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和静县查岗诺尔铁矿床FeⅠ矿体围岩蚀变特征

新疆和静县查岗诺尔铁矿床FeⅠ矿体围岩蚀变特征


2024年5月10日发(作者:魅族16th价格)

第44卷第2期 

西 北 地 质 

NORTHWESTERN GEOL0GY 

Vo1.44 No.2 

2011(Sum l78) 

2011年(总178期) 

文章编号:1009—6248(2011)02—0094—08 

新疆和静县查岗诺尔铁矿床Fe I 

矿体围岩蚀变特征 

陈文革,张海军,刘铭峰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三地质大队,新疆库尔勒

841000) 

要:新疆和静县查岗诺尔铁矿床位于伊犁微板块北缘之博洛科努早古生代岛弧带,属于阿吾拉勒 

金、铜、铅、锌、铁成矿带东段。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火山岩和上石炭统伊什基 

里克组火山岩,两者为断层接触关系。由于成矿矿浆的多期次活动,查岗诺尔铁矿广泛发育围岩蚀变, 

形成沿断裂带分布的带状蚀变带。通过研究发现,矿床主矿体Fe I号主矿体的围岩蚀变情况,按不同 

蚀变矿物组合,自东向西可分出石榴石带、绿帘石一阳起石带、阳起石一磁铁矿带、蚀变大理岩带和阳起 

石带,对应三期蚀变作用。各阶段的矿物共生组合分别为;磁铁矿+透辉石+石榴石、磁铁矿+阳起石 

+绿帘石、磁铁矿一石榴石一阳起石一绿帘石一石英一碳酸盐。矿区蚀变是由高、中温火山热液交代中酸性火 

山碎屑岩而形成。 

关键词:阿吾拉勒成矿带;查岗诺尔铁矿床;围岩蚀变作用;蚀变带 

中图分类号:P618.31 文献标识码:A 

查岗诺尔大型磁铁矿床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古洋盆向南侧的B形俯冲过程,俯冲带的位置大体 

上位于以巴音沟蛇绿岩套为代表的北天山蛇绿岩带 

所在的位置。二叠纪期间,本区西延的阿吾拉勒地 

区出现了裂谷化过程,产生了数量较多的双峰式火 

山岩和A型花岗岩(姜常义等,1992,1995,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和静县内,该铁矿床自20世纪 

70年代首发现以来,开展了相应的地质勘查工作。 

该矿床产于下石炭统具有岛弧特征的大哈拉军山组 

(C )海相火山岩夹碳酸盐岩建造中。查岗诺尔铁 

矿床是一个规模在1 X 10。t以上的大型磁铁矿床。 

1996)。研究区内构造活动强烈,火山机构十分发育, 

尤其是石炭纪火山岩和同期中酸性岩体非常发育, 

1区域地质背景 

研究区位于西天山中部,构造位置位于伊犁一伊 

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朱永峰等,2005)。 

成矿区属阿吾拉勒金、铜、铅、锌、铁成矿区。矿 

产丰富,区内除本矿床外还有备战铁矿、智博铁矿、 

塞克湖微板块北缘(图1)(高俊等,2009)。石炭纪 

古伦沟铅锌铁矿和胜利铜矿等。主要成矿类型为火 

山岩型和岩浆热液型(张良成等,2006)。该区域是新 

期间,研究区属于博罗科努岛孤带,分布有大面积 

的钙碱性火山岩套和钙碱性花岗岩(新疆维吾尔自 

疆寻找火山岩型铁铜多金属矿和斑岩型铜矿最有利 

地区之一(Gao J,et a1.1998;Qian Q,et a1.2009)。 

治区地矿局,1993)。该岛孤带形成于伊连哈比尔尕 

收稿日期:2Oll一04—12;修回日期:2011—05—11 

基金项目:新疆和静县查岗诺尔铁矿深部及外围勘查项目(新地矿深字E20093 5号) 

