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SSCI视阈中《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期刊的引文特征

CSSCI视阈中《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期刊的引文特征


2024年3月25日发(作者:)

维普资讯

第12期(总110期) 情报探索 

CSSCI视阈中《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期刊的引文特征 

鞠树成姜春林 

(青岛大学师范学院思政系 山东 266071) 

(大连理工大学21世纪发展研究中心辽宁 116024) 

摘 要基于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1998 ̄2004年的统计数据,从历年的被引次数、被引半衰期、 

高频被引著者等角度,对《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期刊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 

关键词CSSCI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引文分析 

由山西大学主办的哲学类期刊《科学技术与辩 

证法》(以下简称《科辩》)提供了科学技术哲学界同 

仁学术交流和思想碰撞的舞台,培育了一大批具有 

严谨的科学态度、理性的批判精神和强烈问题意识 

的学界英才.在学术界享有很高的学术声望。韩永强 

数量和质量,已有的7个统计年度的数据累积,为我 

们分析期刊被引情况提供了极大方便。本文尝试借 

助CSSCI1998—2O04年源生数据,从历时态(被引) 

角度,对《科辩》的被引指标及其学术反响做一初步 

解读。以便于作者、编者和读者参考。 

1论文被引基本情况 

在排除作者自引的条件下,统计得出《科辩》7 

年内被引论文篇数和篇次.见表l。共有263篇文献 

被引用了301次。平均每篇论文被引1.1445次。表2 

给出了《科辩》自创刊至2004年被CSSCI引用的次 

数。为了相对直观,我们同时绘制出图1。可以看出, 

除了1999统计年度外.其他统计年度的被引次数峰 

值均出现在论文发表后的l~2年内.这与普赖斯得 

出的“文章被引用的峰值是该文章发表以后的第2 

年”的论断基本吻合。2003统计年,《科辩》被引峰值 

出现在2001年.即2001年的文献被引次数最多.峰 

值最大,为21次。统计中我们还发现,引用最早的两 

篇文献为王树恩的《马克思关于未来统一科学的预 

测》(载于1984年第4期)和张晋斌的《突破思维定 

势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方法》(载于1988年第2 

期)。说明《科辩》自创刊伊始发表的某些论文对当前 

仍然发挥着影响。 

等人曾于2004年第3期撰文,对《科辩》自1984创 

刊以来2O年的发展历程及特色,利用文献计量学方 

法进行了多角度、多层次统计分析。 

引文分析是通过分析引文间的数量关系及其分 

布,来追踪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文献交流的历史过程, 

评价科学工作者和各级各类科研机构所起的作用。 

引文分析通常从两个角度展开,即引用(eiting)和被 

引(cited)。前者又称为同时态分析,即给定某一时间 

段某一期刊(集合),统计和分析该期刊(集合)所刊 

载的论文后面所附的参考文献的诸如引文年代、引 

文语种、引文期刊等指标的分布特征。而后者称为历 

时态分析,即给定某一期刊(集合),考察其在特定数 

据库中被该数据库的来源文献引用情况。显然,与前 

者相比较.如果没有特定的引文数据库,对期刊做历 

时态引文分析无疑是大海捞针。中文社会科学引文 

索引(CSSCI)是国内第一部大型人文社会科学引文 

数据库,它在来源期刊的选择上较好地兼顾了期刊 

襄1《科辩)被引基本情况 

年度(年) l998 1999 2O00 2O01 2o02 2oo3 2oo4 小计 

被引篇数(篇) 

被引次数(次) 

被引次数均值(次) 

被引3次的论文数(篇) 

24 

25 

1.O417 

O 

19 

22 

1.1579 

1 

21 

25 

1.1905 

1 

45 

53 

1.1778 

1 

36 

42 

1.1667 

1 

52 

58 

1.1154 

1 

66 

76 

1.1515 

2 

263 

301 

1.1445 

6 

被引2次的论文数(篇) 1 1 2 8 4 4 6 26 

被引半衰期(年) 

被引峰值(次) 

