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30日发(作者:)
□
临床研究/Cl
inical
Research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2020
年第
4
卷第
24
期
2020
Vol.4
No.24
美罗培南联合莫西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染性
肺炎患者肺功能及肺表面活性蛋白的影响
曾彬彬
,
于海建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科
,
广东广州
510800
)
摘要
:
目的
研究美罗培南联合莫西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COPD
)
并发感染性肺炎患者肺功能及肺表面活性蛋白的影响
。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96
例
COPD
并发感染性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
(
48
例)和研
究组
(
48
例)
。
对照组患者釆用莫西沙星治疗
,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美罗培南治疗
,
7
d
为
1
个疗程
,
两组患者均治疗
1
个
疗程
。
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最大自主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
(
MW%
)
、
最大呼气中期流速
(
MMEF
)
和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百分比
(
FEV
1
)
水平及表面活性蛋白
A
(
SP-A
)
、
表面活性蛋白
B
(
SP-B
)
、
表面活性蛋白
D
(
SP-D
)
水平
。
结
果
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为
93.75%
,
髙于对照组的
72.92%
;
与治疗前比
,
治疗后两组患者
MW
、
MMEF
、
FEV
1
水平均升髙
,
且研
究组髙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
SP-A
、
SP-B
、
SP-D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
且研究组较对照组降低(均
P
V0.05
)
。
结论
美罗培南联
合莫西沙星可有效缓解
COPD
并发感染性肺炎患者的临床症状
,
改善肺功能
,降低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
,
且显著提髙临床治疗效果
。
关键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感染性肺炎
;
莫西沙星
;
美罗培南
;
肺功能
;
肺表面活性蛋白
中图分类号
:
R563.1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096-3718.2020.24.0032.03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
chronicobstructive
pulmonary
emphysema,
COPD
)
是一种破坏性的慢性肺部疾病
,
其临床
染性肺炎主要采取的药物
,
其可对抗炎
、
抗感染等可发挥一
定的作用
,
但在临床应用中部分患者易出现过敏
、
消化系统
表现多为咳痰
、
呼吸困难等症状
,
导致呼吸道内分泌物排出
受阻
,
易引起肺部反复感染
,
进而降低肺功能
,
患者病死率
随之升高
。
COPD
合并感染性肺炎常缺乏明显呼吸系症状
,
症状多不典型
,
病情进展快
,
易发生漏诊
、
误诊
,
易导致错
过最佳治疗时期
[1]
。目前莫西沙星是临床治疗
COPD
并发感
紊乱等不良反应
。
美罗培南是一种
P-
内酰胺类抗生素,
其
可发挥良好的抗菌作用
,且具有抗菌作用强的优点
,
临床常
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
肺炎
、
肺脓疡等病症
[2]
。
本研究旨在探
讨美罗培南联合莫西沙星对
COPD
并发感染性肺炎患者肺
功能及肺表面活性蛋白的影响,
现报道如下
。
作者简介
:
曾彬彬
,
硕士研究生
,
主治医师
,
研究方向
:
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治
。
通信作者
:
于海建
,
博士研究生
,
主任医师
,
研究方向
:
呼吸内科疾病的诊治
。
术者熟练程度有关
。
在技术要点的分析中
,
有两点需要注
意
:
①要利用胆囊后三角入路
,
可以减少并发症
。
这是由
[2]
比研究
[J].
河南外科学杂志
,
2017,23(3)
:21-23.
孙正华
,国维克
,
张正东
.
改良式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
于后三角的面积相对较大
,
操作空间大
;
②要注重腹腔镜
术临床对比研究
[J]
.
肝胆胰外科杂志
,2017,29(2):98-102.
[3]
放置和胆囊三角区域的位置
,
呈倒
“
品
”
字
,这样也有助
于手术操作
,
更好地显露出胆囊三角区域
[8]
。
在良好手术视
野的支持下
,
有助于缩短手术用时
,
降低手术中出血量
,
中华消化杂志编辑委员会
,
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学分会肝胆疾病协作
组
.
中国慢性胆囊炎
、
胆囊结石内科诊疗共识意见(2018
年
)
[J].
中华
消化杂志
,2019,39(2):73-79.
[4]
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相对较小
,
术后炎性症状相对较轻,
利于患者术后恢复
。
但也要注意该手术的成本高
,
治疗费
伏洁
,
刘永永
,
樊勇
,
等
.
改良式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
除术的比较
[J].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2019,19(7):606-609.
