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5日发(作者:)
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
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Partition-based Clustering Algorithm)是
一种将数据集划分为不相交的子集的聚类算法。这些子集被称为簇
(clusters),每个簇对应于一个聚类。本文将介绍三种基于划分的聚类
算法:K-Means、K-Medoids和X-Means。
K-Means算法是最常用的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之一、算法基于欧氏距
离度量样本之间的相似性。其步骤如下:
1.随机选择k个初始聚类中心。
2.对于每个样本,计算其与每个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并将其分配给
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
3.更新每个聚类的中心为该聚类中所有样本的平均值。
4.重复步骤2和3,直到聚类中心不再改变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K-Medoids算法是K-Means的一个变种,其不使用样本的平均值作为
聚类中心,而是使用样本本身作为中心点,称为Medoid。其步骤如下:
1.随机选择k个初始聚类中心。
2.对于每个样本,计算其与每个聚类中心之间的距离,并将其分配给
距离最近的聚类中心。
3. 对于每个聚类,选择一个样本作为Medoid,该样本到该聚类其他
样本的总距离最小。
4.重复步骤2和3,直到聚类中心不再改变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X-Means算法是一种自动确定聚类数量的算法。其基于K-Means算法,
通过比较每个聚类的准则分数来决定是否拆分聚类。其步骤如下:
1.初始化一个聚类,将所有样本分配给该聚类。
2.对于每个聚类,计算其准则分数(如BIC或SSE)。
3.如果聚类的准则分数小于一些阈值,则不再拆分该聚类。
4. 如果聚类的准则分数大于阈值,则根据K-Means算法拆分聚类为
两个子聚类。
5.重复步骤2至4,直到所有聚类都不再拆分或达到最大迭代次数。
基于划分的聚类算法具有易于理解和实现的优点,并且对大型数据集
也具有可扩展性。然而,它们对于初始聚类中心的选择较为敏感,可能会
陷入局部最优解。因此,对于不同的数据集,需要多次运行算法以获得较
好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选择适当的聚类数量对于算法的效果至关重要,
可以使用启发式方法或评估指标来确定聚类数量。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0454691a1759642.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