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重症新冠合并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完整版)

2023重症新冠合并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完整版)


2024年6月10日发(作者:)

2023重症新冠合并感染的临床流行病学(完整版)

新冠

vs

感染

从2019年末我们开始接触COVID-19到现在,陆续有COVID-19合并

感染的研究见诸于报道。2020年初,就有学者提出

新冠合并感染

的概念,

当时提出的感染分为两类,

类是旱期出现的感染,另

类是晚期出现的

感染,演变到现在可以总结为

共感染和

继发感染这两个概念[1,2]。多

数文献中将其感染

定义为入院48h内合井的感染地发感染为入院48h

后合并的感染。新冠患者为什么容易合并感染呢?

COVID-1

9可直接引起

淋巴细胞减少,而重型和危重型COVID-1

9

患者会使用大量激素和免疫抑

制剂,使免疫功能进

步受到抑制,患者更窑易获得感染。也高学者提出

新的!!;念,即肺的微生物组。人体正常的肺高一组固定的微生物群,但在

新冠病毒感染后又高真他细菌

病毒

真菌参与真中,人体内的微生物组

也在不断变化,这种变化会出现两种结果,一种是

_§合并真他病原体感

染后,后续的诊断和治疗将面临巨大挑战;另

种是当新冠病毒与真他病

原体感染后,病原体之间相E作用,会引起肺的免疫失调和病情加重。

””

新冠

vs

共感染

2020年初国内外均面临着新冠疫情的暴发,在初期总结了很多关于共感

染和继发感染的数据,但由于当时医疗挤兑比较严重,完善病原学检查的

患者数量很少。2020

发袤的

项系统评价和套萃分析纳入了30项研究

共3834例COVID-19住院患者,真中77%是来自中国的数据,真他数

据来自美国

西班牙

新加坡和泰国。分析发现,细菌共感染占7%,而

ICU中细菌共感染占14%;病毒感染占3%,真菌感染也再

3个研究报道

3

]。在所有患者中,细菌共感染的发生率并不太高(

<4%)

,但ICU患者

细菌共感染的发生率很高,将近20%[4]。

前述套萃分析纳入的数据大部分来自于中国,细菌共感染的病原体包括肺

炎支原体肺炎

铜绿假单胞菌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克雷伯菌

鲍曼不动

项研

杆菌

来占质沙雷菌

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

屎肠球菌。另外

究纳入了132例共感染病例,包括血流和肺部感染,冥中最主要的病原体

是金葡菌。这也提示了国内和国外细菌共感染病原体的差别,总体来看,

细菌共感染符合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病原谱。

2

0

22年12月至2

0

23年2月我中心共收治123例重症COVID-19患者,

入院48h内均行气筐镜检查,并送检BALFmNGS检测,结果发现,在

收治的患者中,细菌共感染发生率达22%,病原体主要为链球菌

铜绿假

单胞菌

肺炎克雷伯菌

M

RSA,曲霉共感染发生率为17.9%;另外,免

疫抑制宿主发现CMV

PCP的共感染。

人体感染新冠病毒后,前期是病毒复制阶段,之后进入免疫应答阶段,如

果患者能够恢复,则病情好转康复,但在起病7~10d出现炎症冈暴,可

能会进展为重症。目前已高大量循证医学证据证实,给予COVID-19患者

旱期抗炎治疗可以改善预后。但是共感染会影响抗炎强度的选择和抗炎方

案的制订。因此,重症COVID-19患者入院后应尽快完善BALF及血病原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7987199a2745961.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