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7月31日发(作者:)
⼏种常⽤⽹络传输协议⼀、OSI模型名称 层次 功能物理层 1 实现计算机系统与⽹络间的物理连接数据链路层 2 进⾏数据打包与解包,形成信息帧⽹络层 3 提供数据通过的路由传输层 4 提供传输顺序信息与响应会话层 5 建⽴和中⽌连接表⽰层 6 数据转换、确认数据格式应⽤层 7 提供⽤户程序接⼝
⼆、协议层次⽹络中常⽤协议以及层次关系
1、 进程/应⽤程的协议平时最⼴泛的协议,这⼀层的每个协议都由客程序和服务程序两部分组成。程序通过服务器与客户机交互来⼯作。常见协议有:Telnet、FTP、SMTP、HTTP、DNS等。2、 主机—主机层协议建⽴并且维护连接,⽤于保证主机间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这⼀层主要有两个协议: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向连接,可靠传输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户数据报协议;⾯向⽆连接,不可靠传输3、 Internet层协议负责数据的传输,在不同⽹络和系统间寻找路由,分段和重组数据报⽂,另外还有设备寻址。些层包括如下协议:IP(Internet Protocol):Internet协议,负责TCP/IP主机间提供数据报服务,进⾏数据封装并产⽣协议头,TCP与UDP协议的基础。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Internet控制报⽂协议。ICMP协议其实是IP协议的的附属协议,IP协议⽤它来与其它主机或路由器交换错误报⽂和其它的⼀些⽹络情况,在ICMP包中携带了控制信息和故障恢复信息。ARP(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协议:地址解析协议。RARP(Reverse Address Resolution Protocol):逆向地址解析协议。OSI 全称(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络的OSI七层结构2008年03⽉28⽇ 星期五 14:18(1)物理层——Physical
这是整个OSI参考模型的最低层,它的任务就是提供⽹络的物理连接。所以,物理层是建⽴在物理介质上(⽽不是逻辑上的协议和会话),它提供的是机械和电⽓接⼝。主要包括电缆、物理端⼝和附属设备,如双绞线、同轴电缆、接线设备(如⽹卡等)、RJ-45接⼝、串⼝和并⼝等在⽹络中都是⼯作在这个层次的。
物理层提供的服务包括:物理连接、物理服务数据单元顺序化(接收物理实体收到的⽐特顺序,与发送物理实体所发送的⽐特顺序相同)和数据电路标识。(2)数据链路层——DataLink
数据链路层是建⽴在物理传输能⼒的基础上,以帧为单位传输数据,它的主要任务就是进⾏数据封装和数据链接的建⽴。封装的数据信息中,地址段含有发送节点和接收节点的地址,控制段⽤来表⽰数据连接帧的类型,数据段包含实际要传输的数据,差错控制段⽤来检测传输中帧出现的错误。
数据链路层可使⽤的协议有SLIP、PPP、X.25和帧中继等。常见的集线器和低档的交换机⽹络设备都是⼯作在这个层次上,Modem之类的拨号设备也是。⼯作在这个层次上的交换机俗称“第⼆层交换机”。
具体讲,数据链路层的功能包括:数据链路连接的建⽴与释放、构成数据链路数据单元、数据链路连接的分裂、定界与同步、顺序和流量控制和差错的检测和恢复等⽅⾯。(3)⽹络层——Network
⽹络层属于OSI中的较⾼层次了,从它的名字可以看出,它解决的是⽹络与⽹络之间,即⽹际的通信问题,⽽不是同⼀⽹段内部的事。⽹络层的主要功能即是提供路由,即选择到达⽬标主机的最佳路径,并沿该路径传送数据包。除此之外,⽹络层还要能够消除⽹络拥挤,具有流量控制和拥挤控制的能⼒。⽹络边界中的路由器就⼯作在这个层次上,现在较⾼档的交换机也可直接⼯作在这个层次上,因此它们也提供了路由功能,俗称“第三层交换机”。
⽹络层的功能包括:建⽴和拆除⽹络连接、路径选择和中继、⽹络连接多路复⽤、分段和组块、服务选择和流量控制。(4)传输层——Transport
传输层解决的是数据在⽹络之间的传输质量问题,它属于较⾼层次。传输层⽤于提⾼⽹络层服务质量,提供可靠的端到端的数据传输,如常说的QoS就是这⼀层的主要服务。这⼀层主要涉及的是⽹络传输协议,它提供的是⼀套⽹络数据传输标准,如TCP协议。
传输层的功能包括:映像传输地址到⽹络地址、多路复⽤与分割、传输连接的建⽴与释放、分段与重新组装、组块与分块。
