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体育学最有学术影响的百家出版社分析——基于CSSCI(2000—2007年度

对体育学最有学术影响的百家出版社分析——基于CSSCI(2000—2007年度


2024年4月24日发(作者:)

专题报告・影响力分析 

2010年第1期第18卷 

栏目主持: 

对体育学最有学术影响的百家出版社分析 

基于CSSCI(2000--2007年度)数据 

顾铖张燕蓟 

(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南京,210093) 

[摘要]以CSSCI(2000--2007年)的引文数据为基础,统计各出版社在体育学论文中的被引情况,列 

出体育学领域内出版图书被引次数较多的百家出版社,由此评价百家出版社在体育学研究领域中的学术影响和 

发挥的作用。 

[关键字]学术影响体育学 出版社引文分析 

[文章编号] 1009.5853(2010)01.0075—06 [中图分类号]G239.22 [文献标识码】A 

[Abstract]Based on the statistical data of the citations published in Chinese physical education periodicals from 

CSSCI(2000--2007),the article lists top 1 00 presses which have the highest citation count and indicates he tacademic 

influence ofthese presses on physical eduction research. 

[Key words]Academic influence Physical eduction Presses Cimtion analysis 

1 引 言 

缺乏定量依据。 。本文借助CSSCI中2000--2007年 

的数据,统计了出版社在体育学论文中的被引情况, 

体育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 

学科体系逐渐成熟,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尤其是近 

选出被引次数较多的出版社,用定量分析方法进行讨 

年来我国体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以及2008年北京奥运会 论。按照被引次数高低的排名,我们选出其中排名在 

的举办,给国内体育学研究注入了新的动力,涌现出 

100位的出版社作为主要讨论对象。这些出版社虽然 

大批优秀研究成果。研究成果的产生离不开图书这 总数不多,但体育学专业出版社的学术影响力不容小 

重要学术资源,通过对CSSCI中体育学论文引用文 

觑,如人民体育出版社、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这两 

家出版社占据被引次数的前两名。另外一些体育学的 

献类型统计分析可以看出,图书(包括汇编文献)的 

 

被引次数逐年上升,占全部1 1种文献类型被引总数的 

相关出版社,如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教育出版社、

33.15%,仅次于期刊论文的59.14%…,成为体育学领 

教育科学出版社,以及一些综合出版社,如商务印书 

 

域研究的第二大学术资源,这也说明发行这些图书的 

馆、三联书店,也为体育学发展做出很大贡献。

出版社在本学科中有着较大的学术影响力。出版社的 在数据处理方面,在对体育学论文的引文数据进 

学术地位和学术影响来自于它出版的著作在学术研究 

行计算机自动抽取、统计的基础上,还花费大量时间 

中所起的作用,可以通过其出版的图书被研究成果的 

手工完成了以下工作“ :(1)数据纠错:改正错误 

引用反映出来 。因此考察体育学中出版社的被引情 的出版社名;(2)数据筛选:由多家出版社联合出 

况可以揭示其中参考价值高、学术影响力大的著作,可 

版的图书,只将第一出版社纳入统计;(3)数据合 

以弥补由专家、出版社推荐带来的主观性和局限性,为 并:对以下两种情况的出版社进行合并处理,一种 

本学科研究人员提供参考。 

目前对出版社的学术影响评估大多使用定性方法, 

是对存在历史沿革的出版社进行合并,如北京广播 

学院出版社在2004年更名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作者简介]顾铖,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2008级硕士生;张燕蓟,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2008级硕士生。 

