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红米品种罗田女儿红的选育与应用

优质红米品种罗田女儿红的选育与应用


2024年5月2日发(作者:红米note7pro最严重缺点)

优质红米品种罗田女儿红的选育与应用

徐得泽;郑兴飞;蔡海亚;董华林;费震江;李珍连;张兴中;游艾青

【摘 要】优质红米籼稻新品种罗田女儿红是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利

用60Co辐照农家品种红毛粘并经连续多代系统选育而成.该品种具有品质优、产

量高、熟期适中、适应性广、营养丰富等特点,是当前推进无公害优质红米产业化

的理想品种.重点介绍了该品种的选育过程、特征特性及其产量表现.

【期刊名称】《湖北农业科学》

【年(卷),期】2018(057)024

【总页数】3页(P26-27,38)

【关键词】优质红米;罗田女儿红;辐照选育

【作 者】徐得泽;郑兴飞;蔡海亚;董华林;费震江;李珍连;张兴中;游艾青

【作者单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

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

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

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4;湖

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武汉 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

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粮食作物种质创

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4;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

粮食作物种质创新与遗传改良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武汉 430064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S511

水稻是三大粮食作物之一,全球超过一半人口以大米为主食。中国作为最大稻米生

产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湖北省作为水稻种植大省,常年水稻播种面积约235

万hm2,总产量约175亿kg。随着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稳步推进,水稻产

业品种结构矛盾凸显。因此,挖掘利用红米资源,选育高产优质红米品种,有利于

调整水稻品种结构,保持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红米又称红曲米、红酵母米等,富含蛋白质、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兼有锌、有机

锗、硒及锌、铜、铁等元素,且含量比普通稻(白)米高 0.5~3.0 倍。 同时,红

米还富含黄酮类化合物、生物碱、植物淄醇等药用成分,具有滋阴补肾、健脾开胃、

延缓衰老等功效[1]。研究显示,红米具有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提高机体抗氧化

能力的作用[2]。目前,红米已逐渐成为保健食用兼用型产品,备受人们青睐。

中国地方红米品种虽资源丰富[3],但多数株型偏高、叶披散、生育期过长,易

倒伏,因此只零星种植。随着人们对保健食品需求的增长,开发优质高产红米前景

广阔。20世纪90年代,中国开始红米水稻新品种的选育与开发。目前育成的红

米新品种,如两系杂交红米晚稻组合皖稻129[4]、优质红米晚籼品种赣晚籼

33 号[5]、糯稻红米南红宝与舟山红米等[6,7],这些品种的选育极大地推

动了红米种植与开发利用。

但以上培育的红米品种多适用于一定区域内种植。因此,开发适应性广的优质高产

红米品种对红米资源的种植推广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

研究所利用60Co辐射诱变地方特色农家品种红毛粘,系统选育出优质广适性红米

品种罗田女儿红,于2012年通过湖北省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号为鄂科鉴字2012

第43073027号;登记号为EK2015A)。该产品由罗田绿叶农业

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进行产业化开发,荣获2015年度湖北省精品粮油展“金奖产

