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调市场调查报告4篇

空调市场调查报告4篇


2024年4月14日发(作者:家用冰箱品牌排行榜前十名)

空调市场调查报告4篇

空调市场调查报告1

2023年的夏天,《中央空调市场》曾在苏州走访市场发展状

况,彼时,作为传统工业大市苏州的工业形势已初现萧条景象,

政府投资项目不温不火,地产家装零售市场如火如荼。2023年

的春天,《中央空调市场》再次踏入这个苏南经济中心,此时,苏

州的传统工业仍在衰退,政府项目更加稀少,唯一的市场增长点

仅在于家装零售市场。行走在苏州的大街小巷,时不时地会看见

一家中央空调专卖店,家装红火的程度可见一斑。

先看一组政府发布的数据,2023年,苏州全市实现工业总

产值35 767亿元,比2023年增长0.1%。苏州全市工业投资1

982.29亿元,下降9.9%,全年完成民间投资3 237.93亿元,比

2023年下降1.4%。2023年末,苏州市常住人口1 062.57万人,

其中城镇人口802.24万人。

应该说,作为江苏省的“排头兵”,苏州前些年称得上全国最

大的工业城市之一。但是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改革转型的新阶段,

苏州市工业化、城市化进展得已十分成熟,后工业化时代俨然随

之到来。苏州市县级以下的区域经济较为发达,乡村已经趋于城

镇化,苏州本地人对房地产的刚需并不是十分强烈。而这两年苏

州房价之所以飞速发展,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外来人口的推动,比

如在上海买不起房而到苏州求其次的一些人,以及在苏州上班打

工的白领蓝领们等等。

作为全国第一经济大省,江苏一直以来是各大中央空调厂家

着力开发的重点市场。而在江苏市场之中,苏州、南京、无锡、

常州、南通、徐州等城市又是其中的重点市场,而苏南城市中的

“桥头堡”苏州自然也是重中之重的市场。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苏州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27 691元,继续位居全省第一,比全省平均水平17 606元高出

10 085元,比第二位的无锡26 158元高出1 533元。据政府颁

发的相关数据显示,随着居民健康意识提升,医疗保健消费快速

增长,居住、生活用品及服务、医疗保健消费三项支出成为农村

消费支出的重要增长点。显然的是,家用中央空调产品就在“居住”