75 

专题报告・影响力分析 

2010年第1期第18卷 

栏目主持:书彤 

另一种是对同一出版社的不同简称或明显错误的名称 

表1给出的是2000--2007年CSSCI中体育学论 

合并,如高等教育出版社、高教出版社和高等教学出 

文引用次数较多的出版社统计,共有100家内地出版 

版社,确保每个出版社的学术影响能够得到充分反映。 

社入选。根据被引次数的分布情况,可以分析体育学 

2体育学出版社学术影响分析 

中出版社的学术影响力。 

表1 2000--2007年体育学论文引用次数较多的百家出版社统计 

序号 

1 

出版社名称 

人民体育出版社 

性质 序号 

41 

出版社名称 

浙江人民出版社 

性质 

专业类 综合性 

2 

3 

4 

L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高等教育出版社 

人民教育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专业类 

教育类 

教育类 

高校类 

综合性 

高校类 

高校类 

42 

43 

44 

45 

46 

47 

48 

武汉大学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上海译文出版社 

民族出版社 

高校类 

综合性 

综合性 

经济类 

其他 

5 

6 

7 

8 

工具书 

综合性 

9 

1O 

11 

12 

13 

14 

l5 

清华大学出版社 

商务印书馆 

教育科学出版社 

人民卫生出版社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上海人民出版社 

高校类 

综合性 

教育类 

医学类 

高校类 

综合性 

综合性 

49 

50 

51 

52 

53 

54 

55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北京出版社 

湖北教育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四川人民出版社 

南京大学出版社 

辽宁人民出版社 

高校类 

综合性 

教育类 

综合性 

综合性 

高校类 

综合性 

16 

17 

18 

19 

20 

2l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复旦大学出版社 

四川教育出版社 

华夏出版社 

浙江教育出版社 

中华书局 

法律出版社 

上海教育出版社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中国统计出版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上海辞书出版社 

综合性 

综合性 

高校类 

教育类 

综合性 

教育类 

综合性 

其他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贵州人民出版社 

人民邮电出版社 

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 

山东人民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中国发展出版社 

广东人民出版社 

陕西人民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湖北人民出版社 

中国书籍出版社 

浙江大学出版社 

科学普及出版社 

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高校类 

综合性 

综合性 

高校类 

综合性 

综合性 

综合性 

综合性 

综合性 

其他 

教育类 

高校类 

工具书 

综合性 

高校类 

工具书 

工具书 

综合性 

综合性 

高校类 

综合性 

综合性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电子工业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经济科学出版社 

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 

中国经济出版社 

山东教育出版社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上海三联书店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综合类 

综合性 

经济类 

综合性 

经济类 

教育类 

综合性 

综合性 

综合性 

教育类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武汉出版社 

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 

人民军医出版社 

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学林出版社 

国防工业出版社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黑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综合性 

高校类 

医学类 

经济类 

综合性 

综合性 

高校类 

综合性 

高校类 

综合性 

76 

对体育学最有学术影响力的百家出版社分析 

The Most Academically Influential Domestic Publishing Hous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8l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中国法制出版社 

东方出版社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光明日报出版社 

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中国旅游出版社 

云南民族出版社 

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 

综合性 

其他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O 

黑龙江人民出版社 

江苏教育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重庆出版社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江苏人民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河南大学出版社 

福建教育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综合性 

教育类 

其他 综合性 

高校类 

高校类 

综合性 

教育类 

其他 

综合性 

综合性 

综合性 

综合性 

高校类 

教育类 

其他 

综合性 

其他 

从表1可以看出,在100家出版社中,所在地在 

民体育出版社以其出版物的全面性和专业性,成为体 

北京的有半数左右,上海、武汉、杭州等地也有不少 育学研究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出版社,为本学科的学术 

出版社入选,这说明现阶段国内对体育学的研究主要 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指导作用。 

集中在经济比较发达、教育水平较高的地区,这些地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虽然是一家高校出版社,但 

区优良的经济基础为体育事业的开展提供了很好的环 它是全国大学出版社中唯一一家体育专业出版社 , 

境,并且高校林立,有众多优秀的人才参与体育学的 

研究。虽然没有考虑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国外的出版社, 

本文把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纳入专业出版社的范畴。 

它以出版优质体育图书和音像电子产品闻名,出版包 

但一些国外出版社,如Human Kinetics、John Wiley& 

括体育专著、体育教材、武术、养生保健、棋牌等图 

Sons Inc,都有着较高的被引次数,其在国内体育学研 书,累计出版图书2000多种。它出版的图书在8年间 

究中所起的作用不容忽视。 

被体育学论文引用达3315篇次,仅次于人民体育出版 

根据出版社的性质不同,大致可以将体育学论文 社,比其他出版社高出很多。同人民体育出版社一样, 

引用次数较多的出版社划分为体育学专业出版社(2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的出版物也涉及体育学的各个方 

