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60例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60例


2024年5月13日发(作者:附近的联想电脑售后服务点)

维普资讯

938・ CHINESE JOURNAL OF INqEGRATIVE MEDICINE ON CARDIO一/CEREBROVASCULAR DISEASE October 2006 Vo1.4 No.10 

氏转慢径文氏递减传导直至sl呈2:1传导后结束起搏;同时采 

取日本光电6511单导心电图机或上海光电E(X、广9620 P心电 

图机,记录V】或同步记录V】~v3导联心电图,纸速25 ram&, 

分析S.R间期在怏一慢径路的传导特点。 

2结果 

递增起搏频率加快,当 遇到快径不应期受阻后改由慢径传导 

并同时从慢径发生隐匿性传导至快径路使快径路持续地处于不 

应期状态,sl可在慢径持续1:1或多比例递减性文氏传导,直 

至终止起搏或慢径文氏周期结束后隐匿性传导消失,蝉联现象 

随分级递增起搏频率的增加,在30例DAVNP慢径传导伴 

既终止。值得注意的是少数病例sl在快一慢径中呈交互连续 

1:1传导,这是一种较特别的 12,电图表现形式,其可能原因有: 

①两条径路不应期接近且随自主神经张力不断变化所致;②不 

蝉联现象中,9例显示快径转慢径后呈连续传导(9/30),3例 

快一慢径1:1交互传导(3/30)。慢径1:1连续传导中slR固定 

下传及快一慢径 交互1:l下传,心电图显示2种界限分明的 

排除慢径向快径隐匿性传导中发生逆行递减性文氏传导,当其 

递减文氏传导周期中断后快径可恢复应激,表现出慢径1:1传 

slR间期。慢径路多比例文氏传导时由快径转为慢径传导时 

S1R明显跳跃≥60 ins以上,后 经慢径多比例文氏递减传导 

至脱落结束一个文氏周期。 

3讨论 

导突然中断改由快径1:1传导呈现周而复始的变化,困本次观 

察此种现象例数尚少,其根本原因有待进一步观察。经食管・21, 

房调搏电生理检查,认识慢径路传导伴蝉联现象的心电图表现, 

对明确诊断DAVNP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李息杰.实用食管法心脏电生理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 

社.2003:66~68 

DAVNP是一种常见的心脏电生理现象,根据快一慢径路 

各自电生理特性不同,表现出较复杂的 12,电图改变,一般认为快 

径路传导快不应期长,慢径路传导慢而不应期短,当分级递增起 

搏或程序期前刺激中,激动在不应期长的快径受阻后改由慢径 

2]吴益明.食管心房调搏在房室结双径路中的应用[J].心电学杂 

志,1992,2(2):96—99. 

传导显示出不同的传导曲线可明确诊断。蝉联现象常发生在折 

返环路部位,其形成机制多由于激动在折返环路内互相发生持 

【3j张永庆,刘小冬,代自立.经食管心房起搏对功能性左柬支阻滞的 

研究:J .中国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杂志,2004,18(1):35. 

续干扰的结果,表现为激动在环路的一侧隐匿性传导到对侧使 

其产生一次不应期时,下一次激动便在环路对侧前向传导阻滞, 

作者简介:代fl-立(1957一),男,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副主任医师,主管 

技师,现工作于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邮编:464000);楚咏晗、张永庆、 

连续发生的隐匿忡传导总足他接 来的激动落入不 ・; 期中, 

夏琰.符星,工n=于河南省信阳市中心医院。 

f收稿El期:2006—07—26) 

形成持续干扰即为蝉联现象 水研究・ 3(1洌经食管心 分级 

递增起搏对DAVNP L{ 慢径传导哗蝉联现象分析 示:随分级 

(本文编辑郭怀印) 

