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谈古蜀三星堆与金沙服饰艺术解读

简谈古蜀三星堆与金沙服饰艺术解读


2024年5月12日发(作者:艾利和ct15)

简谈古蜀三星堆与金沙服饰艺术解读

简谈古蜀三星堆与金沙服饰艺术解读 导读:商周服饰史的内容,

使我们对华夏服饰艺术源流的探讨转变为多元性、开放性的研究。

古蜀国服饰艺术的再现,使我们更为关注古蜀的辉煌文明,重新探

讨华夏文明的起源与完整性,也有助于中华文化艺术新时代的传

承。 服饰艺术是民族文化的积淀,也是民族精神的符号。历史遗存

展现出的服饰艺术是凝聚着先民们艺术审美和文化认同的表征体

系。古蜀三星堆与金沙遗址遗存中展示出的古蜀服饰艺术风貌,是

中国古代服饰艺术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星堆遗址祭祀坑和金沙遗址的发掘向我们展现了古蜀国的社

会风貌和精神追求,不同领域的学者从历史、民族、考古、美术、

宗教、冶金、文化人类学等各个不同的角度对三星堆和金沙古蜀文

化遗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并从历史学和文化学等角度考证古蜀社

会状态,内容虽然广泛,但对三星堆和金沙遗址中所展现的古蜀服

饰艺术却论及很少。古蜀三星堆和金沙服饰艺术体现了蜀地特有的

发型、冠帽、服装、纹样、配饰的民族和地域特色,古蜀三星堆和

金沙服饰艺术在图案、造型和风格上都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具有明

显的服饰艺术风格的传承性和延续性。

一、古蜀三星堆的服饰艺术

三星堆遗址的一号和二号祭祀坑出土有人像、人头像和配饰

等,虽然大部分实物遗存已经残缺不建全,但从中仍可以发现古蜀

人的服饰艺术特征。

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有铜人头像和跪坐人像。

A型两件人头像(K1:2)(K1:6)均头戴冠帽,但冠帽已经

残缺;人像双耳部各穿一孔,可以佩戴耳饰。

B型人头像(K1:10)双耳各穿两孔,辫发;人头像(K1:

