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2月8日发(作者:苹果6s二手手机回收价格表)
第42卷第11期张宇等:DPP-4抑制剂LGT-6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特征1345DOI : 10.13822/.2020007716化学试剂,2020,42 (11 ),1345 〜1350U 式剂与应用DPP-4抑制剂LGT-6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特征张宇h2,陈瑞2,张丽班玉娟“2,汤磊2,朱高峰2,廖伟科*2(1.贵州医科大学药学院,贵州贵阳550004;2.贵州省化学合成药物研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贵州贵阳550004)摘要:研究降糖化合物LGT-6在人、比格犬、大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稳定性,探讨其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特征,
为后期LGT-6的体内代谢提供参考依据。分别将LGT-6溶于由NADPH启动I相代谢、UDPGA启动的II相代谢以及二
者共同启动的两相代谢孵育体系中,孵育至相应时间点终止反应,测定LGT-6的质量浓度,用以计算LGT-6的剩余百分
率与酶动力学参数。LGT-6在I相代谢、n相代谢及两相代谢中稳定性良好,不易受丨相代谢酶与n相代谢酶的影响,
预测LGT-6可能在人体内的驻留时间长、作用持久、生物利用度高,体内药动学与药效学性质俱佳,对II型糖尿病的治疗
作用更加显著。所创建的UPLC-MS/MS法适用于LGT-6的体外代谢研究,为后续体内代谢、毒理研究及动物模型的选
择提供参考依据。但在I相孵育体系中人肝微粒体的^^明显大于比格犬与大鼠,这可能与物种之间的种属差异相关。
关键词:DPP-4抑制剂LGT-6;降糖;肝微粒体;代谢特征;酶动力学
中图分类号:R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3283( 2020) 11-1345-06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 of DPP-4 Inhibitor LGT-6 in Liver Microsomes of Different Species
ZHANG Yu'
2
,CHEN Rui1,
ZHANG Li1'2, BAN Yu-juan''2 ,TANG Lei2 ,ZHU Gao-feng2, LIAO Wei-ke,2( of Pharmacy, Guizhou Medical University,
Guiyang 550004, China; 2. Guizhou Provincial Engineering Technology Research Center for Chemical Drug R&D, Guiyang
550004,China) ,Huaxue Shiji,2020,42(11) , 1345-1350Abstract:To study the metabolic stability of hypoglycemic compound LGT-6 in human,beagle dog and rat liver microsomes, and
to explore its 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 in different species of liver microsomes, so as to provide reference basis for the metabolism
of LGT-6 in -6 was dissolved in phase I metabolism initiated by NADPH,phase
II
metabolism initiated by UDPGA and
two-phase metabolism incubation system initiated by both of them, respectively, and incubated to the corresponding time point to
stop the mass concentration of LGT-6 was determined, and the residual percentage of LGT-6 and enzyme kinetic parameters were -6 is stable in phase I , phase D and biphasic metabolism, and is not easily affected by phase I