2.90 

6 

3.25 

5 

2.79 

7 

3.17 

12 

2.83 

16 

2.81 

21 

4.0o 

l7 

均值3.11 

被引次数峰值年(年) 1997 1997 1998 1995 1999 20o0 2o01 2001 20o2 

2期刊被引半衰期 

用的全部次数中,较新的一半是在多长一段时间内 

发表的。它不是针对个别文献或某一组文献,而是指 

9 

期刊被引半衰期,是指某期刊在统计当年被引 

维普资讯

2006年l2月 情报探索 第12期(总110期) 

被引年 

2oo4年 

2003缸 

2002正 

2004统计年 

1 

8 

17 

2oo3统计年 

, 

0 

12 

2002统计年 

, 

| 

0 

2001统计年 

, 

| 

| 

20oo统汁年 

| 

| 

| 

1999统计年 

| 

| 

| 

199 8统计年 

| 

| 

| 

2001年 

2000年 

l2 

l 

21 

4 

l6 

6 

3 

12 

| 

0 

| 

| 

| 

| 

1999年 

1998拒 

1997芷 

7 

4 

6 

7 

5 

2 

7 

2 

2 

10 

8 

6 

7 

6 

3 

0 

5 

5 

| 

2 

6 

1996年 

l995年 

9 

2 

1 

l 

2 

l 

7 

4 

4 

3 

4 

5 

5 

3 

l994年 

1993钜 

4 

1 

l 

0 

1 

0 

l 

l 

0 

1 

1 

0 

l 

1 

1992年 

l991年 

l990年 

l 

l 

2 

2 

0 

1 

3 

1 

1 

0 

0 

0 

0 

0 

0 

l 

l 

0 

3 

2 

2 

l989年 

l988年 

1987年 

1986正 

1985链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O 

0 

0 

0 

0 

0 

0 

l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984年 

1982年 

0 1 0 0 

1 

0 0 0 

注:《课程教材教法》对《科学技术与辩证法》1982年发表论文的引用。经笔者枝对证明是错引。 

打开所有被弓l文献篇名,找到引用《科辩》的文 

献并对其全部下载。利用自编的词频统计分析软件 

统计得出.共计356种期刊引用了《科辩》。表3给出 

了引用《科辩》3次及3次以上的期刊分布。可以明 

显看出,《科辩》引用自己的文献次数最多,为76次, 

占全部301次被引的25.2%,此即期刊的自被引率。 

般地,自被引率越大,说明期刊的专业性越强,反 

之综合性越强。同时。我们还发现《自然辩证法研 

究》、《科学学研究》、《哲学动态》期刊等对《科辩》引 

用的积极性也很高。这表明它们之间在研究主题、研 

:—‘ ¨缱订 

— — 

.. 

-“):菇l I-一…一 ¨菇I{f一 '-,oo 矗¨_====] 

” 三 _ } 

一 一 

究方法、论证所使用的材料、关注的热点等方面有很 

大的相似性和相关性,彼此存在较频繁的知识交流, 

反映了《科辩》是一份被哲学界、科学技术哲学界和 

科学学界广泛关注的一份重要期刊。 

4高频被引作者 

囤1 《科辨》历年被引频次 

某一学科、期刊或专业领域的文献总和而言的。期刊 

被引半衰期越大,说明期刊被利用的速度越慢;半衰 

期越小,期刊被利用的速度越快。其计算公式为: 

To

5-( 累积百分比接近5o%的年数)+! 二! 其中 

CSSC1提供了某一期刊论文作者被引用次(篇) 

(1,2一l,1) 

Y 为接近但不到50%的被引累积量百分比,Y:为接 

数的检索路径,但仅支持第一作者的被引查询。我们 

利用这一功能对《科辩》被引论文的作者逐一进行了 

检索。在表4列出了7年内总被引次数为4次及4 

近但超过50%的被引累积量百分比。经计算,在表1 

中给出了《科辩》的被引半衰期,平均值为3.1 1年。 

3 引用《科辩》的期刊分布 

10 

次以上的作者。中南(工业)大学的陈文化先生被引 

次数最多。达12次。朱今的《作为社会技术的综合集 

维普资讯

2006年12月 鞠树成等:CSSCI视闾中《科学技术与辩证法》期刊的引文特征 

第12期(总110期) 