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60例 

F幸。郑梅生 

文章编号:1672—1349(2006)10—0938—02 

1.3疗效判定标准按卫生部1998年制定的 12,血管药物临床 

研究指导原则进行评定。显效:收缩压下降超过30 mmHg;无 

中图分类号:R544.1 R255.3 文献标识码:B 

左旋氨氯地平(商品名施慧达)垃第三代长效二氢吡啶类钙 

离子拮抗剂。应用施慧达冶疗老年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病60 

例,取得较好的降压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效:未达到上述水平。 

2结果 

1.1一般资料选择2002年5月一2005年5月门诊治疗的老 6O例病人显效57例,无效3例,施慧达治疗前平均收缩压 

年高血压病病人60例,其中男3(J例,女30例,年龄61岁~80 

岁,平均69岁。单纯收缩期高血压是收缩压≥140 mmttg(1 

mnlHg ̄0.133 kPa)和舒张压<90 mmHg。诊断标准符合 

为169.56 nmfftg,治疗后为126.82 mmI-Ig;治疗前平均脉压 

80.35 mmHg,治疗后42.69 mmHg,治疗后出现轻微头痛l例, 

未停药;下肢轻度水肿l例,未停药。 

WHO国际高血压联盟(1SH)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继发性高 

血压、重度高血压(收缩压≥180 ̄.nlag和或舒张 90 

3讨论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循证矾究址明,收缩压增高对 21,脑血管 

mmHg)、心力衰竭、脑卒中、控制不良的糖尿病、不合作者、严重 

的肝肾功能障碍及肺部疾病, 

1.2治疗方法观察病例停用一切降压药物或有可能对衄压 

有影响的药物1胤 采j}j袖带式水银柱血压计,取右 臂肱动 

脉测血压。在治疗前及治疗期间,每天测血1'2 1次,测量血压按 

的危害比舒张压增高更为显著,尤其是60岁以上老年人更是 

如此。单纯收缩期高血压,由于长期增加了,左心室负荷,导致左 

心室肥厚,增加了 12,, ̄Jt耗氧 ,容易诱发冠心病、 12,绞痛、心肌梗 

死、・21,律失常、心力衰竭及猝死;还由于收缩期高血压对动脉壁 

的不断冲击,加速了动脉壁的损 ,促进了动脉硬化及动脉粥样 

中华心血管杂志编委会心血锋药物对策专题组的《抗高m压药 

临床试验和评价方法的建议》}1】的方法,每次测血压前休息15 

n以上,测3次血压,取平均值为本次测压值。在低盐、低脂、 

禁烟的基础上,给予口服施慧达2.5 nag.每日1次,疗程8周。 

斑块的形成和破裂,使心脑血管急症( 12,肌梗死、猝死、脑卒中) 

及肾衰竭的发生率明显增加。施慧达是氨氯地平两个对映体中 

的一个。氨氯地平含有等量的内左旋体和右旋体,右旋体是无 

效的,左旋氨氯地平是用拆分法去除_『右旋体,副反应减少。作 

维普资讯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06年10月第4卷第10期 

为长效二氢吡啶类钙离子拮抗剂,该药除具备二氢吡啶类药物 

对血管平滑肌的高度选择外,在降压过程中不减少心、脑、。肾等 

重要生命器官的血流量;对血糖、血脂等代谢无不良影响,还具 

有独特的药代动力学特征,起效缓慢,作用时间长。该药降压作 

用谷峰比值高,能持久维持有效血药浓度。观察表明,施慧达能 

明显降低老年高血压病病人的收缩压和脉压,治疗过程无“首过 

效应”和低血压发生,疗效较好,耐受性较好,作用平稳持久。提 

示老年病病人对施慧达有良好的敏感性、耐受性,是较理想的抗 

高血压药。 

参考文献: 

・939・ 

1]心血管药物对策专题组.心血管药物临床试验评价方法的建议Ⅱ 

(抗高血压药)[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1998,26(1):5—11 

作者简介:王幸(1971一),女.毕业于皖南医学院,主治医师,现工作于安 

礅省芜湖中医院(邮编:241000);郑梅生,工作于安徽省芜湖中医院。 

(收稿日期:2006一O7—21) 

(本文编辑郭怀印) 

58例心脏骤停抢救体会 

张军玲 

中图分类号:R541.7 R256.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6)10—0939—02 

3讨论 心脏骤停(CA)在院前急救中是最紧急的危险情况之一,病 

死率高。经过基本生命支持(BI )和高级生命支持(ALS),最终 

实现心肺复苏(CPR)的成功。心肺复苏是急诊医学的重要课 

题,在院前急救过程中愈来愈显示出其重要的地位,如何进一步 

对于发生于院前的心脏骤停病例,急救人员在发病现场能 

否迅速准确判断、紧急抢救是提高复苏成功率的关键,它要求现 

场急救人员要有较高的急救专业水平,要掌握标准的复苏急救 

提高院前对心脏骤停病人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是院前急救医师不 

断思考的问题。现对太原市中意友好急救中心组织抢救的58 

例心脏骤停病人的资料,总结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措施。在5 min的急救黄金时间内建立起有效的急救平台。 

