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宴上的家常菜——宫保鸡丁

国宴上的家常菜——宫保鸡丁


2023年12月12日发(作者:)

龙源期刊网

国宴上的家常菜——宫保鸡丁

作者:

来源:《北京广播电视报》2018年第21期

去年11月,美国总统特朗普来华访问,在欢迎他的国宴菜单上有一道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家常菜——宫保鸡丁。这道看起来平平无奇的菜式,备受西方各国政要的欢迎。前美国第一夫人米歇尔应邀到北京访问时,宫保鸡丁也是宴席上的主菜之一;美国前国防部长哈格尔到北京某军校参观,中午在食堂也点了一份宫保鸡丁,还对随行的记者翘起大拇指称赞:“我喜欢宫保鸡丁。”4年前,德国总理默克尔访华期间曾向厨师学炒宫保鸡丁;再往远了说,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来华访问,有人问他对中国最深的印象是什么,克林顿也说了一个词“宫保鸡丁”。在2008年奥运会期间,北京街头,多位外国游客穿着印有“宫保鸡丁”字样的T恤衫来看奥运比赛,以至于有人打趣说,宫保鸡丁已经成为外国人眼里中国菜的代名词了。

外国人是什么时候爱上宫保鸡丁的

说到宫保鸡丁在国外流行,还得感谢李鸿章李中堂。这位晚清大员曾出使过欧美,还曾经代表清政府游历过欧美各国,受到了很多外国政要的接见。这期间难免会礼尚往来,在李鸿章宴请欧美各国政要的菜单上,有两道菜给这些大鼻子们印象最深,一个是宫保鸡丁,一个是李鸿章杂烩。这后一种似乎是外国人给起的名字,是由李鸿章在美国时偶然创造出的一道菜肴,主要用海参、鱼肚、鱿鱼、玉兰片、腐竹等材料制作而成。而宫保鸡丁呢,传说是由李鸿章带到欧美去的国宴菜品。

其实,还有一种观点认为,宫保鸡丁是19世纪中期,大量到海外务工的华工传播出去的。这种说法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具体到这道菜式的传播,已无法考证了。不过,宫保鸡丁能顺利走上国际化道路,确实有先天的优势,即鸡肉是东、西方人都喜欢的肉类,加上西方人尤其喜欢吃鸡胸肉,而宫保鸡丁就是用鸡胸肉做主材的。

在包括美国人在内的很多外国人看来,宫保鸡丁等同于中国菜,如同意大利面等同于意大利菜。不过人乡随俗,您要不是在唐人街点的餐,这宫保鸡丁可能还会变身换包装,搞得您可能都认不出它了。原来,外国餐厅为了取食方便,会把宫保鸡丁装在一个白色的外卖纸桶里卖,成了一种口感厚重、味道酸甜的改良版“中式快餐”,而且外国人更喜欢管这道菜叫kungpao chicken,这名字算是音译的结合体。

除掉宦官安德海成就一代忠臣丁宫保

发明宫保鸡丁这道菜的人可以说是个大人物,他就是封疆大吏丁宝桢丁宫保。宫保是一种民间称呼,是对取得太子少保、太子太保以及太子太师等名誉职位的高级官员的尊称。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02335798a1204105.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