作者简介:陈文革(1968一),男,河南西平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地质找矿和矿产勘查工作。E—mail:chen—wen—ge 

@sina.com 

第2期 陈文革等:新疆和静县查岗诺尔铁矿床Fe I矿体围岩蚀变特征 95 

1.1区域地层 

斜长花岩体(70 曲)、粗粒花岗岩(y43c)、石英正长 

岩( 知)及石英正长斑岩体( 丌4。 )等岩体组成。岩 

体的空间分布受到断层带制约,构成以钙碱性、中 

酸性侵入岩为主的岩套。根据岩体侵入的最新地层 

区内出露地层有元古界、志留系、泥盆系、石 

炭系、二叠系、三叠系、侏罗系及第四系。其中,以 

石炭系分布最广泛,分为上、下石炭统。下石炭统 

为大哈拉军山组(C ),上石炭为统伊什基里克组 

(C。 ),两者之间为断层接触。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 

组(C ):主要为一套海相火山岩夹碳酸盐岩建造。 

和与邻区对比,石炭纪侵入体主要为闪长玢岩、闪 

长岩、石英闪长岩、黑云母斜长花岗岩和花岗岩,多 

呈岩基状和岩株状产出。二叠纪侵人体主要为石英 

正长岩和石英正长斑岩,呈小岩株状。 

研究区内脉岩十分发育,主要为辉绿岩脉、闪 

长玢岩、石英闪长玢岩、安山玢岩和煌斑岩脉等。脉 

岩一般斜切地层、蚀变带及铁矿体。 

1.3区域构造 

区域内仅出露上部,该组可分3个亚组。上石炭统 

伊什基里克组(C。 ):主要为一套火山角砾岩、凝 

灰岩及熔岩,局部夹正常沉积岩和灰岩,具海陆交 

互相特征(蒋钊等,1981)。 

1.2侵入岩 

矿区及邻区内分布众多的侵入岩。岩体受构造 

制约,以酸性岩为主,中性岩次之,由华力西中、晚 

期构造旋回的产物组成。华力西中期侵入岩主要分 

布在区域中部,由闪长玢岩( 。 )、安山玢岩 

(ap 。 )、闪长玢岩(3z 。 )、石英闪长玢岩 

(Q 。 )、组成。华力西晚期侵人岩在区域东部、南 

研究区处于伊犁一伊塞克湖微板块博罗科努古 

生代复合岛弧带。区域上经历了多阶段构造活动,造 

成极为复杂的构造格局,以断裂构造发育为特点,进 

步可以分为受区域构造制约的断裂和受火山构造 

控制的环状断裂。线性断裂以北西西向为主,北东 

东向断裂,规模不大,构造角砾发育,气液活动明 

显、蚀变强烈,为查岗诺尔铁矿床的形成提供了容 

矿、运矿条件(王江涛等,2006)。 

部和北部,以中性、中酸性岩为主,主要由细粒石 

英闪长岩体(Q343b)、闪长岩体( 曲)、细粒黑云母 

图1西天山大地构造造示意图 

Fig.1 Tectonic sketch map of the western Tianshan orogenic belt 

1.构造线;2.那拉提一红柳河缝合带;3.查岗诺尔铁矿床位置 

Ⅱ.哈萨克斯坦一准噶尔板块;Ⅱ1.准噶尔微板块;I 1 6.准噶尔中央地块;I 1 7博格达晚古生代弧后裂陷盆地;Ⅱ19,吐哈地块; 

