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重要科技时政

2022年重要科技时政


2024年5月6日发(作者:physical)

2022年重要科技时政

公考必备

2月4日,第二十四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在北京国家体育场举行,北京

冬奥会拉开序幕。

3月25日,我国自主三代核电“华龙一号”示范工程第2台机组——中核集团

福清核电6号机组正式具备商运条件,至此中核集团“华龙一号”示范工程全面

建成投运。

4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神舟十三号航

天员乘组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

空驻留时间的纪录。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安全顺利出

舱,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空间站关键技术验证阶段任

务圆满完成,中国空间站即将进入建造阶段。

4月,博鳌亚洲论坛2022年年会20日至22日在海南博鳌举行,今年的主题为

“疫情与世界:共促全球发展,构建共同未来”。以视频方式发表题为《携手迎

接挑战,合作开创未来》的主旨演讲。

4月28日,国际学术期刊《自然·催化》以封面文章形式发表了一项研究成果。

我国科学家独创了一种二氧化碳转化新路径,通过电催化与生物合成相结合,成

功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合成了葡萄糖和脂肪酸,为人工和半人工合成“粮食”

提供了新路径。

5月4日,“巅峰使命2022”珠峰科考,13名珠峰科考队员在海拔8830米成功

架设了全球海拔最高的自动气象站,并在世界之巅利用高精度雷达完成了冰厚测

量和样本采集等任务。

5月10日,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

举行。出席并发表重要讲话:“共青团要牢牢把握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的根本任务,坚持为党育人、自觉担当尽责、心系广大青年、勇于自我革命,团

结带领广大团员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用青春的能动力和创造力激荡起民族复兴的澎湃春潮,用青春的智慧和汗水打拼

出一个更加美好的中国。”

5月10日1时56分,搭载天舟四号货运飞船的长征七号遥五运载火箭,在我国

文昌航天发射场点火发射。2时23分,飞船太阳能帆板顺利展开工作,发射取

得圆满成功。

5月11日,教育部日前印发《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今年秋

季学期开始,劳动成为一门独立课程,将整理与收纳、烹饪、打扫卫生等纳入课

程内容。

5月26日,印发了《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

到2025年,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县城短板弱项进一

步补齐补强,一批具有良好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

人口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5月31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水陆两栖飞机——“鲲龙”AG600全状态新构型

灭火机在广东珠海首飞成功。

6月5日,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取得圆满成功。3名航

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6月,由中国科学家团队研制的世界首幅1:250万月球全月地质图近日完成,这

也是迄今分辨率最高的全月地质图。

6月16日,和田至若羌铁路开通运营,形成世界首个沙漠铁路环线。和若铁路

西起新疆和田地区和田市,东至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若羌县,全长825公里。

6月17日,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

船厂举行。我国第三艘航空母舰命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福建舰”,舷号为

“18”。福建舰是我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

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装置,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

6月9日,中国天眼FAST发现首例持续活跃快速射电暴,该成果在国际学术期

刊《自然》杂志发表。

7月30日,在济南开幕的2022中国算力大会上获悉,目前我国已建成全球规模

最大、技术领先的网络基础设施。

8月18日至21日,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举办。本届大会以“共创共享共商

共赢”为主题,

8月9日12时11分,星河动力航天公司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谷神星一

号遥三运载火箭,顺利将泰景一号01星、02星和东海一号卫星精确送入500公

里太阳同步轨道。本次发射实现了谷神星一号火箭连续三次发射圆满成功,星河

动力保持着100%的发射成功率,创造了中国民营火箭发展新纪录。

8月10日,长征六号运载火箭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将吉林一号

高分03D09星等16颗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8月18日,来自中国科学院和中国气象部门的科研人员在新疆境内昆仑山脉海

