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29日发(作者:apple官方客服)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1.乐安某老人因与儿媳闹矛盾,咨询律师,要求儿媳付给自己“带孙费”。律师指出,帮忙抚养孙子女、外孙子女,这是家庭关系,亲情问题,不应上升到法律高度,一般不能被看作民事法律关系。下列属于民事法律关系的是( )
①甲堆木柴于乙门口致乙通行困难,乙要求甲清除木柴
②甲答应与乙结婚,后反悔,乙要求甲履行承诺
③甲养的鱼因渔场出现缺口顺水游入乙的水塘,甲请求乙予以返还
④甲不在家,邻居乙为其接待来客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甲的行为侵害到了乙通行自由的权利,属于民事法律关系,①正确;甲对乙的承诺不属于民事法律的范畴,②错误;甲对渔场养的鱼具有财产所有权,属于民事法律的范畴,③正确;乙为甲接待来客,没有产生民事法律关系,④错误。故选C。
2.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就是民事主体享有的权利和承担的义务。在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是( )
①既相互对立,也相互联系
②合法权利受到法律保护,法定义务必须履行
③相互对立,享有权利就无须履行义务,履行义务就不能享有权利
④等价有偿和对等互利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 B
解析 ①④是对民事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关系的正确表述。②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不符。③割裂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说法错误。
3.家住甲市A区的小明(10岁),近5个月给家住乙市B区的小红(20岁)偷偷打赏10万元。事后,小明爸妈想追回这10万元。对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只要小红能证明小明是自愿赠送的,就无需返还10万元
B.因未经历要约承诺两个过程,合同还未成立
C.小明可以直接通过乙市法院起诉要求小红返还 10万元
D.该案例中的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是行为
答案 D
解析 债是按照合同约定或者依照法律的规定,在当事人之间产生的特定的权利和义务关系,
本案中小明和小红形成了债权关系,其客体是行为,D符合题意。10岁的小明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订立纯获利的合同,其他合同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订立。即使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自己订立的合同,也必须经法定代理人追认才有效。本案中小明的打赏行为未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其行为无效,A、B排除。根据管辖的规定,小明可以通过乙市B区的法院提起诉讼,C错误。
4.某洗浴中心大堂处有醒目提示语:“到店洗浴客人的贵重物品,请放前台保管。”王某在更衣时因地滑摔成重伤,并摔碎了手上价值20万元的定情信物玉镯。经查明:因该洗浴中心雇用的清洁工李某清洁不彻底,地面湿滑导致王某摔倒。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王某应自行承担玉镯损失
B.洗浴中心应承担玉镯的全部损失
C.王某有权请求洗浴中心赔偿精神损害
D.洗浴中心和李某对王某的损失承担连带责任
答案 C
解析 由于王某的摔倒是因该洗浴中心雇用的清洁工李某清洁不彻底,地面湿滑导致的,故其损失不能由王某自行承担,故排除A。根据材料中的“到店洗浴客人的贵重物品,请放前台保管”可以判断B说法不合理,故排除。由于李某是该洗浴中心的员工,故不承担连带责任,排除D。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王某有权请求洗浴中心赔偿精神损害,C正确。
5.某微博大V为了“吸粉”,偷拍了某明星夫妻照片,并精心炮制了一段即将离婚的新闻,对该明星夫妻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和负面影响。这对明星夫妻将其告到法院,可以要求其( )
①赔礼道歉 ②恢复原状 ③消除影响 ④恢复名誉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 C
解析 炮制假新闻侵犯了该明星夫妇的名誉权,给其带来了极大的精神压力和负面影响,因此,可以要求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①③④正确,②不符合题意。
6.女青年牛某因在一档电视相亲节目中言词犀利而受到观众关注,一时应者如云。有网民对其发动“人肉搜索”,在相关网站首次披露牛某的曾用名、儿时相片、家庭背景、恋爱史等信息,并有人在网站上捏造牛某曾与某明星有染的情节。关于网民的行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侵害牛某的姓名权
