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9日发(作者:)
精品文档
岩浆
是上地幔和地壳深处形成的、以硅酸盐为主要成分的炽热、粘稠、富含有挥发物质的
熔融体。
砂状结构
是砂岩的结构,主要由粒度在2-0.063mm的粒状碎屑颗粒和填隙物组
成 .
灰岩和白云岩
两者均属于碳酸盐岩。灰岩主要矿物成分为方解石,白云 岩主要
矿物成分为白云石。
接触变质岩
由接触变质作用形成的一大类变质岩石的总称。
岩浆
作用
:地下深处形成的岩浆,在其挥发份及地质应力作用下,沿着脆弱带上升到地壳上部
或地表,岩浆在上升、运移过程中,由于物理化学条件的改变,不断改变自己的成分,最后
凝固成岩浆岩这一复杂过程总体称为岩浆作用。
玢岩
: 岩石为浅成相岩石,具斑状结构,
斑晶矿物以斜长石、暗色矿物为主,其成分一般为中-基性岩石系列。
花岗结构
:岩石
中,中粗粒-细粒状的暗色矿物呈自形-半自形、斜长石半自形、碱性长石和石英为他形状
构成的半自形粒状结构,由于在花岗岩中常见,因此又称为花岗结构。
角岩
:为泥质岩经
中级热接触变质的产物,特点是原岩中的组份已经重新组合,以致原岩的结构,构造基本消
失,但是没有化学成分的交代发生。组成的主要矿物是云母、石英、钾长石、斜长石等。岩
石一般为黑至暗灰色的致密块状,常具斑状变晶结构,变基质为角岩结构;变斑晶为红柱石、
堇青石、石榴石等,如红柱石角岩、堇青石角岩等
变质作用
:由地球内力作用促使岩石
基本保持固态条件下,发生矿物成分及结构构造变化的作用称为变质作用。
内碎屑
:沉
积不久的处于固结半固结状态的岩层,经侵蚀,破碎和再沉积而形成的颗粒(海盆中已固结
的碳酸钙沉积被海水冲击破碎者)
分化作用
:原来成分均匀的岩浆,在没有外来物质加
入下,依靠自身的烟花,最终产生不同组分的岩浆的全部作用.。
层理
:在岩石形成过程
中形成的,有物质成分,颗粒大小,颜色,结构构造等的差异而变现出来的演示的成层结构。
沉积相:
沉积环境及子啊该环境中形成 的沉积岩(物)特征的综合。
杂基
:碎屑岩
中的细小的机械成因组分,其粒级以泥级为主,可包括一些细粉砂.
陆源碎屑岩
:由母
岩经物理风化作用(机械破碎)所形成的碎屑物质,经过机械搬运和沉积,并进一步压实和
胶结而形成的沉积岩类。
蛇绿岩
:是一种特殊的岩石组合,自底向上,由橄榄岩(蛇纹
岩)、层状堆积岩、席状岩墙群和枕状熔岩以上的一套海相沉积的汗放射虫的硅质岩组成,
。
1
欢迎下载
精品文档
“三位一体”
二长结构
:斜长石的自形程度搞,钾长石呈他形分布于间隙中或斜长石晶
体嵌在钾长石中。
铁镁矿物
:FeO和MgO的含量高,SiO2的含量低,如辉石类,橄榄石
类角闪石类及黑云母类,颜色较深,又称为有色矿物。
火山碎屑岩
:是火山作用(地
下火山作用)形成的各种火山碎屑物,堆积后经多种成岩方式固结成岩的岩石。
沉积物
重力流
:在重力作用下发生流动的弥散有大量沉积物的高密度流体。
鲍文反应原理
:
有两个系列组成,一为连续反应,即斜长石二元固溶体系,二为不连续反应,即相邻矿物之
间存在不连续分异,形成反应边,两个系列呈共结关系。
同化混染作用
:岩浆同化了
围岩或捕掳体,使岩浆发生成分的改变,依据同化混染作用完全与否,分为同化作用(完全)
和混染作用(不完全)。
辉长结构
:基性斜长石及辉石的自行程度几乎相等,均呈半自
形的他形粒状。
辉绿结构
:斜长石和辉石颗粒的大小差不多,但斜长石的自形程度明显
比辉石高。
气孔构造
:岩石中分布有大小不等的,定向或不定向排列的气孔,这是由于
岩浆冷凝过程中的气泡溢流留下的空间。
部分熔融
:岩石融化过程中,随着温度的升高,
熔点低矿物先融化,熔点高的矿物后融化的形成的由酸性向基性转变的分级融化现象。
陆
源碎屑
:碎屑物质主要来源于路远区的母岩经机械破坏的产物。
杂基支撑
:杂基含量
高,颗粒在杂基中呈漂浮中的支撑结构。
里特曼指数
:衡量岩石碱度的大小&=(K2O+Na2O)
2/(SiO2-43)(Wt%)
结晶分异作用
:岩浆在结晶是作用开始后进行的分异作用,分为平衡结晶作用和分离
结晶作用。
枕状构造
:熔浆自海底溢出或从陆地流入海中时,就变成椭球状,袋状,面
包状,总的以枕状为特征,成为枕状体,其多数是独立的,又常被沉积物,火山玻璃碎屑胶
结起来。
碳酸盐
:由碳酸根离子(CO3)与其他金属离子组成的化合物,都是电解质。
分选性
:碎屑颗粒的粗细均匀程度。
结核
:与围岩沉积物成分不同的矿物质的团块。
陆表海
:分布面积十分广阔的,海水很浅,海底十分平缓的海域。
基底胶结
:是碎屑
岩胶结类型之一。碎屑颗粒彼此不相接触,呈漂浮状或游离状分散在填隙物内,这种结构表
。
2
欢迎下载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web/1714359641a2431830.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