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4单元《透明与不透明》苏教版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4单元《透明与不透明》苏教版


2024年3月25日发(作者:bose耳机怎么连接蓝牙)

二年级科学上册教案第4单元《透明与不透明》苏教版

另外,讨论物体的透明度,离不开光的相关特性的支撑,在学生的生

活经验中,总认为人眼看到物体是人主动获取信息的过程,忽视了物体反

光入射到人眼中产生影像的本质,所以有必要在研究物体透明度时,进一

步了解光与视觉现象的关系。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一些典型的物体,发现光可以透过某些物

体或材料,知道物体在透明度上存在差异,大致可分为透明、半透明、不

透明三种情况,了解各自的不同特点。

3.通过了解不同透明度材料制作的产品,科技产品给人类生活带来

的便利。

【教学重点】透明、半透明、不透明物体材料的特点和性质。

【教学难点】认识到透明度与光的关系。

【教学准备】教师材料:不同透明度的灯泡(含点亮装置)、可视和

不可视的储物箱,不同透明度的手机壳(3种)。

学生分组材料:(1)玻璃片、毛玻璃片、瓷砖片。

(2)塑料垫板、保鲜袋、练习本、打印纸、装有水的透明玻璃杯。

(3)可以点亮的透明、半透明灯泡各一个。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设计】一、导入新课1、谈话:请大

家看看窗外,你能看到哪些景物?如果我们把窗帘拉上,还能看到这些景

物吗?2、请把你看到的和想到的和大家一起交流一下。

3、交流感受。

4、通过观察和讨论,我们知道,透过玻璃我们能看到外面的景物,

厚的窗帘遮挡了外面的景物,透过薄纱窗帘看到外面的景物模模糊糊。我

们给这三种物体起个名字,像玻璃那样能够清晰地看到对面的景物,这样

的物体叫透明物体,像厚窗帘那样能完全挡住对面景物的物体叫不透明物

体,像薄纱窗帘那样看对面景物模模糊糊的物体叫半透明物体。

板书:透明、半透明、不透明外面的光线透过玻璃,可以到达我们的

眼睛,我们就很清晰地看到了外面的景物; 厚的窗帘能够遮挡住外面的

光线,使我们看不到外面的景物; 而光线透过薄纱窗帘后,我们看到的

景物模模糊糊。

分组实验教师提出活动要求: ①师将教室窗帘、灯全部打开,确保

教室里光线比较强。

②生将准备的科学教材摆放在桌上。

③分别将玻璃片、毛玻璃片、厚纸板等各种材料挡放在教材封面前方

10cm—20cm(小心手指划伤)。其他小组成员观察隔着玻璃片看到教材封

面图案的情形。

④将观察的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单上。

透明与不透明材料实验记录单第小组检验材料检验结果透明半透明不

透明玻璃片毛玻璃片厚纸板塑料书皮玻璃纸拷贝纸……3、汇报交流:请

各小组汇报实验结果,描述你看到透过各种材料看科学书封面时观察到的

现象,说出你的结论。

三、探究物体透明现象的原因1、我们透过窗户玻璃能看到窗外的物

体,是我们的视力穿过玻璃到达外面的物体上,还是外面物体的光线穿过

玻璃到达我们的眼睛里呢?[设计意图:人眼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

光线进入眼睛,被眼睛感知,这是前一节课学过的内容,这个问题旨在回

顾上节课,在此基础上认识物体反射的光线穿过玻璃到达人眼,我们就看

到了物体。]2、启发讲解:通过前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眼看见

物体是因为物体反射的光线进入到我们的眼睛里,我们就看到了物体,看

到物体必须有光线。我们透过玻璃能看到对面的物体,也是因为物体反射

的光线进入了我们的眼睛。

大家请看大屏幕上的这两张照片,一张是夜晚外面灯光很亮,一张是

外面没有灯光。我们看外面景物的效果不同,这了什么?学生思考回答后,

教师讲解:外面没有光线,物体就没有反射光线穿透玻璃,我们就看不到

外面的物体。所以说,透明现象是物体的光线穿透玻璃造成的。

[设计意图:通过生活事例分析透明现象的成因,同时呼应解答导入

时的问题。]3、那么有的物体透明,有的物体半透明,而有的物体不透

明,光线在照射到这些不同物体的上面,结果有什么不同?请各小组一起

讨论一下。

4、要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来一起做个实验验证一下。

分组实验:用带图案的手电筒分别照射纸屏(用A4纸代替),透过

的光线会在纸屏上留下图案,分别用这只手电筒照射透明玻璃、半透明玻

璃和厚纸板,仔细观察在纸屏上看到的图案在亮度和清晰度上有什么不同。

汇报总结:带图案的手电筒发出的光,照到透明玻璃时,纸屏上的图

案明亮清晰; 照到半透明玻璃时,纸屏上的图案暗淡模糊; 照射到不

透明的厚纸板,纸屏上完全看不到光斑。

这说明,透明物体能透过全部光线,半透明物体只能透过部分光线,

不透明物体不能透过光线。

四、探究物体透明程度的不同及部分影响因素1、提问:半透明物体

的透明程度都是一样的吗?2、分组实验:两个小组合作,比较透过两层

半透明塑料观察教材封面和透过一层半透明塑料观察有什么不同。得出结

论:半透明物体越厚,透明度越差,物体透明程度跟材料厚度有关系。

3、水和空气都是透明物体,如果水和空气中有很多杂质,透明程度

会有什么变化呢?演示实验:物体透明度与物体的纯净程度有关。

大家请看,这是个玻璃水槽,我们透过玻璃水槽中的水,可以比较清

楚地看到对面的物体,我现在向水里加牛奶,大家注意看,随着牛奶的增

加,水的透明度会有什么变化?结论:透明物体里的杂质越多,透过光线

就越困难,透明度就越差。这也是沙尘天气空气能见度比较低的原因。

4、物体的平整程度也会影响透明度把一张透明塑料揉皱了以后,原

来透明的塑料也会变得不透明了。

[设计意图:了解物体透明度是不同的,材料性质影响着材料的透明

程度。]五、认识不同透明度物体的实际用途(一)观察、比较两种灯泡

的不同之处1.出示两种不同的灯泡,观察比较两种灯泡的玻璃有什么不

同。

两种灯泡玻璃“透明”、“半透明”,透明灯泡能看到里面的灯丝,

不透明灯泡看不到里面的灯丝。

2.比较两种灯泡发出的光有什么不同。

教师演示点亮两种灯泡,通过观察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光线强一些比

较刺眼,另一个光线弱一些,比较柔和。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比较、描述两种灯泡的玻璃和灯光的不同,

发现透明、半透明物体(或材料)的透光效果的变化,以便引出物体透明

度的。注:如时间不足可略去本活动。](二)不同透明物体的用途1.观

察可视和不可视的储物箱图片,思考:你会在什么情况下使用他们呢?2.

交流、讨论。

3.分别观察书P36页和P37页图(时PPT展示),小组讨论“在什么

情况下你会选择不同的物体”4、合理即可,说出理由。

[设计意图:通过一组透明、不透明物品的具体场景的运用,让学生

知道需要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物品,体会到这些产品的实用性与创

意性。]六、小结和课后作业我们这节课研究了透明、不透明和半透明现

象,知道了物体的透明度与它能否透过光线和透过光线的程度有关,了解

了这些材料的特点和应用。课后大家完成这样一个作业: “如果你有一

间小书房,你会选择用什么材料来制作房门、书柜门、窗帘”【板书设计】

11.透明与不透明透明光半透明不透明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1364278a1893294.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