这一大类之中。

应该说,在前些年的时候,苏州工业园区建设速度不断加快,

大批工业厂房的建设纷纷启动,带动了相关的下游产业的发展,

其中就为中央空调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增长空间。据《中央空调市

场》了解,不少的中央空调厂家也在这一波的建设浪潮中,收获

了不少的项目和不错的市场业绩。然而,这两年来,随着园区建

设的逐步完成,之前所释放的项目慢慢减少,甚至出现透支的情

况,与之发展成正比的中央空调行业在工业项目上的增长也随之

放缓,甚至出现明显的下滑。

近两年来,苏州快速发展的房地产市场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十

分明显。民间房地产投资拉动作用非常明显。2023年,苏州市民

间房地产开发投资完成1 496亿元,比2023年增长16.3%,占全

市房地产开发投资的69.2%,对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的贡献率为

70.3%,拉动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长11.3个百分点。

从家装零售市场来看,苏州作为江苏省内的经济强市,人均

收入较高、消费水平和消费意识也相对较高,这就保证了人们在

家庭选择家用中央空调时不会受经济因素的制约影响。另外,苏

州毗邻上海,消费观念与上海地区相近,家用中央空调产品概念

较早地融入当地消费者心中。此外,近两年来,苏州房地产市场

发展不断加快,房价也水涨船高,家用中央空调产品的价格在整

个房价中的比重较小,中央空调产品价格与家用机价格越来越趋

于对等,这使得很多消费者在选购空调产品时,更愿意安装家用

中央空调产品。

《中央空调市场》认为,在如今项目市场不景气的苏州区域,

传统水机厂家要想实现较高的增长水平比较困难,因为整体的市

场大环境并不支撑如此快速业绩的增长。但是,厂家也并不是没

有保持稳定增长的底气,比如在被称为“净化之乡”的吴江金家坝

地区,天加、浙江国祥等品牌每年在这个地方都有着几千万元的

出货销量。

当然,比起上海、杭州、南京、合肥等城市,苏州房地产市

场发展还算比较理性,并没有如人们想象中出现巨大的泡沫。而

这也给家装零售市场行业带来了利好,无论是苏州离上海较近,

受上海消费观念的辐射影响,还是老百姓家庭装修资金的压力相

对较小等因素,家用中央空调行业的春天还将会延续下去。“第二

春”、“第三春”也许会一直地出现。

空调市场调查报告2

根据__年各品牌的年报显示,格力电器营收最高,稳坐空调

品类第一的位置,其营收几乎是其他本土上市家电厂商空调业务

的总和。美的集团空调业务营收尽管排第二,却也远远超过排名

后面的青岛海尔、海信科龙和志高空调。

__年美的集团空调业务收入727亿,同比增长16.9%;青岛海

尔空调业务收入200亿,同比增长11.6%;海信科龙空调业务营收

为113亿,同比增22.8%;志高空调业务营收83亿,同比增长0.9%。

最大的空调企业格力电器还未公布全年财报,但据其发布的业绩

快报显示,__年营收将达到1400亿,同比增长16.6%。参照格力

空调业务去年88%的总营收占比,预计格力空调业务去年的营收

约为1230亿,同比增长约为13.8%。海信科龙的空调业务主要来

自家庭消费市场,其商用空调业务主要由海信日立负责,后者__

年营收41.29亿。但这仍然无碍海信在整个市场上的排名。

根据统计数据,国内空调市场在__年下半年增幅明显放缓,

自8月份起出现负增长,__年度空调市场零售量同比下滑1.35%。

过去几年,几家厂商空调业务的增长幅度都在15%以上,但是今

年很多厂商的增速已经达不到这一水平。以格力电器为例,其__

年空调业务营收同比增长18.7%,__年同比增长16.5%,而今年同

比增长约为13.8%。海信科龙增速最快,其营收同比增长22.84%。

志高空调增速最慢,仅同比增长0.9%。而美的集团和格力电器增

速都在放缓,分别同比增长16.9%和13.8%。

空调市场调查报告3

一、中央空调分类

(一)中央空调根据冷媒不同,可分为风管式系统、冷热水

机组系统和多联机型系统。

1、风管式系统 :风管式系统顾名思义是以空气作为输送介

质,它利用冷水机组集中制取冷量,将新风冷却/加热,与回风混

合后送入室内。如果没有新风,则只将回风加热/冷却。风管式系