Ⅱ1 .大南湖晚古生代岛弧带;I “.觉罗塔格晚古生代沟弧带;Ⅱ2.伊犁一伊塞克湖微板块;Ⅱ21.依连哈比尔尕晚古生代沟弧 

带;Ⅱ2。.赛里木地块;I 2‘.博罗科努古生代复合岛弧带;Ⅱ2 .阿吾拉勒晚古生代裂谷带;I 26.伊宁中间地块;I。.巴仑台一 

星星峡离散地体;Ⅲ.塔里木一华北地块;ⅢI.塔里木微板块;Ⅲ11.东阿莱一哈尔克古生代复合沟弧带;Ⅲ 2.艾尔宾晚古生代残 

余盆地;Ⅲ 。.阔科萨勒晚古生代陆缘盆地;Ⅲ1 5.库鲁克塔格陆缘地块;Ⅲ .塔里木中央地块 

西 北 地质 NORTHWESTERN GEOLOGY 

2矿区地质特征 

2.1地层特征 

层性好。在下部层位中出现较多的中基性火山岩,上 

部酸性熔岩较多。上石炭统伊什基里克组(c )中 

的火山碎屑多为角砾一集块级,且多见流纹斑岩等酸 

查岗诺尔铁矿区出露的地层绝大部分为石炭纪 

火山岩(图2)。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C )以细 

粒火山碎屑为主,上部出现少量粒度较粗的碎屑,成 

性熔岩出露,大多属近火山口爆发相。其间夹少量 

正常沉积的灰岩、凝灰砂岩和层凝灰岩等,属火山 

中心喷发相 。 

图2新疆西天山查岗诺尔一备战一带地质矿产略图 

Fig.2 Geological sketch and mineral map of Chagannur—Beizhan in Xinjiang 

1.花岗岩;2.闪长岩;3.第四系;4.石炭系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5.志留系阿河布拉克组 

6.泥盆系艾尔肯组、头苏全组;7.断层;8.铁矿(化)点 

2.2构造特征 

安斑岩脉。华力西晚期酸性侵入体主要为规模较小 

矿区构造主要由下石炭统大哈拉军山组和上石 

炭统伊什基里克组所组成的火山穹隆和断裂构成, 

矿区构造基本形态除受区域性南北挤压应力的影响 

外,又受火山机构的制约。因而,各种构造形迹更 

为复杂。主要有火山穹隆构造、北西向压扭性断裂, 

的花岗岩岩株,外围有规模较大的岩基和岩株。 

3矿区蚀变带分带特征 

查岗诺尔铁矿广泛发育着围岩蚀变,由于成矿 

矿浆的多期次活动,形成沿断裂带分布的带状蚀变 

及其派生之次一级断裂、环状及辐射状断裂等。 

2.3侵入岩 

带。以矿床主矿体Fe I矿体的围岩蚀变情况为例, 

蚀变带被F8及F10所限制,呈北东一南西向展布, 

矿区侵入岩主要发育有华力西中、晚期的的侵 

入岩。华力西中期潜火山侵入杂岩规模一般较小,呈 

长1 800余米,宽5O0~600 m。由于矿区蚀变类型 

小岩株、岩枝和岩墙状。主要岩性为辉石闪长玢岩、 

闪长玢岩和石英闪长玢岩等,以及一些岩性细晶闪 

长岩脉、闪斜煌斑岩、辉闪斜煌岩脉、英安岩和英 

不同以及蚀变强度的变化,自东向西分别为石榴石 

带、绿帘石一阳起石带、阳起石一磁铁矿带、蚀变大理 

岩带和阳起石带(图3)。 

①汪帮耀,陈文革,王江涛,等.西天山查岗诺尔铁矿区石炭纪火山岩岩石成因与源区性质.岩石学报,2011(O6) 

(待刊). 