and phase II metabolic is predicted that LGT-6 may have long residence time, long-lasting effect, high bioavailability,
good pharmacokinetics and pharmacodynamics in vivo,and has a more significant therapeutic effect on type
II
UP-
LC-MS/MS method established in the study is suitable for the study of metabolism of LGT-6
in vitro, and provides a reference basis for subsequent metabolic and toxicological studies in vivo and the selection of animal r, in phase I incubation
system,the
TW1 of human liver microsomes was significantly larger than that of beagle dogs and mice,which may be related to the
species differences among words: DPP-4 inhibitor LGT-6;hypoglycemic;livermicrosome;metabolic characteristics;enzyme kinetics收稿日期:2020-06-10;网络首发日期:2020-09-10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黔科合支撑[2019 ]2761号、[2017] 2839号);贵州省高层次创新型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黔科合人才(2016)4015号);贵阳市科技计划项目(筑科合同[2017] 5-7号);贵州省卫生健康委科学技术基金项目
(gzwjk2019-l-179
号)。作者简介:张宇(1997-),男,贵州铜仁人,硕士生,主要研究方向为药代动力学与药物化学。通讯作者:廖伟科,E-mail :641212891@ 。引用本文:张宇,陈瑞,张丽,等.〇??-4抑制剂1^1'-6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特征[>1].化学试剂,2020,42(11):1345-1350。
1346化学试剂2020年丨丨月DDP-4抑制剂即二肽基肽酶IV抑制剂,是一
类新型的口服降糖药物,与传统的口服降糖药物
相比,该类药物能针对胰岛a和0细胞功能障碍
及胰岛素抵抗发挥作用。DDP-4抑制剂利格列汀
(Linagliptin)是目前临床用于治疗II型糖尿病的
常用药物,于2013年在我国上市。它是首个以非
肾脏途径清除,主要以胆汁排泄的降糖药物,以其
独特的药动学特性成为口服降糖药物中的一个璀
燦“明星”。而其上市后,不良反应也逐渐被报
道,FDA曾发布警示信息称利格列汀可诱发关节
痛,甚至可能导致残疾,相关临床试验也报道利格
列汀有鼻咽炎、腹泻、上呼吸道感染、头痛以及可
能引起肝损伤等不良反应[1_3]。因此,现阶段急需
研发出安全性高、疗效好的新型DPP-4抑制剂,
目前DPP-4抑制剂已成为医药研究者聚焦的热
点之~'〇本课题组前期以利格列汀为先导化合物设计
合成一系列黄嘌呤类DPP-4抑制剂,发现这系列
化合物的降糖活性显著,其代表性化合物LGT-6
(结构式见下图)的降糖活性尤为突出,且在n型
糖尿病动物模型中发现LGT-6的降糖作用明显
优于利格列汀,其具有开发成治疗糖尿病药物的
潜力和价值,有望开发出安全性好、治疗效果显著
的新型DPP-4抑制剂。由于药物经口服后,它的
稳定性在体内会面临巨大挑战,如pH变化、酶水
解反应、代谢反应等[4_6]。不稳定的化合物常常具
有半衰期短、清除率高的特点,导致体内药动学和
药效学性质不佳[7],所以在早期研发阶段,评估
候选化合物的稳定性是一项重要的工作。因此,
本文以降糖化合物LGT-6为研究对象,考察其在
I相代谢、n相代谢及两相代谢不同种属肝微粒
体中的代谢特征,初步探讨LGT-6的代谢稳定
性,为后续降糖化合物LGT-6的体内代谢及毒理
研究提供参考依据,继而进一步对LGT-6的研发
奠定实验基础。降糖化合物LGT-6化学结构式Chemical structure formula of hypoglycemic