表3引用《科辫》的期刊分布 

期刊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自然辩证法研究 

科学学研究 

哲学动态 

中国软科学 

科学管理研究 

被引次数(次) 

76 

59 

50 

l2 

l1 

lO 

}lIi刊 

情撤杂志 

山西大学学报(哲礼版 

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 

生产力研究 

中国科技论坛 

体育科学 

被引次数(次) 

4 

4 

3 

3 

3 

3 

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8 图书馆论坛 3 

自然辩证法通讯 

上海大学学报(社科版) 

8 

8 

图书与情报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3 

3 

图书情报工作 5 科技管理研究 3 

表4高频被引论文作者 

在CJFD“社会与管理,哲学与心理科学,哲学”类目下 

4 

4 

作者 

陈文化 

朱今 

被引次数(次) 

12 

7 

作者 

张丽萍 

邢润川 

被引次数(次) 

孑L宪毅 

吴彤 

郭贵春 

杨耀坤 

耿强 

7 

7 

5 

5 

5 

郝宁湘 

高策 

余正荣 

胡心智 

陈昌曙 

王海山 

4 

4 

4 

4 

4 

4 

的l5种哲学期刊中,《科辩)2OOl一2003年影响因子 

均值为O.3290,排序第5位(前4位依次为《哲学研 

究》、《自然辩证法研究》、《道德与文明》、《世界哲 

学》)。可见,《科辩》已成为我国哲学界有相当影响力 

的期刊。 

需要指出的是,由于引文动机相当复杂,导致引 

文分析方法尤其是被引分析在微观领域(个人、期 

刊)的评价效度难免存在局限性。同时,期刊学术影 

响力大小也不能完全等同7"-:0I载论文的学术质量高 

成方法化》一文(载于1995年第4期)共被引用7 

次,朱今也成为《科辩》7年来单篇论文被引次数最 

多的作者。这些高频被引作者大多是活跃在科学技 

术哲学前沿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这些作者的论文 

涉及了科学技术哲学的大部分领域,如技术观、科学 

史、技术创新、科学文化、社会技术、复杂性科学方法 

沦、科学理性、实在论等。这些作者之所以能被多次 

引用,与他们的选题意义重大、论点鲜明、方法新颖 

不无关系,这些研究成果对推进科学技术哲学的理 

低。尽管如此,该方法对于学术期刊客观地审视自身 

的学术影响力仍不失为一种重要的参考 

衷心祝愿《科辩》在坚持办刊宗旨,百尺竿头,与 

时俱进,刊载更多学术精品,打造一流期刊品牌,为 

我围科学技术哲学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参考文献 

l韩永强,贺天平,李卫胡.《科学技术与辩证法》统计研 

究:纪念杂志创刊2O周年.科学技术与辩证法,2004(3) 

2丁学东.文献计量学基础.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3 

论和实践创新做出了应有贡献。 

此外,l998年《科辩》期刊的影响因子为 

3邹志仁.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

引文 

与期刊引用统计(1998).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 

0.1152,列《哲学研究》、《自然辩证法研究》、《哲学动 

态》之后,为第4位。当年被引指数为0.0610,排《自 

然辩证法研究》之后列哲学类期刊的第2位。《科辩》 

2000年的影响因子为0.09357。列《自然辩证法研 

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孔子研究》、《哲学研究》、 

《哲学动态》之后排哲学类期刊第6位。而当年被引 

指数为0。《科辩》在学术界较强的影响力,不仅体现 

在CSSCI的影响,而且也表现在目前世界上规模最 

4邹志仁.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计量指标——论文

引文 

与期刊引用统计(2000).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3 

5万锦蛰,刘学东.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2 

版).清华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杜

中国科学文 

献计量评价研究中心,2003 

6万锦垫.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3版)

清华 

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

中国科学文献计量 

评价研究中心。2004 

7万锦垄.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报告(2004版)。清华 

大学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中国科学文献计量 

评价研究中心.2005 

大的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里。由于该数据库 

兼顾了文理工农医各学科门类,因此海量引文数据 

为文献之问实现跨门类、跨领域的互引提供了可能 

(责任编辑:赵日珑) 

11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1379121a1895920.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