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杀死了胶片巨人柯达?

谁杀死了胶片巨人柯达?


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extension)

过电子方式拍摄黑白镜像,并将 

它们记录到音频级盒式磁带机上。 

那时没有人会想到,第一台数码 

相机的研发成功,没有给柯达带 

来方向性的指引,反而成了其百 

年基业的葬送者。 

1998年,这家当时全球最大 

影像产品供应商也深感传统胶卷 

业务萎缩之痛,但传统胶片业务 

的巨大成功,让它无法迅速适应 

市场需求和行业变迁。由于担心 

胶卷销量受到影响,柯达一直未 

敢大力发展数字业务。 

通向数码世界的转型之路迟 

滞5年后方才开始,对技术革命反 

应迟钝招致了灾难性后果。在更 

换了4位CEO后,曾经在惠普任 

职25年的彭安东于2003年加盟柯 

达,并于2005年成为公司CEO。 

当时人们期待这位前惠普高管能 

帮助这家胶卷巨头向专注于数码 

技术的公司转型。 

2004年以后,柯达只有一年 

实现了全年赢利,那就是2007年。 

而柯达公司的市值从1997年2月 

最高的310亿美元,降至21亿美 

元(按9月30日收盘价计算)。十 喜欢怀旧的欧洲人而言,柯达成 柯达对数码技术的投资倒没 

有白费,产生了一系列高价值知识 

产权,就像一个专利巨人。《华尔 

街日报 旨出,2008年到2011年间, 

柯达靠出售专利许可权和打专利 

官司收入19亿美元。靠专利挣到 

余年间,市值蒸发了99%。负债超 

出资产14亿美元。 

为节约经营成本,柯达自 

2004年以来不断裁员。2010年, 

该公司罗彻斯特总部员工人数从 

1.63万锐减至7100人,其全球员 

工总数则从5.48万减少至1.88万。 

为几代人心目中摄影与怀旧的代 

名词,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柯达 

几乎一统摄影江湖,在人们心目 

中,柯达似乎是永不会倒的品牌。 

然而这种无敌般的感觉反倒让柯 

达管理层滋生了过分自信。 

《大西洋月刊》说,柯达在破 

产的边缘,原因并不仅仅因为胶 

片的寿终正寝;现在濒临山穷水 

尽,也不是因为该公司固步自封, 

的钱帮助公司开展了一项新事业 

的投资,那就是打印机。但不久 

来自专利诉讼方面的收入就枯竭 

了。目前,柯达正试图卖掉旗下 

拥有的一系列数字技术专利,这 

这艘缓慢下沉的巨轮仍不放 

弃生还的希望。2011年被彭安 

东视为柯达转型路上的里程碑之 

年。家用喷墨打印机业务预计将 

在2011年实现收支平衡,彭安东 

不肯与时俱进。过去10年来,其 

实柯达一直在尝试着适应时代的 

改变,并推出了一些创新产品, 

但却不能将这些新产品转变为可 

持续的商业模式。 

笔收入甚至可能超过公司的市值。 

柯达近期发展的轨迹应了一句话, 

“创新在行,做生意却不行”。 

“柯达在1935年推出了柯达 

认为这项业务是柯达未来的基石 

之一。与此同时,他极力推动公 

司向数码业务转型,但却面临着 

内部缺乏核心技术、外部激烈竞 

争的致命威胁。 

彭安东同时筹划出售专利求 

彩色胶卷,但直到2009年才因为 

数码照相机广泛使用而停止生产。 其实柯达进入数字照相行业 

并不晚,甚至是数字摄影技术的 

发明者。1991年,柯达与尼康合 

这个转型期过渡得太慢,是导致 

柯达这家百年老店走向衰落的关 

键”,伦敦大学的媒体产业研究学 

者沃塞克斯对《环球时报》表示。 

日本富±胶片公司一名退休 

得生存。在2011年7月中旬召开 

的~次董事会上,柯达批准了出售 

专利的计划,希望通过出售专利获 

作推出了一款专业级数码相机。 

1996年,柯达推出了其首款傻瓜 

相机。不过,同富士和奥林巴斯 

这些竞争对手相比,柯达的动作 

还是太慢了,仍把主要精力放在 

传统模拟相机胶卷生意上。 

上世纪末本世纪初,时任柯 

达首席执行官丹・卡普宣布将用 

2/3的研发经费投入数字技术开 

得现金,来缓解投资者对该公司业 

绩长期亏损及股价下跌的担忧情 

绪。彭安东称柯达聘请的顾问公司 

Lazard LLC已经“与许多人进行接 

触,很多人已经签署保密协议”。 

高管从富士胶片的经营之道分析 

了柯达的破产。这名高管对《环 

球时报》表示,富士胶片善于拓 

展市场,1982年以来一直是世界 

杯足球赛的主要赞助商之一;为 

适应网络时代,富土还建立了“富 

柯达。自杀还是他杀? 

“是谁杀了柯达?”美国《大 

西洋月刊》文章问道。不少媒体认 

发。2005年,柯达还是美国数码 

相机销量最大的公司。不过,虽 

然柯达的数码相机很受消费者欢 

迎,但对柯达的赢利却没什么帮 

助。早在2001年,美国《商业周刊》 

就指出数码相机的利润率将下滑, 

赢利变得越来越难。 

士胶片网络摄影美术馆和商店”, 

展示和销售著名摄影家的作品和 

摄影爱好者的优秀作品。再者, 

进入网络时代以后,富士胶片一 

方面及时缩小胶片事业,另一方 

为,柯达靠卖胶卷起家,而数字 

革命已经让胶卷完全过时了。法 

国《世界报》称,尽管摄影技术 

面不固守名牌,积极开展多元化 

经营。 

A0r 04/2012 27 

并非柯达所发明,但40年来对于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1791325a195529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