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尔文手势的介绍

柯尔文手势的介绍


2024年5月19日发(作者:i58300h处理器怎么样)

柯尔文手势的介绍

柯尔文手势

“柯尔文手势”是柯达伊音乐教学法中的一个组成部分,手势是19世纪70年代由优

翰·柯尔文(JohnCurwen,1816–1880)首创的,所以称之为“柯尔文手势”。手势借助七

种不同手势和在身体前方不同的高低位置来代表七个不同的唱名,在空间把所唱音的高低

关系体现出来。它是教师和学生之间进行音高、音准的调整、交流的一个身体语言形式。

基本作用

“柯尔文手势”目的是帮助学生理解首调唱名体系中音级之间的高低关系、调式音级

倾向,使抽象的音高关系变得直观、形象。教师用直观的手势表示出各音的相对高度,引

导学生观察手势掌握音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能够运用恰当的手势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教学方法

识谱教学中,并不一味地强调这个音符应该唱多高,那个音符应该唱多低,而是恰当

地运用柯尔文手势。由于音符的不同所用的手势也就不同,不同的手势再辅以不同的空间

位置,可使学生产生对音符唱名及相对音高的联想,将学生觉得难捉摸的高音在一定程度

上予以视觉化,形象。

在平时的教学中,让学生学着用手形的变化及手位的高低调节来学唱简单的音阶;新

歌教学时让学生在老师的琴声引导下边做手势边识谱,这样边唱边动学生们很感兴趣,于

是对识谱的畏难情绪在不知不觉地减弱了,并且音准的准确性就大大的提高了。

第 1 页

内心听觉训练

教师不出声歌唱,仅仅用手势表示出一个个短小的乐汇片段,要求学生唱出它们的音

高,做内心听觉的训练。

例如,老师用手势做出:5653,6163,让学生边看边记但是不准唱出声音,当老师

每做完一组之后,再让学生唱出这一片段,练习时教师可以哼唱出各片段第一个音的音高,

然后让学生边看老师手势边唱,或自己做手势唱,如果学生音准教好还可以让学生直接唱。

长期训练能很好地训练学生的内心听觉,培养学生的音准。

音乐记忆训练

教师还可以利用手势的配合,与学生做即兴的卡农(轮唱)练习:教师即兴地慢唱旋律,

并伴随着手势,学生在教师歌唱两拍后模仿,做二声部卡农,锻炼音乐记忆。学生也会在

这样的音乐活动中感受到极大的乐趣。

第 2 页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6122991a2723177.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