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疫情看中美关系表现、原因及对策

从疫情看中美关系表现、原因及对策


2024年6月11日发(作者:)

第36卷 第1期

2021年1月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

Global Science, Technology and Economy Outlook

Vol.36 No.1

Jan. 2021

从疫情看中美关系:表现、原因及对策

秦  铮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北京 

100038

摘 要

在2020年暴发的新冠肺炎疫情中,中美本应借机缓和前期的贸易冲突危机,但美国不仅没有

缓和与中国的关系,反而从医疗产品进口、供应链转移、舆论战等方面,加大与中国的分歧,这背后的

原因包括:美国对中国的战略打压、借机转移国内矛盾、中美发展模式之争,以及科技竞争加剧等。为此,

本文建议中美之间增进相互信任,中国应谨防陷入美国的话语陷阱,专注于解决自身国内问题,以及加

强底线思维,做好最坏打算。

关键词

新冠疫情;中美关系;供应链转移;贫富差距

A

    

DOI

10.3772/.1009-8623.2021.01.010

中图分类号

:D822

文献标识码

自中美贸易冲突以来,中美关系每况愈下,

而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暴发,让中美本来就不

稳定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张。疫情本身并不是引起

中美冲突的根源,却加剧了两国之间的对抗,这

背后体现的是中美之间发展模式的竞争和崛起大

国与现存大国之间的竞争,为此,需要谨慎处理

中国与美国之间的关系,在控制好疫情的基础上

争取更大的发展空间。

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加和医疗物资的缺乏,3月中旬

起美国逐渐放宽标准,大量从中国进口口罩、医

用手套等几十种医疗产品并取消加征关税,两个

月内,来自中国的超过66亿只口罩和各种医疗物

资,挽救美国的医疗系统于水深火热之中;然而,

刚一恢复“元气”,美国就急于对中国进行制裁,

在美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CDC)和食品药品

监督管理局(FDA)的配合下,中国口罩出口企

业再次被限,105家企业在一夜之间仅剩14家获

得授权。美国的做法明显表现出“需要时放宽,

满足时收紧”的双重标准。

第二,美国借疫情之机加快供应链转移。正

是在疫情中暴露出的医疗设备供应链脆弱性,促

使美国对其供应链安全进行思考,各部门加速推

进供应链“去中国化”:新美国安全中心发布《大

国持久战:初步评估》报告,表示美国应就中国

崛起展开“持久战”式的长期规划;国务卿蓬佩

奥称将与澳大利亚、印度、日本、新西兰、韩国、

越南等国家合作,从而解决关键领域供应链过度

1 疫情加速中美关系恶化

疫情在中国暴发后,中国借助政治优势和对

新技术的快速应用,在短期内控制住了疫情的发

展;疫情在国外暴发后,中国又不断给予各国必

要的援助

[1]

,但这不仅没有带来中美之间的合作,

反而招致美国对中国的不满和打压,在多方面加

剧美国与中国的分歧和“脱钩”:

第一,美国采用双重标准进口医疗产品。疫

情在美国暴发以前,美国以中国生产的口罩不符

合美国标准为由,禁止部分口罩出口到美国;但

作者简介

秦铮(1990—),男,助理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科技发展战略与政策、企业创新与组织变革。

项目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智库课题自主立项长期重大课题“围绕大国竞争的科技发展研究”(ZK202015);国家科技

       决策咨询研究项目“面向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国家长远科技发展战略”。

收稿日期

:2020-11-15

— 59 —

◇秦 铮:从疫情看中美关系:表现、原因及对策

依赖中国的问题;白宫国家经济会议主席库德洛

呼吁所有在华美企撤回美国,由此产生的全部搬

迁费用在当年进行100%费用化处理,从而减轻

企业税负。美国还宣布将采取税收激励和潜在的

回归补贴等措施,促使关键领域供应链迁回美国,

即使不能回到美国,也将迁出中国并使它们更接

近美国本土。可以说,疫情加速了美国制造业回

归计划的实施。

第三,美国不断歧视、污蔑和“甩锅”中国。

疫情在中国暴发之时,《华尔街日报》曾以《中

国是亚洲真正病夫》为题发表歧视性文章,利用

疫情对中国进行种族主义色彩攻击;3月份疫情在

美国暴发后,特朗普又忽视世卫组织对新冠病毒

的正式命名(COVID-19),而坚持使用“中国病毒”

一词,直到7月份仍不改口;蓬佩奥也屡次公开

谎称中国“销毁样本、隐瞒疫情”,导致美国和

全球的巨大损失,7月份又污蔑中非抗疫合作为不

透明借贷;部分美国政客甚至还要求中国为此次

新冠肺炎疫情负责,承担此次疫情给美国带来的

经济损失,企图“甩锅”给中国来掩盖自己抗疫

不力的事实;此外美国政府还限制中国记者的在

美正常活动、污蔑中国囤积防护物资利用疫情谋

取暴利等等,各种行为层出不穷。

2 美国举动背后的原因

我们看到,疫情本来是中美两国面临的共同

敌人和威胁,双方合作本应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而且也符合国际期望,但是中美不仅没有合作,