拔5200米的独尖山成功建立了多要素北斗传输自动站,该站系中昆仑山脉海拔

最高的气象站点,填补了青藏高原北坡中昆仑山脉高海拔地区在气象观测数据记

录上的空白。

8月21日,未来科学大奖委员会公布2022年获奖名单。李文辉获得“生命科学

奖”,杨学明获得“物质科学奖”,莫毅明获得“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奖”。

8月20日,2022年全国科技活动周,主题为:“走进科技你我同行”。

8月22日,“新时代工业和信息化发展”系列新闻发布会:十年来,我国信息

基础设施实现跨越发展,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的光纤和移动宽带网络,全国已实

现“村村通宽带”“县县通5G”“市市通千兆”。

8月27日,2022浦江创新论坛在上海开幕。主题为:“低碳:全球创新新使命”,

本届论坛重点聚焦以科技创新支撑低碳发展、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

与技术体系、深化全球低碳科技合作等诸多议题。

8月30日,国家航天局在京发布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

探日成果。创下5个国际首次:国际首次实现了对太阳Hα波段的光谱扫描成像,

记录了太阳活动在光球层和色球层的响应过程,通过一次扫描,可获取376个波

长位置的太阳图像,不同波长对应了光球和色球不同层次的太阳大气。

9月7日,我国首个基于地球静止轨道卫星(距地面约3.6万公里)的Q/V频段

星地通信试验系统在鹏城实验室成功运行,该系统对标欧空局和德国宇航中心基

于AlphaSat(阿尔法卫星)Q/V频段载荷的星地通信试验系统,填补了我国Q/V

频段高轨星地通信试验系统建设和研究的空白。

9月9日,我国科学家首次发现月球上的新矿物并命名为“嫦娥石”,该矿物是

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我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发现月球上新矿物

的国家。

9月15日,以“数聚宁夏·算领未来”为主题的首届西部数谷算力产业大会在

宁夏银川市召开。

9月20日至23日,2022世界制造业大会在合肥滨湖国际会展中心举行。大会主

题是“共创智造时代共享智能成果”

9月29日,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发布的《2022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显示,中国

排名继续上升,位列第11名。10年前中国位列第34名,如今即将进入前十。

10月7日晚,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黄海海域使用长征十一号海射运载火箭,采

用“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将微厘空间北斗低轨导航增强系统S5/S6试验卫星发

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本次发射为长征十一

号运载火箭首次近岸海上发射。

10月9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采用长征二号丁型运载火箭,成功将先进

天基太阳天文台“夸父一号”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

圆满成功。“夸父一号”以“一磁两暴”为科学目标,由中国太阳物理学家自主

提出的综合性太阳探测专用卫星。继“悟空”“墨子号”“慧眼”“实践十号”

“太极一号”“怀柔一号”之后,中科院空间科学先导专项研制发射的又一颗空

间科学卫星。

10月15日3时12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二号丁运载火箭,成

功将遥感三十六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

功。

10月31日,长征五号B遥四运载火箭托举梦天实验舱升空。梦天实验舱将对接

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组建中国空间站。后续,梦天实验舱还将进行平面转

位,与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组成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

11月3日,以“计算·进化·未来”为主题的2022云栖大会在浙江杭州云栖小

镇开幕。

11月3日,空间站梦天实验舱顺利完成转位,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

型在轨组装完成,向着建成空间站的目标迈出了关键一步。

11月4日,国家主席以视频方式出席在上海举行的第五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开幕式并发表题为《共创开放繁荣的美好未来》的致辞。

11月7日,Unity元宇宙生态论坛在上海国家会展中心举行,论坛由Unity中国

主办,以“元宇宙时代,共探发展机遇”为主题,聚焦元宇宙未来热点。

11月8日,第19届中国制造业国际论坛11月8日在天津举办,本届论坛以“推

进产业链精益数字化升级赋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11月9日,《世界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和《中国互联网发展报告2022》蓝皮

书在2022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上发布。自2017年起,蓝皮书已连续6

年面向全球发布,是世界互联网大会的一项重要内容。

11月16日,我国首颗太阳探测科学技术试验卫星“羲和号”再获两项重要发现,

即同时测量到太阳光球和色球的较差自转以及成功捕捉到一次罕见的X1级大耀

斑。

11月29日,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精准送入预定轨

道。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今年的第6次飞行任务,也是空间站建造阶段最后一

次飞行任务。

12月7日,快舟十一号固体运载火箭在我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点火升空,成功

将行云交通VDES试验卫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2月9日,我国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在黄海海域使用捷龙三号运载火箭,采用“一

箭十四星”方式,成功将吉林一号高分03D47-50星、东坡08-10星等14颗卫星

顺利送入预定轨道。

12月15日,《自然》公布影响2022年科学进程十大人物北京大学基因组学研

究人员曹云龙入选。

2022年12月9日,中国商飞将编号为B-919A的全球首架国产C919飞机正式交

付给中国东方航空。标志着大飞机事业发展迎来一个新的里程碑,正式迈出民航

商业运营的关键“第一步”。

12月26日,国产大飞机C919交付东航的全球首架机的首班验证飞行开启,从

上海虹桥国际机场飞往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这标志着东航全球首架C919总计100

小时的验证飞行拉开帷幕,将全面检验东航C919商业运行各项工作的可靠性,

为后续顺利投入商业载客飞行奠定坚实基础。

12月20日,世界在建规模最大、综合技术难度最高的水电工程——白鹤滩水电

站最后一台百万千瓦机组投产发电,这标志着世界最大清洁能源走廊全面建成。

白鹤滩水电站位于四川省宁南县和云南省巧家县交界处金沙江干流河段,是实施

“西电东送”的国家重大工程,电站总装机容量1600万千瓦,仅次于三峡工程,

位居世界第二。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4968341a2545581.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