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9日发(作者:r17oppo多少钱)
第13练
选择性必修上册《论语》十二章
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朝闻道
夕死可矣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有:饱、矣、喻、利。
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礼运》中体现人才得到重用,社会成员间和睦相处的名子是:(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选贤与能
讲信修睦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答案】兽草木之名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易错字词有:“省”“睦”“迩”。
3.《论语》十二章
(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遵守礼仪也没什么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反问语气强调人要有仁爱之心,否则奏乐也不管用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3)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最能体现孔子的道德价值观:懂得了仁义的道理,就应该用自己的一生去实践它,有时为了捍卫它,甚至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4)在《<论语>十二章》中,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5)在《<论语>十二章》中,既强调榜样的良好作用,又强调要自我反思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文”和“质”对“君子”下了定义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7)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不可以不弘大刚强而有毅力的原因:
(8)在《<论语>十二章》中,曾子认为读书人(有志之士)任重道远,具体表现为“________”和“________”。(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用堆土成山这一比喻,说明功亏一篑和持之以恒的深刻道理,其中功亏一篑是因为“________”,而能够持之以恒是因为“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10)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君子之道主要有三个方面,这三方面分别是:________。”
(11)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做人要将心比心、推己及人,自己都不想做的,就不要希望别人也能做到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12)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教育学生要多读《诗经》、多学诗,因为学诗可以激发热情,可以提高观察力,还“________,________”,意思是还可以团结群众,抒发不满。
“________,________;(13)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强调诗的重要性,认为诗可以“兴观群怨”,还可以:________。”
“________,(14)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有道德、有修养的君子在吃饭和居住方面提出了要求的句子:________。”
(15)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做事和说话方面提出了要求“________”。他认为君子做事要敏捷、迅速,但说话要谨慎。
(16)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对君子在吃饭、居住、做事和说话等方面提出了要求以后,还要求君子“________”,认为只有这样才是好学的表现。
(17)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要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的句子是“________”。
(18)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一旦克制自己,按照礼的要求去做了,天下的人就都赞许你是仁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19)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认为实行仁德,在于自己,不在于别人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人而不仁
如礼何
人而不仁
如乐何
朝闻道
夕死可矣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
任重而道远
仁以为己任
死而后已
吾止也
吾往也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惧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可以群
可以怨
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敏于事而慎于言
就
有道而正焉
克己复礼为仁
一日克己复礼
天下归仁焉
为仁由己
而由人乎哉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时需要注意以下字词书写:喻、省、彬、知、惑、忧、惧、迩、事、慎、焉、哉。
4.根据语境默写名句。
(1)孔子提倡“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在《<论语>十二章》中,孔子还有过类似的表述,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论语>十二章》里,反映了“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价值追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们常引用《<论语>十二章》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表达不要把自己的想法或主张强加于别人。
【答案】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焉”“贤”“利”“己”“勿”。
5.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孔子表达“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孔子说不会选择干不正当的事情而得到富贵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孔子说,教学过程中,不到学生他实在弄不明白、表达不出来时就不要去启发他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则远怨矣
不义而富且贵
于我如浮云
不愤不启
不悱不发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默写易错的字词有:躬、薄、怨、愤、悱。
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为政》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辨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青年担当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自勉。
(3)孔子表达“一个人的品格要经历挫折磨难才更坚强”的用松树经受寒冷作比喻的句子是: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子罕》)
【答案】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岁寒
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的写法,“罔”“殆”“弘”“凋”。
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孔子强调学习态度要端正,切莫不懂装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为政》中“________,_________”两句指出,成为教师的条件是温习学过的知识进而又能从中获得新的理解与体会。