家)、综合性出版社(48家)、高校出版社(20家)、 

教育类出版社(12家)以及与体育学相关的专业类出 

版社和其他出版社(18家)。 

面,这两家出版社的出版物是本学科研究人员最主要 

的参考资料。 

2.2综合性出版社(48家) ‘ 

2.1体育学专业出版社(2家) 

综合性出版社出版各个学科的图书,为各个学科 

体育学专业出版社发行的图书是本学科研究中最 研究提供重要资源,体育学也不例外。总体来讲,综 

重要、最专业的资源,这些出版社以其专业的视角指 合性出版社数量较多,共有48家出版社入选,占的 

导着体育学的发展。共有2家体育学专业出版社,按 比重最大。其中有各地的人民出版社,如上海人民 

照被引次数由高到低排序,分别是人民体育出版社、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等,还有一些知名的出版 

社,如商务印书馆、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及 

人民体育出版社隶属于国家体育总局,是中国唯 新华出版社。综合性出版社的被引次数差异比较大, 

的国家级体育图书专业出版机构 ,出版发行的图 

最多的是人民出版社,被引562次,排在第六位,而 

书主要有教材类、体育理论类、运动技术类、武术类、 最少的是海南出版社,被引只有49次。这说明综合 

规则裁判类等,这些出版物为体育教学和体育科研水 

性出版社对体育学的学术影响力在总体上不能与专 

平的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该社著作被体育学论文引 

业出版社相提并论,这是由出版社的性质决定的。但 

用达5957次,高居榜首,这就足以证明它在体育学研 其中仍有很多出版社的被引次数名列前茅,显示了 

究中的指导地位。它出版的图书涵盖了体育学的各个 它们在体育学研究中重要的学术地位。综合性出版 

方面,如运动生理学、运动心理学、运动训练学、体 

社与体育学专业出版社起到了很好的互补作用,在 

育史、体育经济、体育社会与文化等,而且对体育学 出版体育学图书的出版社中占有重要地位,是本学 

各个方面的研究深度也是其他出版社无法比拟的。人 科研究人员不可忽视的学术资源。 

77 

专题报告・影响力分析 

2010年第1期第18卷 

栏目主持:书彤 

2_3 高校出版社(20家) 次,排在第12位,上海文艺出版社则只有49次,相 

高校的职能除了教学外,最重要的就是开展研究工 

对比较靠后。出现这种情况,是体育学与其他学科交 

作,因此高校出版社m版的有关体育学的图书也是本学 叉的程度不同,有些学科与体育学结合得比较紧密, 

科研究中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学术资源。入选的高校出 

如医学,有些学科与体育学的交叉刚刚兴起,所以被 

版社共有20家,其中排名靠前的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 体育学论文引用的次数就不是那么高。但总体来说, 

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 

这类出版社也是不可或缺的,其出版物起到了很好的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等。高校出版社的平均被 

补充作用,学术影响力会不断提高。 

引次数为195.3,要高于综合性出版社,这说明高校出 

版社出版的体育学图书总体质量要高于综合性出版社, 

学术影响力也较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主要是高校对 

各学科所做的研究都比较深入,得出的科研成果也比较 

新颖,所以被体育学论文引用的概率要高。 

2.4教育类出版社(12家) 

教育类出版社一般以出版体育学基础理论类教材 

为主,其出版物涵盖了体育心理学、体育社会学、运 

动生理学、体育史、运动科学训练学等体育学的各方 

面。这些图书的出版说明国内在体育学基础理论领域 

的研究已经进入比较成熟的阶段,因为只有当某项研 

究开展得比较成熟后才会以图书形式发布。共有12家 

教育类出版社入选,按照被引次数排序分别是高等教 

育出版社(1835次)、人民教育出版社(672次)、教 

育科学出版社(439次)、四川教育出版社(256次)、 

浙江教育出版社(220次)、上海教育出版社(201次)、 

山东教育出版社(118次)、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13 

次)、湖北教育出版社(90次)、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 

(53次)、江苏教育出版社(50次)、福建教育出版社 

(49次)。教育类出版社的出版物总体质量较高,有关 

体育学基础理论的图书是研究人员经常引用的对象, 

显示了这类出版社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学术影响力。 

2.5体育学相关专业类和其他出版社(18家) 