compound LGT-6i 实验部分i.i 主要仪器与试剂Xev〇G2-XS型UPLC-四级杆串联飞行时间质谱仪(配有MaSSLynxV4. 1型色谱工作站与UNIFI7. 〇 数据库,UPLC-Q-T0F,美国
Waters 公司);X1
型低温制冷型离心机(香港基因有限公司);HC-
100型制冷型恒温混匀仪(北京昊诺斯科技有限
公司);FA805N型十万分之一电子天平(上海菁
海仪器有限公司);JN300-2型氮气吹扫仪(苏州
吉米诺仪器有限公司);DW-86L486型-80
T立式
超低温保存箱、BCD-248WDPM型-20
T冰箱(山
东海尔集团)。DPP-4抑制剂LGT-6 (批号30190612,纯度
>99%,贵州医科大学高等药物化学重点实验室);
内标甲苯磺丁脲(批号:M26M7L15275)、普罗帕酮
(国药准字H31022214)(纯度>98% ,上海信谊金
朱药业有限公司);睾酮(批号:L31J8T4093 )、
I,4-单内酯(批号:Y02N8W45044 )、丙甲菌素
(批号:A11A10L85271 )、尿苷二磷酸葡糖醛酸
(UDPGA,批号:Z10J9J52562 )(纯度 > 98%,上
海源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葡萄糖-6-磷酸-二
钠(批号:116B039)、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批
号:20180725)、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二
钠(批号:718B0225)(纯度>98%,北京索莱宝
科技有限公司);SD雄性大鼠肝微粒体(批号:
MIC254〇34 )、比格犬肝微粒体(批号:
MIC257015)(上海斯信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人肝
微粒体(批号:38292,康宁生命科学(吴江)有限
公司);柠檬酸钠(批号:1308011,分析纯,西陇化
工股份有限公司);氯化镁(批号:20180328,分析
纯,天津市科密欧化学试剂有限公司);甲醇(批
号:M91230EDE)、乙腈(批号:A1822EAEC)(色
谱纯,德国默克公司);水为屈臣氏水。1.2 溶液的制备1.2.1
LGT-6储备液及内标溶液的配制
精密称取适量LGT-6样品,用甲醇溶解定容,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
mg/mL的储备液,同法
配制1
mg/mL的内标(甲苯磺丁脲)储备液,置于
41冰箱保存备用。使用时取适量内标储备液于
乙腈中,配制质量浓度为1
IJig/mL的终止工作液
(用于终止反应)。1.2.2 阳性对照药储备液的配制精密称取适量睾酮和普罗帕酮样品,用甲醇
溶解定容,配制成质量浓度为1
mg/mL的储备
液,置于4
SC冰箱保存备用。1.2.3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
(NADPH)辅酶溶液的配制NADPH辅酶溶液A液的配制:分别称量
第42卷第11期张宇等:DPP-4抑制剂LGT-6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特征1347200
mg葡萄糖-6-磷酸-二钠与烟酰胺腺嘌呤二核
苷酸磷酸二钠、133
mg氯化镁,加水溶解,转移至
10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即得。NADPH辅
酶溶液B液的配制:分别称量44
mg柠檬酸钠、1 000
U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加适量水使之溶
解,转移至25
mL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即得。
A液与B液配制好后放-20
T保存,在临用时,按
体积比5 :1将A液与B液混合均匀,即得,确保最
终加人到孵育体系后NADPH辅酶溶液浓度为1
mmol。1.2.4
UDPGA辅酶溶液的配制精密称量UDPGA适量,因UDPGA辅酶溶液
需现配现用,故在使用时用水溶解定容,配制成浓
度为5
rmnol/L的辅酶溶液。1.3
I相、n相及两相代谢孵育体系的创建1.3.1
NADPH启动的I相代谢孵育体系的
创建分别取0.1
mg人、大鼠、比格犬肝微粒体,在
PH7.4、0. 1
mol/L磷酸缓冲液中稀释后,随即加
人适量的LGT-6储备液(最终质量浓度为
5
pg/mL),将溶液置于37丈水浴中预孵育
5