98 西 北 地 质 NORTHWESTERN GEOLOGY 

3.1石榴石带 

石榴石化极为发育,主要分布在F10以西,为 

蚀变带的最东侧。连续出露长约2 500 rn,再向东被 

第四纪冰碛物覆盖,宽约100 ̄250 ril。主要由石榴 

石岩组成,此外还有磁铁矿化石榴石岩、阳起石一石 

榴石岩透辉石一石榴石岩等。早期石榴石被晚期蚀变 

之绿帘石、阳起石等交代。 

3.2阳起石一磁铁矿带 

位于矿化蚀变带中心部位。规模仅次于石榴石 

带,东西宽6O~130余米,南北断续延长2 000 m。 

铁矿体占据了该带绝大部分面积,蚀变岩石及变余 

凝灰岩呈残块零星分布。蚀变岩石为磁铁矿化绿帘 

石一阳起石岩、磁铁矿化阳起石岩和磁铁矿化石榴石 

岩等。 

3.3绿帘石一阳起石带 

呈不规则带状位于阳起石一磁铁矿带西侧。一般 

宽20 ̄30余米,最宽达70 ̄80余米。其形态、规 

模和分布明显地受F8及一系列近东西向断裂控 

制,因而往往出露不连续。蚀变岩石有阳起石岩、绿 

帘石一阳起石岩、石榴石和磁铁矿化阳起石岩等。从 

产状上看,早期蚀变石榴石带在上,晚期蚀变绿帘 

石一阳起石化在下。绿帘石一阳起石化由于交代作用 

强,一般原岩不易辩认。当交代弱时,蚀变岩石部 

分地保留了原岩的变余凝灰结构,反映了原岩应为 

凝灰岩。 

3.4蚀变大理岩带 

发育在蚀变带最西侧。宽30 ̄100 m,沿走向基 

本连续。组成岩石有透辉石一方柱石大理岩、方柱石 

化凝灰质大理岩、阳起石化大理岩和透闪石大理岩 

等。透辉石一方柱石大理岩呈灰白色,等粒花岗变晶 

结构,层状构造。岩石以含15 ~45%的方柱石和 

10 ~15%透辉石为特征。总体上,大理岩呈透镜 

状分布,和围岩之间无交代作用。 

4主要蚀变岩石的岩相学特征 

4.I石榴石岩 

砖红色,自形粒状变晶结构,块状构造。其中, 

石榴石约占71%,阳起石占5%,绿泥石占5 ,石 

英占4 ,碳酸盐占3 ,金属矿物占12 。石榴石 

呈粒状自形程度高,阳起石以毛发状为主,集合体 

成束状,部分被绿泥石交代,形成团块状铁绿泥石 

集合体。金属矿物对绿泥石和石榴石形成无选择交 

代(图4一a)。 

4.2透辉石石榴石蚀变岩 

柱粒状变晶结构,其中石榴石占46 ,透辉石 

占23%,阳起石占2 ,绿泥石微量,金属矿物占 

29 9,6。石榴石具光性异常,他形,以褐黄色为主,可 

见环带结构。透辉石为短柱状,无色,二级干涉色, 

和阳起石共生。阳起石为束状,多充填在透辉石和 

石榴石结晶空隙中,具有明显的多色性,金属矿物 

交代阳起石和透辉石及石榴石,在岩石中多以他形 

粒集合体形式出现(图4一c)。 

4.3矿化阳起石石榴石蚀变岩 

交代残余结构,石榴石占57 ,阳起石占19 , 

绿帘石占3 ,石英占2 ,金属矿物占18 ,绿泥 

石占1 。岩石全部由蚀变矿物组成,主要以石榴石 

为主,其蚀变期次总体上可分为三期。第一期为阳 

起石化,阳起石多以纤维状束状集合体出现;第二 

期为石榴石化,一部分为全自形粒状具环带结构,其 

余为环带状石榴石,结晶比较完整;第三期为绿帘 

石+石英,多以自形粒状为主,分布于金属矿物粒 

间,晚于金属矿物。金属矿化主要发生于石榴石化 

之后,可见金属矿物交代石榴石和阳起石,并以他 

形集合体为主(图4-b)。 

4.4金属矿化阳起石蚀变岩 

粒状变晶结构,其中阳起石占78 ,石榴石占 

12%,透辉石占3 ,金属矿物占7 9,6。其它蚀变矿 

