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8日发(作者:)
Ocean
World
2019大马哈鱼回到产卵河流的样子,由
摄像师李延来在瑋春密江拍扌星。夫马鱼的目連来自中圄的优疚二文鱼原种撰文丨供图丨李欣永续自然保护公益基金会0B”庆马呛鱼是什么?大家好,我叫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keta
),我在中国的学名是大麻哈鱼,在北美叫Chum
Salmon
,在日本叫鮭(+?"
,在俄罗斯叫Keia,不仅是正牌三文
鱼,还是世界上分布最为广泛的太
平洋鮭鱼。左图是大马哈鱼的分布,绿
色为现存分布,黄色意味着分布受
限,红色是历史分布,蓝色是海洋
分布,图上我国的额尔古纳河以及
松花江上现已绝迹。
我住在北太平洋周边地区,中国也是我的
以我们的存在沟通了海洋和河流,把海洋的营
养重新带回淡水。像我这样的鱼类在自然界当
家乡。我和大家经常吃到的大西洋鮭并不在一
个区域。我的一生要历尽千辛万苦:在淡水中出
生,然后迅速银化(smoltification
)适应海水,
中可是非常罕见的!我在泪游路上是虎鲸的食
物,海豹甚至会追着我到入海口,而进入淡水
河流之后,我又是熊等肉食动物的越冬食物到海洋中去茁壮成长,最后再回到自己的家乡
产卵繁育。在国外大家有机会看到如下图这样
的壮观景象:f泡游路上的艰难险阻在亚洲,东北虎也是会捕食我的。在我死
后,我的眼睛献给了鹰,我的肉体献给了肉食
动物,我携带的海洋营养则滋润了树木和河流
T阿拉斯加的大马哈鱼泡游生态,促进了无脊椎生物的繁衍。所以我的孩
其实这只是我们回到淡水中产卵的样子,
实际上我们绝大部分时间都生活在海洋中,而
子们在入海路上所需要的饵料也是由我而生。
虽然鸟类很喜欢捕食我的孩子们,但是看着它
且长相完全不一样。们吃饱的样子,其实我心里认为这是值得的:T阿拉斯加地区海水形态的大马哈鱼t
美洲河鸟(American
Dipper,
Cinclus
mexicanus)
进食驼背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gorbusha)的鱼苗我们在海里的时候,不同的三文鱼形态差
异很小,只有在回到淡水,并为了繁育而改变
身体形态之后,我们的个体差异才会变得明显
由于我的生态学意义十分重大,哺育了整
个淡水河流生态环境,所以大家把我定义为关
键物种(keystone
species )
0不仅如此,我的亲
(如阿拉斯加的大马哈鱼泪游图)。由于我们需要从海水回到淡水中产卵,所
戚们都很特殊。我们太平洋鮭鱼在产卵结束之
69
重点推介
Ocean
World 2019后,都会在很短的时间内死亡,即一生只有一
个产卵季,这叫做终生一胎(semelparous)o也因
为这样,我会把所有的爱和营养都浓缩成精华
并输送到鱼卵中去,所以我的卵在淡水鱼中是
异常巨大的:?黑龙江上溯至其南源额尔古纳河的基本路线,到红线
结束位置约3,300km。另外,从黑龙江入海口尼古拉耶
夫斯克(庙街)到我国最东的抚远约有1,000km以让江河拥堵,甚至踩在鱼背上就能过河,现在
的我们早已不复当年风光了。被人类过度捕捞确
实导致我的族群越来越少,但是我们最大的威胁
是不合理的水坝建设以及被破坏的家园。如果水
坝没有鱼道或者设计存在问题,我们和自己的家
?鮭鱼的鱼子,远大于鲤鱼等常见淡水鱼乡就永远地被隔离了。从下图可以看到,松花江
反观我们的亲戚虹鱒和大西洋鮭,它
是历史上我们的主要产卵场,据粗略估计,黑龙
们都是一生多次产卵的,这被称作一生多胎
江上四成的兄弟姐妹过去都在松花江及其支流产
(iteroparous)0但是通常来说,它们通常一生也
卵,然而水电站使得它们消失了。现在我们的家
仅度过两三个产卵季而已,所以我们三文鱼的年