min,最后加人NADPH辅酶溶液(最终浓度为
1
mmol/L)以启动反应,且孵育体系中甲醇的含
量不超过1%。1.3.2
UDPGA启动的II相代谢孵育体系的
创建分别取0. 1
mg人、大鼠、比格犬肝微粒体,在
pH 7.4、0. 1
m〇l/L磷酸缓冲液中稀释后,随即加
人丙甲菌素,在冰浴中孵育15
min以活化打孔,
随后加人1,4-单内酯、氯化镁以及适量的LGT-6
储备液(最终质量浓度为5
pg/mL),将溶液体系
置于37
T;水浴中预孵育5
min,最后加人UDPGA
辅酶溶液(最终浓度为5
mmol/L)以启动反应,且
孵育体系中甲醇的含量不超过1%。1.3.3
NADPH与UDPGA共同启动的两相代谢
孵育体系的创建分别取0. 1
mg人、大鼠、比格犬肝微粒体,在
pH 7.4、0. 1
mol/L磷酸缓冲液中稀释后,随即加
人丙甲菌素,在冰浴中孵育15
min以活化打孔,
随后加人1,4-单内酯、氯化镁以及适量的LGT-6
储备液(最终质量浓度为5
jjug/niL),将溶液体系
置于37
"t水浴中预孵育5
min,最后加人NADPH
辅酶溶液(最终浓度为1
mmol/L)与UDPGA辅
酶溶液(最终浓度为5
rmnol/L)共同启动反应,且孵育体系中甲醇的含量不超过1%。1.3.4 样品的孵育与处理分别取I相代谢、n相代谢及两相代谢各种
属肝微粒体孵育体系(经启动因子启动的孵育体
系)放置在37
t水浴中,孵育0、5、10、15、30、45、
60
min时,加人终止工作液冰乙腈(含有1 (xg/mL
内标甲苯磺丁脲)以终止反应。将所得样品涡混
均匀,在制冷型恒温离心机中离心(4
t、13 000
r/inin),转移出上清液,使用氮吹仪吹干,析出固
体用0.2
mL甲醇溶解,再次离心(4
SC, 13 000
r/min),取适量上清液进样测定分析,考察各孵育
时间点LGT-6的质量浓度,平行操作3次[8’9]。1.4 色谱与质谱条件色谱柱:Waters
BEH
C18 ( 50
mm
x 2_ 1
mm,1.7
gm);柱温:30尤;流动相A为0.01%甲酸溶
液,流动相B为乙腈(含0.01%甲酸);流速:0.4
mL/min;梯度洗脱⑴:0~0. 5
min,5%
A;0. 5~4. 5
min ,5%—>98%
A;4. 5~5
min, 98% —>5%
A;进样
量:2
p_L〇离子源:电喷雾离子源(ESI);数据采集模
式:全扫描;采集方式:正离子模式(Positive);扫
描范围:质荷比(m/z) : 50— 1200;采集时间:
5
min;锥孔电压:30
V;毛细管电压:1.5
kV;锥孔
气流速:50
L/h。2结果与讨论2.1 方法学考察2.1.1 专属性考察分别取适量空白孵育样品、LGT-6对照样品
(含内标甲苯磺丁脲)、在大鼠两相代谢肝微粒体
孵育体系中孵育30
min时的LGT-6样品(含内标
甲苯磺丁脲),按1.4色谱与质谱条件进样分析,
记录色谱图(见图1)。由图可知,受试化合物
LGT-6与内标(甲苯磺丁脲)的色谱峰峰形良好,
保留时间分别为2.21、2. 45
min,且体系中内源性
物质不影响LGT-6的测定,表明创建的方法专属
性良好,可用于受试化合物LGT-6的含量检测。2.1.2 定量限、最低检测限的考察以及标准曲
线的绘制取适量LGT-6储备液,加人到大鼠两相代谢
肝微粒体(肝微粒体经高温使其失去活性)孵育
体系中,配制成质量浓度分别为〇.〇5、0. 1、0. 5、1、2.5、5、10 (jig/mL 的
LGT-6 样品溶液,经 1.3.4
方法孵育30
min并处理后,按1.4条件进样分
1348化学试剂2020年11月100# 50卜
友〇L1.50 3.004.50100rf/min2.21s487.2565 1卅50-
2712..415131毋1.50 3.004.50100r裏/min482.217.2565 丨# 50卜: 12 271..415131.50 3.004.50r/min1丄GT-6;2.内标a.空白孵育体系;-6对照样品;
c.孵育30 min时LGT-6样品
图1总离子流图Fig.l Total ion flow diagram析,记录峰面积。以LGT-6的质量浓度为横坐
标,LGT-6与内标的峰面积比值为纵坐标作线性
回归,得回归方程y = 10. 25c + 0. 64 ( /?2 =
0.998 1)。结果表明,受试化合物LGT-6检测质
量浓度的线性范围为0.05-10
pg/mL,定量限为
0. 05
jig/mL (
S//V = 10 ),最低检测限为 0. 01
|i,g/mL(
S/N= 3) 〇2.1.3 准确度与精密度考察取适量的LGT-6储备液,加人到大鼠两相代
谢肝微粒体(肝微粒体经高温使其失去活性)孵
育体系中,配制成低(〇. 1叫/mL )、中(2. 5
|xg/mL)、高(8