这类出版社主要包括一些非体育学非综合类,但 

与体育学结合得比较紧密的出版社,如出版体育心理 

学、体育生理学类图书的医学专业出版社(人民卫生 

出版社);研究体育经济学的经济类出版社(经济科学 

出版社、经济管理出版社);还有翻译国外著作的译文 

类出版社,研究体育学中法律问题的法律类出版社, 

提供知识的工具书出版社等。这些出版社是体育学专 

业出版社和综合性出版社很好的补充,使整个体育学 

的研究体系更加完整。这类出版社的被引次数排名也 

显示出很大的差异性,最高的人民卫生出版社被引386 

78 

3 出版社与图书分析 

对各个出版社出版图书的被引次数进行统计,按 

照由高到低的顺序排序,选出其中被体育学论文引用 

较多、具有代表性的图书129种。可以将这些图书分 

成3大类:领袖著作、工具书和国内学术著作。 

与其他两类图书相比,无论从图书种数还是被引 

次数,国内学术著作所占的比例都是最大的,共有113 

种国内学术著作入选,占总入选图书的87.60%,被引 

次数占入选图书总被引次数的90.34%,这在很大程度 

上说明国内学术著作在体育学研究中有着最大的学术 

影响力,是本学科人员进行研究时的首选图书资源。 

另外,共有l4种工具书入选;入选的领袖著作有两 

种,均被引篇次为45.0 ,高于国内学术著作的均被 

引篇次。这些数据充分说明各类图书在体育学研究中 

起到的作用和学术影响力。 

入选的两种领袖著作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与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都是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人 

民出版社是国家政治书籍出版社,以出版发行马克思 

主义的理论著作和翻译著作为主要任务。《马克思恩格 

斯全集》累计被引55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累计 

被引35次。这两种著作的被引频次充分说明马克思主 

义对体育学研究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工具书是用来满足本学科学者查阅知识概念与数 

据的需求,是其他类型图书不可替代的。在入选的14 

种工具书中,被引篇次较高的是《辞海》和《奥林匹 

克运动百科全书》,分别由上海辞书出版社和中国大百 

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这两家出版社均是以出版工具书 

为主,在被引篇次总排名中也都进入前30位,反映了 

工具书在本学科研究中起着较为重要的作用。 

国内学术著作大量出版与国内的体育科研队伍不 

断壮大以及科技投入的显著增加是分不开的,这些著 

作更加贴近我国体育实际,符合我国体育发展特点, 

因此被体育学论文大量引用,在体育学研究领域产生 

对体育学最有学术影响力的百家出版社分析 

The Most Academically Influential Domestic Publishing Houses in Physical Education 

很大影响。其中被引篇次较高的多数来自人民体育出 

著作。表3是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国外出版社出版的、 

版社和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这两家本学科的专业出版 

主要被引的图书信息。 

社。表2给出了这两家出版社出版的、被引较多的著作。 

表3 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国外出版社主要被引著作 

表2人民体育出版社和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被引较高的学术著作 

序 

号 图书信息 

l 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课题组:《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 

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2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3 卢元镇:《中国体育社会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0 

4 田麦久:《运动训练科学化探索》,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8 

5 鲍明晓:《体育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6 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 

7 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任海主编:《奥林匹克运动》,北京:人 

民体育出版社,1993 

8 杨锡让:《实用运动生理学》,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3 

9 谢亚龙:《中国优势竞技项目制胜规律》,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2 

10 邢文华:《体育测量与评价》,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85 

l】 吴志超:《现代教学论与体育教学》,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 

12 曲宗湖:《学校体育教学探索》,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l3 冯连世:《优秀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方法》,北京:人民体育出版 

社,2003 

从表2可以看出,人民体育出版社和北京体育大 

学出版社的出版物基本上涵盖了体育学研究领域的各 

个方面,包括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体育医学、 

体育史、体育教学等,以及体育经济学、体育社会学 

等交叉学科的研究著作。这两家专业出版社以其数量 

大、涵盖面广、质量高的图书指导着体育学学科的发展。 

国内学术著作中还有一些由非体育学也非综合性 

出版社出版,比如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生理学》, 

法律出版社出版的《体育纠纷的多元化救济机制探讨: 

