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1科技报告标准格式

附件1科技报告标准格式

2023年7月11日发(作者:)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项目类型(宋体四号)

交通编号:

合同号:(四号) 单位编号:

密 级:(机密、秘密、内部、公开选一) 分 类 号:

项目名称(黑体一号加粗)

研究报告

完成单位名称(宋体三号)

参加单位一(一个单位与时间隔一行对中)

参加单位二(多个单位左对齐)

(间距和高度根据参加单位的数量调节)

20×× 年×× 月(三号加粗)

1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项目类型(宋体四号)

交通编号:

合同号:(四号) 单位编号:

密 级:(机密、秘密、内部、公开选一) 分 类 号:

项目名称(黑体一号加粗)

——分课题名称(宋体二号加粗)

(分报告一)

完成单位名称(宋体三号加粗)

参加单位一(一个单位居中,多个单位左对齐)

20××年××月(三号加粗,居中)

2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报告辑要(黑体四号居中)

中文题名

英文题名

交通编号

单位编号

分 类 号

第一完成单位

宋体小四居中

Times new Roman字体小四居中,每个单词的第一个英文字母大写

项目负责人

报告撰写人

项目来源

合 同 号

项目起止年限 XX年XX月~XX年XX月

密 级 内部

宋体小四号字,人名中间用顿号隔开,具有多个参加单位的可将参加单位放在人名前。如: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XXX、XXX

长安大学:XXX

项目主要

参加人

总报告和分报告都需要填写报告辑要

主 题 词

关 键 词

主题词之间用逗号隔开

关键词之间用逗号隔开

3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报告摘要:

换行,首行缩进2个字符,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报告摘要应介绍报告的主要内容和重要信息,如研究目的、方法和结论等,摘要应突出重点、简明扼要、客观如实的反映报告内容。中文摘要不宜超过500字。

Abstract:

换行,首行缩进2个字符,Times and Roman字体,小四号,单倍行距。限300个单词。

4 目 录

1 一般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封面、摘要和目录格式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 正文的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

标题格式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

公式、插图、插表等基本格式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科技报告编写技术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

科技报告的基本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

科技报告内容的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

研究工作报告的基本内容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参考文献和总篇目要求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总篇目(一级标题格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 插图目录

3-1 单侧壁导坑法与双侧壁导坑法位移数据对比分析图 .......................... 4

2 插表目录

表3-1 废胎胶粉的技术指标 ................................................ 3

表3-2 ××试验结果 ....................................................... 4

表3-3 橡胶沥青技术标准 .................................................. 5

3 1 一般要求

(1)目前我院的科研项目主要有国家项目、部项目、院项目、各省交通厅项目等。部分科研项目管理部门有自己的格式要求,科技报告的编写应遵循上级项目管理部门的要求,出院报送时,附相关格式要求。对项目管理部门要求中没有提到的部分,按本格式要求编写。

(2)本样本以《交通科技报告编写规则》JT/T 483-2002为依据,与目前的交通运输部西部项目报告编写要求一致。

(3)国家支撑项目对验收报告和自评价报告提出了格式要求,但没有提出科技报告的具体编写要求和规则,在科技报告编写中,封面格式应与验收报告一致,技术文件具体编写格式可参照本格式要求。

(4)我院基本科研业务费项目提出了封面格式要求,没有对正文编写格式提出要求,正文编写格式参照本格式要求。

(5)为简化排版,报告正文中,汉字统一采用宋体,英文和数字统一采用Times New

Roman 字体,小四号字体。首行缩进2个字符,1.5倍行距。

(6)报告正文一律用A4标准纸,页边距上2.54cm、下2.54cm、左2.5cm、右2.5cm。

(7)建议采用双面打印,以节约用纸。

2 封面、摘要和目录格式要求

本要求的封面格式按照《交通科技报告编写规则》编写,详见示例。大部分的省厅项目和国家项目对封面要求与此不同,遵循科研主管部门的规定。

科技报告建议编写摘要,以短小的篇幅总结全部研究的重要内容,是科技报告一个检索条件,格式见示例。

采用word自动目录方式编排目录,建议打印两级标题,可打印三级标题。目录两个字为宋体三号加粗居中,字间空两格。目录内容统一采用宋体小四号字,1.5倍间距,一级标题顶格,二、三级标题左缩进两格。如报告中插图、插表较多,可增加插图、插表目录,先列插图目录,格式为插图序号、图题、页码。插表格式和插图格式相同,见示例。插图、插表目录为可选项。1 3 正文的要求

