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APP 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社区APP 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2024年5月15日发(作者:三星授权体验店查询)

社区APP 行业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

作者:周娅婷,李竹君,石曼灼等

来源:《中外企业家》 2017年第3期

中图分类号:C912.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772(2017)07-0039-03

1 社区及社区APP介绍

社区是若干社会群体或社会组织聚集在某一个领域里所形成的一个生活上相互关联的大集

体,是社会有机体最基本的内容,是宏观社会的缩影。而“社区”一词源自于拉丁语,意思是

共同的东西和亲密的伙伴关系。20世纪30年代初,“社区”一词是费孝通先生在翻译德国社

会学家滕尼斯著于1887年的一本著作“Community and Society”(《社区与社会》)时,从

英文单词“Community”翻译过来的,后来被许多学者引用,并逐渐流传下来。后来由德国的社

会学家滕尼斯应用到社会学的研究中。现在的社区已经被整个社会所逐渐接收并且已经开始扩

大。现阶段社区成为了一个人群聚居地的代称,更多的是在地域集体的一个合集代名词。

“智慧社区”是“智慧城市”的一个“细胞”,它将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智能管理系统,有

望使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更加便捷、舒适、高效。此类直接入驻社区的应用,能节省大量的人力

物力,也能得到更多更稳定的客户资源。社区APP是以社区居民为载体,以智能手机为第三方

应用平台来整合社会,以及商家、社区居民等其他各方面力量,而直接为社区成员提供多渠道

的公共服务和其他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的服务的一种应用程序。

2 社区APP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2.1行业现状

2.1.1 连锁便利店为中心的消费生活圈

本地化O2O要选择线下落地,对于以实物销售为核心的电商来说,最贴近社区的便利店无

疑是最好的选择。

(1)物流玩家(以顺丰为代表的嘿客模式:线下实体店+顺丰优选APP)。以顺丰为代表的

嘿店模式(线下实体店+顺丰优选APP),顺丰战略布局嘿店主要的目的是物流作为商品交易的最

后一个关键环节,打通最后一公里的配送,可以彻底解决物流难题。

(2)自建便利店玩家(猫屋)。这类模式一般有自己的实体便利店或门店,有的得到了当

地政府的“便民服务工程”支持。可承载的业务包括:包裹类、电商包裹自提、预约派送、24

小时自提柜:购物、移动端生鲜购物、周边商铺搜索。

(3)与商超、便利店合作玩家(社区001、京东拍到家、叮咚小区)。这一类的创业者

主要的切入点就是本地化社区物流配送平台,利用社区周边的商超、便利店,以物流配送为主

要连接工具,帮助商超解决最后—公里配送难题,降低社区居民的时间成本。

2.1.2 以物业为中心的信息服务

这一块是以物业服务和周边生活信息两块业务为核心,搭建箍合信息和交易平台。这块玩

家中,地产、物业有着天然的优势,问题在于传统管理方式到线上整合的转变,以及周边商业

的整合缺乏动力。而互联网公司专门做这个产品,存在与物业公司、衔道对接的问题,需要依

靠本地资源。

(1)垂直地产商玩家(万科住这儿、奥园智爱生活、保利若比邻社区、龙湖社区通、花样

年彩之云)。从产品上来看,APP社区服务应用于地产商在全国的众多社区,目前并未完全开

放。内容有社区交友、物业信息、相关服务和商家评价的功能。其中有现在炒得很火的访客通

行证和邮包领取的功能,这两个功能实现了社区生活移动化,且前者只有物业才能做。也有传

统的报修、物业账单、房屋交易等功能。社区活动和交友这块是非常有价值的,而且后期有活

动盈利的可能。

(2)技术流玩家(小区管家、云上城)。这类应用主要依托其相关智能家居技术,以技术

手段促进社区管理工作,构筑社区管理、社区服务、智能家居的统一应用平台和通道。“访客

通行”和“智能家居”是亮点功能,“访客通行”是现在很多物业APP都可以做到的,但“智

能家居”则是利用外接无线监控设备,可以通过手机监控家里、店铺等情况,看老人、看孩子,

还能直接通话。

(3)家政服务垂直类(云家政、E家洁、58到家)。这类APP专注家政或其他一个生活服

务领域,产品上对服务细节有更好的研究。这类产品并不尝试绕过线下中介来提供服务,而是

以其自主研发的系统,为家政公司带来管理效率的提升和业务增量。

2.2发展存在的问题

2.2.1硬件设备及人群定位问题

(1)硬件设备以及使用人群达不到推广要求。在很多城市的老城区,有不少小区建成已经

二三十年了,由于原来规划时存在设计缺陷,导致这些小区的硬件配套已严重跟不上如今的生

活水平,现今出现了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例如车位不够、没有公共活动空间等,这些外在因

