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30日发(作者:步步高5g手机官网报价)
高中会考语文试卷及答案(模拟)
高中证书会考语文试卷(模拟)
试卷Ⅰ
请用铅笔将答卷Ⅰ的准考证号和学科名称所对应的括号或方框涂
黑,然后开始答题。
一、选择题(本题有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请选出各
题中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不选、多选、误选均不给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着.陆(zhuó)提.防(dī)命运多舛.(chuǎn)
B.福祉.(zhǐ)炮.烙(pào)瘦削.不堪(xiāo)
C.蝙.蝠(biān)分.外(fēn) 悬崖勒.马(lēi)
D.胡同.(tòng)汲.取(xī)百舸.争流(kě)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别字的一组是
A.安排炒鱿鱼无遐顾及坐无虚席
B.诞生点击率稗官野史老羞成怒
C.斑斓摇控器信手拈来妍媸必露
D.被褥禽流感相形见拙游目聘怀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宫廷想吃荔枝,就要派人兼程飞骑从南方远送长安或洛阳。
(白天拼命赶路)
B.大而至于建筑,小而至于印章,都是运用虚实相生的审美原则
来处理的,而表现出飞舞生动的气韵。(意境和韵味)
C.郭沫若先生援例把“你有革命家的风度”,改为“你这革命家
的风度”,似乎改得并不很妥。(引用成例)
D.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敢于正视淋漓的鲜血。(表
示正面注视、绝不回避的意思)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 北京奥运吉祥物“福娃”的▲ 和头饰蕴含着与海洋、森林、火、
大地和天空的联系,应用了中国传统艺术的表现方式,展现了灿烂的
中华文化。
②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一种伟大的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源远流
长的爱国主义在抗日战争中的▲ 和升华。
③ 昨天,浙江省消费者协会公布了最新的床上用品质量▲ 结果,
抽取的25种品牌中,安全指标全部过关。
A.原形锤炼检查 B.原型提炼检查
C.原型锤炼检测 D.原形提炼检测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当的一项是
A.建设和谐社会与加快发展是一种相辅相成
....的关系。
B.目前,一些汽车厂家在价格上休养生息
....了近一年时间之后,已积蓄了足够的降价能量,车市价
格战一触即发。
C.受飓风影响,国际油价飚升,美国四家大型石油公司的利润随
着其行业收入的猛增而水涨船
...高.。
D.又到了菊茂蟹肥的时候,料想长安市上,车水马龙
....,正不少欢乐的宴聚。
6.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连日来,世界各大报纸关于这起震惊世界的约旦爆炸事件都在
显要位置作了详细的报道。B.任何人都不能否认,神舟五号和神舟六
号飞行的成功,极大地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声望,振奋了民族精神。
C.市长在会上指出,这次全国卫生城市评比我市位列最后的原因
主要是认识不到位,思想不统一,职责不明确,行动不落实造成的。
D.从事这种工作的人,他们的思想负担和精神状态往往是沉重的。
7.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讲到我姐姐和我骑自行车,这可不干别人的事。”柯瓦连科
涨红了脸说,“谁要来管我的私事,就叫他滚!”
B.她比所有的女宾都漂亮、高雅、迷人,她满脸笑容,兴高采烈。
C.本质上,它是一幢房屋,形式上,却像鸟一样,蝶一样,憩于
枝头,轻灵而自由!
D.我根本不想做王,也根本看不起王,王是什么东西呢?难道我
脑中还有如此封建的残物吗?
8.依次填入下文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拥有时,倍加珍惜;失去时,就权当是接受生命真知的考验,权
当是坎坷人生奋斗诺言的承付。拥有诚实,▲ ;拥有充实,▲ ;拥有
踏实,▲ 。不论是有意的丢弃,还是意外的失去,只要曾经真实的拥
有,不也是一种境界吗?
A.就舍弃了无聊就舍弃了虚伪就舍弃了浮躁
B.就舍弃了浮躁就舍弃了虚伪就舍弃了无聊
C.就舍弃了浮躁就舍弃了无聊就舍弃了虚伪
D.就舍弃了虚伪就舍弃了无聊就舍弃了浮躁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9-10题。
荷塘的四面,远远近近,高高低低都是树,而杨柳最多。这些树
将一片荷塘重重围住;只在小路的一旁,漏着几段空隙,像是特为月
光留下的。树色一例是阴阴的,乍看像一团烟雾;但杨柳的丰姿,便
在烟雾里也辨得出。树梢上隐隐约约的是一带远山,只有些大意罢了。
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是渴睡人的眼。这时候最
热闹的,要数树上的蝉声与水里的蛙声;但热闹是他们的,我什么也
没有。
9.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树缝里也漏着一两点路灯光,没精打采的。
A.我想此时此刻,两位老人一定还坐在海边,像两座恒久的雕塑。
B.例外的只有破晓或入暮,那时山上只有一片微光,一片柔静,
一片宁谧。
C.“阿义可怜——疯话,简直是发了疯了。”花白胡子恍然大
悟似的说。
D.在园中最为落寞的时间,一群雨燕便出来高歌,把天地都叫喊
得苍凉。
10.对上面这一语段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远远近近,高高低低”,是远近高低的连用,极写了荷塘四
面树丛之茂密。
B.树梢的远山、树缝里的灯光、树上的蝉声、树下水里的蛙声等
浓淡相间地勾勒出整个荷塘的月夜风采。
C.热闹的蝉声和蛙声使作者得到了一种难得的安宁,引出了作者
淡淡的喜悦之情。
D.通过对荷塘四周景致的描写,营造出一种朦胧、幽美的意境,
给读者带来美的享受。
11.对《长亭送别》中【一煞】这支曲子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一煞】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夕阳古道
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我为甚么懒上车儿内,来时甚急,去后何
迟?
