懂事的孩子,让幼儿树立正确

的环境观念。

需要注意的是,家园沟通时不要在幼儿面前讨论

幼儿的种种不好行为。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应当提供

给幼儿充足的表现机会,以鼓励为主,批评为辅,要

做到家园及时沟通,只要幼儿有一点点进步,就要做

到肯定幼儿、赞美幼儿。例如,幼儿能够自己穿衣

服、能够自主进餐、敢于发言、有困难自己想办法解

决等,此时教师要及时肯定幼儿,让幼儿在赞美中充

满自信。当幼儿的个性出现两面性时,家长不要惊

慌,或者威逼利诱地要求幼儿及时改正,我们应当做

到尊重幼儿、了解幼儿,用正确的方式引导幼儿。

总而言之,对于幼儿的教育问题,无论是教师,

还是家长,都需要注意方式、方法,家园要相互沟

通,步调要协调一致,让幼儿健康、快乐的成长。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幼儿园教育指

导纲要(试行)[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1.

59

主,尊重并关注学生和家长的现实生活需求,使假期

作业快乐化、生活化、综合化、实践化,从而促进学

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一、尊重学生需求,精心策划假期实践

家园配合默契,会使幼儿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幼儿在家庭中有不良的行为习惯,家长可以适当对幼

儿进行一些合理的教育,同时把幼儿在家中的情况及

时反映给教师,使教师有针对性地对其进行批评与鼓

励教育,从而改变幼儿的种种不良习惯。

例如,有的幼儿在幼儿园能自主进餐,并且饭吃

得很多,反而回家后不好好吃饭,一吃饭就要爸爸妈

妈喂,挑自己喜欢吃的吃,不喜欢吃的食物一口都不

吃,不管爸爸妈妈怎么哄都不愿意多吃一口。家长和

教师沟通后,教师和幼儿进行进餐习惯的谈话,表扬

幼儿在幼儿园的进餐习惯,并给幼儿提出回家后的饮

食习惯要求,家园相互协调配合,淡化幼儿的两面性

行为。

又如,有些幼儿在幼儿园做任何事情都非常认

真,也非常懂事,但是回到家之后却特别调皮,让家

长非常头疼。对于这类幼儿,教师应该与其积极沟

通、交流,在幼儿园是个乖宝宝,回家之后也要是个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006053a236212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