反而走向了对抗,其原因在于:

一是疫情被美国作为打压中国的新战略工具。

从长周期来看,中美实力对比已接近历史拐点

[2]

美国正处于长周期衰退中,而疫情只是其中一环,

可能会加速美国的衰退;显然,中美实力差距的

快速缩小是美国所不能容忍的,既然不能够让中

国接受美国设定的发展道路,那么对中国进行全

面遏制和战略打压就成为美国最合理的选择

[3, 4]

当前世界经济整体增长乏力,特朗普政府坚持“美

国利益至上”,对中国的打压一开始就存在,贸

易战就是其中一种表现方式,而疫情只不过为美

国提供了新的打压中国的战略工具,美国“自以

— 60 —

为好”地想以此来击垮中国;此外,“疫情”与“大

选”的叠加,让攻击中国成为美国政客的政治筹码,

两党都把攻击中国作为获取民意的手段。

二是疫情给了美国进一步转移国内矛盾的机

会。近年来,美国贫富差距日益扩大,社会财

富越来越集中于少数精英手中,中产阶级大量缩

水,底层社会失业严重,不同阶层之间矛盾突

出,结构化问题愈演愈烈

[5]

。然而美国现行制度

缺乏一种造就“均富”的经济能力和普惠的利益

分享机制,精英阶层与一般民众之间的矛盾不可

调和。为了缓和国内矛盾,特朗普政府把矛头直

指中国,极力向民众宣扬中国“偷”走了美国技

术、“抢”走了美国人的饭碗,从而将国内矛盾

转移至中国。疫情发生后,特朗普政府又抗疫不

力、表现欠佳,招致民众和战略界人士的广泛批

评,美国故伎重演,直接“甩锅”中国、推卸责

任,进一步将国内的不满转移至中国,从而掩盖

自身所存在的问题。若美国不解决国内的根本结

构性问题,矛盾就会一直存在,美国也就会持续

向中国转移矛盾。

三是抗疫背后体现的是中美两国发展模式之

争。在应对疫情上,中国相比美国取得了巨大成

功,这种成功不仅体现于抗疫本身,而且让国际

社会认识到中国发展模式的存在和有效性。这种

“中国模式”主要体现在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

制度上、自上而下集中统一领导的治理方式上、

政府和市场同时发挥重要作用的资源配置方式上、

以垂直利益分享机制(扶贫)为代表的财富再分

配方式上,以及公共事件面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

利益的价值观上。而美国是一个使命性的国家,

坚定地认为自己的发展模式是最优的,自己有义

务对中国进行改造以融入西方

[6]

,但中国在疫情

中取得的成功打击了美国的“使命感”,并使其

产生“中国模式想要取代美国模式”的认知,因

此美国不仅不会承认中国模式的优势,而且还会

试图打压、消灭这种模式。

四是中美抗疫对比落差加剧了双方科技竞争。

中国抗疫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新技术的

快速应用,美国虽然科技水平整体优于中国,但

疫情中技术应用能力不如中国,这让美国感到打

击中国科技发展的迫切性,因此极力要将中国尽

快“扼杀”

[7]

。从疫情本身来看,每次国际重大事

件都会导致大国实力对比甚至世界格局的变化,

对中国来说这无疑是一个扩大国际影响力的“机

会窗口”,而这恰恰是美国所不愿看到的,所以

美国势必会想方设法否认中国在抗击疫情中的贡

献。此外,人类整体科技发展进入“瓶颈期”,

世界经济进入“存量博弈期”,后发国家的追赶

对现存大国的压力变得更加明显

[8]

