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9日发(作者:世界上最贵的手表)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徐绍勇
【摘 要】目的 观察以左旋氨氯地平为主的不同降压方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
疗效.方法 纳入139例患者,70例为联合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
疗;69例为对照组单独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
mg,1次/d,替米沙坦40 mg,1次/d,用药1周后未能达到目标血压,则苯磺酸左旋氨
氯地平增至5 mg,替米沙坦增至80 mg,服用6周评价药物的有效性和安全性.结果
联合组治疗6周后总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总有效率87.0%,且两组血压均比治
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联合应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
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提高了疗效,并且安全.
【期刊名称】《中国卫生产业》
【年(卷),期】2014(000)001
【总页数】2页(P3,5)
【关键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替米沙坦;原发性高血压
【作 者】徐绍勇
【作者单位】辽宁省第三人民医院内科,辽宁开原112300
【正文语种】中 文
【中图分类】R544
原发性高血压是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心脑血管病如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及
慢性肾脏病等的直接因素[1]。治疗高血压的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主要是
控制高血压引起的一系列并发症,目前常用降压药物可归纳为五大类,均以降低血
压,各类降压药有不同的适应证、禁忌证,要在保证用药安全的基础上发挥其降压
疗效,因此联合应用降压药已成为降压治疗的基本方法[2]。实验观察苯磺酸左旋
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09年1月—2012年12月在我院门诊就诊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39例,
男72例,女67例,平均年龄64岁,病程5~20年,血压145~
190mmHg/90~140mmHg。将患者按照不同的给药方式分为联合组70例,对
照组69例。联合组男38例,女32例,平均年龄 58.9 岁,病程 5~18 年,血压
(160±10)/(115±8)mmHg;对照组男 40 例,女 29 例,平均年龄 60.5 岁,
病程 6~20 年,血压(165±8)/(105±7)mmHg;两组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
显著性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高血压诊断标准
国际上统一的标准,即收缩压≥140mmHg还有舒张压≥90mmHg即诊断为高血
压[3]。根据血压增高的水平,可进一步分为高血压第1、2、3级。本组∶符合原
发性高血压病西医诊断标准。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排除
继发性高血压、其他用药或联合用药治疗的患者以及合并其他严重疾病。
1.3 治疗方法
联合用药组:给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商品名:玄宁)2.5mg,1次/d,在维持
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原剂量的基础上,联用替米沙坦片40mg,1次/d,使血压
稳定在≤140/90mmHg。对照组仅单用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2.5mg,1次/d。如
服药7 d血压未能达到≤140/90mmHg,则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增至5mg,替米
沙坦增至 80mg。
1.4 疗效诊断
用药3d后观察血压状况。显效:与治疗前血压比较,治疗后舒张压下降
≥10mmHg,并降至正常范围或收缩压下降≥20mmHg。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
达10mmHg,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10~19mmHg。无效:血压下降未达上述标
准。两组患者均观察6周,同时注意是否有不良反应发生。
1.5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2.0统计软件,数据资料用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联合组显效60例,有效5例,无效5例,有效率为92.9%;对照组显效 52例,
有效8例,无效 9例,有效率为87.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2.2 治疗前后血压指标变化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收缩压、舒张压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但治疗后两组间血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
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压的变化(mmHg)注:与治疗前比较,*P<0.05。指
标 联合组(n=79) 对照组(n=60)收缩压 舒张压 收缩压 舒张压治疗前治疗后
差值
160±10140±12*21±11115±890±7*22±7165±8145±11*21±12105±789±6*
20±8
2.3 两组不良反应
联合组2例出现颜面潮红和轻度咳嗽,对照组1例颜面潮红。两组在治疗过程中
均无其他不良反应。
3 讨论
替米沙坦作为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在扩张动脉同时,也扩张静脉,
使毛细血管压降低漏出减少,使CCB引起的水肿得以减轻,故ARB+CCB组合在
作用机制上存在互补性[4]。实验结果显示,联合组和对照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
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P<0.05),联合组治疗6周后总有效率为
92.9%,而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7.0%,可见联合用药要比单独使用替米沙坦显效,
与相关的研究相符。提示联合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和替米沙坦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不仅增加降压作用,提高降压疗效,也提高了在靶器官保护方面的协调作用,使血
压持续稳定在较低水平,是目前较为理想的联合降压方案。
目前,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有很多方案,药物各有特色,疗效也不尽相同,临床医生
还应该根据患者的个体差异进行不同的给药方案及联合用药方案。
[参考文献]
[1]田坤明,王瑞,由天辉,等.高血压前期的患病率、危险因素和干预[J].实用医学杂
志,2013,29(8)∶1357-1359.
[2]崔庆,刘焰.抗高血压药物的用药合理陛调查分析[J].中国医学创
新,2013,10(13)∶151-152.
[3]李高叶,黄惠桥,黄金姣,等.冠心病合并高血压中医体质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相
关性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13,30(1)∶104-105.
[4]朱彩霞.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与缬沙坦联合治疗高血压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
脑血管病杂志,2013,11(5)∶542-543.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0837074a1824545.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