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6例假丝酵母菌菌种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386例假丝酵母菌菌种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2023年12月10日发(作者:)

国 堕垦堂堑志2o 年7月第33卷第14期Int J Lab Med,July 2012,Vo1.33,No.14 ・i709・ ・调查报告・ 386例假丝酵母菌菌种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 陈贤云,何小丽,夏 春,薛 莲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医院检验科430063) 摘 要:目的 分析假丝酵母茵属I临床感染的种类分布及药物耐药性。方法 采用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 酵母样真菌鉴定卡YBC进行鉴定和药敏实验。结果 所分离的386例假丝酵母菌属中,白色假丝酵母茵占第一位,为64.2 ;其 次为热带假丝酵母茵,占2o.7 ;白色假丝酵母茵对唑类的耐药率较低(氟康唑0.6 ,酮康唑1.2 );热带假丝酵母茵对唑类的 耐药率较白色假丝酵母茵高(氟康唑6.2 ,酮康唑7.5%);光滑假丝酵母茵对唑类的耐药率较高(氟康唑16.7 ,酮康唑 13.3 );克柔假丝酵母茵对氟康唑的耐药率达84.2 。结论 假丝酵母茵属的感染种类不断增多,耐药性上升,对易感患者应 加强监测,分析发病原因,合理应用抗茵剂,以延缓和防止真菌耐药性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念珠茵属; 感染; 耐药性 DoI:1O.3969/j.issn.1673-413O.2Ol2.14.0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413O(2012)14—1709—01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386 strains of candida 痰咽尿血分引液拭液液泌流(HospitalLaboratory,Wuchang Hospital,Wuhan,Hubei 430063,China) 子 物液Abstract:0bjective To analyze the species distribution and drug resistance of clinical isolates of candida.Methods Clinical i— 2 solates were identified and detected for drug susceptibility by using VITEK—AMS automated microbiaI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2 4 6 8 2  6 4 6 7 ^Chen Xianyun,He Xiaoli,Xia Chun,Xue Lian 4 2yeast—like fungi identification card YBC.Results Among 386 strains of Candida mycoderma,the most common specie was Candida 6 3 47 5 ;4 64 6 albicans with the proportion of 64.2 ,followed by Candida tropicalis(2O.7 ).Candida albicans was sensitive tO azoles,with re— 1 3 4 sistance rate of 0.6 and 1.2 to fluconazole and ketoconazole.Candida tropicalis was more resistant to azoles than Candida albi— to fluconazole and 7.5 to ketoconazole.Candida glabrata was highly resistant tO azoles,with re— 6 ^4 7 ^^L vv2 2 l v2 4 2 7 L一 2 (一 cans,with resistance rate of 6.2 sistance rate of 16.7 and 13.3%to fluconazole and ketoconazole.The resistance rate of Candida krusei tO fluconazole was 5 ^^1 2 )84.2 .Conclusion Many species of candida could cause infections,with the increasing of drug resistance.Monitoring on suscepti— 2 4 3  l 1 ble patients should be strengthened for the analysis of etiology and rational use of antimicrobial drugs to prevent and delay further (00 1development of drug resistance. Key words:Candida; infection;drug resistance 3 ^(3 (3 5 ^7 3 ^) 一3 )i(21 2 3 L (  一 2 2~(  近年来,由于烧伤、介入性治疗、手术、肿瘤等患者增多,以 及临床上为了有效控制多重耐药性细菌感染,大量使用新的、 … 表1 怀 标本来源部位构成比[ ( )] 6 ^8 7 ^^2 )高效广谱抗菌剂、免疫抑制剂,致使患者体内正常菌群失调,由 真菌引起的临床感染逐渐上升,其耐药性也逐渐增加_】],尤其 是假丝酵母菌属更为常见。