统的室外即可有多台压缩机和一台风冷冷凝器组成,室内机是由

蒸发器和循环风机组成,其台数与压缩机台数相同,形式有多种

如天花式,暗藏天花式等。该系统的特点是室外机的冷凝器采用

空气冷却,每台压缩机与室内机一对一配置形成独立系统,室外

机的冷凝器与室内机蒸发器之间的连接统管最长可达25m,暗藏

天花机(室内机)可接风管并根据室内空间情况能将送风口均匀

布置在室内,还可接入新风管引进新风,系统完全依靠冷媒循环

完成空调要求,该系统既有分体式空调的使用功能,又有中央空

调的送风效果。 优点:相对于其他的小型中央空调型式,风管

式系统(俗称一拖一)初投资较小。新风系统使得空气质量提高,

人体舒适度提高。风管机是三种中央空调系统中价格最低的,风

管机同氟系统(多联式)和水系统中央空调不同,它同分体空调

一样也是一个室内机连接一个主机,会有多个主机,噪音较大。

制冷效率较低,所以价格也较低。

2、冷/热水机组 :冷/热水机组的输送介质通常为水或者乙

二醇溶液。 它通过室外主机产生出空调冷/热水,由管路系统输

送至室内的各末端装置,在末端装置处冷/热水与室内空气进行

热量交换,产生冷/热风,从而消除房间空调负荷。它是一种集中

产生冷/热量,分散处理个房间负荷的空调系统形式。冷/热水机

组的末端装置通常为风机盘管。冷媒系统一般配备一台压缩机,

冷凝器由空气冷却,末端设备采用风机盘管。冷冻水系统由冷冻

泵、补水阀、水箱、防空阀、平衡阀和循环水管线组成。

优点:由于风机盘管可以调节风机转速,所以可以对每一个

空调房间进行单独调节。较为节能。水系统中央空调的价格要比

氟系统中央空调的价格便宜,水系统室内机和室外机都是通过水

管连接的,辅材比较便宜,所以水系统中央空调的价格要低于氟

系统。另一个也是技术问题,水系统要有大水箱。

3、多联机型系统 :多联机型系统,即制冷剂流量系统。顾

名思义是一种制冷剂系统,它以压缩制冷剂为输送介质,采用一

台压缩机带动多台室内机,室外主机由外侧换热器、压缩机和其

他附件组成。室内机由直接蒸发式换热器和风机组成。制冷剂通

过管路由室外机送至室内机,通过控制管路中制冷剂的流量以及

进入室内各散热器的制冷流量,来满足不同负荷房间对热湿的要

求。 与其他冷媒型空调系统最主要的区别为:

当系统处于低负荷时,通过变频控制器控制压缩机转速,使

系统内冷媒的循环流量得以改变,从而对制冷量进行自动控制以

符合使用要求,对一般住宅用家用空调系统只需设一台变频或者

数码压缩机优点:可以满足不同房间的需求,节能,热体舒适性

好(俗称一拖多)。

多联式系统的冷媒是氟,氟系统中央空调价格是三大中央空

调系统中价格最高的,为什么氟系统中央空调的价格会这么高呢?

首先是氟系统中央空调的技术更高。氟系统中央空调多采用变频

技术,是所以中央空调系统中节能省电效果最好的。其次,氟系

统中央空调的辅材更贵。氟系统中央空调是室内机和室外机是通

过铜管连接的,而水系统中央空调是通过水管连接,铜管和水管

的价 格差异大,氟系统中央空调的价格自然就贵了起来。

(二)根据热泵不同分为空气源热泵、水源热泵、地源热泵

空调。 热泵:通过做功,是热量从低温介质流向高温介质,和制

冷剂是一种装置的两种称谓。三种类型热泵主要优缺点如下:

螺杆式制冷机组、离心式制冷机组、吸收式制冷机组、燃气

空调机组、水源(地源)热泵机组、冰蓄冷空调机组以及汽车空

调机组等)。 其中活塞式是最早的压缩机形式,费用低,效率低,

噪声大;螺杆机适用最广泛,是现在最成熟稳定的压缩空气方式;

离心式维护费用高,但是节能,无油,现在应用也已较广泛。

二、中国中央空调市场格局

2023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呈现了“强者愈强”的态势,统计数

据分析,2023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共有15个品牌的销售额突破

了10亿元,这15个 品牌的市场占有率达到了84。6%,而2023

年这一数据为82。7%。2023年中国中央空调市场在经济环境不

太理想的情况下,同比2023年增长9%,总出货额突破700亿。

中国中央空调市场主要品牌2023年出货情况如下:

销售额突破90亿元的有格力、美的、大金(日本); 50—

—90亿元的有海信日立(合资)、约克(美国);

20——50亿元的有特灵(美国);

10——20亿元的有东芝、天加、三菱电机、顿罕布什、LG、

荏原;

