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8日发(作者:ie9及以上版本浏览器有哪些)
DOI:10.13715/.2003.02.027
第25卷第2期湘 潭 大 学 自 然 科 学 学 报Vol.25No.2
2003年6月NaturalScienceJournalofXiangtanUniversityJune2003
生态城市 新景家园
湘潭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构思
任 宜 婷
(湘潭市规划建筑设计院,湖南湘潭411100)
[摘要] 根据城市区位、地形、地貌、自然生态特征,以“生态学”原理及“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提出“湘潭市城市绿
地系统规划采用宏观(区域)、中观(滨水地区)、微观(城中斑块)”的生态绿地构思.
关 键 词:城市规划;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城市群体
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5900(2
EcologicalCityandNewSceneryHomeland
———WiththeThoughtsofXiangtanCityGreenSystemPlanning
RENYitin
(DesigningInstituteofCityPlanningofXiangtan,Xiangtan411100China)
【Abstract】 Accordingtothemetropleitandistrict,topography,terrainfeature,naturalecologicalcharacteristics,
undertheguidanceofthe“ecologyprinciple”and“thesustainabledevelopment”thoughts,thispaperputsforwardthe
ecologicalgreensystemthoughtsofXiangtanCitygreensystemplanningadoptedmacroscopic(district),middle-view
(theareaofriverbank)andmicroscopic(spotpicecesofcity)ecologicalgreenthoughts.
Keywords: Cityplanning;Ecologicalenvironment;SustainableDevelopmentCitycommunity
生态绿地系统在人居环境中具有生态平衡功能,与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城市规划区内的绿色生态
空间规划,是城市规划编制的重要内容,也是影响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的基本要素.在《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市规划法》第14条明确规定:“编制城市规划应当注意保护和改善城市生态环境,防止污染和其它公
害,加强城市绿地建设和市容环境卫生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城市传统风貌、地方特色和自然景观.”
但在以往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中,城市绿地系统一直是个较薄弱的环节,处于“依附”地位和起
着“填空补缺”作用.在工作方法上,常是在城市的工业、居住、道路、公共设施等功能用地规划布置完成
以后,采用“点、线、面”相结合的原则,再在总图上“画”上一些绿色用地,推算出人均公共绿地面积和定
额指标,以视完成,至于这些绿地是否与现实相符合,科学合理,却很少考虑.同时在规划的理论上不是
袭用原苏联的“游憩”功能模式,就是照搬欧美的“景观”效应,而对于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和关系到人类
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尚未引起充分重视.
1 城市背景
湘潭市位于湖南省中部偏东,湘江中游,与长沙市、株洲市沿湘江成“品”字型分布,彼此相距30余
公里,构成了我国江南三大城市群之一,城市辖两区两市一县.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
降水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热量丰富,土地肥沃,利于农、林生长.湘江纵贯市区长达42公里,京
广、湘黔两铁路干线,京珠、上瑞两高速公路及107,320两国道线在市内交汇.是个以机械、冶金工业为
主体的工业城市,国内生产总值228亿元,城市人口68万人,建成区面积伍拾柒平方公里.市内有8个
公园,62个小游园及广场绿地,城市公共绿地面积184.1公顷,人均绿地面积2.8m
,城市绿地率和绿地
覆盖率分别为18.3%、24%.城市生态环境差,城市风貌不突出,人民生活环境质量不高.
2
收稿日期:20021011
作者简介:任宜婷(1967),女,湖南湘潭人,工程师.
第2期 任宜婷 生态城市 新景家园湘潭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构思 107
图1 长株潭三市区位图
2 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构思
湘潭市新一轮(第6次)城市总体规划已完成,城市绿地系统及景观风貌规划有待深化.根据湘潭
市城市区域位置、自然环境特点和城市生态环境要求,城市生态绿地系统规划从三个层次即宏观(区
域)、中观(湘江滨江带)、微观(城市中斑块)进行构思深化.
2.1 城乡一体,建立长、株、潭区域性自然生态保护区———宏观.
2.1.1 建立区域性的自然生态保护区是城镇体系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湘潭市是长、株、潭城市群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复合型的城市.近年来,随着城市经济的大发展,三市的城市空间相互靠拢,长
沙市向南伸展近8km,相继建成了汽车南站、仓库、工业区、大市场、高等院校;株洲市已跨过湘江向西
发展,市政府等市级行政机构已迁至河西天台山地区办公;湘潭市北面紧靠长沙市的易家湾建有昭山经
贸旅游开发区,南面与株洲市接壤的建有双马工业区和易俗河经济开发区.尤其是京珠、上瑞两高速公
路相继建成通车后,三市的城市空间更进一步拉近.
三市城市空间的靠拢,导致了城乡结合部原来就脆弱的生态环境恶化.三市大气环境同属一个主
导风向下,受纵贯湘江走廊的大气流场控制;水体环境基本上都属湘江干流集水区范围.三市沿江而
布,污染体的影响依秩迭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郊区耕地减少,植被破坏,生态失衡、水土流失严重,抗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tong/1712564595a208066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