,特朗普政府

采取“美国优先”原则,坚持“先下手为强”,

不管在进出口贸易还是供应链上,都试图将自己

摆在最优先的位置。可以预见,在此背景下美国

对中国的科技打压会持续加大。

3 应对思路与建议

3.1 主要思路

第一,与美国相互了解、增进信任。针对以

上情况,避免中美对抗升级是当务之急,导致中

美持续对抗的最大症结在于信任的缺失,而信任

的缺失在于双方对相互意图的把握不够准确。因

此对我们来说不能放弃沟通,要想方设法梳理清

楚双方意图,尤其要让美国意识到中国的发展模

式只是为了实现“两个百年”目标和民族复兴,

而不是要取代美国模式。

第二,谨防陷入美国的话语陷阱。美国越来越

把中美政治制度的不同视为冲突的根源,在这种思

路下,美国势必会设定一套话语程序来引诱中国陷

入民族主义,在“以牙还牙”中失去国际社会的认

可和支持。中国必须谨防这一点,避免陷入民族主

义、与美公开做国际影响力之争,而应采用柔化策

略,多讲中美共同利益,做正面舆论引导,同时搞

好与其他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的关系。

第三,以美为鉴解决好国内问题。我们看到,

美国国内贫富差距的扩大导致阶层矛盾不断激化,

如果不从根本上解决国内问题,在国际上争取再

多利益都只是延缓问题暴发而已。所以对我们来

说,必须正视和关注国内问题,严防贫富差距扩大,

认真做大中产阶级,更多发挥科技在扶贫和支撑

社会公平发展中的作用。

第四,加大底线思维,做最坏打算。美国对

·研究与探讨·

中国的遏制和打压始终没有停止,从长期来看,

美国与中国“脱钩”的决心愈发明显、坚定,中

国与美方的沟通已举步维艰,中美的冷战局势亦

越来越明显,最终发生热战的可能性增大。为此,

我们必须做足最坏的打算,加快构建中美安全连

带机制和危机管控机制,明确各自底线。

3.2 相关建议

一是继续与美国保持沟通。加大民间科技交

流,利用双方科学家和战略界人士进行沟通,讲

中国“故事”和听美国“故事”,准确传递和把

握双方意图;强化我方承诺,严格执行第一阶段

经贸协议的相关内容,逐步构建和恢复相互信任;

设立外宣工作科研机构,系统跟踪研究美国各界

对华观点和意图,并专门有针对性地宣传我方意

图,传达我方底线。

二是进一步扩大科技开放。保持对美“单边

开放”,利用美国企业界和政府利益的不一致性,

联合资本力量限制政府行为;扩大对欧盟和日韩

的开放,促进科技创新体系的相互开放,成立双

边或多边协同创新战略联盟,出资共建联合科研

平台,扩大人员往来和创新交流;加快建设对内

开放平台,利用各地科创中心和自贸区整合国内

创新资源,强化区域协同创新,打造创新产业集

群。

三是以科技助力社会“均富”。加大科技扶

贫力度,加快构建全方位信息化平台,整合更多

产业、金融资本等科技资源,实现供需精准对接、

主体利益共享,促进贫困地区先进实用技术创新

与推广;发展普惠科技,在瞄准科技前沿的同时,

加速成熟技术的应用和扩散,使科技惠及更多中

小企业和底层群众,避免财富过度集中。

四是探索建立危机管控机制。避免就疫情等

事件做公开的中美对比,对美国的指责不要急切、

强硬回击,关注于自身发展目标和现实之间的差

距,减少美国的“威胁感”;不断宣传倡导共同利益,

避免公开提及有分歧的话题,主动向美发起对话,

随时做好重启对话的准备,尽可能形成定期对话

机制;最后,明晰中国价值观与世界各国价值观

的关系,推介两者之间一致的内容,向国际社会

传递“兼容性”。 ■

— 61 —

◇秦 铮:从疫情看中美关系:表现、原因及对策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抗击新冠肺炎疫

情的中国行动[EB/OL].(2020-06-07)[2020-07-31].

/xinwen/2020-06/07/content_5517737.

htm.

[2] Dalio R. The big cycles over the last 500 years[EB/OL].

(2020-05-22)[2020-07-08]. /s/

gsxlSWH5onZGXRSipUHICg.

[3] 潘悦. 全球化背景下的中美贸易冲突:缘起、影响与

走势[J]. 理论视野,2019(1):49-59.

[4] 李孝天. 经济相互依赖视角下的中美贸易冲突:成因、

启示与前景[J]. 国际关系研究, 2019(5):109-135.

[5] 赵敏. 美元资本的全球积累方式与中美贸易冲突问题

研究[J]. 经济学家,2020(7):30-41.

[6] 凌菲霞. 特朗普主义及其对美国价值观的影响[J]. 国

外理论动态, 2017(6):101-107.

[7] 武汉大学中美科技竞争研究课题组. 中美科技竞争的

分析与对策思考[J]. 中国软科学,2020(1):1-10.

[8] 胡志坚. 世界科学、技术、工业革命趋势分析[R]. 北京:

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2019.

Views on Sino-US Relation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pidemic:

Manifestations, Causes and Suggestions

QIN Zheng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or Development, Beijing

 

100038)

Abstract:

During this year’s COVID-19 outbreak, China and the US should have taken the opportunity to

defuse the earlier crisis of trade conflict, but instead of easing relations with China, the United States has increased

its differences with China in the import of medical products, supply chain transfer, public opinion war and

other aspects. The reasons behind this include: the US’ strategic suppression on China, the transfer of domestic

contradictions by the US, the dispute over the development model and the intensified competition i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twee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This paper suggests that China and the US should enhance

mutual trust, and that China should beware of falling into the discourse trap of the United States, focus on solving

its own domestic problems, and increase bottom line thinking to prepare for the worst.

Keywords:

COVID-19; Sino-US relations; supply chain transfer; gap of wealth

— 62 —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8056500a2746551.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