5——10亿元的有EK、三菱重工、三菱重工海尔、三星、广

州日立、富士通将军、奥克斯、志高、盾安、远大、同方、克莱

门特、国祥、双良、申菱。

目前中国空调市场由欧美系、日韩系和国产系三大派系的品

牌三足鼎立,这三大派系各自凭借自己的特色和优势划分属于自

己的市场。

约克、麦克维尔、凯利、特灵、顿罕布什、克莱门特、EK、

美意、枫叶能源、博世等组成欧美系品牌阵营。2023年整体市场

占有平稳,欧美系品牌在中国水机市场具有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

市场占有率,其中约克、麦克维尔、凯利、特灵、顿罕布什五大

品牌为领军力量。

大金、日立、东芝、三菱电机、三菱重工、三菱重工海尔、

富士通将军、广州日立、三星、LG、荏原、松下组成日韩系品牌,

2023年市场表现比较抢眼,得益于多联机产品,尤其家用中央

空调市场产品在中国市场发展的提速,不少以多联机产品为主营

业务的日韩系品牌销售额均有不小幅度的增长。东芝、三菱重工、

三菱电机、富士通将军等品牌2023年增长率超过了10%,东芝

的增长率接近20%。日韩系品牌在多联机产品领域占据了主导地

位,该产品领域第一、第二的宝座由大金和日立把持。(备注:多

联机系统由大金开创,大金一直在该领域具有领导地位。)

以格力、美的、海尔、奥克斯、志高、扬子、TCL、长虹、

海信等为代表的国产品牌在2023年也表现不俗,格力、美的、

海尔三大国产品牌在大基数的情况下,2023年仍实现了销售额

的进一步突破,而奥克斯、志高、扬子、TCL、长虹等品牌一方

面继续夯实其在重点产品如单元机、模块机领域的产品优势可市

场优势。如奥克斯2023年向市场推出了具有更高性能的PACK

系列薄型低静压风管机以及E系列四面出风嵌入机。扬子中央空

调于2023年10月向市场推出LSRF—195模块机,刷新模块机

领域单台冷量新纪录,另一方面,2023年他们又开始像其他产

品领域发力,如多联机、螺杆机等。奥克斯、扬子、长虹等还开

始向家用中央空调市场发力。另一国产品牌海信虽然进入中央空

调市场时间稍晚,但2023年发力很猛,在多联机市场和单元机

市场领域都取得了很大的增长,2023年海信中央空调出货额超

过了7亿元。

而与国产家电系品牌相比,国产专业中央空调品牌2023年

整体表现较为逊色,他们与同样以水冷机组产品为主的欧美系品

牌相比,尽管企业数量非常庞大,但整体市场占有率却有较大差

距。但是,在一些细分产品领域部分国家专业品牌则有优异表现,

拥有很大市场占有率,比如天加在末端领域,申菱、雅士在特种

空调领域,双良、远大在溴化锂领域等,有些甚至占据主导地位。

三、多联式变频中央空调的发展

在国家节能产品惠民工程等政策的推动下,变频空调市场推

广提速,快速发展成为市场的主流。在政府采购空调领域,超薄、

变频、

定速、数码、节能等词汇已成为时代的新潮流。变频空调在

政府采购市场表现活跃,尤其是变频多联式中央空调更是在采购

中频繁出现。与此同时,购买多联式变频中央空调俨然成为了时

下政府采购市场的热点,并将逐步取代分体机,逐步成为政府采

购空调市场的新趋势。所谓多联式空调是把分体空调集中到一个

室外机中,如一拖五里面有5台压缩机,但冷媒系统各自独立。

(一)多联式变频中央空调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节能省电。目前多联式变频中央空调采用的是采用直流

变速压缩机,可根据室内实际需要来制冷制热,每个房间都能单

独控制,室内用多少,室外机就提供多少冷量,一定负荷下可能

比用一般的分体机更加节能省电;