【答案】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的能力。
注意以下关键字词的正确书写:焉、知之、矣。
8.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青年承担着国家社会兴盛的重责,应当志向远大,正如《论语·泰伯》篇中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里仁》篇中说,如果他人贤能,我们要“____________”;如果他人不贤能,我们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论语·阳货》篇中,孔子认为《诗经》有四个方面的作用,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答案】群
可以怨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古诗文名篇名句的能力。
易错字有:“弘毅”“省”“焉”“道”“怨”。
9.(1)《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泰伯》强调责任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
(3)《论语·里仁》中写与别人相处要扬长避短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
(4)《论语·泰伯》只有胸怀宽广、意志坚定的人才能称为“士”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里仁》中强调让别人成为自己修身养性的镜子,学习好的,摒弃不好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
(6)《论语·里仁》中强调对真理或某种信仰追求的迫切是
:___________,________。
(7)《论语·卫灵公》孔子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仁以为己任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朝问道
夕死可矣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解析】
【详解】
此题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背诵、理解、默写能力。本题需要注意以下容易写错的字:焉、弘、毅、省。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中孔子论述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论语》中强调复习的重要性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论语》指出当我们见到“贤”与“不贤”时,我们应该怎么去做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
温故而知新
可以为师矣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默写常见名篇名句的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所以,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如同音字、形似字、通假字、难写字等字的写法。如本题,考生若是熟练背诵写错的字不会多,但若不理解,就会把“罔”“殆”“省”等字写错;此外,考生容易漏掉“矣”“焉”“也”等虚词。古诗文默写考查的就是考生不添字、漏字、改字的能力。考生要不折不扣地做到精准
背诵,精准书写。
11.根据提示默写相关句子。
(1)孔子在《论语·雍也》中探讨文与质的关系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2)孔子在《论语·学而》中谈到君子不要求吃足,不要求居住舒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3)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早晨得知道理,当晚死去也甘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4)孔子在《论语·里仁》中谈到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论语·卫灵公》中,子贡询问孔子有没有可以拿终身去实践的一个字,孔子告诉他是“恕”。接着孔子又对“恕”做了进一步的解释,即“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6)唐太宗李世民曾说“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由此可以联想到《论语·里仁》中的“________,(7)青年担当着国家兴盛的重责,应当以《论语·泰伯》中曾子所说的“________,________”自勉。
【答案】
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
君子食无求饱
居无求安
朝闻道
夕死可矣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见贤思齐焉
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土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解析】
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的能力,解题时必须注意语意的提醒,从理解内容方面入手,不要死记硬背。名句默写分为两大类,一是给出语境的理解性默写,二是给出上句出下句的直接默写。此类试题解答时,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和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别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质”“饱”“矣”“施”“焉”“省”“弘”。
【点睛】
考生默写名句名篇时,容易出现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一时回忆不起来(背诵不出);二是顺序错乱,张冠李戴;三是书写错漏。因此,答题时要沉着认真,要善于借助出处和引导句去回忆,万一一时记不起来,可以先放一放,不要急躁,做完其他题后可能又会突然记起来。答完题一定要反复默念,包括引导句在内,进行“全程回放”,这样,语序不当和书写错漏的问题一般都可以被发现并纠正。
12.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论语·里仁》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来概括君子和小人不同的义利观。
(2)《论语·泰伯》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的是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们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
(3)《礼记·中庸》说:“知、仁、勇三者,天下之达德也。”孔子在《论语·子罕》中说“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希望自己的学生能具备这三德。
(4)《论语·卫灵公》中的孔子的经典妙句、中华民族的重要信条,讲明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的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论语·阳货》中孔子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句话概括了《诗经》这部书的四种作用。
君子喻于义
小人喻于利
士不可以不弘毅
任重而道远
知者不惑
仁者不忧
勇者不【答案】惧
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
《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
【解析】
【详解】
本题考查名句的默写能力。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默写要注意字形,而字形与字义分不开,学生应借助字义来识记字形。注意重点字的写法,如“弘”“施”“知”等,要理解字义去记忆。学生记忆的时候应该结合诗句的意思。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7450585a1508618.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