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学教育研究选题来源、策略及步骤

生物学教育研究选题来源、策略及步骤


2024年1月15日发(作者:)

__、一一 专家论坛2021年第4期生物学教育研究选题:来源、策略及步骤福建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福建福州(350117)俞女口旺张文君摘要介绍了生物学教育研究选题的来源、策略及步驟。选题应当参考高水平的期刊论文、正式

发布的立项课题,可以是有争议的问题、亟待解决的问题以及从教育研究中生成的问题等。选题应

做到未雨绸繆、联想创新、自下而上提出问题以及选题方向切口要小等。选题一般包括提出问题、聚

焦问题、解析题目和精致定题等步骤。关键词生物学教育研究;选题;策略

文章编号 1005 -2259(2021)4-0044 -041生物学教育研究的选题来源及策略选题的来源主要包括两方面:一是形式方面,

二是内容方面。形式方面的选题主要来源于高水

平的期刊论文和正式发布的立项课题两个方面。

内容方面的选题一般来源于有争议的问题、亟待解

决的问题和从教育研究中生成的问题三方面。1.1 基于形式的选题优秀的期刊蕴藏着大量的教育智慧。阅读优

秀期刊文献,可以提高个人的教育研究素养,也可

以从中发现值得研究的教育题材或产生新的思想

火花。我们平时应养成阅读文献的习惯,结合工

作、生活中的教育现象勤于思考,便能抓住当下教

育教学研究的热点或形成独特的研究视角。选择

期刊或专著作为选题参考时,关键在于挑选高水平

的期刊。期刊应优选CSSCI刊物,因为CSSCI刊物

学术水平较高、影响较大,能反映当前我国教育教

学最新研究成果。生物学教育属于基础教育学科

教学范畴,研究者既可阅读综合性教育方面的内

容,如《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北京大学教育

评论》《全球教育展望》等刊物,也要阅读研究学科

教学方面的期刊,如《课程•教材•教法》。除了

CSSCI刊物外,还可以阅读生物学学科教学的一些

期刊,如《中学生物教学》《生物学教学》《生物学通报》《中学生物学》等。通过阅读这些期刊,可以获

得当前生物学教学的研究热点、研究进展和研究方

法等,了解投稿的栏目及论文格式要求,搭建课题

研究的基本框架,确立教育教研论文选题的主要

方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教育部人

文社会科学研究、各省市教育规划办等课题机构每

年都会在其官网上公开发布年度课题立项名单。

公布的立项课题是经过了申报人精心设计和审查

人员的重重考验,其选题一定具有研究的社会意义

或研究价值m。我们要分析并研究这些立项课题,

一方面,可以从中知晓当前研究的热点,触类旁通,

寻找灵感,这相当于站在巨人的肩膀上,选题也会

迎合时代的要求;另一方面,学习这些立项课题名

称的语言表述,使题名更加精准,以第一时间博取

评委的关注。在查找已发布的课题时,不应该局限

于生物学这一门学科,可以广泛涉猎其他学科的研

究成果,特别是物理、化学、数学等科学课程,并从

中寻找灵感,获得启发和参考。1.2基于内容的选题

1.2.1有争议的问题教育教学在不断地发展,必定会存在一些教育

历史遗留问题或新旧观念的冲突,这些有争议的地作者简介:俞如旺(1971 —),男,教授,硕士生导师,£〇^1:3以以〇@加11.6(111.(^

2021年第4期….专家论坛—方往往就是选题的来源。我们可以从期刊、著作、

学位论文、教学参考或教学实践中挑选出符合自己

研究方向和感兴趣的争议话题。此外,我们还需要

持续关注教育前沿的新概念或新课题,从中找出可

以进一步研究的问题或者该研究历史上存在的不

足,并以此为基础,找到符合自身研究方向和感兴

趣的选题。例如,《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程标准”)提出生物学学科

核心素养,并将核心素养作为教学目标,这与过去

知识、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是什么关

系?其矛盾、冲突、争议的内容也必将是新课程标

准落地、落实的系列研究话题。同样的,我们以前

将科学思维蕴含在科学探究中,而现在,科学思维

作为学科核心素养与科学探究并列讨论,这其中存

在哪些讨论的价值和意义呢?真实的教育道理总是隐含在教育冲突之中,教

育实践不过是教育冲突的某种妥协或变形[2]。教

育历史充满着争议,有了争议才有了教育的进步。

了解教育史能使教师明智,能促进教师从宏观的视

角对教育现象作出正确的分析与判断。生物学教

师应了解两个方面的教育史:其一,了解某一个教

育专题的教育史,如了解卢梭的教育思想对进一步

理解儿童是教育主体的思想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卢梭开辟了现代教育理论的先河,触及遗传、环境、