分析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 12月386例假丝酵母菌的分布情况及其对抗真菌药物的耐药 性,现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白色假丝 热带假丝 光滑假丝 克柔假丝其他假丝 2酵母菌 酵母 酵母菌 酵母菌 酵母菌 5}i  1 1L 5 9 1 L—L1 一 1.1菌株来源来自本院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 患者送检的痰液、尿液、血液、咽拭子等标本,同一患者只采取 1份病原学标本。 1.2分离培养及鉴定 接种于法国科玛嘉显色培养皿,按说 明书根据不同颜色判断菌种,不能判断的用VITEK—AMS全 无数据。 2.2假丝酵母菌属耐药率假丝酵母菌属前4位病原菌对抗 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酵母样真菌鉴定卡YBC进行鉴定。 VITEK—AMS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酵母样真菌鉴定卡 YBC均为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产品。 菌剂的耐药率,见表2。 表2 假丝酵母茵属前4位病原菌对抗菌剂的耐药率 1.3药敏实验1.4质控菌株行质量控制。 1.5统计学处理2结 果 采用纸片扩散法。操作及结果判定均严格按 用白色假丝酵母菌(ATCC90028)、克柔假丝 NCCLS规定进行。琼脂和药敏纸片均购自英国Oxoid公司。 酵母菌(ATCC6258)、近平滑假丝酵母菌(ATCC22019)分别进 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细菌耐药性检测中心推 荐的wHONET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2.1标本来源分布 386株假丝酵母菌的菌种分布见表1。 一:无数据。 (下转第1711页) 垦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年7月第33卷第14期Int J LabMed,July 2012,Vo1.33,No.14 3讨 论 HBc阳性更应注意HBV DNA含量的检测L4]。 HBV感染情况一直是中国比较严重的问题,HBV表面抗 原(HBsAg)携带者约占全国人口的1O _1]。而本次调查HB— HBV血清转换前窗口期(wP)与隐匿性HBV感染(OBI) sAg的阳性率为2.25 ,明显低于全国整体感染水平。抗一 HBs的阳性率为2O.73 ,这与近2O年来国家大力实施计划 免疫,加强乙肝疫苗的接种有关;从性别比上看,HBsAg的男 性阳性率比女性高,这可能与中国经济发展中男性的社会流动 性大有关。开展术前血清学检测与血站对临床供血所作的筛 查一样,为防范与化解医患纠纷提供了直接证据。 ≤10岁年龄组中,HBsAg阳性5例均为刚出生30 min的 献血者是导致HBsAg筛查后输血传播感染HBV残余风险的 主要原因l-5J。HBV WP与OBI感染的献血者均为血清HB- sAg阴性、HBV DNA阳性;HBV WP献血者HBsAg会随着 时间推移由阴性转为阳性,而OBI献血者其HBsAg一般不会 转为阳性,通常伴随抗一HBc阳性,有的在低滴度抗一HBs献血 者中也会存在_6 ]。而本次调查的第八种、第十种血清阳性模 式占总数的3.17 ,提示在HBV的临床诊疗中应重视HBV 隐匿感染的患者。尤其是单独抗一HBc阳性者占到总数的 0.89 ,这提示有条件的地区在常规血清学检测的基础上,应 婴儿,均为母婴垂直传播,提示进行手术前(及孕妇产前)的 HBsAg检测对于乙型肝炎预防和治疗,保障人民身体健康,尤 其是对及时阻断HBV的母婴垂直传播是非常必要的。 20~60岁年龄组中,HBsAg 2.62 的阳性率比文献[2] 报道的1.29 要高I倍以上,说明预手术者这一特定人群中 HBV的感染率比无偿献血人群要高(U一4.98,P<o.01)。同 时,2O~6O岁年龄组中HBsAg的阳性数占到总阳性数的 75.2 (82/109),明显高于组外人群(Y 5.60,P<0.05)。 这一年龄段不仅涵盖了主要的无偿献血人群,也是创造社会财 尽早开展核酸检测发现具有潜在传染性的标本,进一步提高整 体血液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谢跃文,王强,夏杰.乙型肝炎五项结果少见模式分析[J].国际检 验医学杂志,2010,31(10):1184. I-2]许东亚.平顶山市无偿献血人群HBV、HCV感染现状调查[J]. 中国中医药咨讯,2011,3(8):409. r3]WHO.Safe Blood and Blood Products.Geneva:World Health Or— 富的主力军,使他们免受HBV的危害,对维护人民群众身体 健康意义重大。1O ~2O 的HBV感染者转为慢性感染期, 发病后发展成肝硬化,并在此基础上转为肝癌_3],给患者个人、 家庭和社会带来了严重危害。这提醒各级医疗卫生部门应按 ganization1'J].Global Program on AIDS,1993,Module 2:83—85. [4]梅玉峰,黄敏,陈丽娟.HBV-DNA阳性乙肝感染者血清学标志物 临床分析I-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0,31(9):1004. [5]Allain JP.