[5]
用高
,
在应用上也需要结合患者的经济能力做出考量
。
孙正华
.
改良式经脐单孔腹腔镜与传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对比
综上
,
改良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可有效减少患
研究
[D]
.合肥
:
安徽医科大学
,2017.
[6]
者术中出血量
,
对胃肠功能
、
免疫功能影响小
,
造成的机
体炎性反应小
,
具有较高的手术优势
,
更利于患者预后恢
复
,
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
参考文献
[1]
张博皓
,
张小文
.改良两孔法与常规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
32
王梁
,
贺永刚
,李靖
,
等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临床应用价值
[J].
华南国防医学杂志
,
2015,29(11):876-878.
[7]
杨如高
,
连立之
,
张佳文
.
腹腔镜与开腹胆囊切除对胃肠激素
、
炎症因
子和血清淀粉酶的影响
[J]
.
肝胆外科杂志
,
2018,26(1):52-54,64.
[8]
刘贵堂
.
经脐单孔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手术经验及技术改进
[J]
.
中
国医药指南
,2016,14(36):74.
2020
年第
4
卷第
24
期
2020
Vol.4
No.24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
临床研究
/Clinical
Research
1
资料与方法
胸部
X
线检查结果显示病灶明显缩小
;
无效
:
治疗后慢性
咳嗽
、
咳痰等临床症状
、
胸部
X
线检查无明显改善
,
总有
1.1
一般资料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广州市花都区人民
医院
2018
年
9
月至
2019
年
8
月收治的
96
例
COPD
并发
感染性肺炎患者分为对照组
(
48
例
)
和研究组
(
48
例
)
。
效率
=
(显效
+
有效
)
例数
/
总例数
X
100%
。
②比较两组患
者治疗前后最大自主通气量占预计值百分比
(
MVV%
)
、
对照组患者年龄
55
〜
74
岁
,
平均
(
64.90
±
5.32
,
岁
;
其
最大呼气中期流速
(
MMEF
)
和第
1
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
计值百分比
(
FEV
1
%
)
水平
,
采用肺功能仪检测
。
③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表面活性蛋白
A
(
SP-A
)
、
表面活性蛋
中男性
27
例
,
女性
21
例
;
病程
3
〜
8
个月
,
平均
(
5.86
±
1.69
)
个月
;
轻度
20
例
,
中度
19
例
,
重度
9
例
。
研究
组患者年龄
54
〜
76
岁
,
平均
(
65.01
±
5.62
,
岁
;
其中男
性
28
例
,
女性
20
例
;
病程
2
〜
9
个月
,
平均
(
5.84
±
1.62
)
个月
;
轻度
19
例
,
中度
19
例
,
重度
10
例
。
两组患者一
白
B
(
SP-B
)
、
表面活性蛋白
D
(
SP-D
)
水平
,
抽取患者
5
mL
空腹静脉血
,
按照
3
000
r/min
的速度进行
8
min
离
心处理
,
取上层清液
,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进行检测
。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2.0
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
,
般资料经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组间具有
可比性
。
纳入标准
:
符合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
(
2013
年修订版
)
》
[
3
]
中的相关诊断标准者
;
无严重心
、
脑
、
肝
、
肾等功能障碍者
;
对本研究使用药物无过敏反应
临床疗效以
[
例
(
%
)
]
表示
,
采用
X
2
检验
;
MVV
、
MMEF
、
FEV
1
及血清
SP-A
、
SP-B
、
SP-D
水平以
(
壬土
s
)
表示
,
采用
t
检验
。
以
P
<
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者等
。
排除标准
:
近
30
d
内使用过影响本研究结果的药物
者
;
患有精神疾病
、
沟通障碍者
;
合并支气管哮喘
、
免疫
2.1
临床疗效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
(
93.75%
)
比对照组
(
72.92%
)
高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
系统疾病等者等
。
患者或家属对本研究知情同意
,
且本研
究经院内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液
见表
1
。
表
1
组别
对照组
例数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
例
(
%
)
]
显效
15(31.25)
(
Bayer
Schering
Pharma
AG
,
注册证号
J20090132
,
规格
:
250
mL