教育对人发展的作用问题。其二,要对我国生物学

课程百年变迁和现代几次重大课程改革进行深人

的了解。一个生物学教学研究者,在研究某个主题

时,如果对生物学课程改革的历史不了解,那么该

研究可能就是不完整的、片面的。1.2.2亟待解决的教育实践问题在选题时不需要一味地追赶潮流,可以把注意

力放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问题上。若该问题

能够通过研究的方式解决并指导教育教学实践,则

可将其作为研究课题。另外,亟待解决的问题常见

于“解而未尽”的教育理论中,教育理论需要源源

不断的教育者不断地补充和完善,一—见解,在和专家的讨论中不但可以解决已有的困

惑,还可以得到新的启示,从而产生新的选题灵感。例如,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许多学校都建立了

在线课程数据库供学生学习,微课就是典型的体

现。那么,在这种大规模的在线学习中,学习者应

该如何由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成在线学习呢?由

此提出“大规模的在线课程中学习者的学习转变研

究”课题,研究什么是在线课程学习,以及学习者在

其中应该如何转变自己的角色,或是如何平衡课堂

教学和在线学习的利弊关系。1.2.3在教育研究中生成的问题教师要养成研究的习惯。教育研究需要积累,

往往一个研究的结束是另一个研究的开始。教育

研究错综复杂,牵涉许多方面,解决一个大问题,常

常需要先解决许多小问题,这就是新选题产生的基

础。选题并非一次尝试就能成功,而是从不断的思

考、修改、提炼中诞生的。教师在选题时,可以先确

定一个大致的方向,亦即“规划”课题,初步形成研

究框架和思路。在长时间对该方向研究的过程中,

通过进一步的研究或资料的补充逐渐产生或明确

新的选题。每一次选题题目的更换或修改都会促

使研究者对某个主题产生更深刻的理解,但每次的

更换并非完全另起炉灶,而是对该主题的升华。例

如4 一体四层四翼’视域下的高中生物教学与评

价实证研究”“基于创新创业教育的生物学课程教

学体系改革探索”“中学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下的

劳动教育实践研究”等,都是基于某种思想的大环

境背景下,对课堂教学、教材或是考试评价体系的

研究。1.3

选题的基本策略选题的基本策略包括:未雨绸缪、联想创新、自

下而上提出问题以及选题方向切口要小。其一,未

雨绸缪。平时需要多做积累,时刻关注教育发展前

沿,关注教育的最新动态。研究要不断深化并作出

特色,探索本研究的未知领域。成果上要多出论

文,出高水平的论文,为申报新的课题做好铺垫。其二,联想创新。通过分析对比已有课题(期刊或

立项公报),联系自身研究方向,积极创新,提出新

课题。其三,自下而上提出问题。课题研究的问题线教师可以从

中选择课题。此外,亟待解决的问题也可以通过与

该领域的专家讨论交流而获得。之所以称之为专

家,必定是对该领域的内容有较多的研究和独到的

――一m2021年第4期•专家论坛应该是教育教学研究中真实遇到的问题,是亟待解

决的实际问题。选题要能够理论上顶天,实践上立

地,上下贯通,中间触类旁通,通过将实际问题的不

断提炼,实现从实践到理论的研究方案。其四,选

题方向切口要小。选题一定要落地、落实,能解决

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避免研究方向的

空泛和虚化。选题要多从自身所处的教育环境入

手,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选择明确、具体的研究题目。

2生物学教育研究的选题步骤

有价值的选题是要解决具体、明确的问题。提

出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是选题的第一步,也是关键的

一步。问题的提出往往比解决问题本身更重要。

课题选题是要提出重要的问题、真正的问题和亟须

解决的问题,且选题要有研究价值。一个问题上升

为课题,要满足多方面的条件,其核心就是价值性、

可行性的讨论。主要从以下4个方面进行考量:

