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研究现状——基于CNKI文献检索数据分析

课程思政研究现状——基于CNKI文献检索数据分析


2024年1月15日发(作者:)

实践◆专业◆应用专业课程思政研究现状———基于CNKI文献检索数据分析梁宁(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江苏徐州221000)[摘要]基于中国知网学术期刊数据库(CAJD),通过对“课程思政”领域研究的发文量、期刊与基金分布、研究机构、高影响力作者、关键词等进行检索和统计分析发现:2019年开始,该领域研究文献数量出现猛增;《中国高等教育》刊文数量最多,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研究最多;研究机构对该领域的发文量并不高,且研究机构以及高被引作者集中在上海地区,目前研究还不具备“百家争鸣”的特点。通过知网计量统计工具对关键词的知识图谱分析表明,围绕“课程思政”关键词研究涉及的具体方向较为集中,研究热点紧跟新时代政策和会议精神。[关键词]课程思政;研究现状;中国知网;数据分析[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2096-0603(2020)41-0171-03[中图分类号]. All Rights Reserved.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文件,上海以此为契机开启了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德育)课程改革的探索之路[1],并于2014年提出了“课程思政”的理念。习近平总书记先后主持召开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等重要会议,也为“课程思政”的研究指明了方向。从概念的提出到研究内容的发,使之从地方实2004年以来,党中央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进一《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践探索转化为国家战略部署,研究文献数量开始明显增多,2019年相关文献数量猛增。2020年为半年数据,可以预测,在未来一定时间内,课程思政将依旧是研究的热点。220展,国家和学者对“课程思政”给予了高度重视。因此,对当前研究状况的梳理与总结十分必要。一、数据来源与处理(一)数据来源与处理以“课程思政”为主题,时间设定为2014—2020年,期刊来源类别选择核心期刊、CSSCI、CSCD,在中国知网进行检索,截至2020年5月29日,共获得462条数据。对此检索结果进行计量可视化分析。二、基于CNKI的“课程思政”文献统计分析(一)年发文量分析“课程思政”的概念最早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2014年提出,之后的两年对“课程思政”的研究文献量增长缓慢(见图1)。2017年,“课程思政”被纳入中央2017年份2图12014—2020年“课程思政”主题研究发文量分布(二)期刊与基金分布发表“课程思政”相关研究文献的期刊共21种,其中核心期刊18种,CSSCI3种,涉及多门学科。排名前10位的期刊发文量逸12(表1)。其中,发文量逸20的期刊有4种,表明对“课程思政”研究关注的期刊平台相对比较集中。在所有刊文期刊中,《中国高等教育》发文最多,约为论文总数的8豫,该刊是教育部主办杂志,期刊特色为宣传中央和教育部有关方针政策及新思作者简介:梁宁(1991—),女,江苏徐州人,研究生,助教,就职于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171-

实践◆专业◆应用路、新举措,展现高教改革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最新成果。另外,“课程思政”研究基金资助论文数量逸3篇的,均为国家级、厅级、省部级基金项目,其中受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的最多,有18篇;而浙江、江苏、黑龙江、排名56科研机构北京联合大学上海交通大学76专业(续表)发文量(篇)吉林等省份都有相应的资金支持,说明“课程思政”的研究也受到地方的高度重视。表1“课程思政”研究基金资助和期刊分布序基金资助论文期刊分布论文号基金数量期刊名称数量123教育国家社部人会文科学基社会科学金研究项目1813中学国高浙全国教育江省哲科学规划课题10思想理论教育校党建等与思想教育教育36导刊3445国家自然科学学社会金科学规划课题6中305中国职业国大学技术教学教育19246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4思想理论教育167江苏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3教育理论与实践138吉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1093教育与职业黑思想政治教育龙江高等研究研究121212(三)研究机构分布我国对于“课程思政”研究排名前10位的机构(发文逸5篇),如表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对于“课程思政”研究发文量并不高,排名前10的机构中有4所高校位于上海市,发文量占发文总量的6%,是“课程思政”研究的主要力量。排名前10机构中的吉林大学、浙江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所在地区分别为吉林省、浙江省、江苏省,且分布与基金资助排名相呼应。并且,排名前10位的研究机构中没有高职院校,暴露出我国课程思政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2019年,国务院发布“职教20条”,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具有同等重要地位。高职院校是目前我国培养各行业技能型人才的摇篮,力求把高质量人才输送到社会上,这意味着更要在思政教育上加大力度。高职院校对课程思政的研究将对整个研究的持续进展起着积极的作用。表2“课程思政”文献研究排名前十位机构排名科研机构发文量(篇)12华东吉林师范大学10浙1043上江大学海大学大学87-172-78武复汉旦大学大学5109南京南师京范大学5大学55(四)高影响力文献及作者分析文献的下载数量和被引频次往往能从“量”和“质”上反映出受关注度和学术影响力[2]。通过统计分析高被引作者及其论文发现:中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高德毅于2017年1月发表的《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被引频次分别为687,居于第一位,下载次数位于第二位。他认为,长期以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孤岛”困境,思政教育与专业教学“两张皮”现象未能根本改变,体现在:在教育理念上,不能正确认识知识传授与树立“课程思政”理念,强调学校教育应具备360度德育“大熔炉”的合力作用。构建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素养课程、专业课程三位一体的高校思政课程体系。发挥思政课群舞中领舞”的作用,实现所有高校课程的“共舞中共振”效应[3]。前十位高被引的9位作者均来自不同的机构,表明我国“课程思政”研究并没有被同几所机构引领。9位高被引作者中有四位来自上海地区,这说明上海地区高校在课程思政研究领域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课程思政研究的突出力量。表3排名前十位高被引作者分布排序作者作者机构被引下载次数次数发表时间1高伊伊中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687194242017-01-032王伊伊中山大学5-07-253高伊伊中共上海市教卫工作党委487176962017-01-204邱伊伊华东师范大学381137492017-07-155陆伊伊江苏大学259158932018-03-106李伊伊上海应用技术大学-08-187何伊伊陕西师范大学-10-208高伊浙江工商大学7-08-189余伊伊中国地质大学(武汉)8-01-0810高伊伊同济大学. All Rights Reserved.“