:莫西沙星
0.4
g
与氯化钠
2.0
g
)
静脉滴注
,
0.4
g/
次,
有效
无效
13(27.08)
总有效
48
48
20(41.67)
14(29.17)
35(72.92)
45(93.75)
7.500
1
次
/d
。
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注射用美罗培
研究组
X
2
值
31(64.58)
3(6.25)
南
(
北大医药股份有限公司
,
国药准字
H20093263
,
规格
:
0.25
g/
支
)
治疗
,
将
0.25
g
美罗培南溶入
100
mL
的
0.9%
氯化钠溶液进行静脉滴注
,
2
次
/d
。
7
d
为
1
个疗程
,
两组
患者均治疗
1
个疗程
。
P
值
<
0.05
2.2
肺功能指标
治疗后两组肺功能指标
MVV
、
MMEF
、
FEV
1
水平均高于治疗前
,
且研究组均高于对照组
,
差异
1.3
观察指标
①参照
《
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
》
[
4
]
评定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
,
显效
:
治疗后慢性咳嗽
、
均有统计学意义
(
均
P
<
0.05
)
,
见表
2
。
2.3
肺表面活性蛋白
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
SP-A
、
SP-B
、
SP-D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
,
且研究组降低幅度大于对照组,
咳痰等临床症状消失
,
胸部
X
线检查结果显示病灶完全消
失
;
有效
:
治疗后慢性咳嗽
、
咳痰等临床症状基本消失
,
MVV(%)
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
均
P
<
0.05
)
,
见表
3
。
MMEF(L/s)
表
2
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的比较
(
”
土
s
)
组别
例数
FEV
1
%
治疗前
治疗前
对照组
研究组
治疗后
51.91
±
2.08*
治疗前
0.77
±
0.35
0.69
±
0.32
1.169
>
0.05
治疗后
1.21
±
0.31
*
1.71
±
0.32
*
治疗后
56.98
±
6.21
*
48
48
42.23
±
2.11
42.87
±
2.19
43.46
±
6.49
43.43
±
6.58
0.022
59.46
±
2.04*
67.78
±
5.32
*
9.150
<
0.05
t
值
1.458
>
0.05
17.954
<
0.05
7.775
<
0.05
P
值
>
0.05
注
:
与治疗前比
,
*
P
<
0.05
。
表
3
两组患者肺表面活性蛋白水平的比较
(
土
s
,
ng/mL
)
组别
对照组
研究组
例数
SP-A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SP-B
SP-D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48
48
25.45
±
1.76
25.28
±
1.79
0.469
13.16±
0.79
*
8.87
±
0.57
*
20.52
±
5.59
20.41
±
5.47
0.097
>
0.05
13.45
±
1.39
*
8.61
±
0.97
*
26.01
±
1.75
25.74
±
1.77
0.752
>
0.05
10.92
±
1.41
*
8.01
±
1.08
*
11.351
t
值
30.510
<
0.05
19.783
<
0.05
P
值
>
0.05
<
0.05
注
:
与治疗前比
,
*
P
<
0.05
。
33
□
临床研究/Cl
inical
Research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
Modern
Medicine
and
Health
Research
2020
年第
4
卷第
24
期
2020
V
d
1.4
No.24
宫颈环形电切术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
II
级
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李园园
(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妇科
,
新疆
石河子
832000
)
摘要
:
目的
研究宫颈环形电切术
(
LEEP
)
治疗宫颈上皮内瘤变
II
级
(
CIN
II)
对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
2018
年
5
月至
2019
年
5
月新疆石河子大学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
68
例
CIN
II
级患者分为
LEEP
组(给予
LEEP
术进行治疗)和宫颈冷刀锥形
切除术
(
CKC
)
组(给予
CKC
术治疗)
,
各
34
例
。
比较两组患者术后
1
个月手术有效率
、
手术切缘残留发生率
,
术后
6
个月复发情况
;相关
手术指标
;
术前
、
术后
14
d
T
淋巴细胞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
结果
LEEP
组患者手术有效率
、
手术切缘残留发生率髙于
CKC
组
(PV
0.05
);
术后
6
个月两组患者复发率比较
,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
>
0.05
);
与
CKC
组比
,
LEEP
组患者的手术时间
、