比较法与国际法的视野》,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的《奥 

运会对举办城市经济的影响》等,都对体育学研究有 

重要的参考价值,因此也被体育学论文广泛引用。总 

体来说,这些著作的被引次数相对偏低,但这些出版 

社及其著作有效地推动了体育学与其他学科的融合, 

不断完善体育学学科体系,使体育学向着多元化的方 

向发展。 

虽然中国港澳台地区及国外的出版社并不是本文 

研究的主要对象,但分析它们的著作对体育学研究产 

生的学术影响,有利于向本学科学者推荐优秀的学术 

序号 图书信息 

1 Siedentop,Daryl:((Sport Education:Quality PE through Posi— 

tive Sport Experiences)):Human Kinetics,1994 

2 

Weinberg,Robert S:((Foundations of Sport and Exercise Psy- 

chology)):Human Kinetics,2003 

3 Lucas,John A.:((Future ofthe Olympic Games):Human Kin- 

etics,1992 

4 

Spencer,Lyle M.:((Competence at Work:Models for Superior 

Performance)):John Wiley&Sons 1NC..1992 

 J王嘉祥:《太极拳研究:杨氏太极拳篇》:台湾逸文出版社, 

5 

200l 

6 杨昭宁:《学校心理咨询理论与方法》:香港教科文出版有限 

公司,1999 

7 李子建:《课程:范式、取向与设计》:香港中文大学出版社, 

1996 

《奥林匹克宪章》与《奥林匹克理想》是译著,被 

引篇次较高,分别达到了98和25次 ,而中国港澳 

台地区及国外出版物的被引篇次普遍较低。造成这种 

情况的主要原因有:一是中国港澳台地区的总体体育 

发展水平没有内地高,内地体育学学者需要借鉴的研 

究成果就不是很多;二是从译著的被引篇次较高,而 

外文原版书籍被引篇次较低可以发现,虽然国外的研 

究水平领先于国内,研究成果也很丰富,但碍于学者 

对外文著作的获取与阅读能力,使得体育学论文对国 

外原版出版物的引用很低。因此,体育学领域的研究 

需要注重与港澳台学者之间的交流,并且加强对外文 

原版著作的重视。 

4结语 

通过上文的数据和分析可以看出,图书是体育学 

发展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学术资源,提供了丰富的理 

论依据和实践成果,出版了这些图书的出版社在体 

育学研究中的学术影响力不尽相同。少数专业出版 

社是本学科学者主要的资料来源,这从其较高的被 

引篇次就可以反映出来。另外,随着高校对体育学 

研究的不断深入及与体育学相关的交叉学科的发展, 

批高校出版社、非体育学和非综合性类出版社越 

来越多地被体育学论文引用。鉴于研究人员难以获 

取和阅读外文原版书籍,国内一些出版社可以考虑 

出版外文书籍的译本,使体育学学者能借鉴国外众 

多优秀的研究成果。 (下转98页) 

79 

匮囵曩 

201O年第1期第18卷 

港澳台出版・国外出版 

栏目主持:睦蠢 

乃至更高的社会地位的庆典和舞台” 。因为父亲的关 改动。独特的叙述方式是费尔克的一大法宝,他还同时 

系,费尔克以体育新闻记者的身份出道,但是从未对 力求杂志的文字内容与插图、排版相互配合,在视觉上 

体育抱有真正的兴趣。他更为关注社会的潮流和趋势。 

给人带来冲击。《纽约》杂志封面简洁、标题醒目而有 

受亨利・卢斯的影响,他喜欢预言未来,努力了解事 特点,充分体现了那个时代纽约的精髓。改版后的杂志 

情的意义,并据此推断不久的将来。这比任何一件事 

不仅更加亲民,而且与《纽约客》这类杂志相比,更加 

情都让他感到兴致盎然。纽约的社会生活为费尔克提 

具有特色。在担任《纽约》主编的九年问,费尔克通过 

供了一个绝佳的舞台。被同事们戏称为“美酒编辑” 