jig/mL )以及定量限(0. 05
pg/mL)质量浓度样品各5份,按1.3. 4方法孵育
30
min并处理后,连续进样测定分析,考察其日内
精密度;连续测定3d,考察其日间精密度。结果
表明,定量限、低、中、高质量浓度样品的日内精密
度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2. 15%、6. 30%、5. 24%、2. 75%;日间精密度RSD分别为2. 07%、
7. 28%、3. 19%、4. 46%,所得
RSD 均小于 10%,表
明准确度和精密度良好。2.1.4 提取回收率与基质效应试验取适量的LGT-6储备液,加入到大鼠两相代
谢肝微粒体(肝微粒体经高温使其失去活性)孵育体系中,配制成1^1'-6低(0.1叫/11^)、中(2.5
pg/mL)、高(8 |xg/mL)质量浓度样品,按1.3.4
方法孵育30
min并处理后,进样分析,记录峰面
积(S,);按1.3.4方法孵育30
min后,加入适量
LGT-6储备液,使所得样品质量浓度与上述低、
中、高质量浓度样品一致,进样分析,记录峰面积
(S2);再以甲醇配制相应低、中、高质量浓度的
LGT-6样品,按1. 3. 4方法孵育30
min并处理后,
进样分析,记录峰面积(A ),平行操作5次,计算
提取回收率及基质效应。提取回收率=(S/S2)x
100%,基质效应=(52/53)><100%[7]。结果表明,
受试化合物LGT-6低、中、高质量浓度样品的提
取回收率分别为(96. 78 ± 4. 73 ) %、( 101. 53 ±5. 14)%、( 99.45 ± 6.21 )%,基质效应分别为
(95. 38±6. 96)%、( 106. 29±3. 70)%、( 103. 77±
5.39)%。表明本文的提取方法、基质效应不会影
响LGT-6的定量分析。2.1.5 稳定性试验按2.1.3方法配制受试化合物1^1'-6低(0.1
|xg/mL)、中(2. 5
jxg/mL)、高(8
jig/mL)质量浓
度样品各5份,按1.3.4方法孵育30
min后,考
察其放置在室温下12
h的稳定性。结果表明,
低、中、高质量浓度样品RSD分别为6. 58%、3. 82%、5.96%,RSD 均小于 10%,表明
LGT-6 在
室温放置12
h的稳定性良好。2.2
LGT-6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特征在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设计阳性对照组(睾
酮、普罗帕酮作为阳性对照药物)来验证肝微粒
体孵育体系的可靠性,设计阴性对照组(即肝微
粒体孵育体系中不加人启动因子)和空白组(即
高温使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的酶变性失活,失去
表1
对照药物与LGT-6在孵育60 min时的剩余百分率Tab.l Residual percentage of control drugs andLGT-6 in incubation of 60 min
(n = 3,%)化合物肝微粒体种属空白组阴性对照组阳性对照组人105. 4±3. 15113. 0±4. 7716. 6土 1. 21睾酮大鼠108. 5±5.48110. 1±6. 290.0比格犬114. 3±1. 73118. 6±3.3824. 3±3.56人116. 2±4. 29102. 1±5. 150. 5±4. 74普罗帕酮大鼠110. 4±3. 34104. 8±3. 810• 1±6_ 16比格犬108. 2±5. 3396. 2±3. 950. 9±1. 44人107. 8±7. 94114. 7±5.32—LGT-6大鼠111. 7±2. 88103. 5±6. 84—比格犬106. 1±6. 52101. 8±8. 14—
第42卷第11期张宇等:DPP-4抑制剂LGT-6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特征表2
1349催化活性)来考察是否受非酶催化降解的影响,
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本实验所创建的肝微粒体
孵育体系可用于对受试化合物LGT-6的代谢特
征探丸D利用底物消除法来考察LGT-6在不同种属
肝微粒体中代谢特征。以孵育〇
h的LGT-6质量
浓度为参照,用其余各时间点的质量浓度与〇
h
的质量浓度相比,计算出受试化合物LGT-6的剩
余百分率。绘制受试化合物LGT-6在I相代谢、
n相代谢及两相代谢孵育体系中各种属肝微粒体
LGT-6在I相、II相及两相孵育体系中的
各种属肝微粒体的酶动力学参数