2、整体装潢效果佳。中央空调只有一个外机,不会像传统

空调破坏整体外观,而且中央空调室内机安装“以藏为美”,通过

简单的局部吊顶即可实现隐身安装。

3、舒适性较高。分体机送风角度有限,而且没有新风系统,

所以空调开久了会感觉室内空气很混浊。中央空调的室内机有多

种送风方式,使气流分布更加均匀,同时中央空调能够引入室外

的新鲜空气即引入新风,使人感觉更加舒适。

4、噪音低。中央空调室外机采用的压缩机是使转子与叶片

结合成一体,解决了由于转子与叶片磨擦形成的噪音,运转起来

只有50分贝左右。在室内机方面,住宅中用的使用较多的是内

藏式风管机,最低可以做到25分贝,再加上隐藏在天花板之中,

噪音值可以降到最低。

5、运行维护简单,费用低。系统简单,不需要运行管理,维

护保养的工作量非常少。

( 二 )多联式变频中央空调采购时要注意的问题主要有以

下几个方面:

1、采购人在制定采购需求前应当做好前期工作。采购人首

先应当联系设计单位对整个空调系统进行设计,初步确定空调系

统的方案、平面布置图、系统图等。

2、设计院一般是按某一个品牌设计的,采购人在提出多联

式变频中央空调采购需求时不能直接照抄设计说明书和设计图

纸的设备清单中的数据,主要技术参数如制冷量和制热量等技术

参数填写时候应当

是一个数值范围,只提供制冷量和制热量的基准值,不是一

个具体数据,可采用“大于等于”或“正负偏差在某某幅度内”这一

类的措词。

3、准确统计主要空调设备的数量,如室外机、室内机、新

风机等主要空调设备,填写采购明细表,其他安装辅材和辅机可

以不统计,只提供参考得设计图纸即可。在采购技术要求中,采

购人可以提出空调机的制冷量和制热量要求、冷媒要求、出风形

式要求等。其他指标如噪声、机器的尺寸要求、室内机的厚度要

求、COP能效比、耗电量、电源(380V/220V)、电功率等采购人

如有要求也可以提出,但不能有歧视性。

4、注重安装要求。与分体空调相比,中央空调可谓完美,

但作为一项系统工程,中央空调一直有“三分生产,七分安装”的

说法,所以安装的好坏是购买中央空调的关键,如果不注意安装

要求可能后患无穷,因此采购人应当提出投标供应商的安装资格

要求。中央空调属于机电产品,根据工程规模和造价安装单位资

质需符合相应的机电工程施工总承包资质(分特级、一级、二级、

三级)或机电安装工程专业资质(分一级、二级、三级)要求。

5、注重售后服务质量。中央空调系统运行过程中良好的维

护保养,出现故障及时维修,能沟保障设备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空调市场调查报告4