素给某些项目提供了发展空间,也给另外一些项目提高了准入门槛。

(2)对于目标社区定位不清晰。当下,有一些物业愿意给第三方放行,并尝试合作。不过,

大物业会根据自身的战略做综合评定,若此业务有效并可由物业来完成,在合作期到期后将不

再续约而转为自营,若业务效仿门槛高,大物业会投资或要求第三方在其平台上进行合作,以

便控制交易入口和资金流。有些第三方不想受大物业制约,想与中小物业合作,然而中小物业

却很难配合到位。

(3)目标客户定位不合理。社区市场还存在一个非常重要但却被很多人忽视的矛盾点,就

是时间富余的人不懂网,懂网的人时间少。社区O2O最初的市场逻辑是从线上获取用户,而那

些对互联网接受能力强的70、80、90后们大部分时间都在公司或在路上,剩下长时间待在社区

内的50、60后和一部分70后都不是很懂互联网,也很难适应网络消费的多元化服务。线下社

区的重要性被低估。

2.2.2 专业人才数量少,进场服务的执行力不足

社区市场发展太快,细分领域又多,专业性人才少之又少,市场严重缺乏专业人才,而执

行层的人员能力也跟不上战略层的市场构思,导致有些项目受制于人员能力问题,不得不减缓

发展速度,也有些发展过快的项目,因运营层面跟不上扩张节奏,最终导致项目夭折。而中国

现阶段社区物业的话语权比较强势,有些第三方的项目想进入社区提供服务需要获得物业的应

允,但可能出于多方面的考虑,物业会选择拒绝,而出现这个问题的原因则是第三方与物业之

间存在基本矛盾点。

2.2.3产品推广问题

(1)社区活动氛围不足,业主对于社区O2O已有麻木情绪。商业环境讲求市场氛围,而现

阶段的社区商业氛围不足,这与前一点所言的社区市场缺少专业人才也有一定关系。由于落地

执行能力弱,导致线上和线下活动的积极性不高,用户不活跃造成平台出现用户流失的恶性循

环。为了提升用户活跃度,平台方会采取一定的补贴优惠或小礼品的激励方式,可一旦停止补

贴和礼品,活跃度随之下降。

(2)多方利益相关者没有找准均衡点。在早期,社区O2O市场只是第三方与物业之间的磨

合问题,但随着社区市场的发展,民政、街道以及业委会也陆续成为社区市场不可忽视的角色。

第三方、民政、街道、业委会、物业之间存在相互扶持、合作制衡的关系,例如,有些第三方

会选择从民政或者街道层面寻求合作,借助行政关系向物业施压来进入社区。在诸多限制下,

社区市场只能算是半开放市场,在很大程度上也限制了行业的发展。

3促进APP市场发展的对策研究

3.1 扩大应用的覆盖面,增加应用的使用场景

小区具有市场主体复杂、需求多样的特点,从使用目标人群来看,平台的功能应该尽可能

覆盖小区的各年龄阶层,从而最大限度地扩大用户的数量,提高应用的使用量。从服务的角度

而言,社区服务所涵盖的服务其实很多,包括物业、社区社交、共享经济、生活服务等,但应

该在设置时深入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尽可能迎合消费者消费喜好及习惯,并且在此基础上做到

创新,尽量拓展可用的功能,增加应用的使用场景,增加用户黏性,提高客户满意度。

3.2 立足特定小区,建立完整的生态圈

当前小区居民需要的是一个覆盖面强、方便快捷,可以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的软件。而小区

内和小区周边资源多而且相对复杂,整合难度较大。但是一旦在某个特定小区建立了完整的生

态圈,提供完善的服务,小区住户和周边商业很容易形成依赖性,形成平台的核心竞争力。所

以,社区服务应用采取的市场策略应立足特定小区,深挖附近资源,直至能够提供完整的服务

再开拓新的市场。

3.3 合理运用投资,寻找本地切入点,降低营销费用,实现“中资产”运营

社区服务应用往往采取线上补贴加线下大规模推广的营销模式,以扩大使用群体规模,往

往投入巨大但是效果不佳。建议本地服务应用本身不向用户提供服务,而通过整合小区周边已

经存在的物业、闲置、商业资源进行资源整合,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对小区周边原来的服务

业进行优化升级,来满足市场需要,成本仅仅为互联网平台的构建和社区周边资源整合费用,

可以使投资资金运用和应用快速拓展策略实现均衡。

3.4 准确定位,提高产品的实用性

研发者不应该只是闭门造车,在现在问题大量暴露的情况下,要正视自己的问题,对问题

中进行反思,不断解决存在的问题,并且通过合理可行的试验以及大数据分析等方法,去调查

使用者的刚性需求,对于自己的产品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创新,从而提高产品在市场的接纳度。

在小规模成功之后,继续对于自己的产品进行不断的完善,做出满足消费者消费期望的高质量

产品。

3.5 加大人才引用力度,促进差异化发展

现在社区APP的发展局限性在很大方面来自于社会的客观问题,例如技术发展以及人才培

养的滞后性,硬件设施的不完善性等,这些方面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已有的经验,引进国外理论

和人才,并且对于国外知识进行本土化调整,这样既可以保证技术方面的支持,也可以提高软

件的实用性。而对于硬件等的发展区别,我们则应该客观考虑,进行差异性研究研发,使研发

的产品既可以服务于新建社区,对于设施老旧的社区,也可以满足于他们的各种需求,提高生

活幸福感。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772510a266939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