Tab.2 Enzyme kinetic parameters of LGT-6 in various
liver microsomes in phase
I,phase
II
and two-phaseincubation systems
孵育体系肝微粒体种属人I相大鼠比格犬人n相大鼠比格犬人两相大鼠比格犬剩余百分率(60 min 时)/%95.45±5.3784. 49±8. 7270. 62±6. 8580. 12±4. 2183. 81 ±6. 4886. 84±5. 6384. 86±3.5987. 06±7. 9580. 71 ±4. 84(n = 3)CLint/693.0210. 0118. 7223. 5198. 0301. 3239.0288. 7172. 5min 1 • mg 1 )2.06. 611.76.27.04.65. 84. 87. 2的平均剩余百分率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所得结果
见图2。Z%/#12o9<
M♦驀91101%/#^甿嚓廉
9-101#/#^^蒹9-101
^o
由表2可知,在孵育60
min时,LGT-6在I相
代谢孵育体系中大鼠、比格犬、人肝微粒体中的剩
余百分率分别为(84. 49 ± 8. "72 )%、( 70. 62 ±6. 85)%、(95. 45±5. 37)%;在II相代谢孵育体系
中大鼠、比格犬、人肝微粒体中的剩余百分率分别
为(83. 81 ±6. 48)%、( 86. 84±5. 63)%、( 80. 12士4. 21) %;在两相代谢孵育体系中大鼠、比格犬、人
肝微粒体中的剩余百分率分别为(87. 06 ±7. 95)%、(80. 71±4. 84)%、(84. 86±3. 59)%。在
I相、n相及两相孵育体系中的各种属肝微粒体
<中的半衰期均大于90
min且清除率均小于12
jjlL/ (min_mg)D因此,推测出降糖化合物LGT-6
m代谢稳定性良好,不易受P450酶系与UGT酶的
影响。在药物的发现阶段,当新化合物合成后,会对
其体外代谢稳定性进行测试,初步探究不同代谢
酶对化合物的影响,警示其代谢方面的局限性,并
提供数据指导结构修饰,改善稳定性,为后期解决
药物-药物相互作用提供建议。并对结构进一步
优化,以提高化合物在微粒体中的稳定性,降低其
体内清除率并提高生物利用度,从而达到修饰的
目的[13“51。对于药物体外代谢稳定性的研究,与
体内代谢稳定性研究相比,体外代谢稳定性的研
究可直接观察到药物的代谢特征且不受体内各因
素的干扰,还具有操作简便、成本低、结果重复性
好的特点,适用于新药代谢行为的早期研
发[16’17]。因此1.人肝微粒体;2.大鼠肝微粒体;3.比格犬肝微粒体
a. I相孵育体系;b.n相孵育体系;c.两相孵育体系
图2体系中的各种属肝微粒体的剩余百分率Residual percentage of various liver
microsomes in systemsFig.2
以平均剩余百分率的自然对数与孵育时间作
线性回归求算斜率(&),根据*值计算出酶动力
学参数,结果见表2。公式为《1/2 = -0.693八、
CLto, = [(0.693/tl/2)x 孵育体积(mL)]/肝微粒体
质量(mg)。根据所得《1/2推测化合物的代谢稳定
性,t1/2<30
min时,表明代谢不稳定;《1/2为30~90
,本研究以NADPH启动的I相、
UDPGA启动的n相、二者共同启动的两相孵育体
min时,表明代谢稳定性中等;t1/2>90
min时,表
明代谢稳定性良好[W2]。系为媒介,利用底物消除法考察受试化合物LGT-
6的酶动力学参数,探讨其在体外代谢中稳定性。
1350化学试剂2020年11月本次研究结果表明,LGT-6在I相代谢、II相
代谢及两相代谢中稳定性良好,不易受丨相代谢
酶系与n相代谢酶系的影响。说明在喹唑啉环苄
位上引人甲基能进一步提高化合物的代谢稳定
性,降低化合物母核黄嘌呤环上义脱烷基化的代
谢反应速率,从而验证了前期化合物设计的合理
性,为开发更长效且不经肾脏途径排泄的DPP-4
抑制剂提供了可能。此外,I相孵育体系中人肝
微粒体的半衰期明显高于大鼠与比格犬,这可能
是由于I相、n相孵育体系中代谢酶不同与两相
孵育体系中丨相、n相代谢酶共同启动,以及各物
种间存在的种属差异所造成的。3结论本研究成功创建了测定肝微粒体中LGT-6
质量浓度的UPLC-MS/MS方法,此法相对简便、
快速、专属性强、灵敏度高,可用于LGT-6体外代
谢稳定性的研究。由结果表明,受试化合物LGT-
6在体外肝微粒体孵育体系中稳定性良好,其半
衰期长且清除率较慢,不易受P450酶系与UGT
酶的影响,证明前期化合物设计思路的合理。但
在I相孵育体系中人肝微粒体的《1/2明显大于比
格犬与鼠,这可能与物种之间的种属差异相关。
由此推测LGT-6可能在人体内的驻留时间长、作
