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11日发(作者:d3005)
维普资讯
啊
■
■
布局金融新
金融是三星的蓝海。从分担经营分险与提高综合竞
争力来看,进军金融业亦是必然。
Financial business is Sangseng s profitable field.It
is inevitable for Sangseng to go into financial business
from the view of reducing managing risk and improving
comprehensive competitiveness.
“三星在中国将主要有两项业务,
进军金融业也成为与经营电子事业一样
时期内持续、稳定繁荣,中国的证券市
电子业务占80%一90%,金融将是另外
举足轻重的战略选择。
场也正在步入一个较为理想的投资回报
一
个主线。”与其他跨国公司在谈到中 “与其问我是否对三星进入中国金 期。此时,三星将金融业和电子事业并
国策略时表现出来的讳莫如深不同,中
融领域抱有自信,不如说我正在忧心, 举,作为在中国再造三星战略的核心举
国三星总部总裁朴根熙对此似乎并不避
考虑要以何种方式进入中国金融市场更
措,除了看重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潜力
讳。
好。”朴根熙对扩张中国金融市场底气 外,更多的还是出于规避传统业务领域
通常情况下,产业资本参与金融资
十足。
内激烈竞争所导致代价不菲的消耗.以
本,更多的是为了更好的融资,获得更 及考虑到目前金融、保险、证券等行业
多的投资回报。但按照三星目前的业绩
情迷金融
市场却缺乏相应的强有力的外资企业,
增长速度看,单纯的销售业绩已经不再 提到三星,呈现在我们脑海里更多
更容易切入,可以以较小的投入获得更
是三星经营中国市场的首要任务。考虑 的是高贵优雅的手机、声色靓丽数码产
大的收益。
到电子经营所面临的诸多难题以及其在
品、环保时尚的家电产品,但这并不能掩
“在进入21世纪以后,国家的壁垒
韩国本土丰富的金融业务经营经验,从 盖其在其他领域内所取得的成功。事实J-
将会逐渐消失,企业将会进入无限竞争
分担经营风险与综合竞争力的角度看,
在韩国国内,三星的事业已囊括电子、金
的时代。如果一个企业在其所在领域不
融、重工业、化学、造船等领域,其中,
能成为领导者,那么它的生存将会很危
金融部门在韩国更是首屈一指。 险、很困难。”2002年,时任三星中国
“从三星集团的业务群来讲,除 总部会长的李享道在其上任伊始时接受
了电子业务最大的就是金融业务。三星
记者采访时说道。要避免这样的事情,
集团下属的金融业务包括生命、火灾、
要么为成为世界技术的顶尖企业,要么
证券、信用卡、投资信托、风险投资、
调整战略,大胆的放弃前景不太好的业
期货等。在韩国,三星旗下的各家金
务,选择并集中优势,在自己众多擅长
融公司在各自的行业内也都处于领军地
的领域取得更多的成就。
位。”中国三星总部朴根熙在接受记者
也许正缘于此,三星从那时起便
采访时自豪地说到。
开始了在中国的金融业务。李亨道在当
随着中国经济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
时透露说,一旦中国在金融方面对外开
32《中国外资》2008年第2期
维普资讯
放,三星会在保险、信用卡、证券等方
面进入中国市场。他同时强调,三星将
随着中国金融方面的开放时间表而逐步
推进。在进入这个领域后,三星定会在
中国的金融、保险领域有所作为。
2005年1月,朴根熙接替李享道出
任中国三星总部总裁。在此之前,朴的
职务是三星集团总部经营诊断组组长和
三星信用卡社长,是主导三星信用卡和
三星消费信贷公司合并的铁腕人物,在
确保公司稳健发展的战略性经营活动中
表现卓越。业内人士认为,在金融领域
取得成功的朴,同时也是优秀的企业经
营战略专家。他的上任,表明三星向外
界释放的一个明确信号:今后的三星在
中国的业务中,金融事业将和电子事业
同样举足轻重。
新蓝海生存
在过去的一年里,三星在中国的表
现算得上优秀。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
2006年底,三星在中国累计投资超过50
亿美元,年销售收入达到297亿美元,
其中出口达91亿美元。
在业内人士看来,金融业应该说
是三星的蓝海。 “我国金融服务业总体
还处于发展初级阶段,经济证券化程度