3.1 标题格式要求

报告按内容分成若干层次,层次的序号采用阿拉伯数字,每两个层次之间加圆点,圆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一级标题前面需添加章节编号,编号与标题间空一格,一级标题采用三号宋体加粗,1.5倍行间距,段前段后0.5行,见本文件示例(3 正文的要求),一级标题可另起一页书写。二级标题采用小三号宋体加粗,1.5倍行间距,段前段后0.5行,见本文件示例(3.1 标题格式要求)。三级标题采用四号宋体加粗,1.5倍行距,段前段后0.5倍间距,见本文件示例(3.2.1 公式)。可写到四级标题,四级标题也采用四号宋体加粗,1.5倍行距,段前段后0.5倍间距。如特殊情况要写到五级标题,五级标题的格式与四级相同。以上各级标题顶格书写。若再有下级标题出现,按照(1),①;英文大小写A,a往下分级,采用小四宋体加粗,1.5倍行距,段前段后3磅间距,左起空两格,以示区别。

3.2 公式、插图、插表等基本格式要求

3.2.1 公式

正文中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一律采用word公式编辑器编写,居中放置,编号按章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编号写在右边,外加圆括号,公式末尾不设标点。

较长的公式、算式或方程式必须转行时,只能在加(+)、减(-)、乘(×)、除(÷)等运算符号前断开转行,上下式尽可能在等号处对齐。式中各符号的意义及其计量单位应注释在公式的下面。每个符号的注释均应另起一行,需换行时,下行应与上行开始书写文字时的位置对齐。计量单位以分号结束,最末一行注释完毕加句号。

示例:

QVna(1B)1000 (3-1)

式中:Q——灌浆量,m3;

n——孔隙率,%;

a——灌入充填率,%;

2

V——加固土体,m3;

B——损失系数,%。

3.2.2 表格

报告中的表格一般应置于正文相关内容的下方,并与正文的内容相呼应。表格的顶部和底部用粗实线,左、右两端可加也可不加竖线闭合。同一报告中,表格按章依序编号,如表1-1,1-2,……,横线左边为章号,右边为顺序号。在表格的序号后面写出标题,表格的序号和标题间空两格。表格序号和标题采用五号宋体加粗显示,1.5倍行距,段前0.5行。标题置于表格上方。

表内默认字体为宋体五号,表格高度为最小值0.8cm,数字和英文采用Times New

Roman字体。根据排版需要可以对表格中的字体和段落进行设置。一个表格尽量放在同一页面上,如果要占两个页面,下个页面的表格都必须有表头和标题行,并标明是续表。如表格横向窄而长,排列时幅面宽度不够,可将表格均分成为若干段,按纵向排列,如表3-1。如表格较大,可另起一页将纸张设为横向放置表格。

表格中各栏数据的计量单位相同时,可将单位符号写在标题行的右端,表格中计量单位不同时,应将单位符号分别写在各栏名称的正下方,外加括号。若表格中相邻栏目采用相同的计量单位时,可合并写在一个共同的单位栏内。表格中数据的数值,小数点后的位数应一致,上、下行应以末位数字对齐。表格中某些栏没有数字时以短横线代替,不设空格。

示例:

表3-1 废胎胶粉的技术指标

项目

技术指标

灰分

≤8

丙酮抽出物

≤16

单位:%

橡胶烃含量

≥48

碳黑含量

≥28

续表3-1 废胎胶粉的技术指标

项目

技术指标

筛余物

<10

相对密度

1.10~1.30

3

含水量

<1

金属含量

<0.03

纤维含量

<1

表3-2 ××试验结果

G

(kg/m)

1.29

1.26

1.24

H

(%)

9.6

9.2

12.8

Q

(m/s)

