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州日报》戏曲资料整理与分析(1933—1944)

《徽州日报》戏曲资料整理与分析(1933—1944)


2024年4月25日发(作者:)

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 第18卷第3期

JOURNALOFZHEJIANGVOCATIONALACADEMYOFART

文章编号:1672⁃2795(2020)03⁃0042⁃06

《徽州日报》戏曲资料整理与分析(1933—1944)

王方好 黄文奇

摘要:报纸在近代社会的兴盛,对戏曲生态产生了重要影响。《徽州日报》作为学术界极少关注的报纸,

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戏曲史料价值。通过对《徽州日报》1933—1944这十年间的零碎、不成体系且庞大的

戏曲内容加以搜索筛选,进而分析研究,希望尽可能全面展现资料的样貌,勾勒出民国时期徽州地区的戏

曲生态,揭示出其在徽州地区戏曲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徽州日报》;戏曲资料;1933—1944;文化生态

中图分类号:J820           文献标识码:A           

引 言

晚清民国以来,伴随着传媒业的发展,徽州地

区出现了大量的报刊。有学者进行过统计,“从

1912年到1949年,徽州地区报刊的数量比不上当

时的省会城市安庆,也不如沿江米市芜湖,但与其

他地区相比,却也显得较为突出。据不完全统计,

30多年间,出现的各类报刊近80种”

[1]

。在这近

80种的报刊之中,最为突出的便是创刊于民国21

年(1932年),停刊于民国38年(1949年),长达

所藏《徽州日报》的缩微胶片,发现《徽州日报》

中国成立之前徽州地方报纸中办报时间最长、发行

面最广、影响力最大的一家报纸。“《徽州日报》是

在上海、杭州、南京、苏州等地徽商捐资合股经营

的民营报纸,第一届董事会董事长为大同大学毕业

的上海徽商章锡骐,首任社长是富商曹霆声,经理

兼主笔是毕卓君。”

[2]

《徽州日报》作为解放前徽州

地区影响力最大的一份报纸,刊载了非常多的戏剧

评论、剧场演出广告及戏曲新闻等与戏曲有关的内

容,成为管窥当时徽州地区戏曲生态的重要史料来

源。总体来说,《徽州日报》之中的戏曲资料可以分

为:戏曲广告、戏曲新闻、戏曲政策三大基本类型。

《徽州日报》创刊于1932年10月10日,是新

17年的《徽州日报》。笔者通过检索安徽省图书馆

版面上有大量的戏曲资料,目前学界对于《徽州日

报》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其体现社会变迁的史料价

值,对于其中戏曲资料的关注几乎一片空白。由于

《徽州日报》的戏曲史料主要集中于1944年之前,

因而,笔者以1934—1944这十一年的《徽州日报》

曲资料进行系统研究与探析。

收稿日期:2019

10

28

一、戏曲广告

中国戏曲自成熟那一日起,便带有明显的商业

化的特质。戏班经营者为了吸引顾客,往往采取多

种新颖的手段来达到宣传的效果。戏曲自产生之日

起,就开始有意识利用各种渠道对广大受众进行

“广而告之”,从而达到招徕关注,通过演出而获

作为整理研究对象。力求对《徽州日报》所刊戏

作者简介:王方好(1994— ),男,安徽宣城人,安徽大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国戏剧史研究(合肥230601);黄文奇

(1994— ),男,浙江杭州人,安徽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民间戏剧与地域文化研究。(合肥230601)

·42·

❘王方好 黄文奇:《徽州日报》戏曲资料整理与分析(1933—1944)❘

VOL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4012713a2363478.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