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反思——爱和尊重

教育反思——爱和尊重


2024年4月25日发(作者:)

教育反思——爱和尊重

作者:孔乡仙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6年第8期

浙江省永嘉瓯北一中 孔乡仙

看了这个题目,有人可能会觉得奇怪,爱与尊重,谁不会啊,干吗还要重新去学,是啊,

爱孩子,连母鸡都知道做的事,何苦还要重新去学呢?

在以前,我也从来不认为自己是不懂得“爱和尊重”的。曾经在一次讲座中听到这么一句

话“爱是教育的最高境界,爱是自然流露的奉献”,我还很不以为然,觉得这太浅薄直白,并

无独特之处。后来,慢慢的,随着岁月的流逝和成长,我才渐渐懂得:世界上最难的课题,需

要终生学习的课题,还是那一个字:爱。

如何爱自己、爱他人、爱社会,这些知识,课本上是没有的,它只存在于生命的内核之中,

它直抵人的心灵深处。它的难,难在于真正的爱是“自然流露”的“奉献”,这“自然”和

“奉献”二字,便是“爱”的最高境界。然而在我们的教书生涯中,又有多少人能真正做到

“自然流露”的“奉献”呢?

我常常在反思我二十多年的教育,我的那些爱算“自然”的爱吗?我想,应该是不算的。

我总是太斤斤计较自己的荣誉得失和自己的尊严:我的学生做不到很优秀但必须是循规蹈矩的,

每个学生考试的成绩不能拖了班级的后腿……总之,有损于班级的荣誉的事是不能做的,老师

讲过了的事是不能违反的,违反了就是不给老师面子,在这样的思想驱逐之下,对待学生总是

很严厉,有时面对做错事被我狠狠批评的学生怯怯的眼神,虽然心里偶尔会闪过一丝愧疚,但

继而也就马上理直气壮了,对这一切总认为自己是为学生好,是爱他们,正是在这种爱的理念

的驱使下,在我的教育中,充满了要求、指令、必须、一定,全然没顾及到学生的需要,而更

多的是我的需要。现在想想,其实,这不是爱学生,而是爱自己,因为这些可都是十二、十三

岁的孩子啊,孩子的本性就是活泼好动的,有时不遵守纪律也是在所难免的。从某种意义上说,

学生只不过是我们的工具罢了。其根本的问题是,我们总是关心自己要什么,却很少甚至不问

学生要什么,怎么了。

这届班里的一位学生叫陈万礼,成绩在班里处于下游,跟同学的关系相处的很差,经常哭

着鼻子来告状,不是说这个同学把他的笔弄坏了,就是那个同学在课间无缘无故的打他的头扯

他的衣服……总而言之是三天两头有事。刚开始时,我也是很耐心地去处理,把双方叫过来,

问清事情的原委,给过错方一定的批评,但这样的事情遇多了,每当陈万礼又来诉说被谁欺负

了时,我就变的不耐烦了,沉着脸训斥他说,班级里怎么就你事多,你自己也要懂得学会怎样

跟同学相处之道,你老是跟这个那个同学发生摩擦,说明你自己本身也有问题,不要一有事就

哭着鼻子来告状,自己也要好好反思反思。我还大声地呵斥他:不许哭,眼泪别这么廉价,男

儿有泪不轻弹。在我的训斥中,他硬是呜呜地忍住了眼泪。

在对待万礼同学的这件事上,我从来没去思考这样处理是否有问题,总是认为事情发生了,

公平公正地处理了,就是对学生的一个交代了,从没深层次的去思考一下为什么他老是被欺负,

甚至因为成绩不好这样一个先入为主的观念,到后来遇到他的告状,我还显得有点不耐烦,觉

得他老是给我惹麻烦。一直到有一天接到他奶奶的电话,我的内心才深深地自责,甚至有点隐

隐的痛。他的奶奶,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在电话里言辞恳切地拜托我,多关心关心她的孙子,

她的孙子命很苦,在他七岁的时候,他妈妈就离家出走了,到现在还杳无音讯,他的爸爸是一

个老实巴交的人,根本没能力去照顾他的孩子,现在这个孩子完全是他的奶奶爷爷在负担在照

顾,透过电话线,我隐约感觉到,那是怎样一个满脸沧桑的老人,对着一个整整比她少多少个

年轮的我,为了孙子是如此谦卑恭敬地拜托,那一刻,我真的很触动很自责。在一个没有母爱

父爱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在学校里作为老师的我,是应该给予他这份爱的,使他在今后的人生

道路上,感受到来自学校的那份暖,然而我确是公式化的去处理了这些事,甚至还因为他的成

绩厌恶他老是给老师惹麻烦,与他谈话的时候还粗暴地训斥他的不懂事,不会与人相处,对自

己所做的这一切的一切,还堂而皇之地认为,是为他好。

现在我终于明白,当我们的教育中充满了要求、训导、必须、一定的时候,没有“爱的自

然流露的奉献”的时候,教育就永远不会真正开始。感谢岁月,让我明白这一点,在今后的教

育中,让我有时间去为当初的失误承担责任,也让我明白应该怎样去爱学生和尊重学生。

最后,我用李镇西老师的话和大家共勉:“把孩子放在心上,怀着一颗童心和爱心,理解

孩子,尊重孩子,为他们现在的快乐和将来的幸福付出我们的情感和智慧。”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ews/1714006001a2362112.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