0.08353

0.08444

9.577×107

8.643×107

--S

3.2.3 插图

报告中的插图应安排在正文相关的内容之后,并与正文中的内容相呼应。一个插图尽量放在同一页面上,如果一个页面放不下,最好拆分成几个插图,插图和插图编号要在同一页。若报告中的插图较多,所占篇幅较大,可集中在一起,列在报告正文后,但与正文的内容应有呼应。插图编号按章依序编号:如图1-1,图1-2,……,横线左边为章号,右边为顺序号。在插图序号后空两格写标题。插图号与标题置于插图的正下方。插图序号和标题采用五号宋体加粗显示,1.5倍行距,段后0.5行。

曲线图的纵横坐标必须标注“量、标准符号、单位”,单位只有在不必要标明(如无量纲)的情况下方可省略。

示例:

0.012000.010000.00800位移量(m)0.006000.004000.002000.000001015双侧壁导坑法拱顶位移单侧壁导坑法拱顶位移20初期支护厚度(cm)双侧壁导坑法拱腰位移单侧壁导坑法拱腰位移25双侧壁导坑法边墙位移单侧壁导坑法边墙位移30

图3-1 单侧壁导坑法与双侧壁导坑法位移数据对比分析图

4 3.2.4 注释

注释只能用来对报告中某些内容作出必要的简短解释和说明。报告应尽量避免使用注释。正文中某些文字内容须加以说明而又不适于作正文叙述时,可用脚注的方法注释。具体为,在需要说明的文字处右上角用①,②,③……,将所要说明的内容连同顺序编号依次编排在该段正文下方,左起空两格写“注”,用五号宋体写注的内容,单倍行距。

表3-3 橡胶沥青技术标准

项目

基质沥青

180℃旋转黏度 (Pa·s)

25℃针入度 (0.1mm)

软化点 (℃)

弹性恢复 (%)

5℃延度 (cm)

质量损失 (%)

薄膜烘箱老化后

25℃针入度比(%)

5℃延度比 (%)

寒区

110#、90#

0.7~2.5

50~80

>50

>50

>10

<0.6

>80

>40

②①温区

90#、70#

1.0~4.0

40~80

>56

>55

>10

<0.4

>80

>40

③热区④

70#、50#

2.0~5.0

30~60

>63

>60

>5

<0.2

>80

>40

注:①本技术指标只适用于橡胶沥青,不用于评价橡胶改性沥青。

②本指南中的寒区主要指的是《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的2-1、2-2、3-2气候分区。

③本指南中的温区主要指的是《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的1-1、1-2、1-3、2-2、2-3气候分区。

④本指南中的热区主要指的是《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的1-3、1-4、2-2、2-3、2-4气候分区。

3.2.5 页眉和页码

页眉页脚从目录开始,均采用五号宋体,单倍行距,页眉页脚距均设置为1.5cm。设0.5磅单画线与正文分开,如示例。

双面打印时,按奇偶页不同设置页眉。在奇数页左端为文件名称,右端为章节名称,两端分散对齐;偶数页左端写章节名称,右端写报告名称。如报告名称较长,奇数页写章节名称,偶数页写报告名称。

双面打印时,按奇偶页不同设置页脚。奇数页左端放置公路院标志“ 交通运5 输部公路科学研究院”(如果以所名义报出,直接改为“ 交通运输部公路科学研究所”),右下角放页码。偶数页左端放页码,右端放公路院标志。

在单面打印时,页眉页脚均按奇数页的方法设置。6 4 科技报告编写技术要求

一篇规范、合格的科技报告,需要回答好三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即这项课题是在怎样的背景下提出来的,研究这项课题有什么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二是,这项课题是怎样进行研究的?要着重讲清研究的理论依据、目标、内容、方法、步骤,讲清研究的主要过程。三是,课题研究取得哪些研究成果?