物有绿泥石、碳酸盐。岩石主要由蚀变矿物组成,有 

两期蚀变及一期矿化,早期蚀变以透辉石和石榴石 

为主,二者均强烈破碎;晚期以阳起石为主,后期 

有轻微绿泥石化。阳起石之后为金属矿化,其中,透 

辉石以微粒状集合体为主(图4一d)。 

4.5透闪石透辉石大理岩 

灰白、浅灰色,粗粒一细粒变晶结构,中厚一巨厚 

层状,块状构造。主要成分:方解石(O.5~1.5 

arm)占65 ,透闪石占20 ,透辉石占10 ,石 

英占5 ,多掺杂1 ~5 火山灰。局部见少量方 

柱石和石榴子石。 

第2期 陈文革等:新疆和静县查岗诺尔铁矿床Fe I矿体围岩蚀变特征 99 

图4查岗诺尔铁矿蚀变岩显微照片 

Fig.4 Micrograph of alterated rocks in Chagannur iron deposit areas 

a.石榴石蚀变岩;b.矿化阳起石石榴石岩;C.透辉石石榴石蚀变岩;d.金属矿化阳起石蚀变岩 

蚀变作用类型及多阶段性 

拉军山组第二亚组第三段、第三亚组第一段。该阶 

段矿物共生组合为:磁铁矿+阳起石+绿帘石。该 

矿区蚀变岩种类繁多,面貌复杂,岩石、矿物 

期阳起石主要交代碎粒石榴石和透辉石。 

组合、化学组成和空间分布都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多 

5.3晚期蚀变作用 

种蚀变矿物不仅有多种世代而且又相互组合。不同 

此类作用相当普遍,各蚀变带上均可见其痕迹。 

的蚀变岩相互组合成不同的蚀变带,蚀变带相互重 

它往往使前两期蚀变作用产物的面貌复杂化,使先 

叠。这就反映出蚀变作用的多阶段性和多样性。大 

期生成的铁矿或铁矿化岩石进一步加富。该阶段矿 

致可以分出早、中、晚三期蚀变作用。 

物共生组合为:磁铁矿一石榴石一阳起石一绿帘石一石 

5.1早期蚀变作用 

英一碳酸盐。热液成矿晚期有显著的热液蚀变,蚀变 

蚀变作用强裂,影响广泛。在矿体周围形成了 

矿物由早到晚的生成顺序有红褐色石榴石、阳起石、 

长达2 000 m的蚀变带,波及的地层有大哈拉军山 

绿帘石、石英和碳酸盐。 

组第二亚组第三段、第三亚组第一段,及上石炭基 

根据前人在矿区所采的38个矿物包体测温样 

性一中基性凝灰岩。石榴石带及蚀变大理岩带主要 

测试数据:早期蚀变作用的温度应高于325℃,中期 

在此阶段形成。该阶段矿物共生组合为:磁铁矿+ 

矿化蚀变作用的温度大致在26O~515℃(蒋钊等, 

透辉石+石榴石。石榴石和透辉石基本为共生关系, 

1981;王江涛等,2006)。中期又分出了磁铁矿晶出 

二者共同破碎、共同重结晶。 

温域:390 ̄515℃,和金属硫化物晶出温域:26O~ 

5.2中期蚀变作用 

315℃。而晚期叠加蚀变的温度为180 ̄345℃。 

为区内最主要的矿化蚀变作用,无论是蚀变作 

从以上的数据来看,查岗诺尔铁矿中的热液成矿 

用的强度,还是蚀变带的规模,较之早期蚀变,均 

阶段主要是在高温一气成热液阶段形成的。早期成矿 

有过而无不及。蚀变带发育在早期蚀变岩带的内侧 

阶段都是高温一气成热液阶段形成的,就是在晚期成 

并部分重叠,长约2 000余米。受蚀变的岩石为大哈 

矿阶段,也主要是在高温一气成热液阶段形成的。 

1O0 西 北 地 质 NORTHWESTERN GEOLOGY 

围岩蚀变与成矿关系 

早期矿化蚀变主要以透辉石一石榴石化为代表 , 

为:磁铁矿+透辉石+石榴石、磁铁矿+阳起石+ 

绿帘石、磁铁矿一石榴石一阳起石一绿帘石一石英一碳酸 