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infection:implications in trans— fusion[J].VOX San,2004,86(2):83—9i. [6]Levicnik—Stezinar S,Rahne-Potaka U,Allain JP,et a1.Anti—HBs positive occult hepatitis B virus carrier blood infeetious in tWO 照有关法律法规加大宣传力度,扩大人群对此类传染病危害性 的了解及其预防知识的知晓率,努力维持该病的低发展状态, 严防其通过各种途径传播,将其危害降低到最低限度。 本次调查共发现十种HBV的血清标志物阳性模式。有 研究发现,HBV DNA阳性感染者血清学标志物存在多种组合 模式,除了传统的大、小三阳以外,HBsAg阴性也存在多种模 式,在所有的HBsAg阴性HBV DNA阳性患者中都存在抗一 HBc阳性。由于乙型肝炎病毒血清学标志物相对的滞后性不 transfusion recipients[J].J Hepatol,2008,48(6):1022—1025. [7]Dreier J,Kroger M,Diekmann J,et a1.Low—level viraemia of hepa— tiffs B virus in an anti—HBe positive blood donor1'J].Transfusion Med,2004,14(2):97—100. 能单纯地从乙肝三系对乙肝患者进行病毒含量的推算,HB— sAg阴性并不能说明不存在HBV DNA病毒复制,尤其是抗一 (上接第1709页) 3讨 论 (收稿日期:2011-12—11) 特点、安全性、抗菌治疗的经验以及药物间的相互作用等,根据 对患者病情的了解,对感染菌种和药敏结果的综合考虑,合理 使用抗菌剂和抗真菌药物,避免滥用,以延缓和防止真菌耐药 性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13蔡卫洪.520株酵母样真菌菌种分布及药敏结果分析口].检验医 学杂志,2010,25(9):745—746. 本组真菌感染患者疾病主要有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恶性肿 瘤、糖尿病、重症脑外伤等。患者由于患病时间长,抵抗力弱,免 疫力低下,长期反复使用高效广谱抗菌剂、免疫抑制剂和激素 等,导致正常菌群失调,引发真菌二重感染_2_3l。假丝酵母菌属 成为医院感染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4]。在分离的假丝酵母菌属 中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和热带假丝酵母菌为主,分别占64.2 和 2O.7 ,这除了可能与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宿主细胞有很强的黏 [2]栗芳,曹彬,杜小玲,等.医药内深部真菌感染的临床分布特点及 耐药性分析口].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18(2):1771-1773. [3]周继红,王明明,温勇.老年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合并真菌感染 附性有关外[5],机体对真菌孢子发芽后的吞噬和杀灭率均大为 降低,特别是当菌丝长度大干20 m时,根本不能吞噬_6]。 白色假丝酵母菌对唑类的耐药性较低(氟康唑为0.6 , 酮康唑为1.2 ),因此,有学者认为对此进行治疗时,可以不 的临床特征分析r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0,20(5):663—665. [4]肖兰华,张怡,鲁阳,等.妇科门诊阴道炎病原菌分布及其影响因 素分析P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8,7(3):173—176. [5]胡文强,何卫东,邹飞,等.白色念珠菌感染现状与实验诊断进展 rJ].江西医学检验杂志,2001,19(2):104—105. 进行药敏实验,只是在治疗失败时进行药敏实验。热带假丝酵 母菌对唑类的耐药率较白色假丝酵母菌高(氟康唑为6.2 , 酮康唑为7.5 ),光滑假丝酵母菌对唑类的耐药率较高(氟康 唑为16.7 ,酮康唑为13.3 ),克柔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的 耐药率达84.2 。克柔假丝酵母菌对氟康唑固有耐药,在接 受氟康唑治疗的患者中有过暴发流行,并且易发生多药耐 药 。假丝酵母菌属对其他抗真菌药物的耐药率较低,故临床 [6]李景林.临床微生物学及检验F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5: 619. [7]李丁,张鹏.念珠菌血性感染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国际检验 医学杂志,2011,32(1):55—56. 在抗真菌药物治疗时除参考药敏结果外,还应考虑药物自身的 (收稿El期:2012—02一O1)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02208415a1186600.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