园只在这些孤立的点上。纪普遍都很小,比如我们大马哈鱼的产卵年龄通
常是三龄和四龄。作为一尾大马哈鱼,我可以很自豪地说,
我们对北方淡水河流的生态系统健康有着举足
轻重的地位,所以保护我们有着极其重要的生
态学意义。T我国目前的大马哈鱼分布情况在不远的过去,我们在黑龙江流域的汹游距
在东北地区,我们的分布不仅只有黑龙江流
离达到了3()00千米左右,从黑龙江入海口的尼古
域,绥芬河和图们江流域也有我们的身影。我还
拉耶夫斯克(庙街)一直到黑龙江南源的额尔古
有两个兄弟,它们也分布在绥芬河和图们江上,
纳河。我们是世界上泪游距离最远的三文鱼,比
它们叫马苏大马哈鱼(Oncorhynchus
masu
)和
北美育空河帝王鮭的2800千米汹游路线还要远。驼背大马哈鱼。其中最让我难过的是驼背大马哈
但是很悲伤地告诉大家,目前我的数量在中
鱼,它和我的产卵时间是重叠的,但是我几乎没
国已经相对十分稀少了,过去我们的秋季汹游可见过它了。它的特征是尾鳍上明显的椭圆斑点。70
t马苏大马哈鱼的海水形态,它的上馭是弯曲的,图片
来自日本而它的陆封型兄弟,我曾经见到过:T雄性驼背大马哈鱼在产卵场的形态在海水中,它和我以及其他三文鱼都很
T密江上的陆封型马苏大马哈鱼,身上的斑点很多像,但是它的特点也很明显,就是尾鳍上大又
密的椭圆形斑点:目前它在密江大马哈鱼放流站被成功地保育
了下来,并且已经开始了小规模的养殖,陆封型
的特点就是浑身的斑点。更有趣的是,我这个兄弟的分布也很广泛,
它不仅在日本有大量分布,其分布的最南界线达
到了我国台湾,在那里它被称作樱花钩吻鮭,被
视为台湾的珍宝。樱花钩吻鮭也曾面临灭绝的危
机,但是现在得到了重视.建立了保护区,所以
数量已经趋于稳定了。t驼背大马哈鱼的海水形态而我们的情况也在逐步好转,目前绥芬河和
密江都已经是国家级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了,
我的另一个兄弟很奇特,它叫马苏大马哈
鱼。同一对亲本产出的后代既会有选择在淡水
这对于我们大马哈鱼来说是个非常好的消息:中生活终生的,也会有选择入海的。终生生活
在淡水中的被称作陆封型(land-lock),入海的则
被称作汹游型(migratory)。目前在图们江的支流
密江上,我还是能看到它的。有趣的是,汹游
型回到淡水之后,不仅长得和我很像,个头也
差不多,但是有个细节我们从小就不一样,它
的上额总是弯得厉害。T密江的国家级马哈鱼种质资源保护区的立牌71
重点推介
Ocean
World
2019力;肃来的路在何方?人类追求自由平等,我们中国的大马哈鱼
也应当和其他国家的马哈鱼享有同样的平等权
益。中国放流的小鱼长大之后在回来的路上还
要被其他国家在近海和河流上进行捕捞。那么
中国作为鱼源国,却得不到自己的鱼,这是很
明显的不公平。我们非常希望社会各界能关注
我们,让中国和俄罗斯开启对话,共同把我们
的族群壮大,未来在中国还能看到江河拥堵的
场景!t这条人工修复出来的河道看上去甚至更自然然环境的改善,即使不依靠增殖放流,大马哈
鱼们仍然可以塞满江河。所以在北美,放流站
和其他鱼类相比,我们一定会回到自己
的产卵场,那么通过精准的数据记录和数学模
型的建立,是可以预测我们的汹游量的。北太
平洋国家均已使用模型来辅助捕捞和制定配额
更多地是作为一种教育工具。普教育馆拿大的每个政府放流站几乎都有自己特色的科
-模拟出来的产卵场情况和科普展览室,加
了,而我国目前对资源的调查和资料的收集仍
停留在初级阶段,对我们的产卵场情况仍然是
知之甚少,本底调查是迫在眉睫的长期工作。
另外,法律虽然到位了,但是执法不到位,偷
捕和电鱼的行为依然大量存在。安全的产卵环
境、科学的长期的数据收集是实现大马哈鱼可
持续渔业的必要条件。所有北太平洋国家,包括朝鲜,对于到达
产卵场的马哈鱼几乎都是禁止捕捞的,由国家
进行强制保护。在加拿大,1977年发起的三文