②侵害牛某的肖像权
③侵害牛某的隐私权
④侵害牛某的名誉权
B.①②④
D.②③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C
解析 材料中网民的行为侵害牛某的隐私权和名誉权,③④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公民的姓名权和肖像权,①②与题意不符。故选C。
7.摄影师小张在拍摄街景时偶遇美女王某,迅速按下快门,拍摄了王某的照片。关于该照片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张拥有该照片的著作权,可以不经王某许可转售该照片获取利益
B.小张未经王某许可将照片放到自己的淘宝网店,不构成侵犯肖像权
C.小张对该照片进行涂改、丑化放到网上,则构成侵犯王某的肖像权
D.小张未经王某许可将照片放在摄影工作室的橱窗内,则不构成侵犯
答案 C
解析 小张若不经王某同意出售该照片谋取利益, 则构成侵犯肖像权,A错误;小张未经王某同意拍摄照片,并将其照片放到自己的淘宝网店,以营利为目的,则侵犯了王某的肖像权,B错误;小张把照片放到摄影工作室的橱窗里,未经王某同意且以营利为目的,则侵犯了王某的肖像权,D错误;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8.刘某大学毕业后要去外地工作,将自己的日记本、私密照片及照相机等装箱交给某快递公司运送。刘某在箱外贴了“私人物品,严禁打开”的字条。刘某到外地收到快递后察觉有异,经查实,该公司工作人员叶某曾翻看箱内物品,并损坏了照相机。据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①该公司侵犯了刘某的隐私权
②刘某可请求该公司停止侵权并赔礼道歉
③该公司侵犯了刘某的名誉权
④刘某可以请求该公司赔偿损坏照相机的损失
A.②③ B.①② C.③④ D.①④
答案 D
解析 快递公司工作人员叶某违背刘某意愿,不经允许,翻看箱内物品,侵犯了刘某的隐私权,①正确;②与题意不符,不选;题干中刘某的箱子被人打开,侵犯的是隐私权而非名誉权,③错误;快递公司工作人员叶某侵犯了刘某的隐私权的同时,损坏了照相机,给刘某造成财产上的损失,刘某有权就损坏的照相机向快递公司提出赔偿损失,④正确。故选D。
9.马某因急需用钱故向钱某借款,并将一财物(动产)交钱某作为担保,并约定一旦马某未按时还款,钱某可将该财产折价或者以拍卖、变卖动产的价款优先受偿。这种担保方式是( )
A.抵押 B.定金 C.质押 D.留置
答案 C
解析 担保物权是一项重要的法律制度,它有三种形式:抵押、质押和留置。这里要求我们区分抵押、质押、留置。马某是债务人,钱某是债权人,债务人或第三人将其动产交债权人
占有,将其动产作为债权的担保,这属于质押担保。
10.9岁的王小某用父亲王某的手机申请QQ号并绑定王某的银行卡,用银行卡中的钱购买了“王者荣耀”游戏装备,该卡有60多次网上“快捷支付”记录,最多的15元,最少的仅0.5元,总共605元。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王小某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其购买行为无效
B.王小某的购买行为因符合其年龄与智力而有效
C.王某可以向游戏平台讨回儿子消费的605元
D.王某若不追认购买合同,其子的购买行为无效
答案 B
解析 根据我国《民法总则》规定,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民事法律行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经其法定代理人同意、追认,但是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因此,王小某的购买行为因符合其年龄与智力而有效,故B正确;A、C、D均错误。
11.甲今年11岁,是当地小有名气的“钢琴演奏家”。周末经常参加演出,平均月收入超过2 000元,某日,一演出公司打电话给甲请其前去演出,甲表示同意。但到期却把此事忘了。请问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可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B.甲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C.甲应承担违约责任
D.甲的监护人应承担违约责任
答案 B
解析 A明显不对,B正确;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合同行为是效力待定合同,其法定代理人并未追认,故不发生效力,所以不产生违约责任,C、D不选。
12.罗某在4S店用父亲死亡险赔款买了一辆奔驰GLA200,还没上牌照就送给所谓的“白富美”女朋友作为结婚的条件,随后其女友开走该辆奔驰车并失踪。该辆奔驰车的所有权归( )
A.罗某所有
C.4S店所有
答案 A
解析 题干中该辆奔驰车为罗某所买,其所有权应归罗某。A正确,B、C、D均错误。
13.吴某从邻居小画家林某(十三周岁) 处以市场价3 000元购得一幅画作,并截取部分登载在当地报刊上。林父两个月后知道此事,要吴某归还画作不成,遂多次发短信辱骂吴某。本案中( )