4.1 科技报告的基本内容

由于科技报告的性质不同,科技报告的内容也差别很大,此处列出的科技报告的基本内容仅供参考。

1 引言

2 项目概况

2.1项目立项背景和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3 实施方案或技术路线

2.4 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2.5 关键技术和创新点

3 国内外研究现状

4 具体研究内容

5 项目的经济、社会、环境效益及推广应用前景

6 结束语

7 合作者

致谢

参考文献

总篇目

4.2 科技报告内容的要求

4.2.1 引言、概况和国内外研究现状

根据交通科技报告编写规则,科技报告的第一章为引言。引言(为可选项)简明7 扼要的说明项目的研究背景、目的、意义、理论方法和所要达到的目标。这部分主要是回答“为什么要选择这项课题进行研究?”。

第二章是项目概况,是对项目研究做一个整体全面的介绍,以便读者在最短的时间和篇幅中全面了解该项目。在本章需要全面介绍项目立项背景和研究目标、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或方案以及项目的研究成果、关键技术和创新点等内容。

在科技报告编写中要注意研究目标与报告结构的内在联系。课题所确定的研究目标,最终必须落实到研究成果中去。看一个课题的研究合格不合格,能不能通过验收,就看研究成果是不是达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

科研项目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内容较多,可以单列一章。国内外研究现状的编写应在全面列举国内外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根据项目研究内容,对其进行总结分析,写出总结性的描述,为研究内容的编写作铺垫。

项目的创新点要根据项目研究的实际情况编写,求精不求多。

4.2.2 具体研究内容

具体研究内容主要介绍项目的研究依据,使用的研究方法,项目的主要研究步骤和过程,最终得出研究成果。这部分是整篇科技报告的核心内容,根据实际研究的情况编写,注意在每一专题研究的结尾,编写本专题研究的小结或阶段成果。

4.2.3 结束语的要求

结束语为对全文作扼要的总结或建议。结束语应客观、准确、完整、简明扼要。如果尚不能得出结论,可对下一步工作设想、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提出建议。建议科技报告编写结束语章节。

4.2.4 合作者的要求

合作者指辑要未署名的项目承担单位、项目参加单位、项目参加者和报告编写者。为可选项,根据需要编写。

4.2.5 致谢的要求

致谢的对象为对项目研究或报告编写给予帮助的组织或个人。致谢二字顶格书写,8 不编号。

4.2.5 科技报告编写的注意事项

(1)要扣紧题目中的关键词语和考核目标撰写科技报告;

(2)科技报告的结构要完整、资料翔实、论证缜密、结论可靠;

(3)语言文字表达要规范、语句流畅、语法严谨、排版规范、封装精美。科技报告运用的语言应是陈述性的、报告性的,文字应当简洁流畅。在语言文字的表达中,一要准确表达,切忌答非所问;二要简练,切忌累赘、重复。

4.3 研究工作报告的基本内容

研究工作报告主要是对整个研究过程的评述,西部交通科技项目验收规定的研究工作报告内容如下:

0 引言(简要说明项目背景、目的及研究工作概况。)

1 项目基本情况

1.1 研究内容及考核指标

1.2 项目实施方案

2 项目执行情况

2.1 完成任务情况(包括各专题完成情况、研究工作量、研究工作所取得的主要科技成果。)

2.2 技术保障措施(包括项目承担单位与参加单位之间在工作分工、协作、组织管理等方面的情况,以及为了完成研究任务所采取的各项保障措施。)

2.3 经费使用情况(包括项目经费来源,自筹配套经费到位情况、经费使用情况)

3 主要技术成果(所获专利、软件著作权、论文专著等)

3.1 攻克的关键技术

3.2 取得的主要成果

3.3 创新点

4 经济社会效益(项目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并提供翔实的数据及计算分析说明。)

5 依托工程及其与科研结合情况

5.1 依托工程概况(包括依托工程的名称、规模等基本情况。)

9 5.2 工程与科研结合情况(科研对依托工程的支撑情况,以及依托工程对科研目标实现的作用。)

6 成果推广应用前景

6.1 成果成熟程度分析(说明研究成果的成熟程度及纳入标准规范情况。)

6.2 成果推广应用前景分析(分析项目成果的应用范围、条件和前景,提出促进项目成果推广应用的措施和建议。)

7 交通科技人才培养(以项目带动交通科技人才的培养情况,其中业务交流与培训、项目组成员职称晋升、攻读学位及获得荣誉等情况)