盐。 

由无水硅酸盐矿物透辉石、石榴石组成。其中,以 

石榴石分布最广,在东矿区石榴石岩构成颇为状观 

的石林地貌。西矿区石榴石化不发育,仅限于矿体 

内部,地表未见出露。据石榴石单矿物化学分析和 

高俊,钱青,龙灵利,等.西天山的增生造山过程口].地 

参考文献(References): 

晶胞参数测定,为钙铁铝榴石。早期蚀变的透辉石、 

石榴石,往往被晚期蚀变的绿帘石、阳起石所交代。 

中期矿化蚀变以绿帘石化一阳起石化为代表,蚀 

变带一般都出现于磁铁矿体中及其外侧。在东西矿 

区均广泛发育,各铁矿体和铁矿露头都分布其中。蚀 

变带主要由含水硅酸盐矿物绿帘石、阳起石、透闪 

石及方柱石组成。生成顺序为:绿帘石最先,次为 

阳起石,而后为透闪石及方柱石,阳起石分布最广, 

方柱石化仅在大理岩层内出现。绿帘石化、阳起石 

不仅交代透辉石和石榴子石,而且还直接交代各种 

火山岩、侵入岩、及大理岩。 

后期叠加蚀变,即晚期成矿阶段,所形成的蚀 

变矿物粒径较大,多呈粗晶状及伟晶状,所形成的 

矿物主要是石榴石、绿帘石、阳起石、绿泥石、石 

英、方解石和次闪石,其次为绿钠闪石、钠长石、钾 

长石和绢云母等。它们常呈脉状和网状穿插于早中 

期蚀变岩及铁矿体中,以东矿区最为发育。 

需要强调的是,在铁矿体底部附矿围岩中有碳 

酸盐岩夹层,呈透镜状分布。在碳酸盐岩与围岩之 

间没有交代关系,亦无特征蚀变和矿化现象。因此, 

该铁矿蚀变类型与矽卡岩化无关。总体上,矿区蚀 

变是由高、中温火山热液交代中酸性火山碎屑岩而 

形成。 

7 主要认识 

(1)查岗诺尔铁矿广泛发育着围岩蚀变,由于 

成矿矿浆的多期次活动和热液期成矿作用,形成沿 

断裂带分布的带状蚀变带。通过研究发现,矿床主 

矿体Fe I矿体的围岩蚀变,自东向西可分出石榴石 

带、绿帘石一阳起石带、阳起石一磁铁矿带、蚀变大理 

岩带和阳起石带。 

(2)矿区蚀变作用总体上可分为3个阶段,即 

早、中、晚3个阶段。各阶段的矿物共生组合分别 

质通报,2009,28(12):1804—1816. 

Gao Jun,QJan Qing,Long Lingli,et a1.Accretionary 

orogenic process of Western Tianshan,China[J] 

Geological Bulletin of China,2009,28(12):1804— 

1816.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地矿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区域地质志 

[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3. 

姜常义,吴文奎,谢广成,等.阿吾拉勒山西段二叠纪火山 

岩组合与构造环境分析[J].西安地质学院学报,1992, 

14(4):1-8. 

Jiang Changyi,Wu Wenkui,Xie Guangcheng,et a1.The 

Permian period volcanic rock association in the western 

Awulale mountainous region and tectonic environment 

analysis EJ].Journal of Xi’an College of Geology, 

1992,14(4):1-8. 