鱼增殖项目(Salmon
Enhancement
Project,
SEP)
有力地改善了环境,恢复了大量的马哈鱼种
群。通过政府、科学家及教育工作者们40年
以来的努力,现在当地人民都是自发地来保护
我们。当我的朋友们遇到困难,人类会用活鱼
车、鱼泵、直升机等帮助小伙伴们回到自己的
家乡。另一方面,北美的小伙伴们普遍都说,
那里的环境实在是太好了。在资源枯竭的情况下,最实用的办法是利
用放流站进行种群的增殖。今天的北美由于自T加拿大放流站的鮭鱼、泡游渠及其观察室72
正是由于我们寻根回家的特性.所以我们一
定会回到出生的放流站,开凿泪游的生态渠以及
这样的观测室,既能满足增殖放流的捕捞需要,
还能止居民切身实地看到我们泪游的壮观景象。
?年会上永续基金会代表们把目光放在太平洋的另一侧,中国现在只有三个
大马哈鱼的放流站,而且设备落后,厂房设计也
的恢复,我们的种群数量会越来越多。等到了
那个时候,在中国就能看到和国外一样的三文
鱼汹游的壮观场景,一想到这样的场景,我笑
存在问题,技术长期以来没有和国外交流的渠
道,这些都制约了增加我们种群数量的可能性。
但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在政府原有的保护基础
得上顎都弯了呢。说起弯曲的上频,我的好兄弟马苏大马
哈鱼,未来有非常巨大的养殖潜力。实际上它
上,2()15年开始,我们又得到了来自民间的保
护与支持,永续自然保护公益基金会和黑龙江省
环境保护教育学会联合发起了
“让中国大马哈鱼
和虹鱒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虹鱒能以入侵物种
的身份在国内进行大量养殖.那么如果将马苏
回家”公益项目,旨在多方合作利用多种手段来
大马哈鱼进行长期的选育,中国就可以养殖自
保护和恢复中国大马哈鱼种群。他们每年都去寻
找我们的产卵场.和当地社区尤其是渔民进行沟
通,为放流站进行改造,和政府建立长期有效的
己原种的三文鱼了!马苏大马哈鱼对温度的耐
受力比虹鱒更高,更能满足我国的实际养殖需
求,目前最大的问题是由于没有长期的选育,
缺乏成长率快的品系和卵源。但是有日本马苏
合作关系。另一方面,他们开始与其他国家开展交流
活动,安排三位站长去加拿大BC省的多个放流
大马哈鱼的经验可以借鉴,而且在日本养殖产
品的市场价格也很高。站参观学习,还作为观察员参加了北太平洋泪
游鱼类委员会(North
Pacific
Anadromous
Fish
Commission
)的26届年会,这是中国人第一次
总结一下,先通过增殖放流使我们的数量
趋于稳定,得到稳定的放流站种群.满足捕捞
需要并同时促进渔民转型。日本可以为我们提
参加这个会议。供宝贵的经验。日本不仅放流量很大,而且放
流站通常都毗邻农田,这和中国的情况非常相
似。同时增加执法力度,让我们在泪游季有能
力进行产卵繁育,扩大野生种群。在俄罗斯,
鮭鱼产卵场上会有警察保护着我们。另外还需
要开展河流自然环境的修复实验工作,向北美
学习丰富的河道管理以及修复经验。那么,随
之而来的就是旅游业和中国的三文鱼养殖业的
巨大发展,而且是良性且可持续的。我相信,
我们会继续身体力行地哺育着生我们养我们的
?绥芬河社会公益型保护地正式揭牌河流,然后和永续自然基金会一起,达成生态
环境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本文内容为作者提
我们相信,未来我们在中国的情况会越来
越好。通过科学合理的增殖放流以及生态环境供,不代表本刊立场)皿|73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02897439a1261035.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