根据传输层所提供服务的主要性质,传输层服务可分为以下三⼤类:
A类:⽹络连接具有可接受的差错率和可接受的故障通知率(⽹络连接断开和复位发⽣的⽐率),A类服务是可靠的⽹络服务,⼀般指虚电路服务。
C类:⽹络连接具有不可接受的差错率,C类的服务质量最差,提供数据报服务或⽆线电分组交换⽹均属此类。
B类:⽹络连接具有可接受的差错率和不可接受的故障通知率,B类服务介于A类与C类之间,在⼴域⽹和互联⽹多是提供B类服务。⽹络服务质量的划分是以⽤户要求为依据的。若⽤户要求⽐较⾼,则⼀个⽹络可能归于C型,反之,则⼀个⽹络可能归于B型甚⾄A型。例如,对于某个电⼦邮件系统来说,每周丢失⼀个分组的⽹络也许可算作A型;⽽同⼀个⽹络对银⾏系统来说则只能算作C型了。(5)会话层——Senssion
会话层利⽤传输层来提供会话服务,会话可能是⼀个⽤户通过⽹络登录到⼀个主机,或⼀个正在建⽴的⽤于传输⽂件的会话。
会话层的功能主要有:会话连接到传输连接的映射、数据传送、会话连接的恢复和释放、会话管理、令牌管理和活动管理。(6)表⽰层——Presentation
表⽰层⽤于数据管理的表⽰⽅式,如⽤于⽂本⽂件的ASCII和EBCDIC,⽤于表⽰数字的1S或2S补码表⽰形式。如果通信双⽅⽤不同的数据表⽰⽅法,他们就不能互相理解。表⽰层就是⽤于屏蔽这种不同之处。
表⽰层的功能主要有:数据语法转换、语法表⽰、表⽰连接管理、数据加密和数据压缩。(7)应⽤层——Application
这是OSI参考模型的最⾼层,它解决的也是最⾼层次,即程序应⽤过程中的问题,它直接⾯对⽤户的具体应⽤。应⽤层包含⽤户应⽤程序执⾏通信任务所需要的协议和功能,如电⼦邮件和⽂件传输等,在这⼀层中TCP/IP协议中的FTP、SMTP、POP等协议得到了充分应⽤。
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ment Protocol,简单⽹络管理协议)的前⾝是简单⽹关监控协议(SGMP),⽤来对通信线路进⾏管理。随后,⼈们对SGMP进⾏了很⼤的修改,特别是加⼊了符合Internet定义的SMI和MIB:体系结构,改进后的协议就是著名的SNMP。SNMP的⽬标是管理互联⽹Internet上众多⼚家⽣产的软硬件平台,因此SNMP受Internet标准⽹络管理框架的影响也很⼤。现在SNMP已经出到第三个版本的协议,其功能较以前已经⼤⼤地加强和改进了。SNMP的体系结构是围绕着以下四个概念和⽬标进⾏设计的:保持管理代理(agent)的软件成本尽可能低;最⼤限度地保持远程管理的功能,以便充分利⽤Internet的⽹络资源;体系结构必须有扩充的余地;保持SNMP的独⽴性,不依赖于具体的计算机、⽹关和⽹络传输协议。在最近的改进中,⼜加⼊了保证SNMP体系本⾝安全性的⽬标。
OSPF(Open Shortest Path First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是⼀个内部⽹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于在单⼀⾃治系统(autonomous system,AS)内决策路由。与RIP相对,OSPF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RIP是距离向量路由协议。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应⽤较早、使⽤较普遍的内部⽹关协议(Interior Gateway Protocol,简称IGP),适⽤于⼩型同类⽹络,是典型的距离向量(distance-vector)协议。⽂档见RFC1058、RFC1723。
RIP通过⼴播UDP报⽂来交换路由信息,每30秒发送⼀次路由信息更新。RIP提供跳跃计数(hop count)作为尺度来衡量路由距离,跳跃计数是⼀个包到达⽬标所必须经过的路由器的数⽬。如果到相同⽬标有⼆个不等速或不同带宽的路由器,但跳跃计数相同,则RIP认为两个路由是等距离的。RIP最多⽀持的跳数为15,即在源和⽬的⽹间所要经过的最多路由器的数⽬为15,跳数16表⽰不可达CSMA/CD(Carrier Sense Multiple Access/Collision Detect)即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法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690782408a424881.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