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5月2日发(作者:)
论古典诗词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及价值资料
论古典诗词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及价值
内容摘要:影视艺术与中国古典诗词这两种不同的艺术样式因具
有可相互融合的共通性,而使得二者的联姻具有了可能性。影视作品
运用古典诗词元素的方式多种多样,以整段引用和片段引用的方式为
最多,这说明在现代社会古典诗词被影视剧传承方式的特征是直接的
引用法,而层次较高的化用法相对较少。影视作品通过与古典诗词相
结合,不仅发扬了中国古典诗词的优势,同时也在人物形象,影片主
题,视听语言等方面有助于影视作品的深化,影视作品因中国古典诗
词的加入而更具文学风骨。不过,由于影视媒介的特殊性,我们在影
视作品中引用诗词歌赋时,不仅要注意发扬它可以和声画结合的生动
形象性的优势,同时要避免它的劣势,即不能引用过于生僻和烂俗的
诗词歌赋,要注重古典文化修养的积淀。
关键字:古典诗词影视作品价值
一、古典诗词在影视作品中运用的现象及此二者之间的共通性
我们知道,“任何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被引进到中国来以后,都
有一个和中国民族文艺形式融合同化的过程,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
觉的。” 闻一多曾有言“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典诗词是中国文
化发展史上举足轻重的一方重镇,对于影视艺术这门舶来品艺术而言,
中国古典诗词的身影和灵魂也时常闪现于其中,使影视这种特殊的文
化艺术融入了具有中国韵味的独特的美学内涵。
影视作品之所以能够从中国古典诗词中汲取精髓,其存在的现实
可行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首先,影视艺术和古典诗词都属于叙事性艺术。在叙事方式上二
者具有不可忽视的相似性。古典诗词中的表达方式主要有叙述、描写、
抒情等,这些表达方式在影视艺术中也同样存在,除却运用的媒介不
同——前者是语言文字,后者是画面影像外,其他方面如目的、意义、
作用、效果等都具有相似的地方。另外,在修辞上,古典诗词和影视
艺术也存在着共通性。作为叙事话语技巧的主要表现的修辞,在影视
和古典诗词中虽然有着各自相应的手段——电影修辞直接以画面形象
为修辞手段,而古典诗词修辞是以语言文字为修辞手段,但从修辞所
达到的效果来看,二者还是有着异曲同工的相似之处,比如运用比喻
和象征来表达作者隐含着的思想,运用对比来突出差异,运用反复来
表示
强调,等等。
其次,影视艺术和古典诗词艺术具有审美统一性。艺术具有共通
的规律,诗词的画面感特别是色彩可以给影视作品带来直接的导引,
它不需要像存在于二者的中的音乐性一样——由于二者不同的艺术特
征,在将诗词用曲子的形式谱出来时需要根据影视作品的要求进行斟
酌,将诗词原有的韵律打破。另外,二者的艺术追求一致,其最终的
目的都是为了表现真、善、美的价值观。
再次,影视艺术中的蒙太奇手法早在古典诗词中就有运用。所谓
蒙太奇,就是把许多个别的镜头,根据事先的计划,分别加以处理而
把它们组接在一起,从而产生新的意义。影视艺术中常见的蒙太奇在
古典诗词中都得到了呈现。例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通过“枯
藤”、“老树”、“昏鸦”、“小桥”、“西风”、“瘦马”、“夕
阳”、“断肠人”等11个意象的组合,简洁而生动,且不失深沉地表
达了作者羁旅漂泊的凄苦愁楚之情,语言极为凝炼,容量巨大,意蕴
深远。
二、古典诗词元素在影视作品中的运用
流传到今的中国古典诗词佳作,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淘洗,愈加散
发出悠久的艺术魅力。影视作品取其精华进行传承,最明显的方式有
三种:一种是影视剧名对古典诗词的借用,例如电影《一江春水向东
流》,其片名即来源于李煜的《虞美人》中的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二是影视作品中古典诗词的穿插和使用,例
如电影《秋之白华》中引用的《借花献佛》一诗,以起到推动情节发
展或渲染气氛,强化主题的作用;三是影视歌曲(包括片头片尾曲和
插曲)对古典诗词的借鉴,例如电影《十面埋伏》中,有一首短小凝
练且极具古典美感的插曲——《佳人曲》,就是根据汉代李延年的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4593185a2476675.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