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抠图实例

ps抠图实例

2023年7月19日发(作者:)

Ps抠图实例

使用ps的抽出滤镜来抠出MM细小的发丝,抽出滤镜是PS中一款比较好用的抠图功能,但是不知何故Photoshop CS4版本取消了这个功能,作者为怀恋抽出滤镜特制作了本教程

原图

原图

效果图

1、打开图片,Ctrl+J 3次,分别得到图层1、图层1副本和图层1副本2,点击红圈处新建图层2,放于图层1和背景层之间。图1

2、在图层1执行滤镜--抽出,在强制前景处打勾,颜色设定为白色,用边缘高光器工具按图示涂抹绿色,需要注意的是细心与否是成败的关键,在边缘的发丝 处用小一点的笔触(这里选择了5)一根一根的涂抹(若看不清可用放大镜工具把图放大),中间的部分可用大一些的笔触涂抹,以节省时间。

图2

3、抽出后难免会带有一些边缘的杂色,可把图放大,用橡皮擦或蒙版清除掉这些边缘的杂色。抽出白色的目的是为得到发丝的高光,为使抠出的发丝避免生硬得到柔和的效果,把不透明度降至40%。

5、抽出后同样要清除掉边缘的杂色,这次抽出目的是为得到头发的颜色,同样把该层的不透明度调至40%,图层的混合模式设置为滤色。

图5

6、在图层1副本2添加图层蒙版,用黑画笔涂抹掉原图的背景,使之露出新的背景和抠出的发丝。

图6

7、下一步是进行锐化和提亮的处理,ctrl+shift+alt+e盖印图层,得到新的图层3,在图层3执行图像—模式—LAB颜色,选择“不拼 合”,点击“通道”,选择“明度”,先按“Ctrl+a”,在按“Ctrl+C”,点LAB通道,回到图层3—ctrl+v得到图层4,图层的混合模式设 定为“亮度”,不透明度调至70%。对图层4执行滤镜—锐化—USM锐化,数量50%,半径2像素,阈值0色阶,图像—模式—RGB颜色。OK收工。

图7

8、操作过程图层的示意图:

图8

图3

4、在图层1副本层执行滤镜--抽出,在强制前景处打勾,颜色用吸管工具选取头发的深黄色,同02步方法相同,用高光器工具按图示涂抹绿色。

图4

一些背景较复杂的图使用抽出滤镜抠图的方法比较实用,如用抽出勾出比较复杂的头发等细乱的物体。下面我们就来看看毛毛虫的图片如何使用抽出来抠图。

原图:

原图

效果图:

方法步骤:

效果图

图1

图2

图3

图4

图5

图6

图7

图8

图9

为了使图效果更好,图层1副本层的不透明度也应调至70%,

最后盖印图层,适当的锐化以使达到更佳的效果。

带有很多细小细节的图会增加抠图的难度,下面这张狗尾巴草就是这类,我们可以用多种方法来抠取这个毛茸茸的小家伙。

今天我们着重介绍用Photoshop通道结合图层模式抠图的方法。

原图

此图可用多种方法抠取,用抽出抠的效果:

效果图1

通道结合图层模式的效果:

效果图2

点击下一页开始学习教程

1、打开图处,创建图层2,填充绿色的渐变。其它颜色也可,但是为配合效果而选择绿色。

2、关掉这图层2的小眼睛,点击背景层,进入通道。

图1

3、选择绿通道复制,得到绿副本(因绿通道的层次最好)

图2

4、图像——调整——色阶,参数如图示。

图3

5、用白画笔把麦穗及枝干中间的黑色涂掉。

图4

6、点红圈处作选区,出现蚁线,回到背景层。

图5

7、Ctrl+j得到图层3,执行图层——修边——移去黑色杂边,图层模式设为滤色。

图6

8、Ctrl+j复制一层,得到图层3副本,图层模式设为叠加,看,一个晶莹剔透的“小麦”就抠出来了。

图7

抠图难吗?其实一点也不难,只要你有足够的耐心和细心,只须掌握最基础的photoshop知

识就能完美的抠出图片。当然,这是靠时间换来的,我们应当掌握更简便、快速、效果好的抠图方法。抠图,也就是传说中的“移花接木”术,是学习 photoshop的必修课,也是photoshop最重要的功能之一。这几天在研究photoshop抠图,个人纵观所有抠图方法无外乎两大类:一是作 选区抠图;二是运用滤镜抠图。