用持久、生物利用度高,体内药动学与药效学性质
俱佳,对n型糖尿病的治疗作用更加显著。因此,
在可减少给药次数,延长给药间隔,以减轻不良反
应,降低毒副作用等方面提供了可能,以期为糖尿
病患者带来福音。后续将对LGT-6进行体内代
谢研究,进一步验证并分析其代谢产物,阐明受试
化合物LGT-6的代谢特征,为LGT-6的研发与利
用提供更多重要信息。参考文献:[1]
廖伟科,汤磊,郑萍,等.黄嘌呤类化合物及其药物组
合物和应用:108 299 436[P].2018-07-20.[2]
彭媛,周玥,冯婧,等.利格列汀上市后皮肤和皮下组
织不良反应信号的挖掘与评价[J].中国新药杂志,
2020,29(5)
:595-600,[3]
汤云昭,田琳琳,倪长霖.DPP-4抑制剂的安全性研究
进展[J].医学综述,2018,24(4) =770-775.[4]
张吉泉,李述敏,武婷婷,等.呼哚-3-羧酸类化合物的
设计、合成及体外降糖活性研究[j].化学试剂,2019,41(1)
: 18-22.[5]
潘洁,陆苑,孙佳,等.艾迪注射液对体外人和大鼠肝
微粒体中CYP450酶的抑制作用[J].中成药,2016,
38(11) :2 332-2 337.[6]
夏媛媛,杨沮勤,朱伊婷,等.UPLC-MS/MS研究抗肿
瘤化合物HK-7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稳定性
和代谢酶表型[J].中国新药杂志,2018,27(2) : 178-
183.[7]
王丹,姚婷,甘卓亭,等.超高效液相色谱-四极杆-飞行
时间质谱法检测茶叶中玉米赤霉烯酮[J].化学试剂,
2019,41(2)
:162-167,[8]
凌蕾,曾瑶,鲁艳柳,等.鹅去氧胆酸在肝微粒体体外
代谢的种属差异研究[•)].中国新药杂志,2019,
28( 14) :1 751-1 758.[9]
汪祺,李勇,王亚丹,等.基于分子对接和体外大鼠肝
微粒体抑制实验综合考察何首乌中潜在肝毒性成分
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19,42(4) :635-640.[10]
陈瑞,张丽,蔡进,等.新型胰岛素增敏剂ZG02在大
鼠肝微粒体中的代谢稳定性研究[•)].中国药房,
2018,29(24) :3 359-3 364.[1丨]张丽,蔡进,班玉娟,等.采用UPLC-MS/MS法研究树
豆酮酸A在不同种属肝微粒体中的代谢差异[J].中
国药房,2019,30(18) :2 497-2 502.[12]
陈红影,黄运芳,刘起华,等.HPLC-MS/MS分析黄连
碱在大鼠体内外的代谢产物[J].中国实验方剂学杂
志,2020,26(9) :113-119.[13]
吴桐,阳海鹰,原梅,等.雷公藤甲素在人和大鼠肝微
粒体代谢消除和酶动力学的比较研究[J].中国药理
学通报,2018,34(10) :1 414-1 419.[M]张晓旭,贾佩佩,张智勇,等.UPLC-Q-TOF-MS法鉴定
连翘脂素在人肝微粒体中的代谢产物[■!].中国药学
杂志,2017,52(3) :226-230.[15] FENG X L,LIU Y,SUN X,et al. Pharmacokinetics be-
haviors of 1-menthol after inhalation and intravenous injection in rats and its inhibition effects on CYP450 enzymes in rat liver microsomes [ J ].
Xenobiotica , 2019,
49(10) :1 183-1 191.[16] WANG L,WANG M
vitro metabolism of olaparib in
liver microsomes by liquid chromatography electrospray
ionization high resolution mass spectrometry [ J ] .
Rapid
Sp. ,2020,34( 3)
:e8 575.[17] HU W, ZHANG R M,ZHU Y , et al. Microsomal prostaglandin E synthase 2 deficiency is resistant to acetaminophen-induced liver injury [ J ].
ArchToxicoly 2019,
93( 10) :2 863-2 878.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7402274a1503532.html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