(1)问题是否突出存在;(2)问题是否具有广泛性;(3)问题是自身层次能解决的,超越自身能力的问

题是没有意义和价值的;(4)是否有相对明确的思

路或解决方法。问题提出后,要对问题进行提炼和聚焦。首

先,基于自己的学术方向和兴趣,通过文献检索,了

解该领域最新的研究动态和思想,阅读至少15篇

高水平文献,从中整理出4 ~5个选题,并了解他人

在每个选题上的研究方向、框架和思路。其次,整

理自己近几年发表的论文,结合该领域的最新研究

成果,从以上4 ~5个选题中筛选出2 ~3个选题,

课题研究应有连贯性。再次,结合课题指南(如果

有的话)、研究目的和已有的研究条件,选出1 ~2

个选题。最后,从这1~2个选题中,通过咨询专家

或再次阅读文献,选出1个能够持续研究、具有创

新性的选题作为申报的选题。解析题目又称解题,是对选题的解释和分析,

包括对题目的认识和简单介绍选题的来源。解题

就是把题目打开,对每一个关键词作限定或说明。

解题时要阐述研究的对象、方法、目的、内容、结论、

意义、创新点等,熟记选题的核心概念和主题概念,

从而对该选题有全面、清晰的了解。2. 1提出问题、聚焦问题和解析题目2.2精致定题经过提出问题、聚焦问题和解析题目,最后要

对选定的题目加以完善,精致定题。选题最终体现

在题目上,好题目是课题立项、论文发表的第一关。

精致定题主要是对题目的语言表达进行高度凝练,

一般包括对题目“瘦身”、巧用动词、形容词和符号

等策略。2.2. 1题目“瘦身”对题目进行“瘦身”,首先要消除题目中的虚

词虚字,使词与词之间联系紧密。例如,“强调新课

程标准核心素养价值的中学生物学教学模式研

究”,题目冗长,且不聚焦。分析关键词应包括:核

心素养、价值、教学模式。在这里出现了“新课程标

准”和“核心素养”两个关键词,事实上,核心素养

是写人新课程标准中的,两者是重叠的,可删去“新

课程标准”;“强调”和“价值”表述过于烦琐,不够

简洁,可以删去“强调”,将“价值”改为“价值取

向”;“教学模式”过于宽泛,研究内容不聚焦,可以

进行范围缩小,如“实验教学”“概念教学”“探究教

学”,抑或“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等。最后修改为

“核心素养价值取向下的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模式

研究”。其次,对较长术语进行“瘦身”,简短的词语易

于记忆和传播,精练的短句比冗长的术语更加让人

印象深刻。例如,“翻译和介绍”可以瘦身为“译

介”,“对比和翻译”可以瘦身成“比译”等。最后,对符号进行“瘦身”。在题目中,除特殊

情况,尽量不要出现括号、冒号、书名号等符号,否

则题目过于冗长,负担较重。可以将冒号、括号或

书名号里的内容加以修饰,用简短的词代替。例

如基于永福花乡资源的《花文化》校本课程开发

的研究”,其中,“永福花乡资源”就是“花文化”的

代表,重复用书名号体现花文化显得重复累赘,可

以将“《花文化》”删去,直接改为“基于永福花乡资

源的校本课程开发的研究”即可。2.2.2巧用动词、形容词和冒号对题目“瘦身”后,最后就是精致表达。吸引

评委的注意力是选题能否通过的关键,因此题目的

表达至关重要。我们可以通过巧用动词、多用形容

2021年第4期博学精进___编者按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精选了许多优秀的生物学教学论文,

这些论文反映了中学生物学教育教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我刊将于2021年第4期和5期陆

续推出两篇基于《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文献分析的文章,旨在帮助广大生物学教育工作者厘

清学科教学的发展方向,从而提升专业素养和教学胜任力。中学生物学教学研究热点与展望*-基于2020年《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文献的分析陕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陕西西安(710119)刘杨赵笑蓉摘要对《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中生物学教学论文进行系统分析,发现近年中学生物学教

育研究热点涉及新教材解读、学科素养目标研制、学科素养的评价、深度学习、单元教学设计、社会议

题教学、实验改进研究、概念诊断与教学、作业设计、教师专业发展等10个领域。未来生物学教育研

究需关注课标教材的深度解读、单元教学、社会议题教学、实验及其教学、素养测评试题、教师专业素

养发展等方面,并需注重生物学思政教育研究。关键词中学生物学;热点探析;研究展望

文章编号 1005 -2259(2021)4-0047 -04《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教与学》是由教育部主

中学生物学教学的研究热点及发展走向。下文提

管、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的学术期刊,每月精选全国

及的研究者及其主张均引自2020年《中学政治及

报刊资料中优秀的生物学教学论文,汇编成册。精

其他各科教与学》,文中只注明该期刊的期次。选的论文兼顾学术性和实践性,能够折射出中学生

1生物学教学研究热点

物学教学的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鉴于此,本文拟

1.1新教材解读采用内容分析法对2020年《中学政治及其他各科

教材建设是教育发展的核心议题,是实现立德

教与学》中的生物学教学论文进行系统分析,探析树人的重要依托[1]。研究者纷纷着手研究新版教词、巧用冒号3个技巧使题目更具吸引力。审美教育中的作用:基于行为与脑电的分析”;体现

第一,巧用动词。动词的使用能够使选题更有

研究目的,“STEM教育创新与实践:中小学机器人

活力,呈现动态美。例如面向STEM教育的教师

课程建设的研究”;体现研究范围或领域,“形式与

教学能力的评价与提升研究”中,首先是对教学能

功能:中美芬数学课堂关键教学行为比较研究”

力的“评价”,其次是在“评价”基础上的“提升”,动

“什么知识改变命运:知识类型及其获得与阶层流

词表达到位,意义深刻。动机制的‘中国经验’研究”。这些课题用短语或

第二,多用形容词。形容词可以体现研究对象

问句强调研究问题,用冒号后的内容来阐述短语或

的价值。例如,“深度教学发展生物学核心素养的

问句表达的内涵,这种表述方式也是一种常见的吸

实证研究”中,“教学”前面加上形容词“深度”,使

引评委的办法。题目蕴含更深层次的意义。参考文献[1] 黄忠廉.人文社科项目申报300问[M ].北京:科学出

第三,巧用冒号。许多课题中,采用冒号来表

版社,2020:4.达研究的范围、内涵、方法或结果,题意更加简洁、

[2] 刘良华.教育研究方法:专题与案例[M].上海:华东

有力。例如,体现研究手段,“不同音乐呈现方式在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8. A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05301801a1404647.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