72)双耳各一大穿孔,头发向后梳理,编成单根发辫自然垂于脑

后,发梢部系扎。

C型人头像(K1:5)头部戴双角形冠帽,遮住前额与发际,冠

帽后脑部有孔,可以用于穿插发髻。

跪坐人像(K1:293)发式为,头发由前向后梳理,整理为高

发髻,发髻向前倾古蜀三星堆与金沙服饰艺术解读由优秀站..提供,

助您写好论文.倒;双耳部各有一穿孔;上身为交领左衽长袖短上

衣,上衣合体,袖部紧窄;腰部系扎腰带,围腰系两圈;下身着短

裤,并配长带包裹裆部,长带前后都系于腰带上;双手腕部各配两

只手镯。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立人像两件,跪坐人像三件,喇叭座顶

尊跪坐人像,人身鸟爪形足人像,多件人头像。各类人像和人头像

集中展现了古蜀民的冠帽、发式、服装、纹饰和配饰的造型艺术特

色。

大型铜立人像(K2:149、150)站立在基座上,身体细长挺

拔,双臂抱握,跣足。立人头部戴冠帽,呈环筒状,冠帽前高后

低,高出的冠帽前部上方为兽面纹,下方为回形纹,冠帽环形基座

上均纹饰回形纹,后部有长方形孔,可以用作穿插发髻。

大型铜立人身穿交领左衽长袍,里外三层。最外层长度从肩至

膝盖上部,前后均为三角形领形,衣襟左衽开合。长袍为单袖,仅

有右边衣袖,衣袖紧窄合体,刻有回形纹饰。衣身自上而下呈现圆

筒形,右边腋下开叉至下摆,腰间无系带。衣身左侧阴刻两组相同

的夔龙纹样。龙纹造型华丽,工艺复杂。衣身右侧前后各两组连续

纹饰,一组为兽面纹,一组为回形纹。立人肩胸部斜配编织绶带,

绶带于后背处打结系扎。立人中间袍服为短袖短衣,右部腋下一对

方形凹口,且开叉至下摆,三角形领,左肩背处饰夔龙纹样。立人

内层袍服,长袖合体,袖部饰回形纹。衣身前部短至小腿,平直下

摆,后部长至脚踝,燕尾性下摆。内层袍服下摆前后各两组相同纹

饰,上方为回形纹和虫纹,下方为兽面纹,兽面带高齿冠,庄严肃

穆。

小型铜立人像(K2③:292-2)头部残缺,站立于方形座基上,

跣足。立人穿两层服装,外层为袒背式甲衣,长度至膝盖,上身仅

有前片,饰几何形云雷纹,下身为密褶短裙,裙式前短后长,裙前

部两排密褶,后部三排密褶。内层为长袖交领袍,衣身合体包裹于

甲衣之内。

兽首冠人像(K2③:264)下半身残缺,头戴兽首样式冠帽,

造型奇特。冠顶左右两侧各有一长兽角高耸,冠顶前部中间有一高

耸兽鼻,冠中部左右两侧有兽眼,前方有圆角长方形兽口。冠部有

环形回纹与虫纹。人像上身为对襟衣,腰间系带,肩袖部饰有云雷

纹和夔龙纹。

A型两件跪坐人像(K2③:05)(K2③:7)冠帽和服装相

似,均带双齿环形冠,着直领对襟短衣,腰间系带,呈跪坐状。

喇叭座顶尊跪坐人像(K2③:48),于喇叭形基座上跪坐状,

头顶圈足尊,上身裸露,肩臂胸裸露无衣饰,为女性。下身着短裙

至大腿部,短裙无纹饰,腰间系带。

人身鸟爪形足人像(K2③:327)上半身残缺,下半身着紧身

合体短裙,长度至大腿部,裙身前后中缝开衩,裙下摆为一圈密

褶。

三星堆二号祭祀坑还出土一些人头像,大部分都残断不建全,

但从中仍可以发寻具有古蜀国特色的冠帽和发式。

A型人头像(K2②:83)头部戴发箍,发箍为卷绳状,绕头部

一圈。

B型两件人头像(K2③:118)(K2②:147)均双耳各穿一

孔,头部向后整理为单根发辫,垂于脑后。发式与一号祭祀坑的人

头像十分相似。

C型人头像(K2②:58)双耳各穿一孔,头发向后整理为发

髻,有筒形发套固定发髻。

从三星堆一号和二号祭祀坑出土的人像和人头像实物中,我们

可以考证古蜀国三星堆时代特殊的服饰艺术风格。从服饰款式中可

以看到,古蜀三星堆社会有了明显的等级划分,在服装上具有不同

级别的纹饰和造型区分。大型铜立人内外三层服装,造型复杂,纹

饰华丽,衣身合体,风格肃穆,是具有领袖风范的服饰搭配。小型

铜立人身着甲衣,甲片层层叠压,工艺考究,甲衣内部衬有袍服,

展现出军事将领的威严。两个祭祀坑出土的跪坐人像和人头像,大

都耳部穿孔,头戴各色冠帽,衣装周正整齐而又合体,表情自然或

佩戴面具,发式或编织为辫,或梳理成发髻,发式干净利落,整体

服饰风貌是地位和身份的象征。另外,仅有的一尊女性人像,上身

袒胸露乳,下装着简单的短裙,双膝跪地,头顶一尊且双手扶尊,

展现出女性侍者的服饰形象。

从三星堆祭祀坑出土的人像中,我们也可以考证和体味古蜀国

服装上特有的纹饰图案。

兽纹在古蜀国是崇高地位和神圣威严的象征,兽纹有夔龙纹,

兽首纹,虫纹、鸟纹、鱼纹等。大型铜立人像的服装在肩部、前胸

后背部、下摆部等多处出现夔龙纹样和兽首纹样,在服装的缘边处

也装饰有连续虫纹。另有人像冠帽为兽首的仿生造型,还有人像足

部为鸟爪的仿生造型。三星堆人像的纹饰特色和对兽纹的频繁使用

显示了古蜀民对自然的崇拜和精神追求,也显示了古蜀国特有的服

饰艺术的地域性和民族特色。

二、古蜀金沙的服饰艺术

成都金沙遗址的考古和发掘,发现了大量的青铜器、金器、玉

器、象牙、陶器等文物,其中有跪坐人像和令人瞩目的小型铜立人

像。

小型铜立人像为辫发,脑后垂三股合一长辫,耳部穿孔,头部

戴环形花冠,花冠造型奇特复杂,冠上缘为旋涡状排列高齿,筒形

冠帽扣罩于头部。身着交领袍服,衣身合体,袖部紧窄,腰间系

带。

金沙遗址出土的多件跪坐人像造型相似,均为男性双膝跪地,

双手由绳索反绑于身后,身上无衣饰痕迹,身体裸露,双耳穿孔。

发式奇特,前部为髡发,中分两侧,后部为辫发。

金沙遗址发掘的小型铜立人,从站立的姿势到服饰的风格都与

三星堆遗址的大型铜立人有相似之处。两件立人都站立于基座上,

服装为交领袍服,严整合体,衣长至脚踝,头戴冠帽,服饰整体展

现出庄严高贵的风貌。金沙遗址的跪坐人像神情或惊恐或悲痛,呈

现出双手反绑,头发削减,赤身裸体而受屈辱的状态。

三星堆人像服饰艺术着重体现的是古蜀贵族的华丽纹饰、精巧

工艺、肃穆风尚和高洁的精神追求。金沙人像服饰艺术却着重体现

了古蜀贵族的威严庄重,对下层蜀民的制裁与镇压。古蜀三星堆和

金沙人像服饰艺术折射出等级社会发展的法纪的逐步强化和礼制的

更加严肃。从服饰风格和铜人像的塑造工艺手法可见,古蜀三星堆

和金沙文化是一脉相承的社会文化发展体系,共同构成了古蜀国民

族服饰艺术的认同意识。从服饰艺术风貌中,我们得以品味古蜀国

特有的地域民族艺术和精神追求。古蜀服饰艺术的造型和风格增添

了我国商周服饰史的内容,使我们对华夏服饰艺术源流的探讨转变

为多元性、开放性的研究。古蜀国服饰艺术的再现,使我们更为关

注古蜀的辉煌文明,重新探讨华夏文明的起源与完整性,也有助于

中华文化艺术新时代的传承。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488088a2625956.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