的费尔克,尽管并不爱饮酒,却喜欢出席各种派对。 

在餐桌上,他总是留心中上层人士谈论的话题,以获 

取各种信息。他有一种天分,使他能够敏锐地把握潮 

流。学生时期的费尔克偏爱民主、信仰、革命等题材。 

释 

图文并茂的方式书写了“关于纽约的伟大的长篇小说”。 

【1】美国国家杂志奖旨在奖励那些“在完成既定编辑目 

标、编辑手法创新、新闻事业引入注目以及编排设计充满想象 

于1966年,每年评选一次,目的是为表彰编辑的成就和激发 

在创办《纽约》的过程中,费尔克更是深谙权力与身 

和活力等方面一贯有出众表现”的印刷或在线杂志。它创办 

份地位的魅力。《纽约》早期的文章合集命名为《力量 

游戏》( PoweraElme),也许正是他对这座城市世 

事起伏兴衰的理解。 

《纽约》杂志创刊之初,尽管十分新颖,但是发行 

编辑的创造力。本奖项由美国杂志编辑学会提议创立,目前 

由ASME与哥伦比亚大学新闻研究生院(JSCU)联合主办。 

[2]Robea J.Bliwise.The Master of New York Clay Felker 

[OL].http://www.dukemagazine.duke.edu/alumni/dm6/master_ 

txt.html 

量仍然有限。一则短小的报道给了费尔克巨大的启发。 

该报道是说一期以“如何在纽约找到一个价格便宜的 

小公寓”为主题的《纽约》出刊以后,吸引了大量正 

在纽约打算找公寓的读者的注意,杂志很快销售一空。 

[3]Robert J.Bliwise.The Master ofNew York Clay Felker[OL]. 

http://www.dukemagazine.duke.edu/alumni/dm6/master

txt.html 

[4]米格克雷-费尔克衄约 杂志创始人逝世[0L].[2008-07-12] 

伽晌llh且e 200蝴一l2 11@O01136j血IL 

费尔克意识到,这期杂志的成功反映出读者关注的焦 

jmp: n^n^fthc 面 

点,于是对《纽约》的整体定位与风格进行了调整。 

费尔克定下《纽约》杂志的第二个指导方针,即杂志 

要关注“如何在纽约更好地生活”这一主题。在准确 

定位之下,《纽约》产生了一批经典报道,如《纽约城 

薪金大调查》《如何物超所值》等。费尔克说过:“所 

有杂志的共同未来在于服务”。《纽约》杂志充分利用 

精巧别致而又实用的“武器”,如“最佳”排行榜、一 

周亮点、旅行指南、文化信息备忘录、周末推荐和时 

[5】Kurt Andersen.Felkerism[OL].[2008.07.O1].hap:// 

nymag.cora/news/features/ ̄l8013/ 

[6]Dennis Mclellan.Clay Felker,82;editor of New York 

magazine led New Journalism charge【N/OL].[2008—1 1-23].Los 

Angeles Times.http://articles.1atimes.corn/2OO8/jul/O2/local/ 

me felker2.? 

[7]City of Clay[OL].http://www.alumni.berkeley.edu/ 

AlumnWCaLMonthly/May_2005/City_of_Clay.asp 

[8]Kurt ndersAen.Felkerism[OL].http://nymag.corn/news/ 

features/4801 3/ 

尚速递等栏目,不断为读者提供探寻曼哈顿岛丰富多 

彩生活的种种建议和秘笈。 

内容上做调整的同时,杂志的版式风格也做了大的 

(上接79页) 

(收稿日期:2009.10—16) 

注释 

[1】【4】[7][8]张燕蓟,何晓曦.体育学图书学术影响力分析: 

基于CSSCI(2000--2007年度)数据[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 

2009(10):269.276 

编辑之友,2008(10):38—40 

【5】http://www.culturalink.gov.crggb/cn

zgwh/2004-06/28/ 

content一53835.htm 

【2】苏新宁,王振义.从CSSCI看大学出版社在社会科学 

研究领域的学术影响[J].探索与交流,2005(3):70—73 

[6]http:llwww.bsup.cn/bsjj-asp 

(收稿日期:2009-12_16) 

[3】孙宇,武士华.出版社学术影响和发展模式聚类分析[J]. 

98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3922590a2345342.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