低,与欧美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国内金
融开放必然会加快竞争性金融市场的快
速形成。三星的产品线很长,以显示
器为例,其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达到
30—40%,再向前发展已经很困难了。从
分担经营风险与综合竞争力的角度看,
进军金融业是必然的。”赛迪分析师吕
天文分析到。
实际上,一直以来对中国市场青睐
有加的三星,早在6年前,便通过设立
办事处的形式“试水”中国金融市场。
2002年,三星证券在上海成立办
事处,但是有碍于相关法律法规不能进
行经营活动,于是出于对未来市场的铺
垫,三星将主要将精力放在了市场调查
和研究上。
就金融领域而言,除三星证券上海
代表处外,中航三星人寿保险公司、三
星火灾上海保险公司、三星火灾青岛代
表处也已扎根中国。韩日世界杯期问,
三星火灾上海保险公司还分别与中国人
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签署
合作协议,共同为足球世界杯赛期间到
韩国看球的中国人提供人身安全保险服
务。目前,三星火灾还在上海法人名下
成立了北京分公司,深圳分公司于今年
1月16日成立。
三星生命在2005年与中国航空公司
合资成立中航三星人寿保险公司,开始
以中国人民为对象开展保险零售业务,
目前针对团体、银行保险、财政金融咨
询三大块销售渠道具有一定竞争力,新
开发的产品在市场也受到了好评,经营
活动正趋于稳定。特别是今年将会实现
资本增加,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业务,
有望成为与中国人民走得更近的生命保
险公司。
虽然目前这些公司主要对三星关系
公司和韩国企业开展经营活动,但是希
望今后能通过与中国的赔付保险公司合
作,在再保险、共同保险、责任保险等
领域扩大事业范围。朴根熙在接受媒体
采访时踌躇满志的说到。
“从我个人来说,过去曾有机会对
集团金融关系公司的经营方面给予了一
些指导,并曾亲身担任过金融公司的社
长,所以我对三星的金融公司进入中国
抱有极大的兴趣和期望。”
并非坦途
目前,国内金融业已发生了历史
性的变化。截至2006年底,各类银行业
金融机构法人有19797家;证券公司104
家;基金公司58家;期货经纪公司200
余家;保险公司98家。据相关数据,到
2020年中国金融服务业收入占GDP的比
重将达N8%一9%,这意味着中国金融业
在目前不足5%的基础上将实现飞跃式的
增长。
“目前世界优秀的金融公司已经进
入了中国,而中国国内的金融公司也具
有相当大的竞争力,所以说与其问我是
否对三星进入中国金融领域抱有自信,
不如说我正在忧心,考虑要以何种方式
进入中国金融市场更好。”朴根熙说。
虽然自2006年12月11起,我国的
金融市场已向外资开放,但就开放程度
而言,保险业开放程度最高,银行业其
次,证券业开放程度最低。而早在三星
之前,已经有一些欧美金融巨头作为先
行者,进入并抢先占领了部分市场。即
使是在相对比较容易进入的保险业市
场,面对依然由中国人寿和平安保险两
大巨头所主导的市场格局。三星要向参
与其中难度也不少。
赛迪分析师吕天文对于三星进人中
国金融业持谨慎态度,他表示三星要想
参与其中,必定会遇到一定的阻力。但
他同时强调: “受国内政策以及法规的
制约,我认为合资是三星切实可行的进
入方式,高盛与高华的合作方式有过先
例。”。
2004年高盛高华成立之初,就已经
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而高盛通过合资
的方式曲线进入中国证券市场刺激了其他
有志到中国市场淘金的国际投资银行。
“现在已经有很多先进的金融企业
进入了中国,而金融又是一个与一国竞
争力有很大关系的业务,所以我认为金
融业务在中国的发展情况跟韩国的情况
不可能一样。”对此,三星中国总部总
裁朴根对将要面对的困难也有着清醒地
认识。
但是,他同时也强调,金融业不
会是三星电子业务外的辅助业务,这种
事业不能一蹴而就,必须切合中国政府
的政策,找出适合三星涉足的部分和领
域,然后再进行开展具体业务。FIC
作者:袁颖
编辑:舒朝普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10090996a1698761.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