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
,
术中出血量明显减少
(
P
V0.05
);术后
14
d
两组患者
CD4
+
百分比
、
CD4
+
/CD8
+
比值均较术前上升
,且
LEEP
组上升幅度大于
CKC
组
;
两组患
者
CD8
+
百分比均较术前下降
,
且
LEEP
组降低幅度大于
CKC
组
(
P
<
0.05
)
;
LEEP
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
8.82%
,
低于
CKC
组的
29.41%
(
P
V0.05
)
。
结论
相对于
CKC
术治疗
,
LEEP
术治疗
CIN
II
级可减少患者的手术创伤
,
改善免疫功能
,
提髙治疗效果
,
降低并发症的发生
。
关键词
:
宫颈上皮内瘤变
;
宫颈环形电切术
;
宫颈锥切术
;
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
:
R781.8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
2096-3718.2020.24.0034.03
作者简介:
李园园,
硕士研究生
,
主治医师
,
研究方向:
妇科肿瘤
。
3
讨论
COPD
是指由吸烟
、
呼吸道感染等因素引起的慢性呼
据上述研究结果可知
,
研究组患者治疗后血清
SP-A
、
SP-B
、
SP-D
水平均低于对照组
,
提示美罗培南联合莫西
沙星可有效降低
COPD
并发感染性肺炎患者肺表面活性
蛋白
,
促进病情恢复
,
且疗效确切
。
吸系统疾病
,
COPD
患者在长期服药
、
机械通气等治疗时
易发生感染性肺炎
,
COPD
并发感染性肺炎系阻塞性肺气
肿系终末细支气管远端部分膨胀
,
并伴有气腔壁的破坏
,
近数十年来发病率显著增高
。
莫西沙星可通过抑制拓扑异
综上
,
美罗培南联合莫西沙星可有效缓解
COPD
并
发感染性肺炎患者临床症状
,
改善肺功能
,
降低肺表面
活性蛋白水平
,
且疗效确切
,
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及临
床应用
。
参考文献
[
1
]
陈辅萍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染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
[
J
]
.
陕西
构酶
W
干扰细菌
DNA
复制
,
从而发挥抗菌作用
,
但因其
具有耐受性低
、
损害肝功能等不良反应
,
导致其临床应用
受限
。
[
5
]
美罗培南属于抗生素
,
其具有广泛抗菌性
,可供注射,
常用于多种不同感染疾病的治疗
,
其主要通过抑制细菌细
菌壁的合成
,
从而发挥抗菌
、
杀菌的效果
,
且对厌氧菌
、
革兰氏阳性菌
、
革兰氏阴性菌等细菌具有较强的抗菌活
性
,
其中革兰氏阳性菌
、
革兰氏阴性菌是导致
COPD
患者
医学杂志
,2020,49(1):102-104.
[
2
]
年英
,
吕秀云
.
美罗培南联合莫西沙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感
染性肺炎患者的影响
[
J
]
.
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
,2019,27(3):87-90.
[
3
]
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
[
6
]
。
根据上述研究结果可知
,
研究组
患者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及
MVV
、
MMEF
、
FEV
1
水平均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
.慢性阻塞性肺疾
病诊治指南
(2013
年修订版)
[
J
]
.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
电子版
),2013,
36(5):
255-264.
高于对照组
,
提示美罗培南联合莫西沙星治疗
COPD
并发
感染性肺炎可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
,
改善肺功能
。
肺表面活性物质是一种复杂的脂蛋白
,
其由肺泡
II
型
上皮细胞分泌
,
当患者机体被感染时
,
肺泡毛细血管通透
[
4
]
孙明
,
王蔚文
.
临床疾病诊断与疗效判断标准
[
M
].
北京
:
科学技术文
献出版社
,2010:129.
[
5
]
赵爽
,汪宏国.
莫西沙星联合美罗培南治疗
COPD
合并感染性肺炎
的临床研究
[
J
]
.
辽宁医学院学报
,2018,9(2):47-50.
性增加
,
使血液中
SP-A
、
SP-B
、
SP-D
水平上升
,
进而加
重感染
,
因此肺表面活性蛋白常作为检测病情的标志性指
标
。
美罗培南通过抑制革兰菌细胞壁合成而发挥灭菌作
用
,
进而阻滞细菌生长及繁殖
,
改善抗菌微环境
,
从而有
效减轻机体炎症反应
;
同时可减少疾病对脏器的不良刺
[
6
]
陈瑜.
莫西沙星联合美罗培南治疗
COPD
合并感染性肺炎效果评
价[
J
]
.
现代诊断与治疗
,
2018,29(2):234-236.
[
7
]
章超
,
杨文华
,
沈冬梅,
等
.
美罗培南联合莫西沙星治疗慢性阻塞性肺
疾病并发感染性肺炎对患者肺功能及炎性应激的影响[
J
]
.
基层医学
激
,
进而缓解患者病情
,
降低肺表面活性蛋白介质
[
7
]
。
根
34
论坛,
201
8,22(19):2659-2660.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4480739a2454766.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