①吴某未取得画作所有权
②林父侵犯了吴某的人身权
B.罗某的女友所有
D.罗某和其女友共同所有
③吴某已取得画作所有权
④吴某侵犯了林某的改编权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答案 A
解析 林某十三周岁,属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故吴某从林某手中购得画作并不具备法律效力,吴某并没有取得画作所有权,①正确,③错误;林父多次发短信辱骂吴某,这侵犯了吴某的人身权,②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改编权,④不选。故选A。
14.商品房预售合同在本质上是一种附期限的买卖合同,在预购人未取得房屋所有权之前,开发商未经预购人同意,擅自将同一商品房与第三人签订销售合同( )
A.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不构成侵权
B.违背了自愿的原则,属于滥用权利
C.违背了诚实信用原则,也是违约行为,应承担责任
D.侵犯了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利益,应当停止侵害
答案 C
解析 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诚信等原则,要尊重法律规定,本案中开发商的行为首先是违背了诚信原则,同时也是违约行为;本题不涉及违背自愿原则,更不涉及“相邻关系”。故选C。
15.村民甲认为乙的房子盖得比自己的房子高,压住了自己的风水,影响自己房子的采光,遂与乙发生争执,并将乙打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侵犯了乙的人身权
②甲、乙应以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处理纠纷
③甲的认识错误,个人的房子想怎么盖就怎么盖
④甲、乙之间因“相邻关系”发生争执
A.①②③
C.①③④
答案 D
解析 甲与乙发生争执,并将乙打伤,侵害了乙的人身权,①正确;甲、乙作为邻里,出现民事纠纷,应该以有利生产、方便生活、团结互助、公平合理的精神处理纠纷,②正确;个人的房屋建造也要在法律法规的允许范围之内,不能随心所欲,③错误;不动产权利人在行使权利时,应当注意到相邻不动产权利人的利益,否则就可能侵犯他人的正当权益,这就是法律关于“相邻关系”的规定,④正确。本题答案为D。
二、非选择题(共40分)
16.S市年仅21岁的消防战士王某在灭火时将自己的空气呼吸器让给他人使用,自己却被浓烟熏呛从高楼坠落,经抢救无效不幸牺牲,被公安部批准为烈士,并颁发献身国防金质纪念B.②③④
D.①②④
章。就在社会各界沉浸在烈士牺牲的悲痛之中时,当地居民曾某在微信群里散布不实言论污蔑烈士。王某父母伤心之余,决定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用法律武器捍卫儿子的尊严。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王某父母应以什么理由起诉曾某?请说明理由。(14分)
(2)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请列举曾某应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6分)
答案 (1)王某父母应以曾某侵犯儿子名誉权为由起诉曾某。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都依法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的名誉。曾某通过网络散布不实言论污蔑烈士的行为,严重侵犯了烈士王某的名誉权。
(2)消除影响、恢复名誉、赔礼道歉。
17.为发展旅游业,2012年,某市旅游饮食服务公司将本地特色小吃——生煎包子申请了“口不离”专用注册商标。2013年5月,该商标被核准转让给甲饭店。2015年9月,该市乙饭店开业时,推出了一种名为“口不离”的包子。2016年2月,甲饭店一纸诉状将乙饭店告上了法庭,要求乙饭店停止出售“口不离”包子,并赔偿经济损失。
结合材料,运用生活中的法律常识中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本案中乙饭店是否侵犯甲饭店的注册商标专用权?请说明理由。(14分)
(2)你认为法院会支持甲饭店的诉讼请求吗?为什么?(6分)
答案 (1)①我国法律规定,商标注册人享有商标专用权,未经许可,他人不得在同一种商品或者类似商品上使用与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②本案中乙饭店未经“口不离”注册商标所有人甲饭店许可,擅自在其经营的服务场所使用“口不离”商标向消费者出售包子,侵犯了甲饭店享有的“口不离”商标专用权。
(2)法院会支持甲饭店的诉讼请求。因为法律规定,侵犯民事权利的,应承担停止侵害、赔偿损失等侵权责任。
发布者:admin,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www.yc00.com/num/1703787865a1315772.html
评论列表(0条)