8 项目总体评价(项目预期目标完成情况、项目执行情况及管理工作的总体评价。)

9 存在问题与措施建议。

10 5 参考文献和总篇目要求

参考文献一律放在致谢后。另起一页,按一级标题格式编写,居中。科技报告要求列参考文献,并尽量将所引用内容与参考文献对上,保持数据和观点的可溯源和真实性,也是对文章著作者的尊重。参考文献的目录按《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GB/T7714执行。

参考文献只列作者直接阅读过、在正文中被引用过、正式发表的文献资料。参考文献编号在正文中置于引文后面的右上角处,用方括号注明阿拉伯数字,例如:“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4]。在同一处,同时提及数个文献时,只能用一个方括号,号码不连续时用逗号隔开,号码连续时用~隔开,例如:裴伟

[570,83]提出……;莫拉德对稳定区的节理格式的研究[255~257]。

(1)文献类型的标识代码

普通图书 M ;会议录 C ;汇编 G ;报纸 N ;期刊 J ;学位论文 D ;报告R ;标准 S ;专利 P ;数据库 DB ;计算机程序 CP ;电子公告 EB 。

(2)电子文献载体和标志代码

磁带(magnetic tape ) MT ;磁盘(disk) DK ;光盘(CD-ROM)CD;联机网络(online) OL 。

对较为庞大的科研项目,如专题系列报告按单篇编写时,应列出专题系列报告的总篇目,并将总篇目置于每篇报告的最后一页。

11 参考文献示例

[1] 张昆,冯立群,余昌钰,等.机器人柔性手腕的球面齿轮设计研究[J].清华大学学报,1994,34(2):44-46.

[2] 竺可桢.物理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56-60.

[3] 中国力学学会.第3届全国实验流体力学学术会议报告集[C].天津:北京大学出版社,1990.

[4] Rosentahaa E M . Proceedings of the Fifth Canadian Mathematical Congress,

University of Montreal, 1916[C]. Toronto: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63.

[5] 郑开青.通讯系统模拟及软件[D].北京:清华大学无线电系,1987.

[6] 姜锡洲.一种温热外敷药制备方法.中国,3[P],1980-07-26.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技术监督局.GB3100~3102—93量和单位[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1994-11-01.

[8] Online Computer Library Center, Inc. History of OCLC[EB/OL].

[2000-01-08]./history/default. htm.

[9] 马克思.关于《工资、价格和利润》的报告札记[M]//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4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505.

[10]李晓东.气候学研究的若干理论问题[J].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9,35(1):101-106.

12 附录

附录的要求

附录是作为报告主体的补充项目或参考件,其内容不宜作为正文编写,编排于主体部分之后,为可选项。

每个附录应另起一页书写。附录按其在正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用大写英文字母从A起顺序编号,编号写在附录两字后面,如附录A、附录B等。附录如需加标题,要将标题写在下面一行的居中位置。附录中各级标题的编号方法与报告正文相同,但标题级别比正文低一级,且必须在其编号前加附录编号。如附录B中的章的编号:B1、B2……,按二级标题格式编写,如此类推。

附录中的图、表、式等另行编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序号,但在序号前冠以附录编号,如:图A-1;表B-2;式(B-3)。13 总篇目(一级标题格式)

总报告:废旧橡胶粉用于筑路的技术研究(三号宋体)

分报告一:路用橡胶粉的技术参数研究(四号宋体)

子报告一:国内外橡胶粉指标调研报告

子报告二:我国橡胶粉指标测试和分析报告

分报告二:橡胶粉改性沥青性能研究

分报告三:橡胶粉沥青混合料性能研究

分报告四:废旧橡胶粉沥青混凝土材料性能的研究

分报告五:废旧橡胶粉沥青混凝土高、低温性能研究

分报告六:废旧橡胶粉沥青混凝土试验路科技报告

子报告一:广东试验路科技报告(小四号宋体)

子报告二:河北试验路科技报告

子报告三:四川试验路科技报告

子报告四:贵州试验路科技报告

子报告五:材料性能与施工工艺科技报告

14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689050628a200257.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