实践◆专业◆应用(五)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关键词是文献计量研究的重要指标之一,也是作者学术思想的凝练和概括。对关键词进行整理排序(见图2),选取排名前十的关键词进行研究发现,目前我国有关“课程思政”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思政课程思想政治教育高校专业思政课教学改革思想政治理论课协同育人高职院校思政课程、立德树人、工科研究生、教学改革、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高职院校、协同育人等方面。综合这些关键词分析,发现课程思政研究与时代背景息息相关。180160出现140频120次1008060200关键词图2与“课程思政”相关关键词分布关键词能够体现论文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关键词频次统计分析和共现关系能够科学地反映研究热点。关键词共现指的是两个以上的关键词在同一篇文献中共同出现的情况,能够更加清楚地反映该文献的研究主题。应用中国知网计量可视化分析,对462条检索结果进行分析,节点过滤频次选择“6次”,聚类分析选择“3次”,生成的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见图2。其中每一个圆圈代表一个关键词,共17个。除去“工科研究生”“课程改革”2个没有共现关系的关键词,其余15个关键词是该领域研究的重点关键词。圆圈越大,说明关键词出现次数越多。各个关键词之间的连线表示词语之间的共现关系,连线越粗说明几个关键词之间关系越密切,能够形成共现关键词联合,是一段时间内众多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4]。深入分析图3中的关键词对,得出主要共现关键词联合如下:课程思政—思政课程、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课程思政—协同育人、课程思政—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进一步研究发现,“课程思政”是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为将立德树人深植于课程和课堂搭建了载体。“课程思政”概念的提出和研究内容的发展都和中央出台的文件和会议精神息息相关,是党的政策催生的教育理念。“课程思政”立德树人课程思政新时代思政教育课程体系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图3高频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三、结论与分析念被正式提数出据后统,之计分析后两表年明研究:2014文献年“课程思政”量增长缓慢概。2017献数量年,猛研究增。文说献明“课程思政”数量开始明的显提增出是自上多,2019而年下相的,关文先有国家政策方针,后有学术界的跟进研究。发文2.数从量研究最多期;刊国与家基和金江分布来苏等看几,《个中省国高份对等“课教育程》思的政”的研究高度重视,其中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了该方向大量的研究。3.从发文研究机构的主和高要力影响量。力我作国高校者统计对来“课程思政”看,上海是研究发文量并不高,但出现了较为凸显的核心文献,这表明当前国内对“课程思政”领域研究存在“大家”,但理论与实践的研究还未达到“百家争鸣”的阶段。排名前10位的研究机构中没有高职院校,也暴露出我国课程思政研究目前存在的不足。参考文献:[员]赵蒙成援构建“课程思政”生态圈[晕]援中国教育报,圆园员怨原园缘原园苑援[圆]唐凯芹,张志强援基于悦晕运陨的我国数字期刊研究状况分析[允]援中国科技期刊研究,圆园员缘,圆远(远):远圆远援[猿]高德毅援从思政课程到课程思政:从战略高度构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允]援中国高等教育,圆园员苑员):源猿原源远援[源]吴晓秋,吕娜援基于关键词共现频率的热点分析方法研究[允]援情报理论与实践,圆园员圆,猿缘(愿):员员缘原员员怨援因编辑-陈173鲜-艳“课程思政”.. All Rights Reserved.(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05281155a1403476.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