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2024年3月9日发(作者:国美电器实体店)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公约》将生物多样性定义为: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

是指各种生物之间的变异性或多样性,包括陆地、海洋及其他水生生态系统,以

及生态系统中各组成部分间复杂的生态过程。这种多样化包括种内、种间和生态

系统多样性(定义原文参考:“Biological diversity” means the variability among

living organisms from all sources including, inter alia, terrestrial, marine and other

aquatic ecosystems and the ecological complexes of which they are part; this

includes diversity within species, between species and of ecosystems -《生物多样性

公约》)。

生物多样性分为三个层次,它们是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

性。

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层次,指的是一个物种的

基因组成中遗传特征的多样性,包括种内不同种群之间或同一种群内不同个体的

遗传变异性。它不同于遗传变异性(genetic variability),因为遗传变异性描述的是

遗传特征变异的趋势。遗传多样是种群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的方式,因为在一个

种群中,如果某些个体具有更适应环境的等位基因变异,就会增强对环境的适应

性;

物种多样性(species diversity)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层次,指的是在一次个

体采集(数据集)中,不同物种的有效物种数以及一定时间一定空间中各个物种

的个体分布特点。有效物种数指的是,为了获得与观测数据集相同等比中项的物

种多度而需要的同等多度物种的数目(此时,并非所有物种必须同多度)。物种

多样性包括两个方面,即物种丰富度和物种均匀度。物种多度就是简单的物种数,

而均匀度则量化物种丰富度的平等程度。对物种多样性,《生物多样性公约》并

没有明确的定义;

生态系统多样性(ecosystem diversity)是生物多样性的一个层次,指的是生

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包括生态系统的类型、结构、组成、功能和生态过程的多

样性等。

生物多样性的度量

生物多样性分为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生物

多样性测定主要也有三个空间尺度:α多样性,β多样性,γ多样性。α多样性

主要关注局域均匀生境下的物种数目,因此也被称为生境内的多样性;β多样性

指沿环境梯度不同生境群落之间物种组成的相异性或物种沿环境梯度的更替速

率,也被称为生境间的多样性,由于β多样性反应较大尺度内不同空间的生物多

样性,因此,控制β多样性的主要生态因子有土壤、地貌及干扰等;γ多样性描

述区域或大陆尺度的多样性,是指区域或大陆尺度的物种数量,也被称为区域多

样性。γ多样性反映更大空间间的生物多样性变化,因此,控制γ多样性的生态

过程主要为水热动态,气候和物种形成及演化的历史。

生物多样性指数:多样性指数是指用来度量群落中物种多度与均匀性的指标,

有的教科书中,也叫群落多样性指数(community diversity index),也有叫物种多

样性测度(Species Diversity Measure)或生态的多样性测度。目前相对广泛使用

的包括香农-威纳多样性指数(Shannon-Weiner diversity index)、皮卢(Pielou)

均匀度指数和辛普森(Simpson)优势度指数等多样性指数,另外尚有Gleason

指数、Margalef指数、种间相遇几率(PIE)指数等等。目前的指标绝大多数是在物

种层面的多样性,很少涉及到遗传或生态系统层面。

物种丰富度:物种丰富度(species richness)通常是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的

物种数目。表示物种丰富度主要有两种方法:

(1)数量物种丰富度(Numerical species richness),即一个群落中每一个物

种的个数或者其生物量。由于动物类群容易计数,并且研究者可以选择连续取样,

直接来累计计算一个物种的个体数,因此,在动物学研究中一般喜欢采用数量物

种丰富度来描述群落中动物物种的丰富度。

(2)物种密度(Species density)是指一个群落中单位面积上的物种数。植

物学研究中特别喜欢使用物种密度方法,如每平方米的种数。无论采用哪种方法,

一个群落中物种丰富度的大小与调查的面积、取样密度、调查和监测的时间等一

般成正比,即调查的面积越大、取样密度越密、调查和监测的时间越长,群落中

物种或同一物种的个体数被发现的概率就越大,相应的物种丰富度也就显得越高,

但调查的样方数或调查监测的时间达到一定的量后,其物种丰富度将逐渐稳定在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9954720a1676040.html

相关推荐

发表回复

评论列表(0条)

  • 暂无评论

联系我们

400-800-8888

在线咨询: QQ交谈

邮件:admin@example.com

工作时间:周一至周五,9:30-18:30,节假日休息

关注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