急救现场进行及时有效的心肺复苏是急救成功的重要环 

节。心脏骤停病人如果能得到提供基本的生命支持,并给予进 

一步的心脏生命支持,40%的病人能够成功复苏,心跳呼吸骤停 

1.1一般资料58例心脏骤停病人中,男45例,女l3例;年 后,复苏开始的时间是决定复苏能否成功的关键。2000年国际 

心肺复苏指南提出,从心脏停搏到CPR开始的时间不得超过4 

min,从CPR开始到自主循环建立的时问不得超过8 min,心脏 

龄(18~74)岁,平均47岁,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12例,均发 

生在院外;病因包括:急性心肌梗死( I)19例,冠心病心绞痛 

2例,冠心病心力衰竭1例,高血钾症3例,低血钾3例,肥厚型 

心肌病1例,电击伤致2例,普罗帕酮(心律平)2例,静脉输注

ATP1例,血浆过敏反应1例,先心病心脏手术后1例,原因不 

骤停4 min内进行心肺复苏,成功的希望最大,生存率可达 

47.9%…,如在8 min内未予CPR.除 }侄低温等特殊情况下, 

否则几乎无存活_2j,要在第一时间迅速进行规范的人工心肺复 

明22例;CA时心电图改变:心室颤动20例,心脏停搏28例(极 

缓慢性心律失常致心脏停搏3例),无脉搏性电活动10例。 

1.2 CA的诊断标准

1.3早期急救方法

苏。2005年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缸管急救指南进一步 

强调了有效不问断的胸外按压的重要性,并建议单人急救时,对 

除新生儿外所有的年龄段病人给予30:2的按压/通气比。同时 

应重视超长CPR的运娟E3],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多人轮替 

进行胸外心脏按压,这样会使更多的病人有获救的机会。 

早期直流电除颤在复苏中的作用受到重视。大部分成人突 

然非创伤性的心搏骤停的最初心律失常为心室颤动,2005年心 

肺复苏和心血管病急诊科学治疗建议国际会议认为在院前急救 

所有病例均有突发的意识丧失、脉搏消 

按2005美国心脏学会心肺复苏与心血管 

失,并经心电图证实(心室颤动、无脉搏性电活动、心脏停搏)。 

急救指南推荐的BLS及ALS进行操作。即刻予5个周期的胸 

外心脏压及呼吸支持(通畅气道、气管插管或口对口人工呼吸), 

最短时间内判断心电图类型,如果为心室颤动,立刻电击除颤, 

首次电击除颤能量为200 J,根据情况随后选择300 J和360 J。 

同时建立静脉通路,使用。肾上腺素1 mg静脉推注,(3~5)min 

重复1次。本组58例病例未使用碱性药物碳酸氢钠。脑保护 

措施包括脱水(甘露醇、呋塞米、激素)、控制抽搐及采用低温疗 

法等。 

2结果 

58例病人存活12例,放弃治疗4例,死亡42例。9例AMI 

并原发性心室颤动病人(均有缓慢的抽泣样呼吸)中,2例经立 

中第1分钟内使用第1次除颤的成功率达94%,故强调心肺复 

苏开始时只除颤1次,立即行CPR,阂为不适宜的除颤浪费时 

间,可导致有效胸外按压的中断而造成成功率的下降,同时建议 

使用(AED),特别是有除颤心律特征。从本组病例的抢救过程 

体会到对于由心室颤动导致的心源性猝死,应以D(早期除 

颤)一( (胸外按压建立循环)一A(气道开放)一B(人工呼吸)的 

顺序进行救治为宜。 

在复苏的药物选择上仍以肾 } 腺素为首选,剂量为1 nag静 

刻心脏按压转复,5例心脏按压加电除颤转复,均未行气管内插 

管,2例经气管插管加肾上腺素和垂体后叶素急救后自主呼吸 

及循环恢复。3例低血钾CA病人有2例在复苏同时进行补钾 

脉注射,3 airn注射1次复苏药理研究表明,大剂量肾上腺素 

(0.1 mg/'kg ̄0.2 mg/kg),虽能增加心脏骤停病人的冠状动脉 

灌注压,改善自主循环的恢复率,f¨ 能改薄I丈期存活率及神经 

急救成活。电击伤中,1例经药物及电除颤,现场抢救26 min复 

苏成功。 

系统预后。在CPR中,没有足够的}JE据支持使用碱性药缓冲 

剂,本组病例的复苏过程巾未使用碳酸氢钠等碱性药物。按照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566798a2637810.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