A.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和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
外黄昏的画面。
B.莺莺目送张生于烟霭残照中远去,这一怅然痴立的形象,生动
地传达出凄怆悲苦的眷恋之情。C.“来时甚急,去后何迟”一句,直
抒胸臆,表现莺莺留恋美景、留恋情人的情怀。
D.“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一句,看似平淡,实际
上表现了莺莺的惆怅和依依不舍。
12.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
..也
B.行李
..之往来,共其乏困
C.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
..故
D.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
..者也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地势极而.南溟深
B.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臣死且.不避
C.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D.使六国各爱其.人其.孰能讥之乎?
14.从文言句式的角度看,下列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①一旦抵罪,或脱身以逃,不能容于远近……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③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④竖子不足与谋!
A.①③不同,②④不同B.①③不同,②④相同
C.①③相同,②④相同D.①③相同,②④不同
15.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对司马迁《史记》的高度评价。
B.《孔雀东南飞》和北朝的《木兰辞》被称为“乐府双璧”。
C.中国文学史上所称的“大李杜”是指李白和杜甫,“小李杜”
是指李贺和杜牧。
D.“学士词,须关西大汉,铜琵琶、铁绰板,唱‘大江东去’”
中的“学士”是指苏轼。
试卷Ⅱ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共8分)
生活于道德境界的人是贤人,生活于天地境界的人是圣人。哲学
教人以怎样成为圣人的方法。成为圣人就是达到人作为人的最高成就。
这是哲学的崇高任务。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说,哲学家必须从感觉世界的“洞穴”
上升到理智世界。哲学家到了理智世界,也就是到了天地境界。可是
天地境界的人,其最高成就,是自己与宇宙同一,而在这个同一中,
他也就超越了理智。
中国哲学总是倾向于强调,为了成为圣人,并不需要做不同于平
常的事。他不可能表演奇迹,也不需要表演奇迹。他做的都只是平常
人所做的事,但是由于有高度的觉解,他所做的事对于他就有不同的
意义。换句话说,他是在觉悟状态做自己所做的事,别人是在无明状
态做他们所做的事。禅宗有人说,“觉”字乃万妙之源。由觉产生的
意义,构成了他的最高的人生境界。
所以中国的圣人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中国的哲学也是既入世而
又出世的。随着未来的科学进步,我相信,宗教及其教条和迷信,必
将让位于科学;可是人的对于超越人世
的渴望,必将由未来的哲学来满足。未来的哲学很可能是既入世
而又出世的。在这方面
...,中国哲学可能有所贡献。
(节选自冯友兰《人生的境界》)
16.第二段中引用柏拉图的话有什么作用?(3分)
17.从第三段文字看,中国哲学强调要成为圣人的关键是什么?
(3分)
18.第四段中加点的“这方面”指的是什么?(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题。(共8分)
领悟文字的声音节奏,是一件极有趣的事。普通人以为这要耳朵
灵敏,因为声音要用耳朵听才生感觉。就我个人的经验来说,耳朵固
然要紧,但是还不如周身筋肉。我读音调铿锵节奏流畅的文章,周身
筋肉仿佛做同样有节奏的运动;紧张,或是舒缓,都产生出极愉快的
感觉。如果音调节奏上有毛病,我的周身筋肉都感觉局促不安,好像
听厨子刮锅烟似的。我自己在作文时,如果碰上兴会,筋肉方面也仿
佛在奏乐,在跑马,在荡舟,想停也停不住。如果意兴不佳,思路枯
涩,这种内在的筋肉节奏就不存在,尽管费力写,写出来的文章总是
吱咯吱咯的,像没有调好的弦子。我因此.深信声音节奏对于文章是
第一件要事。
我们放弃了古文来做语体文,是否还应该讲声音节奏呢?维护古
文的人以为语体文没有音调,不能拉着嗓子读,于是就认为这是语体
文的一个罪状。做语体文的人往往回答说:文章原来只是让人看的,
不是让人唱的,根本就用不着什么音调。我看这两方面的话都不很妥
当。既然是文章,无论古今中外,都离不掉声音节奏。古文和语体文
的不同,不在声音节奏的有无,而在声音节奏形式化的程度大小。古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1790529a1955162.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