品”、2017年中国武汉农业博览会“优质农产品”。

1 选育技术路线

针对中国优质红米地方资源丰富,但红米育种起步较晚、基础薄弱的状况,收集山

区优质地方品种,采取辐射诱变育种技术,并结合系谱法选育。

南(海南省)繁北(武汉市)育,一年两季,缩短育种年限。将种皮颜色、丰产性、

抗性与营养品质同步筛选检测,提高育种和选择效率。

2 亲本来源与选育过程

罗田女儿红原始亲本为地方农家品种红毛粘,收集自湖北省罗田县山区的深山里。

该品种具有生育期长、植株偏高、营养丰富、丰产性差等特点。自2008年进行辐

射诱变,历时5年培育而成(表1)。

表1 优质特色稻品种罗田女儿红选育过程年份2008 2009 2010 2011 2012季节

夏季冬季夏季冬季夏季冬季夏季冬季夏季地点武汉海南武汉海南武汉海南武汉海南

浠水选育进程60Co 辐照(剂量 390 G y),种植 800 m2,混收种植1 500 m2,

选择较优变异株系300个种植选留株系,筛选优良株系50个种植选留株系,选择

优良单株25个种植选留株系,选择优良株系20个种植选留株系,选择优良株系

10个种植选留株系,表现整齐一致收种试种 1 hm2,产量高达 10 312.5

kg/hm2大面积种植,命名为罗田女儿红

3 选育结果

3.1 农家品种与其诱变新品种性状差异

诱变新品种罗田女儿红比亲本红毛粘生育期缩短7 d,株高低28 cm,直链淀粉含

量适中,剑叶挺直株型优,产量比农家种高约 3 000 kg/hm2(表 2)。

表2 原始品种红毛粘与诱变新品种罗田女儿红主要性状差异对比品种红毛粘罗田

女儿红全生育期d 135 128株型剑叶披散松散适中,剑叶挺直株高cm 135 107

直链淀粉含量偏高适中产量kg/hm2~4 500~7 500

3.2 特征特性

根据稻作学分类,该红米品种属籼稻,全生育期128 d左右,株高107 cm(表

2)。株型紧凑适中,分蘖力强,成穗率高,穗长20 cm,每穗粒数150,结实率

85%以上,千粒重约22 g。成熟时叶青子黄,转色好,无一般矮秆品种的后期早

衰现象,茎秆坚硬抗倒伏,稃尖、叶鞘无色,米质优,色泽红润,食味佳。

3.2.1 品质优良 该品种外表红润,粒型细长,垩白小,透明度好,商品性好。

2012年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整精米率为61.9%,

垩白粒率为2%,垩白度为0.1%,直链淀粉含量为15%,胶稠度为92%,米粒长

宽比为2.8,米质主要理化指标达国标三级。

3.2.2 抗逆性较好 多年多点试验示范及大面积生产中均未发现白叶枯病,稻瘟病发

生轻,纹枯病较轻。由于茎秆壮实坚硬,大田生产后期对稻飞虱、螟虫也具有一定

的抗耐性,是一个综合抗耐性较好的优质红米品种。

3.2.3 适应性较广 该品种适合在湖北省、江西省、湖南省、安徽省等长江流域稻区

作一季中稻或早播晚稻种植;适合在东南沿海作双季早、晚造种植。

3.2.4 营养丰富 在营养特点方面,罗田女儿红米样经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大学测试

中心检测,铁、磷以及 γ-氨基丁酸含量较高,分别达 111.63、155.67、464.4μg

/g。 有益微量元素较丰富,具有保健食品功能。

4 生产试验结果

从历年多点生产试验结果来看,该品种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群体结构合理,生育期

适宜,株高适中,株型紧凑,产量达到较高产常规稻品种水平。

2011冬季在海南省陵水县勤丰村试种1 hm2,采用收割机收割称重,实打产量高

达 10 312.5 kg/hm2;2013年在武汉市江夏区五里界新屋郑村经当地农业技术

人员测产,平均为8 083.5 kg/hm2;2014年罗田绿叶、湖北双竹生态食品等大

米加工企业引种示范20 hm2,各地的生产表现均好,平均单产8 233.5 kg/

hm2以上;2015 年在罗田县、汉川市田二河镇等地示范种植35 hm2,通过追肥

混拌多效唑化控,平均产量在 7 930.5 kg/hm2以上。

2012年在浠水县清泉镇连片示范种植10 hm2,经专家组田间现场考察验收结果。

5月20日播种,6月10日插秧,8月17日抽穗,9月25日成熟,全生育期

128 d。株高105 cm,种植密度 30万穴/hm2,平均每穴9穗,有效穗270万

/hm2,平均每穗总粒数150,实粒数 130,结实率 87%。取 25.8 m×25.8 m

两样区进行人工收割,机器脱粒实打平均产量7 897.5 kg/hm2。专家组一致认

为,罗田女儿红米样色泽红润,营养丰富,米质优异,丰产性好,综合农艺性状优

良,是湖北省高档优质红米产业化开发的首选品种。

以上各地种植示范情况说明,该品种产量水平稳定在7 500~8 250 kg/hm2,

高产田块可超过9 000 kg/hm2,与当前直播常规稻的生产水平基本一致。该红

米品种的育成,为调整水稻产业品种结构,增加农民种粮收入,促进湖北省优质稻

米产业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参考文献:

【相关文献】

[1] L ING W H,C HENG Q X,M A J,et and black rice decrease atherosclerotic

plaque formation and increase antioxidant status in rabbits[J].Journal of Nutrition,

2001,131:1421-1426.

[2]马 静,凌文华,葛 慧,等.红米对大鼠血脂及抗氧化系统的影响[J].营养学报,1999

(20):54-55.

[3]王子平.中国红米资源的研究与利用进展[J].湖南农业科学,2008(4):32-34.

[4]吴 娟,陈建民.红米稻皖稻129与普通稻米营养成分比较分析[J].杂交水稻,2014,29

(4):81-83.

[5]李源祥,王任初,华育坚,等.优质红米晚籼稻“赣晚籼33号”的选育研究[J].江西农业学

报,2003,15(2):1-6.

[6]郑亨寿,范秋泉,冯顺洪,等.优质特种红米稻南红宝的选育[J].广东农业科学,2004

(6):21-22.

[7]吴国泉,叶阿宝.舟山红米的特征特性及米质分析[J].中国稻米,2000,6(5):15.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4658986a2489952.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