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链接: https://tecdat/?p=38564
本年度,国家及地方政府持续发力,推出诸多政策组合拳,全力推动汽车产业向更高质量转型升级,积极鼓励消费升级,并大力推行以旧换新等惠民生、促发展举措。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补贴力度空前提升,在原有税费减免政策基础上,购置补贴标准一举跃升至 2 万元的历史高位,清晰无误地展现出国家层面对新能源产业蓬勃发展的笃定信念与不遗余力的扶持决心。
根据汽车之家的研究报告《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用车研究报告》,今年以来,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已超过700万辆,同比大幅增长超过四成,连续多月市场渗透率保持在50%以上,显示出市场需求的强劲增长势头。文末336份新能源汽车行业研究报告最新趋势已分享在交流群,阅读原文进群和500+行业人士共同交流和成长。
伴随新能源汽车在发展的高速轨道上一路疾驰,其保有量规模呈几何级数持续扩张,如同一座座数据宝藏,为深度探究车辆使用强度以及消费者细致入微的用车习惯,提供了海量且丰富多元的数据基石,为行业研究与市场分析打开了一扇全新的、充满无限可能的大门。
一、市场发展格局剖析
1.1 新能源汽车市场增长态势
今年以来,国家和地方积极出台系列政策推动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在新能源汽车领域加大补贴力度,购置补贴标准提至 2 万元,有力促进了新能源汽车市场的蓬勃发展。当前,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已超 2500 万辆,规模初显,且新能源乘用车累计销量超 700 万辆,同比增长超四成,市场渗透率持续超 50%,彰显出强劲的市场需求。
1.2 购车关注要素与品牌格局变迁
1.2.1 购车决策核心关注点
最新报告显示,2023 年价格因市场价格战成为购车首要关注点,同时品质、安全、能耗和口碑也位居前列,而智能化技术排名未进前十。这表明消费者购车时更注重实用性与可靠性,将智能化视为基本需求满足后的附加考量。
1.2.2 品牌竞争格局演变
2023 年男性购车者关注的五大要素中,本土品牌凭借在品质、安全和能耗等方面提升及“油电同价”策略,吸引大量原本青睐国外品牌的用户,致国外品牌在华销量下滑。如大众等传统国外品牌需创新应对,可借鉴比亚迪 DM - i 技术提升节能性,发挥自身品牌与空间优势,推动 SUV 战略节能转型。问界汽车崛起给理想汽车带来挑战,理想汽车需优化供应链等。女性购车关注点除与男性重叠部分外,还注重服务、造型、智能科技和续航能力等,车企可据此针对性投入,如长城欧拉等车型在智能化营销上较有优势,蔚来汽车凭借服务品质受女性青睐,ET5/ET5T 有助于巩固其在女性市场地位。
二、产业生态与营销创新
2.1 汽车产业发展与营销变革趋势
2.1.1 产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国内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新能源汽车崛起推动消费市场更新换代,主机厂和经销商对销售线索需求迫切,汽车垂直媒体成为重要渠道,在数字营销中起关键作用,其通过专业资讯、用户洞察和互动功能,促进内容传播与线索转化,推动市场繁荣。
2.1.2 营销新趋势洞察
线上平台在购车决策影响力扩大,98%消费者购车前通过线上了解信息。同时,年轻化趋势明显,超八成 95 后计划 30 岁前购车,平均预算 30 万。此外,自主品牌新能源车受青睐,64%消费者选购新能源车时首选自主品牌,因其创新科技、时尚外观和高性价比,在创新科技上不断提升车辆性能与智能化水平,外观设计紧跟潮流,性价比高,竞争力强。
2.2 新能源汽车相关产业发展
2.2.1 新能源车险市场
新能源车险随新能源汽车产业兴起成为财险新动力,但面临诸多挑战。新能源汽车结构与使用革新带来电池安全、自动驾驶技术等新风险,产品创新与定价机制需优化。保险公司面临定价难、赔付成本高困境,因新能源车出险率和案均赔款高于传统燃油车,且生产技术不成熟、零部件及维修成本高、数据有限和技术迭代快等,不过在政策、市场和技术推动下仍有广阔前景,需各方协作实现高质量发展。
2.2.2 电动汽车充电市场
欧洲与中国轻型和中重型车辆电动化监管政策清晰化,预计到 2035 年,欧洲小于 6 吨轻型电动车新车市场份额将达 96%,中国为 78%,中重型电动车领域欧洲和中国新车渗透率分别为 62%和 41%。为满足充电需求,欧洲需部署超 1.5 亿个充电站,中国需增设约 5.4 万个换电站,有线充电仍主导,中国换电模式将更广泛应用,且充电站将与分布式储能和发电技术结合,市场竞争激烈,少数企业能盈利,合资合作模式渐成趋势。
三、用户行为与市场细分
3.1 消费者用车行为与偏好
3.1.1 头条汽车用户内容偏好
头条汽车用户热衷新车资讯,对车辆测评、购车指南等实用内容也兴趣浓厚。新车资讯是最受关注的汽车信息,平台能及时提供新款车型与新闻资讯。车辆测评由资深编辑撰写,为用户提供客观性能评估,还有车主经验分享和车型比对,帮助用户了解汽车特点、优势、文化和生活方式,助力购车决策。
3.1.2 电动车车主通勤出行模式
电动车车主通勤虽以车为主,但并非单一依赖。在交通拥堵时会选择驾车与公交地铁换乘,或在天气与距离适宜时骑行与驾车组合,这种多交通工具组合出行方式,体现对交通资源的灵活运用和对出行体验的优化追求。
3.2 市场细分与区域差异
3.2.1 不同地区电动车续航需求差异
不同地区对电动车续航需求不同,整体中高续航需求占比较高,中国等地区需求突出。在中国,超 70%受访者期望充满电后行驶至少 500 公里,近 30%期望行驶 700 公里或更远。美国 2023 年电动车销量增长,插电式混动汽车普及,但存在里程焦虑,对公共补能设施缺乏信任,且美国车主为电动车支付溢价意愿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反映电动车在美国尚未主流。
3.2.2 二手车市场需求特点
二手车市场中,燃油二手车用户倾向低价车型,15 万元以下需求占比超半数且 2023 年增长显著。新能源二手车更受中端市场欢迎,集中在 10 - 25 万元区间,15 - 20 万元需求最集中,显示出该价位段新能源二手车在性能、配置、续航和性价比上受消费者认可。
四、行业未来展望
4.1 汽车行业长期发展趋势
随着新能源车普及、智能驾驶与座舱技术升级、金融服务需求增长和跨界竞争者加入,汽车行业价值版图重构。新兴价值池扩张,创新先锋预计占近八成市场份额,新四化推动金融服务等新兴价值池快速增长并在车企战略中地位渐重,传统车企需紧跟趋势,评估自身竞争力,加快创新,转向新价值池领域以在竞争中获更高份额。
4.2 技术创新与人才需求趋势
汽车行业快速发展,数字化人才短缺凸显。车企争抢数字化人才应对新技术与趋势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54749295a5197851.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