姜常义,吴文奎,张学仁,等.从岛弧向裂谷的变迁——来 

自阿吾拉勒地区火山岩的证据EJ].岩石矿物学杂志, 

1995,14(4):289—300. 

Jiang Changyi,Wu Wenkui,Zhang Xueren,et a1.The 

Change from Island Arc to Rift Valley—Evidence from 

volcanic Rocks in Awulale Area[J].Acta petrologicaet 

mineralogical,1995,14(4):289—300. 

姜常义,吴文奎,张学仁,等.西天山阿吾拉勒地区岩浆活 

动与构造演化[J].西安工程学院学报,1996,18 

(2):18—24. 

Jiang Changyi,Wu Wenkui,Zhang Xueren,et a1.Magma 

action and ectonic evolution in Awulale district,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J].Journal of Xi’an 

Engineering university,1996,18(2):18—24. 

朱永峰,张立飞,古丽冰,等.西天山石炭纪火山岩SHRIMP 

年代学及其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研究[J].科学通报, 

2005,50(18):2004—2014. 

Zhu Yongfeng,Zhang Lifei,Gu Libing,et a1.The zircon 

SHRIMP chronology and trace element geochemistry of 

the Carboniferous volcanic rocks in western Tianshan 

Mountains[J].Chinese Science Bulletin,2005,50 

(19):2201-2212. 

张良臣,刘德权,王有标,等.中国新疆优势矿产成矿规律 

第2期 陈文革等:新疆和静县查岗诺尔铁矿床Fe I矿体围岩蚀变特征 1O1 

[M].北京:地质出版社,2006. 

蒋钊,冯居明,王儒鸿,等.新疆和静县查岗诺尔铁矿区详 

of the Tianshan Orgen northern China[J]. 

Tecton0physics,1998,287:213—231. 

查中间地质报告[R].库尔勒:新疆地质局第三地质 

大队,1981. 

Qian Q,Gao J and Klemd R.Early Pale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of the Chinese South Tianshan Orogen: 

constraints from SHRIMP zircon U-Pb geochronogy 

王江涛,邵青红,刘建兵.新疆和静县查岗诺尔铁矿区Fe I 

矿体普查地质报告[R].库尔勒:新疆地质局第三地质 

大队,2006. 

Gao J,Li MS,Xiao XC,et a1.Paleozoic tectonic evolution 

and geochemistry of basaltic and dioritic rocks from 

Xiate,NW 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2009,98:551—569. 

Alteration of Wall rock of ore body Fe I in Chagannur Iron 

Deposit,Hej ing County,Xinj iang 

CHEN Wen—ge,ZHANG Hai-jun,LIU Ming—feng 

( Third Geological Branch,Xinjiang Geological and Mineral Bureau. 

841000 Kuerle,China) 

Abstract:The Chagannur ore deposit lies in the northern part of the Ili block,just in Bonohonu island arc— 

belt and belongs to the east of Awulale metallogenic belt.There are lots of deposits in Awulale 

metallogenic belt,such as gold mineralization,copper mineralization,lead mineralization,zinc 

metallogenic and iron metallogenic.Dahalajunshan formation and Yishijilike fornmation is mainly volcanic 

rocks in mine area,with fault contact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AIteration of wal1 rock iS widely 

distributed in mine area.There are 1Ots of alteration zones along the fracture because of multi—activity of 

ore magma.The study results show that from east to west,there are garnet belt,epidote—actinolite belt, 

actinolite-magnetite belt,alternating griotte belt and actinolite rock.And three period of alteration caused 

these belts.Symbiotic combinations of the various stages of minerals are:magnetite+diopside+garnet; 

magnetite+actinolite+epidote;magnetite—garnet—actin0lite—epidote—quartz—carbonate salt.The mining 

alteration is formed by high,middle temperature volcanic hydrothermal liquid and acidic volcanic rocks. 

Key words:Awulale metallogenic belt;Chagannur iron deposit;alteration of wall rock;alteration belt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5300295a2596680.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