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调查方法的比较

七种调查方法的比较

2023年7月9日发(作者:)

名称

文献调查法

概念

文献调查法就是搜集文献资料、摘取有用信息的方法。

特点

1、 历史性

2、 间接性

3、 非介入性和无反应性性

分类

1、 检索工具查找法

2、 参考文献查找法

3、 循环查找法

优点

1、 超越了时间和空间,通过古今中外文献进行调查可以研究及其广泛的社会情况。

2、 获得比口头调查更准确、更可靠的信息。

3、 是间接的、非介入性调查非常方便、自由、安全的调查。

4、 省时、省钱、效率高。

1、 最大优点是直观性。

2、 重要优点是可靠性。

3、 非参与观察是一种非介入性调查方法。

4、 参与性观察有利于直接与被观察者接触,细致了解被观察者的各种具体表现。

5、 简便易行,适应性强,灵活性大,可是一时随地进行,观察人员可多可少,观察时间可长可短。

1、 能广泛了解各种社会现象。

2、 能深入探讨各类社会问题。

3、 能提高访问的成功率和可靠性。

4、 能适用于各种访问调查对象。

5、 有利于与被访问者交朋友。

1、 工作效率高。

2、 人多识广。

3、 集思广益,利于把调查与研究结合,把认识问题和探索解决问题的办法结合。

4、 简便易行,可适用于文化较低缺点

1、 纸面上的东西缺乏具体性和生

动性。

2、 和客观真实情况会有一定差异。

3、 落后于现实。

4、 资料难寻觅、难找齐,面对文献海洋产生茫然无措的困惑。

5、 不利于文化水平低的人。

1、 最大缺点是表面性和偶然性。

2、 重要缺点是受时间、空间等客观条件的限制。

3、 产生一定观察误差。

4、 需要较多的人力和时间。

注意事项

实地调查法

实地观察法就是调查者根据调查目的、运用自己的感觉器官或者借助科学观察工具,有计划的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进行直观感知的方法。

访问调查就是访问者通过口头交谈等方式直接向被访问者了解社会情况或者探讨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

集体访问即开调查会,就是调查者邀请若干被调查者,通过集体做探访时了解社会情况1、 观察者有目的、有计划的感知活动。

2、 运用两类观察工具进行观察(感觉器官和科学观察工具)

3、 观察过程是一个积极的能动的反映过程。

4、 观察对象应该是出于自然状态下的社会现象。

1、 访与被访面对面的直接调查。

2、 通过交谈方式进行的口头调查。

3、 访与被访双向传导的互动式调查。

4、 需要一定访谈技巧的有控制的调查。

1、不仅是调查者与被调查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而且是若干个被调查者之间互相影响、互相作用的过程。

1、 根据观察者的角色:

2、 根据观察的内容和要求:

3、 根据观察对象的状况:

4、 其他标准:

1、 选好观察对象和环境。

2、 选准观察时间和场合。

3、 灵活安排观察程序。

4、 与被观察者建立良好人际关系。

5、 减少观察活动对被观察者的影响。

6、 把观察与思考紧密结合起来。

7、 做好观察记录。

8、 制作观察记录工具。

1、 做好访问前的准备。

2、 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3、 重视访问过程中的非语言信息。

4、 做好访问记录。

5、 对于无回答的处置。

访问调查法

1、 按访问调查的内容和结构是否统一:

2、 按访问调查方式:

1、 一定的主观性。

2、 不能匿名,有的问题不适宜问。

3、 获得的材料需进一步查证、核实。

4、 访问调查非人力、费财力、费时间。

集体访谈法

1、 按调查目的:

2、 按调查内容:

3、 按会议规则:

4、 按调查方式:

1、 无法完全排除被调查者之间社会心理因素的影响。

2、 调查会的的质量和结果往往取决与调查者驾驭会议的能力。

3、 有些问题不宜于集体访谈。

4、 占用被调查者时间较多,受时间1、 打破短暂沉默。

2、 创造良好气氛。

3、 开展平等、民主对话。

4、 把握会议的主题。

5、 做个谦逊客观的主持人。

6、 做好被调查者之间的协或研究社会问题的调查方法。

问卷调查法

问卷调查也称问卷法,是调查者运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向被调查者了解情况或征询意见的调查方法。

实验调查法也成试验调查法,就是实验者按照一定实验假设、通过改变某些实验环境的实践活动来认识实验对象的因果关系、特殊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调查。

蹲点调查是指调查者深入到一个或者几个基层单位,持续一段较长时间,通过全面、深入调查研究,认识调查对象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探索解决社会问题途径的方法。

1、 标准化调查。

2、 间接调查。

3、 书面调查。

4、 定量调查。

5、 抽样调查。

1、 问卷填答者不同:

2、 问卷传递方式不同:

3、 与被调查者交谈方式不同:

的调查对象。 限制。 调工作。

7、 做好会议记录。

8、 及时结束会议。

1、 最大优点突破时空限制。

2、 便于做定量研究。

3、 一大特色是匿名性。

4、 对调查双方都比较方便。

5、 可以排除人际交往中可能产生的种种干扰。

6、 节省人力、时间和经费。

1、 只能获得书面社会信息,不能得到生动具体的社会情况。

2、 缺乏弹性,难做定性调查。

3、 自填式问卷可能出现随便敷衍和对问题的不理解。

4、 被调查者任意填写或在大众心理驱使下按照主流意识填写。

1、 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选择难以具有充分的代表性。

2、 许多落后的、消极的社会现象不可能也不允许实验。

3、 对实验者要求较高,花费时间较长。

实验调查法

1、 调查活动的实践性。

2、 调查环境的可控性。

3、 调查对象的动态性。

4、 调查目的的因果性。

5、 调查方法的综合性。

6、 调查过程的可重复性。

1、 实验环境: 1、 最大优点是实践性。

2、 实验要素或者2、 是一种可控的、动态的直接调程序: 查。

3、 实验对象和试3、 是定性调查,有利于解释实验验者对试验是激发与实验对象变化之间的否知情: 因果联系,有利于认识事物的4、 实验组织方式: 本质及其发展规律。

4、 有利于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和方法。

5、 可重复的调查。

6、 可综合使用各种调查方法,取得最大效益。

1、 非介入式蹲点调查。

2、 介入式蹲点调查。

1、 有利于集中力量,突破一点。有利于“解剖麻雀”,做深入细致的定性调查。

2、 有利于综合使用各种调查方法,取得较好调查效果。

3、 有利于“以点带面”,做好面上的指导工作。

4、 有利于积累经验,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素质。

1、 实验者必备条件。

2、 实验对象和实验环境的选择。

3、 实验过程的控制。

4、 实验效果的监测和评价。

蹲点调查法

1、 调查主体亲自动手。

2、 调查对象为基层单位

3、 调查目的是掌握调查对象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途径。

4、 调查工作必须有计划有目的的全面系统开展。

5、 调查时间持续较长时间。

1、 选点很难避免主观因素影响。

2、 定量调查的局限性较大。

3、 调查结论的适用范围很难准确判断。

4、 积累的经验往往带有较大片面性。

1、 要正确选点。

2、 要身下去、心下去。

3、 要有甘当小学生的精神。

4、 要有客观态度。

5、 要抓重点、讲实效。

6、 要公平、公正。

7、 要科学对待调查结论。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688881266a180420.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