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集流体发展趋势:轻薄化、;降本增效、安全

复合集流体发展趋势:轻薄化、;降本增效、安全


2024年5月5日发(作者:酷派手机参数)

电池集流体基本原理

• 集流体的功能:1.承载性,自身承载正负极活性物质;2.传导性,在充放电过程中,将正负极电流输入给活性物质,也将活性物质产生的电流汇集输出。

• 一般而言,在锂电池集流体中,正极通常使用铝箔,负极使用铜箔,原因在于:正极电位较高,负极电位较低。铜箔在较高电位时容易被氧化,故主要用于负极

集流体,厚度通常为6-12um,目前以6um厚度为主。铝箔在较低电位时腐蚀问题严重,因此主要用于正极集流体,厚度通常为10um-16um,目前以12um厚度为主。

图1:锂电池充放电反应与集流体示意图

图2:集流体反应示意图

1

集流体的趋势——轻薄化增效

• 当下,铝箔厚度通常为10um,更低可达到8um;铜箔厚度通常为6um,更低可达到4.5um;质量占比方面铜箔约占9%,铝箔约占7%;

• 成本占比方面,以动力电池的三元5系为例,铝箔成本占比为1.3%,铜箔成本占比7.8%;

• 以磷酸铁锂为例,铝箔成本占比1.7%,铜箔成本占比近10%;

• 集流体轻薄化主要带来:1.降低电池的材料成本;2.通过减薄和减重从而提升电池能量密度,相较8um锂电铜箔,采用6um/4.5um锂电铜箔分别可提升锂电池

5%/9%的能量密度。

图3:三元电池电池质量占比

隔膜, 3.6%

图4:电池成本占比(三元5系)

铝箔 结构件

铜箔

图5:电池成本占比(磷酸铁锂)

结构件

铝箔

1.7 %

铜箔9.9%

其他

0.7%

粘结剂

3.8%

导电剂

1.2%

铝箔, 6.9%

其他0.5%

7.8%

结构件, 30.2%

粘结剂

3.0%

导电剂

0.5%

1.3% 4.4%

铜箔, 8.9%

电解液, 11.2%

电解液

9.9%

隔膜

2.3%

负极材料

5.4%

正极, 14.5%

负极, 25.5%

正极材料

64.9%

5.6%

正极材料

52.2%

电解液

13.1%

隔膜

4.0%

负极材料

7.9%

2

复合集流体:符合降本增效趋势

• 由于铜箔需要保持一定机械强度,因此集流体不可能无限减薄,同时集流体减薄将提升加工环节的成本。

• 复合集流体为新的技术路径,通过在高分子材料层材料两侧镀一定厚度的铜层,形成“三明治”型的复合结构,目前复合集流体中采用的高分子层厚度一般约

4um,上下两层铜层厚度各1um,合计约6um。中间层选用高分子材料,可选择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P(聚丙烯)、PI(聚酰亚胺)。

• 复合集流体通过高分子材料的替代部分金属材料,可显著降低集流体的材料成本和重量。

图6:复合集流体优点 图7:复合集流体结构图

高安全性

复合集流体 高能量密度

高循环寿命

低成本

3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4857850a2528500.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