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聚焦:新冠感染亲历!几点经验,希望对各位有点帮助……

今日聚焦:新冠感染亲历!几点经验,希望对各位有点帮助……


2024年5月17日发(作者:安卓平板)

今日聚焦:新冠感染亲历!几点经验,希望对各位有点帮

助……

据大数据预测,北京市的第一波新冠感染高峰,是12月13日。

从我家的情况看,这个预测真准!

12月8日起,因为我爱人所在的办公室有人发烧、咳嗽,临时接

到通知,下午回家,开始居家办公。

到9日,她也出现了发烧的症状,但是抗原检测还是阴性。

10日再次做抗原检测,就是阳性了。

等她检测出抗原阳性,我们开始如临大敌,但是其实已经晚了。

因为,用最保守时间推算,她8日被要求居家时,她就已经被感

染了。

新冠病毒的奥密克戎毒株,传播力那么强,在她确认抗原阳性之

前,早就传播给我们家人了。

果然。

12月10日,孩子也开始发烧了。

11日,给孩子做抗原检测,结果是阳性!

这么推算一下,最迟在爱人居家的第二天,也就是12月9日,就

已经把病毒传给孩子了。

然后,又用了1天发病,1天测出阳性。

因为居住在一起,虽然还没感觉到什么不适,我还是跟他们一起

做了抗原检测。

他们两个人都阳了,但我两次检测都是阴性。

我还在暗暗窃喜,是不是自己的身体抵抗力强一些,可以避免感

染?

另外,还感叹:

原来网友们的调侃是真的,真的给家里留下一个顶梁柱,照顾其

他病人?

但是,这个窃喜,也就仅仅“喜”了1天时间。

12月12日,也就是孩子测出阳性的第二天,我就感到不舒服了。

用体温计一量,果然发烧了。

不过烧得并不太厉害,只在37.5度以内。

当天晚上睡觉,真的是辗转反侧啊!

怎么躺着都不舒服,不管是正面仰卧,还是左边、右边侧卧,都

感觉不舒服。

第一次感觉自己睡的这个床、这个床垫,竟然这么不舒服。

第二天才想到,这应该就是很多人说的浑身酸疼的症状。

13日,自己做抗原检测,果然阳性了。

一点都不意外了。

整个一天,持续发烧状态,温度稳定在38度多一点。

至此,一家三口都阳了,传播速度是一天多传一个。

不过,正因为家里同时有了3个“阳”,相互观察一下症状,倒

一点恐慌感没有了。

因为,我们三个人虽然年龄不同,性别不同,但是症状却基本一

致,发烧时的温度类似,发病时长也基本一样。

看着比我早几天“中招”的,早已经活蹦乱跳了,我还担心啥?

经过这次家庭群体感染,总结一下,大致有以下三点:

第一,发烧时,我们的温度基本没突破38.5度。

因此,三人都没吃药,发烧两天后,温度都逐渐回归到正常温度

了。

事实上,在病毒感染时,人出现低烧不是坏事,这说明体内的免

疫系统正在拼命跟病毒作抵抗呢。

适当的发烧,能够帮助免疫系统打败病毒入侵。

如果在38度左右就急着吃退烧药,可能延长恢复时间,对人体没

有什么好处。

第二,轻症的发病、恢复过程,基本一致,就是网上说的六天左

右。

细算起来,应该是:

第一天,被感染,但没察觉,身体也没有异常。

第二天,出现发烧症状,不过检测抗原大概率阴性。

第三天,检测抗原阳性,发烧症状持续,有些人会有浑身酸疼症

状。

第四天,前半段持续发烧,后半段体温逐渐恢复正常,有的会增

加咳嗽、出痰等症状。

第五天,不再发烧,身体感觉不适感觉大大减少,但是咳嗽、出

痰的症状可能持续。

第六天,症状收尾,身体无不适感觉。

第七或八天,检测抗原,恢复成阴性了!

所以,如果不幸中招了,就可以对照这个过程,看看自己处在哪

个阶段,心里会有个底儿。

比如,当你感觉发烧难受的时候,这个时间进程会告诉你,你发

烧快结束了,心中就有了一份即将胜利的欢喜。

第三,我们三个都是打过新冠疫苗的。

这一次,三个人都是轻微症状,不知道这是否就是专家说的“注

射新冠疫苗可以有效降低重症率”。

作为新冠高峰的“先行者”,通过亲身经历,给各位几个小建议,

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第一:

随着管控措施的逐步放松,阳性患者不再硬性收治、密接人员不

再集中隔离,社会面上存在病毒的概率越来越大,我们每个人还是应

该主动加强自我防护。

尤其是家中有老人的,他们的抵抗力差一些,一定要尽量避免他

们感染。

第二:

一旦不幸“中招”了,也不要慌,要有乐观心态。

事实证明,感染奥密克戎毒株的,真的绝大多数是轻症,不用药

物介入就可以康复的。

第三:

可以适当储备药物,但是不要盲目吃药。

这几天,我们没看到几个因为新冠疫情死亡的,却看到有几个因

为恐慌乱吃药,导致肝衰竭,送进ICU重症病房的。

没被新冠整倒,而是自己把自己吓死了,这就不合算了。

如有什么疑问,可以留言交流。

能够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给大家一定的启发,也是有意义的一

次感染了。

不过有一点需要提示,北京目前流行的毒株,跟南方流行的毒株

可能有所差异,症状也有所不同,症状表现就仅供参考了。

祝愿各位一切安好。

本文仅为个人观点,不代表冯站长之家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903383a2689476.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