图1

稍难点的抠图就是“抠发抠婚纱”,抠发,指的是抠细小的物体,如毛发等;抠婚纱,就是抠透明质感的物体,如婚纱、玻璃杯等。好了,我们就分三大类来解析一下photoshop抠图:

一、一步抠图——最原始最没有技术含量的抠图方法。

1、双击photoshop窗口灰色区域,打开两张素材图片。

图2

2、移动图片至想要的背景图片上,把所在层的模式改为“滤色”。

图3

3、总结一下,黑色背景的图片用“滤色”模式;白色背景的图片用“正片叠底”模式。当然如果你想抠的对象本身有黑色或白色,那就另当别论了。

图4

4、这种方法对于白色背景的图片,效果好像不是太好;所以我们就用另一种更简便的方法——魔术棒工具。这里之所以把它列举出来主要是,让你明白与黑色背 景的图片对应着有这么一种方法。必要时进行加减选区,有时还需要反选一下;说明一下,Shift+工具,加选区;Alt+工具,减选 区;Ctrl+Shift+I,反选。

图5

5、最终效果图:

图6

除用魔术棒工具外,利用套索工具和钢笔工具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最好用带磁性的套索工具和钢笔工具,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另外再说一点,就是在PS CS3版本中有一个比魔术棒工具功能更加强大的“快速选择工具(Quick Selection Tool)”,可以不用任何快捷键进行加选,按往不放可以像绘画一样选择区域,非常神奇。当然选项栏也有新、加、减三种模式可选,快速选择颜色差异大的图 像会非常的直观、快捷。如果你有用CS3可以试一下。

6、除了用工具直接进行选择外我们还可以用色彩范围进行选区的选择。注意一下,颜色容差值的不同得到的选区也就不会相同。不仅仅是色彩范围,所有带容差参数的均适用这个原理,所以我们在设置参数时多琢磨一下。

图7

7、移动到新的图像中,得到的最终效果图。

图8

这种一步抠图的方法只适用于图像成分比较简单、对图像质量要求不高的作品适用。

学习重点:选区的创建;

扩展思维:

在选择哪种方法之前,应先分析一下图像的色彩构成,再灵活的运用各种工具及菜单命令来创建选区,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更多的时候是希望得到高品质的图像,所以就必须掌握高手级的抠图方法。分两类来给大家讲解一下。

二、毛发的抠取

方法一:抽出+蒙版

1、打开需要抠图的图片,复制背景层三份;

图9

2、选择副本2,滤镜/抽出,设置参数如图,注意设置强制前景色为白色,要勾选强制前景选项;

图10

3、选择副本1;

图11

4、滤镜/抽出,设置参数如图,这次注意设置强制前景色为黑色,并勾选强制前景选项;

图12

5、我们可以隐藏副本3和背景层,设置副本1和2的模式为“滤色”,观看一下效果怎样:

图13

6、拖进一个背景图片,再观看一下效果。

图14

7、为副本3添加蒙版,再用画笔工具进行涂抹,注意选择柔和笔头。

图15

8、右击蒙版缩略图,选择“应用图层蒙版”。

图16

9、图像/调整/替换颜色,把淡蓝色替换成白色。

图17

10、多次替换颜色,进行细微处调整,得到最终效果图。

图18

方法二:通道+历史记录画笔工具

1、打开图片

图19

2、新建三层,分别命名R、G、B。

图20

3、在通道面板,按住Ctrl单击红色通道,载入选区。

图21

4、回到图层面板,在R层填充红色(R255)。

图22

5、Ctrl+D,取消选区。

图23

6、同样的,在通道面板,按住Ctrl单击绿色通道,载入选区。

图24

7、回到图层面板,在G层填充绿色(G255

图25

8、用同样的方法,在B层填充蓝色(B255)。

图26

9、更改R、G、B的层模式为“滤色”。

图27

10、拖入背景图片,观看一下效果如何?

图28

11、用历史记录画笔工具涂抹一下。

图29

12、进行细微处的调整,得到最终效果图。

图30

方法三:混合颜色+蒙版

1、打开图片,并拖入一张背景图片,以供抠图参考。

图31

2、复制背景层一份,并置于顶层;

图32

3、双击图层缩略图,打开图层样式对话框,调整混合颜色带参数如图:

图33

4、再复制背景层一份,并置于顶层。

图34

5、添加蒙版进行微调。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xiaochengxu/1689771546a28484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