概况:国内出现负增长

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1—4月空调器出口告别了去年的低

迷状态,1—4月出口1586。07万台,比去年同期增长18。38%。

对于国内市场呈现的这一局面,中国家电协会副秘书长徐东

生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分析认为,这主要是受两方

面因素的影响:其一,五一之后至今一直没有出现酷热天气;其

二,城市市场愈益饱和,但又未到产品更新换代时期,同时

三、四级市场的开拓还没有取得应有的成效,在上下的挤压

下,空调器在国内市场几乎没有释放的空间。

国外市场的快速增长,也与这两方面的因素有关,正是国内

市场出现的这一压力,才致使空调企业加大了出口的力度。而在

出口方面,一方面不受天气影响,另一方面程序简单。预计空调

出口仍将继续稳步增长。

产品:向高端过渡

低端产品销量的下降及高端产品的增加,与厂家的实质性转

型有着直接的关系。其实,当2023年7月末空调厂家提前一个

月匆忙结束该冷冻年度,就已经预示着空调厂家要在经历过利润

的滑坡之后必将开始转变战略。2023年,空调器行业的整体赢

利能力平均仅有百分之零点几!这直接促使空调厂家开始向高端

转型,并真正落实到实处。

2023年初空调厂家刚一亮相,便旗帜鲜明地打出了高端转

型的口号,比如美的“天钻星”空调、志高“三超”空调,这是两个转

型较为明显的主流空调品牌,因为在此之前两者均游离在中低端

范围之内。

对于本已定位高端的品牌则加大了新品的投入,比如海尔推

出的“三超双新风变频空调”、“鲜风宝”等,以及lg、三星、松下

等外资空调品牌在外观上更加高端的打造,如韩系印花图案的运

用、松下变频技术、健康功能的深度开掘;而另一个很明显的现

象就是,大金空调对高端的直接切入,此以全面进入大卖场为主

要表征。

对于1500元以下的空调,目前市场已不多见。

价格:经历多次上调

向高端的过渡,直接带来价格的上涨,但近半年来,国内空

调器市场价格并不只是因产品结构变化上调,而是出现多次涨幅,

首次为年初推新品价格的调整,第二次调价是在三四月份,第三

次调价则是在4月末并延续到5月末。后两次调价均因原材料

铜、铝价格的暴涨,尤其是在五一过后数天,伦敦金属交易所期

铜价格飞涨至每吨8185美元,而去年同期仅为3000美元。国

美、苏宁等连锁卖场在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甚至表示,

有的空调厂家已经不止3次调价,从3月到5月末已经有多次调

价的行为。

除去原材料上涨压力的原因,空调器涨价的另一大主因还是

上述行业向高端的转型,即产品本身附加值的提升,如全面达标

2。6最低能效等级,以及健康技术的升级等。业内人士对价格的

上涨普遍持肯定态度。中国家电协会秘书长姜凤在一次接受《中

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明确表示:“今年空调行业不得不涨价。”

资金:利润和应收账款均攀升

这两组数据暴露出了整个空调器行业在资金周转上的危机。

而对于空调业来说,资金的良性周转是空调器厂家生存的关键,

乐华、澳柯玛等空调器厂家的轰然倒下无一不是因资金问题。因

此,出口和整体利润率的上升局面,都难以掩盖空调器行业潜伏

的危机。

品牌:前三占有率超四成

可以看出,空调器市场虽然全面向高端过渡,但并没有因此

影响国产品牌的'占有量。这与产品有关,因为从市场来看,国产

品牌在产品的更新上并不逊于外资品牌,在关键技术上也都有差

异性表现,比如海信在变频技术上的领先性。而部分外资品牌在

外观上的改进并不会对空调产品产生根本性变化。向高端转化,

对国产品牌来说难度不大。

需要指出的是,这些数据均是赛诺、中怡康监测

一、二级市场数据获得,并不全面。如果加上

三、四级市场的量,这一排名顺位会有些许变化。

趋势:严峻考验在即

从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内市场销量的难以释放、应收账

款和库存占用资金的继续攀升、原材料价格未见下降的趋势以及

品牌之间的残酷竞争,都将集合起来严重考验今年的空调器行业。

虽然空调器出口目前表现出大幅度增长的态势,但是专家表

示,越来越多的贸易壁垒以及环保壁垒亦正在考验中国空调业的

出口。日前土耳其反倾销案已经显现了这一趋势,此外7月1日

正式实施的rohs指令也将进一步加大空调器的成本,挤压中国

空调业的利润。出口利润下滑的潜在危机,有可能令空调器行业

目前的利润增长失去光彩。

但也需要指出的是,若空调器行业顶住现阶段的压力,顺利

完成行业洗牌以及高端转型的过渡,未来将可进入良性发展期。

目前的任务是共同维护空调器产业安全,正如中国家电协会理事

长霍杜芳在年初接受《中国电子报》记者采访时所说:“要提高产

业集中度,保持合理的出口速度,尽量避免贸易壁垒,严格产业

技术标准,特别是加强主导企业的沟通和建立正常的竞争合作关

系,用整体的力量维护产业的安全。”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3064641a2175769.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